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綜養(yǎng)崽、乖軟寶貝穿成炮灰了、貴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變美后、禁愛(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離(追妻火葬場)、走出良夜、死去的xp不斷復(fù)活
孫堅與劉表在江夏兩敗俱傷,這正是我軍奪取江夏的上好時機,只待一軍出擊,江夏將歸江東矣。” 魯肅所言,條理清晰,戰(zhàn)略態(tài)勢明了,眾人皆頗為意動。 周瑜見洛楚未曾說話,便問道:“子敬,子楚公自表為揚州牧,卻去奪取屬于荊州的江夏,是否有些不妥?” 魯肅朗聲笑道:“何謂揚州?何謂荊州? 先漢時孝武皇帝所設(shè)置,歷代多有調(diào)整,泰山郡曾屬兗州,如今卻入青州,江夏為荊州郡,那現(xiàn)在便使其做揚州郡而已。 先圣孟子曾經(jīng)說過,王者有德行,四海的臣民都愿意生活在王者的統(tǒng)治之下,這就是王天下的道路。 牧守之道難道便不是如此嗎? 公子楚既然有德行,江夏郡的百姓自然愿意生活在揚州治下。” 江東諸將士人頓時笑了起來,“然也!”洛楚笑道:“子敬有大才啊。 傳吾令,以公瑾為帥,使諸將驅(qū)馳,進奪江夏。” 待江東諸將士人皆行出帳外,周瑜望了一眼一動不動的洛楚和魯肅,皺了皺眉頭還是離開了帳中。 洛楚緩緩收起了笑意,肅然道:“子敬,你可真是不一般啊,改變想法了?” 洛楚可還記得當(dāng)初魯肅投奔自己的時候,他就想要離開江東的,但是現(xiàn)在看來是不準(zhǔn)備走了。 魯肅微微嘆口氣道:“若是無有此次大戰(zhàn),那天下之大,皆可去得,但如今該往何處去呢? 袁紹曹cao麾下謀士眾多,我雖有些許才華,但入得陣營之中,為時已晚,不會得到重用,徐州本為鄉(xiāng)土,卻無豪杰之人,被劉玄德所占據(jù)?!?/br> 洛楚奇道:“劉玄德乃是世之英雄,如今又主政徐州,子敬為何不愿意投奔他呢?” 魯肅搖搖頭道:“天道自有循環(huán),氣數(shù)自有極限。 若王朝真能一次次興盛,那邦周又怎么會亡呢? 我寧愿相信袁術(shù)這冢中枯骨能得到天下,也不相信劉備能第三次興復(fù)漢室。 無雙忠武侯洛空已經(jīng)為漢室殉難。 英…… 一切短暫的興盛,不過鏡花水月而已,終將一敗涂地。 我對大漢沒有什么特別的感情,不在乎它的興衰盛亡,便坐視它衰亡吧?!?/br> 話說到這里,洛楚就知道魯肅心中對江東未來的盼望了。 “你覺得江東能實現(xiàn)你的政治心愿?” 魯肅這樣的聰明人怎么會看不出自己心中所想呢? 果然聽到洛楚所說,魯肅沉默了一瞬,然后緩緩道:“公子,這不是肅的政治心愿,這不是肅一人之事。 昔日楊朱曾經(jīng)說,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魯肅的德行雖然不若先圣,但損傷江東而利己身的事卻不會去做。 肅知道公子有一個兄長,名曰齊,迎劉玄德入徐州便是公子齊的手筆,其未婚妻是徐州東海大族,糜氏貴女。 公子齊在徐州廣發(fā)婚帖,要在徐州大辦婚禮。 但是公子您卻要到昭城去舉行婚禮,這是為什么呢? 我在等您的答案啊。 素王和圣人老子都曾經(jīng)講述過,這世間的萬物是在不斷變化的。 有的人對世間萬物的變化影響很大,有的人影響卻很小,您就是那個很大的人,所以我在等待您從昭城回來之后的答案。” 洛楚深深嘆了一口氣,“子敬,你真是個智者,那你會遵從我的答案嗎?” 魯肅聞言卻笑了起來,抱拳作揖道:“公子,您的眼光長遠,智慧高絕。 倘若不是身上背負著那么多的枷鎖,又怎么會猶疑至此呢? 這不是肅愿不愿意遵從您,而是人到底能不能逆著天下的局勢而動呢? 素王曾經(jīng)說過,關(guān)鍵的人會導(dǎo)致未知的改變,但這世上沒有誰是真正不可或缺的。 那些圣王賢臣塵歸塵,土歸土,但太陽和月亮依舊會升起與落下,星辰依舊會閃爍,大河長江會奔騰入海。 正是如此啊?!?/br> 洛楚朗聲笑了起來,笑得越來越大聲道:“子敬啊子敬,你忠厚誠謹卻又有機變之術(shù),文武雙全,真是王佐之才啊,是能夠作為大朝丞相的人,二張都不如你?!?/br> 魯肅先前還開朗的笑著,聽到洛楚的稱贊卻苦笑起來,“公子,您明明有唾手可得的東西,卻不愿意摘取,這種違背常理的事,才是最令人費解的。 那不王的底線難道是鐵律嗎?” 洛楚拍了拍魯肅的肩膀道:“人得到什么,就要失去另外一些東西,這就是公平。” 待洛楚和魯肅走出后,周瑜與魯肅對視一眼,見到魯肅眼神示意,周瑜才微微松了口氣,有些事他覺得不應(yīng)該這么早就揭開的,但是魯肅卻一直都放在明面上。 好在如今主政的是洛楚。 “公瑾!” 洛楚和魯肅經(jīng)過一番對話之后,反而漸漸想清了一些事,周瑜應(yīng)聲道:“子楚公,瑜在?!?/br> “接下來江夏郡,不僅僅有孫堅,還有劉表的軍隊,形勢復(fù)雜,但務(wù)必奪下江夏,江東未來安危,便在你接下來的手中了?!?/br> 周瑜沉聲道:“子楚公放心,瑜定不辱使命?!?/br> 雖然孫策是他的好友,但形勢走到了這個地步,周瑜不會手下留情的。 但無論是洛楚,還是周瑜,恐怕都想象不到一個多么意外的情況將會發(fā)生,只有魯肅有一些預(yù)感。 江夏郡中。 孫堅軍的一切情報都落到了劉表軍中,袁術(shù)要對孫堅動手,可不是僅僅放狠話,也不僅僅是斷絕他的糧草,他直接將孫堅軍的情況完完整整的告知了劉表軍。 袁術(shù)甚至還率軍斷絕了孫堅的后路,這些情況孫堅根本就不知道,他正興致勃勃的率領(lǐng)著士卒前去探查地形。 殊不知他的駐軍之地,兵力分布都在劉表軍的了解之中。 江東猛虎? 已經(jīng)進入了羅網(wǎng)之中! ———— 相比于邦周時期的諸夏大戰(zhàn),漢末第一次諸夏大戰(zhàn),實際上并不是正規(guī)的諸夏大戰(zhàn)。 首先這場戰(zhàn)爭的各方不以完整的國家形勢而宣戰(zhàn),而是統(tǒng)一王朝割據(jù)狀態(tài)的諸侯,未曾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盟約,而是根據(jù)利益關(guān)系進行結(jié)盟。 在北方戰(zhàn)爭結(jié)束時未曾簽訂停戰(zhàn)條約,或者說零星的戰(zhàn)爭從未停止,只有曹cao軍和劉備軍之間簽訂了泰山之盟,約定互不侵犯領(lǐng)土,并各自劃出百里的無人區(qū),互相設(shè)置崗哨。 在北方戰(zhàn)爭即將結(jié)束的時刻,南方戰(zhàn)爭卻迎來了高潮,這是真正的諸夏大戰(zhàn)所難以想象的?!稏|漢末年戰(zhàn)爭史》 第692章 江河滔滔! 關(guān)山難越,江河難渡。 山川如海,殘陽如血。 巖山之上,一將鷹眼銳聚,抬弓搭箭,清風(fēng)撫動,帶過絲絲氣流,他緩緩閉上眼,他的心就是他的眼。 那支箭消失在弓弦之上。 隨風(fēng)而來的是箭矢飛過聲音,然后是一陣劇烈的痛感傳來。 孫堅難以置信的望著一箭破空而來然后貫穿,箭頭鋒銳透體而出,只余箭尾的羽毛在微微顫動。 大口大口的鮮血狂涌而出,走馬燈般回憶涌上心頭。 昔年面對張角尚且存活,數(shù)年激戰(zhàn)尚且無礙,今日卻這般荒唐? 圣人說,自古王霸之人,有氣運加身,非到山窮水盡之刻,非遭遇另一氣運之人,總能逢兇化吉,這就是氣運滔天之人。 但如今,我卻…… 這是我的氣數(shù)嗎? 他強撐著身子,低聲嘶吼道:“殺…吾者…誰?” 但見巖山上有一將咆哮若虎狼雷霆,“孫堅,殺你者黃忠,不過一老卒矣!” 老卒? 一箭無形,破甲三分,這怎么會是一老卒呢? 雄壯的身軀倒下,萬人敵死在一箭之下,甚是可笑。 人死如燈滅,大業(yè)盡成空! 孫堅死去的太潦草了。 黃忠身側(cè),就連荊州蒯越都感慨道:“那縱橫無敵的沙場悍將,竟死于一箭之下,豈非荒謬? 然視其狂悖之言,輕慢之行,落到這等境地,難道不是日之長短嗎?” 黃忠聞言漠然,他緩緩收起強弓,然后道:“別駕,之后該要如何做?” 如何做? 荊州乃是人杰地靈之地。 蔡蒯黃龐四大家族,既有頂級的謀臣,亦有頂級的武將。 只是不愿意盡為劉表所用而已。 蒯越瞳眸微微瞇起道:“自然是覆滅孫堅一眾,彰我荊州?!?/br> 在孫堅被殺后,屯駐在江夏的荊州軍在蒯越的率領(lǐng)下,果斷進攻孫堅軍,黃忠等諸將皆隨行出擊。 孫堅麾下諸將還在孫堅暴斃的震撼中,關(guān)于是擁護孫氏家主即孫堅的侄子孫賁還是孫堅的兒子孫策爭論了起來,最終是黃蓋這孫氏老臣堅定的投效孫策,諸將便以孫策為主,而孫策聽從孫賁的命令。 待黃忠前來叫陣。 真可謂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殺父仇人就在眼前,孫策血氣上涌便提槍上陣,要黃忠血債血償,誰知黃忠之勇,竟然還在孫策之上,不過數(shù)十合,孫策便落于下風(fēng)。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