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穿越考科舉在線閱讀 - 第563節(jié)

第563節(jié)

    李首輔的信件開頭是例常問候,不過重點提了兩件事。

    一,寧安州的稅收肯定要交,這點不能再拖,新到鎮(zhèn)南關(guān)的知州會把這個消息帶過去。

    二,橡膠已經(jīng)風靡到汴京,作用之大,讓工部所有人嘖嘖稱奇,說是能應(yīng)用到各個方面,暗示他加大產(chǎn)量。

    頭一件事,紀元已經(jīng)在做了。

    第二件事,則是加大產(chǎn)量,這件事卻不簡單。

    如今提取橡膠,多用的是本地水冬瓜樹,做出來的橡膠并不多,而且其中一部分還只能用在做染布的膠質(zhì)上。

    天齊國兩萬萬人口。

    那么龐大的市場。

    他們這兩個地方,真的供應(yīng)不過來。

    沒想到,銷量太好,也讓人發(fā)愁。

    李首輔的信非常有用,讓他可以提前做準備。

    李首輔還提了另一件事。

    這個問題有些眼熟。

    那就是問他,下一個任期想去哪。

    紀元是化遠三十九年六月到的寧安州。

    但真正的任期,可以從三十九年的正月算起。

    也就是說,他等到化遠四十二年年底就可以離開。

    四年任期也就滿了。

    如今為四十一年的十月份下旬。

    這么算的話。

    還有一年的時間,他便要離開此地。

    紀元都沒想到,時間會過得這樣快。

    提前一年詢問,自然是讓紀元自己選個合適的地方,好提前報上去。

    李首輔作為吏部尚書,最明白里面的關(guān)鍵,也能給他安排合理的位置。

    去哪呢?

    紀元看著寧安州的文書。

    其實他還有很多事要做。

    只覺得時間好像怎么都不夠用。

    此事先壓下,紀元繼續(xù)拆信件。

    這次拆的,便是好友們的了。

    安紀村的小河,他今年二十二,鄉(xiāng)試未過,還在潛心讀書。

    也給他哥大海寫了信,問他們在這邊習不習慣。

    在正榮縣的好友李廷,錢飛兩人,都已經(jīng)成婚,去年的鄉(xiāng)試都未考上。

    科舉失利,家里倒還和諧,李廷今年二十五,女兒已經(jīng)兩歲,錢飛二十三,他兒子剛出生不到半年。

    他們還在正榮縣。

    李廷想做縣學的夫子,不過縣學人實在滿了,估計被附近的私學請了過去。

    錢飛則正式接手家里的生意。

    兩人日子過得都還算不錯。

    如今在建孟府府城的李錦,今年整三十,去年鄉(xiāng)試同樣沒考過,不過他家里有錢,帶著老婆孩子依舊在府學讀書。

    這些人里,二十七歲的蔡豐嵐是真的考上了。

    化遠三十六年的鄉(xiāng)試,他本就只差一點點。

    潛心又讀了三年,這次甚至考了建孟府鄉(xiāng)試第三。

    這樣的成績,已經(jīng)非常不錯。

    看蔡豐嵐給他寫信的時間,應(yīng)該是去京城考會試之前寫的。

    會試是在今年的四月份,成績肯定公布了。

    只是信件送來得太慢。

    算著時間,差不多十二月份,紀元能收到蔡豐嵐新的信件。

    不過這封信里,蔡豐嵐還道,他本來還擔心在京城考試的住處。

    原本岳家周家說給他銀錢,好在紀元同他講,去了京城可以住到紀元的宅院,還省得麻煩了。

    紀元自己都笑。

    他那座御賜的宅院,也算物盡其用了。

    之前他寫信就說,若考過了鄉(xiāng)試,那會試可以住到他那邊,宅子的鑰匙原本在白和尚手中。

    白和尚外放出去,鑰匙就給了他們熟悉的廚娘。

    參加會試,有個合適的住處,肯定會事半功倍。

    科舉,似乎離他真的很遠很遠了。

    想來以蔡豐嵐的學問,會試多半能過,就看什么名次。

    其他人的信件,紀元全都認真看一遍。

    白和尚,武營他們的則鋪開紙張回復(fù)。

    武營如今在西北邊塞,好像要換防了,那邊實在辛苦,日子也不容易。

    說到西北邊塞。

    紀元的筆又頓了頓,隨后附上一張圖。

    圖里畫的是西北那邊特有的一種蒲公英,這種蒲公英同樣能提煉橡膠。

    紀元又把蒲公英提煉橡膠的方法寫上去。

    橡膠即將成為天齊國日常用品之一。

    這東西,說不定能改善那邊百姓的日子,他相信武營會處理好。

    除了蒲公英之外,還有杜仲,杜仲的樹皮也含有橡膠。

    紀元再次奮筆疾書,告訴白和尚他們,也去找找這種產(chǎn)物。

    橡膠多面開花,對天下百姓都有好處,還能緩解他們這邊兩地的壓力。

    忙完這些事,一天也就過去了。

    十月二十二。

    在紀元的吩咐下,寧安州官府去收購新來百姓的占城稻。

    十六萬斤的稻種,按照高于市場價給收購過來。

    如果不想要銀子的話,可以換成布匹,農(nóng)具,建造房子的材料等等。

    反正都可以挑選,肯定高于市場價。

    每家每戶都有稻種,這些稻種都能換東西。

    這些河輝國來的百姓們,如今也被稱為新寧人,他們的慌亂逐漸少了些,看著官府來收購稻種,更是大大松口氣。

    如今的占城稻,也不是什么特別好的種子,能換成生活物資,自然是好的。

    各家如火如荼地換購,這些占城稻盡數(shù)被運到官田附近。

    這些占城稻的產(chǎn)量過低,必須經(jīng)過改良才行。

    十二月份的時候就可以種下去,等到明年二月收獲。

    這次的種植,就是頭一次改善稻種。

    加之官田里的稻種極多,還有紀元尋來的農(nóng)人。

    想來等到明年,這占城稻的產(chǎn)量,就會大幅度提升,紀元對此很有信心。

    官田得到了新稻種。

    新寧人得到了足夠生活的物資。

    很快,配套設(shè)施一起端上來。

    什么人口統(tǒng)計,什么修建水渠,什么劃分田地,再加上詢問要不要上官學,還有伐木會找厲害的伐木工等等。

    四五千的新寧人,甚至沒有什么工夫傷春悲秋,就要投入新生活了。

    這次的新生活,似乎跟之 前完全不同。

    如果都是這樣的官府。

    那他們真的愿意給稅收的!

    只是四個村長有些好奇。

    帶著他們過來的那個年輕人,到底是誰。

    官府的人嘴都很嚴,全都不能說。

    也不是紀元不去看他們。

    他是偷偷出去的,知道的人并不算多,更不能大張旗鼓地出現(xiàn)。

    否則讓河輝國的人知道,是寧安州的知州親自把人拐走的,這像什么話啊。

    紀元還接到另一個口信。

    那些在河輝國邊城做買賣的商賈們,給紀元寫信的時候還偷偷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