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齊,我屢破奇案 第104節(jié)
“啪!” 一只手直接打在慶言伸過去的手上,赫然就是蘇檀。 “有事說事,沒事別來這蹭吃蹭喝。” 說著,蘇檀把茶壺往里收了收,不讓慶言繼續(xù)喝。 慶言拿出三份卷宗,依次擺開。 “指揮使,你可了解這三人的案件。” 蘇檀定了定神,看著三份卷宗,拿起上官云錦的卷宗查看起來。 “這個案子,當年也算大案了,自然有所了解?!?/br> “這案子有什么問題嗎?”蘇檀抬頭,看向慶言。 “屬下不明,堂堂侍郎,會因為區(qū)區(qū)千兩白銀,就被定罪問斬嗎?” 蘇檀輕笑,指了指卷宗上一處。 “卷宗上寫的很明白,有通敵叛國之嫌?!?/br> 慶言定了定神,態(tài)度謙卑的說道:“還請指揮使大人,為我解惑。” 卷宗中的理由,牽強且意味深長,讓慶言心中感覺很不安。 蘇檀抬眸,輕笑道:“你還不夠格,下去吧。” 聽到對方的話,慶言先是一愣,旋即抿了抿嘴。 的確,自己的確不夠格。 即便自己是小旗,依舊不夠入品,這種涉及一部侍郎,正四品的官員。 以他現(xiàn)在的身份,他的確不夠格。 慶言深吸了口氣,“指揮使,你覺得錦衣衛(wèi)有沒有像朝堂一般,被外人侵蝕滲透。” 要知道,錦衣衛(wèi)是蘇檀的一言堂,任何人的升降,都由他來定奪。 慶言這話,無疑是在挑戰(zhàn)蘇檀的權(quán)威。 果不其然,蘇檀拿著茶杯的手,不易察覺的抖了抖,蕩起一圈圈漣漪。 蘇檀喜怒不形于色,看向慶言。 “你想說什么?是想證明你膽子有多大,還是想讓我知道,我有多無能?” 聽到蘇檀冷徹寒骨的聲音,慶言豁然起身說道。 “屬下不敢!” 慶言定了定神,再次開口道:“我可以找出錦衣衛(wèi)中的細作,只求指揮使大人告訴我實情?!?/br> 蘇檀答非所問的問道:“你為何對一個多年前舊案,如此感興趣?!?/br> 經(jīng)此一問,慶言瞬間啞然,不知如何開口。 看著慶言這副窘迫模樣,蘇檀輕笑開口:“看來,應(yīng)該是風(fēng)流債了?!?/br> 慶言撓了撓頭,嘿嘿笑了兩聲,掩飾尷尬。 “就照你說的辦,但是如果你沒做到你所承諾的……” 沒等蘇檀開口,慶言我率先開口。 “到時,任由指揮使大人處置?!?/br> 蘇檀點了點頭,示意慶言坐下,緩緩開口問道。 “你可知,那戶部侍郎既然被定通敵叛國之嫌,為何只有他被斬首,男丁只是流放,女眷則淪為官妓?” 聽到這話,慶言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遺漏了如此重要之事。 通敵叛國,按理來說應(yīng)該是誅連九族,砍的上官家人頭滾滾。實際的判罰,確實有些輕了。 “請指揮使大人解惑?!睉c言恭敬說道。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大家都心知肚明,無論是當時的陛下,還是上官云錦?!?/br> “不止是這個案子,還包括這件案子,背后那宗案子?!?/br> 一邊說著,蘇檀拍了拍另外兩卷卷宗說道。 聽到這話,慶言的心瞬間如墜冰窟。 這件案子的嚴重程度,瞬間提升了。 這副牌,瞬間成了明牌。 但是這種情況,讓慶言更加為難了。 如果繼續(xù)查下去,這件案子,將是他穿越以來,最棘手,也是最兇險的案子。 蘇檀看著慶言陰晴不定的眼神,也不著急,端起茶杯,細細品茶。 等慶言回過神來,蘇檀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怎么樣?這個案子,你還準備繼續(xù)查下去嗎?” “查,屬下一定竭盡全力全力查下去。” 聞言,蘇檀露出滿意的笑容,“好,有膽氣?!?/br> 說著,蘇檀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遞給慶言。 慶言接過奏折,打開一看,心中頓時大驚。 只見,這份蓋著皇帝印璽的奏折,上面寫著一個交由蘇檀的任務(wù)。 徹查八年前,東皇郡欽差大使案,務(wù)必秘密行事,切勿打草驚蛇。 慶言看完上面的內(nèi)容,頓時吸了一口涼氣。 第123章 仙人跳 “指揮使大人,這奏折是陛下什么時候讓人送到您這里來的?!睉c言恭敬問道。 “七日前?!?/br> 慶言在心中腹誹道。 “七天前,也就是在大儒案期間就已經(jīng)決定要徹查東皇郡一案?!?/br> 即便如此,慶言還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索性直接問出來。 就算慶言腦子再好使,能夠直接得到答案的事,肯定還是白嫖來的更讓人心情愉悅。 “指揮使大人,既然當初陛下知道此案有隱情,為何當時沒有處理,而要放到現(xiàn)在?!?/br> 蘇檀放下手中茶盞,露出追憶的模樣。 “因為當時的陛下很窮?!?/br> 慶言嘴角一抽,什么時候窮這個詞,居然能夠用來形容一國之君了。 雖說當時的大齊王朝,并沒有現(xiàn)在這般強盛,但也不至于讓一個皇帝為了錢,哭窮的地步吧。 蘇檀看著慶言臉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雖說,當時的陛下已經(jīng)接替皇位五年,但有些郡縣,朝廷對他們的掌控很是薄弱?!?/br> 聽到這話,慶言一句俗語直接脫口而出:“天高皇帝遠?!?/br> 聽到慶言的話,蘇檀眼神一亮。 京都傳聞,自己這個下屬素有才名,今日他隨口的一句話,只用了五個字,就把當年懷真帝面對的情況,概括的八九不離十。 “對,當時陛下面對的情況,就像你說的這個,天高皇帝遠?!?/br> 蘇檀點了點頭,慶言的話,讓他很是滿意。 “陛下初登大寶的那幾年,民間并不太平,時而旱災(zāi),時而洪澇。加之連年大雪,為了賑濟災(zāi)民,那時的國庫,已經(jīng)沒有多少銀子了?!?/br> 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fā)生在京都,而慶言作為土生土長的京都人,對于當年的災(zāi)情并沒有什么深刻印象。 他只聽坊間傳聞,十里不存一戶,流民尸橫遍野,為了活下去,災(zāi)民選擇易子而食。 看著作思考狀的慶言,蘇檀再次開口。 “當時,雖說朝廷對于東皇郡以及牡丹郡掌控力極為薄弱,但他們該交的賦稅,一分都沒有少交?!?/br> 慶言眉頭一緊,露出嚴峻神色:“就因為這個,陛下就選擇犧牲上官云錦?” 在慶言看來,就憑借這點,不足以說服懷真帝犧牲一名忠臣,而選擇放任東皇郡胡來。 聽到慶言的話,蘇檀感覺很是滿意。 “你可知,有一詞是用來形容朝堂的,叫權(quán)傾朝野?!?/br> “權(quán)侵朝野?” 慶言瞳孔一縮,“您的意思是,當時的朝堂,有可以對抗陛下的重臣?” 蘇檀笑了笑擺手,再次開口。 “當時的大齊,無論是兵力,還是財富都不是如今能比的,而坐擁大量鐵礦的東皇、牡丹兩郡,有大量金銀可以拉攏朝中權(quán)貴,那在朝堂之上,他們自然會幫東皇郡郡王說話了?!?/br> 慶言聞言,瞳孔一縮。 “官官相護?!?/br> 那可想而知,當時上官云錦的處境,真可謂是腹背受敵,那他被朝臣攻訐彈劾,那就再所難免。 即便皇帝心知肚明,但他也無法接受海量的彈劾,不能任由朝堂亂下去。 最后,只好罷免了上官云錦侍郎之職。 自己心中這個謎團,也算是解開,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再次縈繞在他的心頭。 當初,為何上官云錦會被冠上通敵叛國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