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阿槿是他一個人的。 謝云槿警惕了一會,眼皮越來越重。 快要睡著的時候,一雙手從背后伸過來,摟住他。 謝云槿掙扎著想從睡意里清醒過來,被柔和的力道拍了拍,在熟悉氣息的包裹中,沉沉睡去。 梁煊抱著人,面色不變,絲毫看不出,腦海里有另一道聲音的冷嘲熱諷。 “人都在懷里了,你還能做柳下惠,不會是不行吧?” “你要是不行,讓我來?” 不知從何時起,無需依靠外物,他能直接和身體里另一道意識對話,驚蕪大師說,這代表兩人的聯(lián)系越發(fā)緊密。 他們本就是一體,不分你我。 梁煊始終不愿認(rèn)可這一點。 困意席來,梁煊緊了緊懷里的人,合上眼。 腦海里,另一個自己還在喋喋不休。 除了經(jīng)常被吵,聯(lián)系緊密讓梁煊在極高的自控力下,可以困住那道意識不出來。 小孩子長得飛快,兩個月時間,足以長得白白胖胖。 皇后以培養(yǎng)兄弟之情為由,在小皇子滿月后,隔三差五召太子去東宮。 十次里有八次謝云槿會跟去。 小皇子結(jié)合了帝后的優(yōu)點,與梁煊這個親哥哥長得非常像,皇后抱著孩子,笑著同謝云槿說:“你別看太子現(xiàn)在高大威嚴(yán),小時候和曦哥兒一樣,白白胖胖,可愛的緊?!?/br> “殿下小時候也是這樣嗎?”謝云槿拿著布老虎逗小皇子。 小皇子咧著嘴伸手去夠。 “可不是,小時候脾氣就大,稍有不滿就哭鬧,也特別好逗,哪像現(xiàn)在,戳都戳不動。” 看出謝云槿感興趣,皇后絮絮叨叨說了許多梁煊小時候的趣事。 謝云槿忍俊不禁。 回到東宮,沒忍住戳戳梁煊:“殿下,你小時候好有趣?!?/br> “阿槿的意思是,孤現(xiàn)在很乏味嗎?” “呃……”這話謝云槿沒法答。 “阿槿似乎很喜歡曦哥兒,”梁煊頓了頓,轉(zhuǎn)身,突然抱起謝云槿,放到桌上,“阿槿是喜歡曦哥兒多一點,還是喜歡孤多一點?” 謝云槿坐在桌上,腳勾了勾地:“殿下多大個人了,怎么跟小孩子計較?” “其他可以不計較,但阿槿的喜歡,要計較,”梁煊往前一步,腿抵進(jìn)謝云槿兩腿間,“阿槿必須多喜歡我一點?!?/br> 危險氣息襲來,謝云槿推了推梁煊,沒推動。 屋外突然傳來腳步聲,謝云槿力氣用大了些:“殿下快放開我,有人來了!” “阿槿先答應(yīng)我?!?/br> “好好好,最喜歡殿下行了吧,殿下快把我放開。” 高公公已經(jīng)在外面稟報了,梁煊飛快在謝云槿臉側(cè)親了一口,把人抱下桌。 “進(jìn)?!?/br> 推門聲傳來,謝云槿連忙整理自己的衣服,沒忍住瞪了梁煊一眼。 來的是吏部尚書。 夏季來臨前,一場突兀降溫,擊垮了皇帝身體。 皇帝臥床不起,太醫(yī)說,只能靜養(yǎng),不能疲勞傷神,否則恐傷壽數(shù)。 皇帝是惜命的,即使再不愿,為了能活久點,只能將手中權(quán)利下放。 縱然有老皇帝默許,其他皇子皆斗不過太子,于情于理,監(jiān)國重任都落在了太子身上。 太子大權(quán)在握,連帶的,謝云槿身份跟著水漲船高,不知有多少人送禮到長寧侯府。 求見的、想打好關(guān)系的更是不少。 每次回府,都要經(jīng)歷這么一遭,謝云槿煩不勝煩,干脆常住東宮。 其他皇子不成氣候,收攬大權(quán)后,梁煊懶得遮掩,朝中不少大臣都猜到了,謝云槿與他的關(guān)系。 他們有試探過皇后母家,對方一個勁打哈哈,于是便知,他們不打算管。 有大臣覺得太子此舉有違陰陽調(diào)和,可惜隨著皇帝身體一天天變差,再也沒有人可以阻礙太子什么。 想去找謝云槿吧,太子將人護(hù)得緊緊的,要是在太子面前直言還有活路,惹到謝云槿面前,就等著太子怒火吧。 幾個自認(rèn)清流的大臣諫言不成,反被揪出自家一堆錯處后,沒人再敢觸太子眉頭。 “現(xiàn)在想見你一面可真不容易?!辈铇抢?,顧承澤感慨。 權(quán)勢最容易改變一個人,現(xiàn)在的謝云槿身上,基本看不到當(dāng)初那個青澀伴讀的影子了。 “別說了,”謝云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們?yōu)榱艘娢遥媸菬o所不用其極。” 侯府也是,每日拜帖絡(luò)繹不絕,兩位夫人合計了一下,同謝云槿商量后,直接閉門謝客。 “你現(xiàn)在可是大紅人?!瘪T修竹笑道。 雖然沒人明說,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以太子對謝云槿的寵愛,只要太子登基,謝云槿便能一飛沖天。 老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現(xiàn)存的皇子沒一個能斗過太子的,太子監(jiān)國,他們才意識到,不知何時,太子已掌握了朝中大半力量,實權(quán)在握,就算老皇帝沒病這一場,這個位置也遲早是太子的。 更不用說,太子對謝云槿,不是把玩的心態(tài),而是真的在培養(yǎng)他,大有將人培養(yǎng)成國之棟梁的意思。 不管未來如何,這個時間與之交好,百利而無一害。 九月,老皇帝被宮人行刺,危在旦夕,好不容易救了回來,卻因為劇毒影響昏迷不醒。 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安國公等幾位重臣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請?zhí)拥腔?/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