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綜養(yǎng)崽、乖軟寶貝穿成炮灰了、貴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變美后、禁愛(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離(追妻火葬場)、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斷復(fù)活
楚王感慨道:“過去楚國不懂得團結(jié)諸侯,所以才會在中原遭遇戰(zhàn)敗。 現(xiàn)在晉國同樣如此,這難道不是上天要讓他失敗嗎?” 于是楚王向整個楚國發(fā)出了征召令。 “楚人是帝高陽的后裔,寡人是諸夏的貴胄。 素王賜予楚人生存的土地,先祖篳路藍縷有了今天的富貴。 晉國是姬姓的宗國,卻像戎狄一樣的無禮。 寡人號召所有的楚人,迎擊入侵的晉人,保存楚國的社稷,太一至高神會保佑每一個楚人?!?/br> 秦國,雍都。 宣羋夫人臉上滿是擔(dān)憂,晉國之強,她在雍都之中也是知曉的,單單憑借楚國怎么可能抵擋呢? 秦伯滿臉興奮,十幾年來他聽從異里之言,一直守在西陲壯大秦國,但是他的東出之心怎么可能熄滅呢? 見到夫人垂淚欲滴,他將宣羋摟如懷中柔聲道:“夫人勿要擔(dān)憂,秦楚歃血為盟,孤定會援兵救楚?!?/br> 異里坐在下首,頓首道:“國君,臣十幾年前為您定下經(jīng)略西陲的策略,如今晉國驕橫不能制,不得人心,這確實是秦國的機會。 但臣有一言,還請國君斟酌。 一旦齊洛二國參戰(zhàn),就要立刻離開中原,否則悔之晚矣。” 見到就連一直不主張前往中原的國相異里竟然也同意,秦伯再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國相所言,孤無不應(yīng)允?!?/br> 晉國與秦國之間的崤函通道是控制秦國的手段,但這不意味著函谷關(guān)真的就是不可攻破的要塞。 秦國多年以來苦心孤詣就是要突破這條通道,早就有了辦法。 洛辭得到了這個消息,此時的他已經(jīng)漸漸不能視事了,洛國的政事都由洛言掌管。 洛言有些譏諷的說道:“晉侯重耳悍然對楚國用兵,這是想要天下都臣服于他,真是志向遠大啊。 只是不知道兩百萬人能統(tǒng)治一千萬人嗎? 千里的國土能駕馭萬里的疆域嗎? 千乘之國能有萬乘之國的威嚴和實力嗎?” 戰(zhàn)爭的陰云陳列在南方的土地上,晉國軍隊的和楚國軍隊在穎國相遇。 重耳命人上前傳話道:“楚國對天子不敬,所以才會招致這一場戰(zhàn)爭。 諸夏貴胄是受到上天垂青的,蠻夷戎狄是受到上天厭棄的。 楚國難道真的要背棄諸夏的身份,而投入蠻夷之中嗎? 這是滅絕宗廟社稷的道路啊,楚國的先祖恐怕是不會原諒你們的。 王上是上天之子,胸懷寬廣,愿意給予楚國生機。 只要楚侯愿意屈膝投降,將靠近王畿的三百里土地割讓給天子,再向天子上書承認過錯。 這樣表達你的誠心,晉國就可以饒恕楚國的罪過了?!?/br> 楚國是列國之中疆域最大的,三百里的土地不算什么,但楚王認為重耳的話太過可笑。 “楚國有廣袤的疆土,卻沒有一寸是可以割讓的。 用土地來飼養(yǎng)惡狼,只會愈發(fā)的弱小,將土地賜予勇猛的戰(zhàn)士,楚國就能戰(zhàn)無不勝。 重耳讓寡人割讓三百里的土地,寡人便承諾用三百里的土地賞賜擒拿重耳的勇士?!?/br> 三百里的土地! 多少諸侯國都沒有這么大啊,就連楚國公室之人也極為震撼,恨不得立刻下場沖殺一番。 楚國軍隊更是士氣高昂,無數(shù)道“楚國萬年”的高呼聲響起。 雙方放完嘴炮,開始列陣廝殺,雙方鏖戰(zhàn)一場,留下滿地尸體,楚軍不是對手,后撤三十里。 見到晉國軍隊果然勇猛,戰(zhàn)無不勝。 重耳意氣風(fēng)發(fā)的向左右笑道:“一百多年前,若是沒有吳國截斷糧道,齊桓公也不能迅速打敗楚國。 但是今日,楚國雖強,但是在我晉國兒郎的面前卻是不堪一擊啊。” 晉國軍隊的確是天下強軍,楚國不是對手,只能不斷的后退著。 面對這種場景,若是沒有秦國援軍,楚國只怕真的要屈膝賠款了, 這時秦國的軍隊一分為二,一支裝作要走崤函通道,與晉軍糾纏,另外一支放棄了戰(zhàn)車來到了晉國軍隊之后。 統(tǒng)率秦軍的是秦伯的弟弟嬴諾,他是秦國軍中赫赫有名的戰(zhàn)神,戰(zhàn)無不勝,秦伯將他派出來,可以說是抱著極大的期望。 這不是嬴諾第一次來到這里了,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兄長想要東出,戰(zhàn)爭講究天時地利,所以他無數(shù)次的跟隨著商隊前來這里探查地形,甚至憑借著強大的記憶力畫出了堪輿圖。 “將軍,我軍要前往支援楚王嗎?” “不必,晉國軍隊實力太強,即便是秦楚聯(lián)軍,正面作戰(zhàn)也不一定能夠戰(zhàn)勝。 鄢陵之戰(zhàn)時,楚國實力強大,中原諸侯選擇了讓吳國截斷糧道,然后不斷地和楚軍硬碰硬的戰(zhàn)術(shù),最終將楚國人殺的大敗。 現(xiàn)在晉國軍隊的糧道幾乎都是由王畿供應(yīng),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切斷王畿的糧草供應(yīng)。 晉國軍隊渡河而戰(zhàn),楚國實力不弱又在國中本土作戰(zhàn),定能支撐很久。 晉國久攻不下,到時定然會回軍攻打我軍,我軍占據(jù)應(yīng)地之上的山谷,進可攻退可守。 晉人會進退維谷,糧草不濟,等到晉國軍隊士氣崩潰,楚國再與我軍前后夾擊,這樣就能勝利了?!?/br> 秦軍襲擊了晉國的糧道,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前線的晉軍之中,重耳聽到這個消息,有些感到震驚。 “秦軍還在函谷關(guān)下,怎么可能來到這里呢? 孤遣大將坐鎮(zhèn)函谷關(guān),還命令三軍將坐鎮(zhèn)崤山之中。關(guān)中不過是一座牢籠,除非秦軍有飛鳥之能,否則怎么可能進入關(guān)東呢?” 晉國君臣是能夠鑄就晉國霸業(yè)的能人,他們敢于伐楚,就是因為即使晉國沒有翼助,但是楚國同樣沒有! 楚國周圍的國家都是他的敵人,唯一的盟友是秦國,但是被函谷關(guān)堵著,最多只能為楚國牽制兵力罷了。 但現(xiàn)在卻出現(xiàn)了這樣的意外,秦國大軍匪夷所思的出現(xiàn)在了晉國之后。 “秦軍定然是找到了另外一條出關(guān)的道路,但必不會是大軍而來,否則這樣的通道不可能不聞名天下。 現(xiàn)在的關(guān)鍵是我國接下來的行動,軍中糧草最多只能供應(yīng)一月,若是得不到補充,到時定然是大軍嘩變?!?/br> “秦國當(dāng)真是可恨,孤不去找他的麻煩,他竟然敢撩撥孤的虎須,待回到國中,整頓軍備,便西出函谷關(guān),征討秦國!” 重耳恨聲道,但他到底是一個雄主,在秦軍截斷糧道之后就知道,這一次的伐楚要無功而返了。 于是果斷說道:“大軍糧道遭到秦軍襲擊,不能冒險,立刻回國,晉國實力強大,大不了下次再來。 但若是遭遇楚國鄢陵之戰(zhàn)的失敗,恐怕二十年都緩不過來,那時霸業(yè)一場空,就得不償失了?!?/br> 不得不說,重耳還是有理智的,他明白晉國強大的軍力是最重要的,所以很是謹慎。 見到國君還是很英明,隨軍的晉國臣子紛紛松了一口氣。 晉國軍隊開始撤退之快,這有些出乎楚王的預(yù)料,他以為晉國軍隊會嘗試一下?lián)魸⒊姡瑳]想到居然走的如此果斷。 但是并不影響大局,因為雙方交戰(zhàn),不是一方想走就能走的,尤其是越過大江大河的戰(zhàn)爭。 一個不慎就會從撤退變成潰敗,所以晉軍撤退的速度并不快,之前一直邊戰(zhàn)邊退的楚軍,開始不斷地襲擾晉國軍隊,逼著晉國軍隊不得不扔下很多的輜重和尸體。 這種不戰(zhàn)而敗,而且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袍死在面前的無力感,讓整個晉國軍中都彌漫著一種陰霾。 秦國軍隊早就在王畿之南等著晉國軍隊,但是卻并不是攔著晉國軍隊,因為秦軍并不想和晉軍拼命。 望著秦軍的列陣,重耳嘆道:“秦國的將軍是有才之人,他若是將我軍退路全部堵上,我軍定然同仇敵愾,或許還能大勝一場,但是他將退路留出,卻占據(jù)了有利的地形,這下怕是要付出不小的傷亡啊?!?/br> 果然如同重耳所預(yù)料的,秦楚兩國并不尋求全殲晉國軍隊,而是一營營的擊潰晉軍,然后圍殲。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晉國國內(nèi)一直以來被壓制的公族,竟然乘著這個機會背叛,他們率領(lǐng)著私兵封鎖了晉國的邊境,不允許重耳回到國中! 當(dāng)這個消息傳到三國交戰(zhàn)的戰(zhàn)場中時,重耳徹底呆住了,先前聽到秦國截斷糧道時,他依舊云淡風(fēng)輕,但是現(xiàn)在只覺得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間爬滿了他的全身。 “孤! 孤太過心慈手軟,以至于有今日之禍!”重耳直接一口鮮血吐出,聲音之中的恨意陰寒刺骨。 追隨重耳而來的卿大夫都驚呆了,這件事是他們?nèi)f萬想不到的,這群公族之人狹隘到這樣的地步。 重耳雖然打壓他們,但是花無百日紅,下一代國君時他們依舊能夠翻盤。 “他們這樣做,難道不是要直接毀掉晉國嗎? 這里可是十萬晉國精銳??! 若是一戰(zhàn)而沒,那后果……” 魏卿急聲道:“國君,情勢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步,伊洛之間是不能走了,只能往穎國、鄭國方向撤退,臣認為……” 說到這里,魏卿有些躊躇,重耳慘然道:“魏卿還請說吧,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步,還有什么不能說的呢?” “臣以為應(yīng)該立刻和洛國求援!” 眾人當(dāng)即就是一滯,齊刷刷的望向重耳,洛國這可算是重耳的逆鱗之一了。 沒想到重耳并沒有生氣,反而苦澀笑道:“眾卿不必如此看孤,魏卿說的有道理啊。 孤生有重瞳,所有人都說這是古圣王之相,后來得到齊洛二國的幫助登上君位,意氣風(fēng)發(fā)。 結(jié)果見到洛太子言眉心的圣痕,卻生出嫉妒之心,孤要證明自己,重瞳異象不弱于洛氏圣痕。 到了今日,看來是場笑話了?!?/br> 說著說著笑了起來,但是在場的群臣卻紛紛落下淚來,他們集體跪在地上,不住的叩首,悲聲道:“國君,是臣等無能啊。 當(dāng)初不該攔著您誅殺那些叛逆的,若是聽從您的意見,殺光公族,也就沒有今日之禍了。” 重耳有著堪稱偉大的性格,他稍微頹喪了一下就振作起來道:“晉國能有今日的強盛,都是諸位賢臣的功勞。 孤聽說,寒蟬是見不到秋天和冬天的,蛇是沒有見過雪的。 這大概就是眼光的局限吧。 眾卿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又怎么能了解那些無德之人的卑劣呢? 還是快快起來吧,這不是眾卿的錯!”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