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書迷正在閱讀:白色血跡(nph 萬人迷)、夜寵、大小姐作死,聯(lián)姻對象來贖人、中了苗疆少年的情蠱后、星際獸人幼崽飼養(yǎng)指南、反派與男配相互勾引實錄、滅世狂魔竟是我自己、重生大齊,我屢破奇案、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末世重生:我?guī)铱窬韮|萬物資
最終握著刀,單膝跪地,闔了眼。 像個死在戰(zhàn)場上的將軍。 梅庚同楚策上門吊唁,瞧見靈堂前的風溯南,他哭得眼眶通紅,虞易在他身邊說著什么,滿面無奈。 風承玉迎上來,面色肅然,仿佛一柄鐵劍。 梅庚頷首:“節(jié)哀。” 風承玉眸底暈開些許波瀾,旋即輕聲道:“多謝二位王爺?!?/br> 風溯南也跟著過來,抹了把眼角,露出個慘兮兮的笑來:“你們來了啊?!?/br> 又說不出話,驕傲的風家二少,抿唇忍著淚,生怕自己再說一個字,便露了哭腔。 “沒出息?!庇菀讜i麗眉目平靜,同梅庚寒暄兩句,便輕輕道:“從此,便只剩下我們了?!?/br> 梅庚沉默了片刻,道:“是啊,只剩我們了?!?/br> 一語成讖,陸太尉仿佛開了個頭,老臣子們相繼離世,風晉去了不到半月,又傳喪訊,韓連老將軍病逝。 至此,朝中老臣,又是還鄉(xiāng)請辭,又是因病逝世,一時間竟不剩幾個。 老臣們的離去,仿佛是為某些歲月畫上了結尾。 萬事落定,早春三月,楚恒之終于下旨,命西平王即刻啟程,回西北封地。 但西平王是連圣旨都敢燒的男人。 故此,西平王接了圣旨隨手便丟在一旁,我行我素地起身去淮王府找小媳婦了。 消息傳到宮里,氣得楚恒之又砸了一方硯臺。 鳳儀萬千的錦妃娘娘施施然繞開了硯臺,纖纖玉指抵在楚皇太陽xue輕揉,輕聲慢語:“陛下何必動怒,西北天高皇帝遠,難免西平王做什么小動作,左右如今西北安定,倒不如將他留在永安?!?/br> 楚恒之一愣,沉思片刻,牽過了美人的手笑道:“愛妃所言有理?!?/br> 段玉錦斂下眼,以掩飾眼底掠過的剎那流光。 自入了宮,她百般惑主,卻惹了婉貴妃不悅,處處為難。 她畢竟是南云公主,而婉貴妃卻是大楚貴女,又位同副后,免不得吃了些暗虧,小打小鬧由著她倒也罷了。 可…… 纖白如玉的手覆上小腹,段玉錦暗暗咬牙,默不作聲地下了決定。 —— 淮王府,聞及西平王又一次抗旨不遵的壯舉后,風二少和永定侯上門表示敬服。 自陸太尉與平國公相繼逝世后,風溯南原是沉穩(wěn)了許多的,甚至連南巷也極少去,可一到了熟人面前,還是那個風二少,折扇拍在掌心,感慨道:“梅庚,你就不怕那位一怒之下降罪于你?” “他不敢?!泵犯咝σ宦?,聲音說不出的慵懶,“若我死了,西北便會大亂,他怕得很,坐著皇位,權勢滔天,榮華富貴,他哪個都舍不下?!?/br> 否則他都不知死了多少次了。 風溯南想了半晌,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那你以為?”梅庚瞥去一眼。 風二少理直氣壯:“虞易說了,因為你是小殿下的夫君,算是陛下的兒婿,故此,他才不會殺你。” 梅庚的表情剎那一言難盡,“你就信了?” 風溯南莫名其妙:“我為什么不信?” 梅庚一時覺著無話可說。 什么精明商人,都是假的,這還是那個傻子。 要不是虞易和陸執(zhí)北在背后替他保駕護航,再加上風承玉這個兄長暗中動作,風溯南不知要被對家弄死多少次。 風溯南又轉頭去問虞易:“你為什么騙我?” 端著茶的虞美人稍一抬眸,笑了笑:“你好騙?!?/br> 風溯南難以置信地瞪大眼:“……” 他是真的很想和虞易打一架。 風二少是有些拳腳功夫的,永定侯倒是個文質(zhì)彬彬的侯爺,不通武略,可每次被虞侯爺那雙漂亮鳳眸森冷冷地瞧一眼,風二少便脊背發(fā)寒,不敢造次。 不過一字而已——慫。 敢怒不敢言的風溯南有些思念陸執(zhí)北,又問道:“怎么沒看見小殿下?” 梅庚不以為意:“去見柳長訣了,朝堂官位空懸太多,林書俞受封御史大夫,對我們制衡太大,我不能在永安久留,最多再過一月便該回西北了。” 虞易從這句話中聽出些許不同尋常的意味,當即斂了笑意,凝重道:“你的意思是?” “不能再等了。”梅庚語氣頗為漫不經(jīng)心,眼底卻涌上震人心魂的狠戾,“楚洛也風光夠了?!?/br> 這下連風溯南也明白了,不再嬉笑,反倒有些憂心地問道:“你們打算怎么做?” 想扳倒皇子實在不易,畢竟是皇室血脈,若不是同前太子那般舉兵謀反,想釜底抽薪般廢了洛王幾乎不大可能。 梅庚深不可測地勾起唇:“楚恒之懈怠朝政,如今朝中不少官員都以為洛王登基是大勢所趨,洛王等了這么些年,應是忍不了多久了。” 虞易斟酌片刻,“你是說,楚洛會造反?若是他還要等下去?或是要等你離開后再動手?如今你人在永安,西北兵權又在淮王殿下手中,楚洛不會冒險行事?!?/br> “那可由不得他?!泵犯湟恍?,眸色冰寒,“若是實在無法,那我便與柳長訣聯(lián)手殺了楚洛,他是林書俞手中的棋子,最重要的那顆,殺了他便等于斷了林書俞后路,到時說不準他也會狗急跳墻,正好一并收拾了?!?/br> 若論棘手難纏,林書俞能甩楚洛十條街,連梅庚都摸不清朝中究竟有沒有洛陰教徒,可從當年楚策都對林書俞束手無策的情況來看,一旦楚洛登基,大權便要落在林書俞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