第42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綠仙、嬌軟老婆,在線飼蛇、霓裳鐵衣曲、硬核系統(tǒng)讓我當大佬[七零]、嬌軟老婆,在線飼蛇、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zhàn)開始、我真的只想搞事業(yè)[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
其實里面的細分也有很多。 比如當秀才的時候,就有廩生秀才,增廣生員,還有附學生員。 到了如今的進士,一甲二甲三甲 殊不知,考上進士之后, 除了一甲特殊之外,其他二甲三甲進士,還要經(jīng)過最后一輪的考核。 庶吉士。 若能考上庶吉士,進了翰林院。 便是最后一次翻身的機會, 便是三甲進士, 此時也能進一進了。 說白了, 就是鍍個金。 以后說出去更好聽。 還能跟翰林院的閣臣們打好關系。 作為進士們最后一次格外重要的考試。 讓自己去當監(jiān)考? 紀元還以為他聽錯了。 他們都是同科進士,他做監(jiān)考老師,對方做考生? 會不會不太好啊。 李首輔看了看他:“怎么?不想去?” 紀元還未回答,對方就道:“若去了,每日可問三個問題?!?/br> ??? 首輔教他處理政務?! 首輔大人的經(jīng)驗包? 這包不舔對不起自己! 一天雖然只有三個問題,但這經(jīng)驗可是寶貴無比。 若再看不出這是首輔大人提攜, 那紀元就是傻子了。 紀元立刻行禮。 他肯定答應??! 只是這事要傳出去, 那就麻煩了。 更別說,他還跟兩個要考庶吉士的進士在同一屋檐。 李首輔笑:“還想回家?從今日起, 就在官署住了?!?/br> ??? 直接不回家了?! 紀元把手頭的事情交給左右典籍。 他們兩個官職雖然低,但沉穩(wěn)靠譜,又是自己的左右手,接下來一段時間里,史官院讓他們倆管肯定沒問題。 宋留群跟謝志福也沒意見。 反正這史官院根本沒幾個人,他們正在努力處理文書。 畢竟還有一段時間,新一批的庶吉士就要來了。 他們肯定要在庶吉士來之前學會處理這些事。 否則下屬詢問如何做事,自己一問三不知,那多丟人啊。 但他們還是羨慕紀元。 同樣都是新科進士,他直接去當其他進士的考官。 哎,不過羨慕也沒辦法。 他們兩個甚至有些習慣了。 跟紀元接觸,就知道他不僅聰敏還勤奮,做事還有種說不出敏銳。 當初自己還說什么,看不起鄉(xiāng)下來的學生。 如今才知道,自己一葉障目,天外有天這種話,不是空xue來風。 不知道是干活累的他們沒工夫多想,還是習慣了紀元的天分。 紀元被喊去選拔庶吉士,他們兩個完全沒了之前的嫉妒之心。 或者說,在紀元把史官院打理得井井有條,甚至按照每個人需求,該升職加薪的升職加薪,該給榮譽的給榮譽,該派官的派官時。 他們就知道,今年的狀元,必然是紀元的。 換作他們在紀元的位置上,絕對能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紀元這邊收拾東西去考場提前做準備。 他成為庶吉士選拔考官之一的消息不脛而走。 跟紀元關系不錯的董康,白和尚,高老四,他們?nèi)齻€人瞬間被團團圍住。 你們跟紀元關系好啊,甚至還在同一個宅子住下。 那你們知道考題? 就算不知道考題,知道范圍也行啊。 白和尚跟高老四心道。 他要是沒當考官,說不定還真能幫我們押題。 但現(xiàn)在去當考官了,肯定不會多說一個字啊。 兩個人怎么解釋都沒用,直到聽說,紀元今日被任命,這會已經(jīng)收拾東西去考場。 大家這才遺憾散去。 白和尚跟高老四齊齊松口氣。 幸好紀元最近幾日不回來,否則他們肯定天天被人纏著問考題! 這不是為難他們?nèi)藛幔?/br> 如今都是人盯著紀元,他要是敢漏題,前腳泄題,后腳就有人告御狀。 大家也不是頭一天在京城,更不是頭一日當觀政進士。 這點要是還不懂。 那這觀政一個多月,算是白學了。 算了,不提這事,他們還是好好復習,等著七月初九的選拔吧。 今日已經(jīng)是六月二十七,還有十二天的時間。 說起來,紀元他們,怎么那么早過去做準備? 紀元心里也有這個疑惑。 便是鄉(xiāng)試會試,都不用提前這么久吧? 而且庶吉士選拔也只考一上午。 距離那次考試,還有實際十二天,這時間是不是太久了? 等紀元去了指定的官署之后,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此地為年久失修的舊官署,以前是禮部的院子,但距離禮部本身又有些遠,故而荒廢了。 現(xiàn)在騰出來,既是用來做庶吉士的選拔,也是讓翰林院收拾出來,之后撥給翰林院用。 所以,這不僅是單單選拔庶吉士,更是讓紀元跟著辦差事。 紀元一去,禮部的官員便笑著朝他招手,還道:“我們尚書大人說狀元郎會過來,還以為開玩笑呢?!?/br> 正說著,在禮部觀政的董康,高老四經(jīng)過,還朝紀元做了個小動作。 他們兩個正在搬禮部之前留下的典籍,此刻也不得閑。 禮部官員口中的尚書大人,肯定是禮部尚書,是翰林院四大學士之一。 翰林院四大學士為吏部尚書李首輔,戶部尚書楚大學士,刑部尚書張大人。 最后便是禮部尚書劉大人。 他們的年紀地位排序,也是這個順序來的。 禮部尚書能位居大學士之一,可見其厲害。 他都關注紀元,禮部其他人自然客客氣氣。 同樣為新科進士,紀元也是沒有家世的,可這些人的態(tài)度,卻是截然不同。 若紀元不是有同科進士的好友,估計還以為禮部待人都是溫和有禮呢。 故而見對方如此客氣,笑著道:“官署有事,自然要來辦差,下官經(jīng)驗少,多虧大人提攜。” 禮部官員聽紀狀元這么說,還是客氣有禮。 這是不是,太客氣了? 紀元面不改色,笑著點頭。 實際已經(jīng)有了提防。 好在禮部的人并非主事,他們過來,主要是跟翰林院的人做交接。 紀元此件差事的頂頭上司為從五品的侍讀學士。 翰林院最大的官員不用說了,他們基本不負責具體的事務。 往下便是長官正五品的翰林學士。 接著便是從五品的侍讀學士,在翰林院實際事務當中,這是妥妥的二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