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齊,我屢破奇案 第563節(jié)
朝堂之中,站位是極為講究的一件事情。 站在最前列的人,必然是當朝文武官員的領袖人物。 而就在今日。 這兩撥人,居然同時站在最前列。 頓時引起眾人一陣低聲議論。 很快,懷真帝坐在龍椅之上,公羊瑾喊了一聲肅靜,大殿之中這才安靜下來。 這次上朝與以往不同。 銘獻帝并未開口提及,是否有人提及遞上奏折之事,而是直接提及當日在京都發(fā)生的事情。 “眾位愛卿,想來大家也很好奇最近幾日京都諸多事務的起因,而這其中又有何隱情。” 說到這里,懷真帝的音調(diào)提升了幾分 “今日召開朝會,就是為了談及此事?!?/br> 懷真帝的話一說出口,百官雖然沒有開口,但眾人的目光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 “關于蘇檀的叛逃,確有其事,他是我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不錯,但是不知何時生了異心,而他這件事情又謀劃了多久,卻不為所知?!?/br> 說著,懷真帝的目光看向衣冠松垮的王千書。 “這位,乃是錦衣衛(wèi)總司王千書,于京都半空之中與叛軍高手交手之人就是他?!?/br> “當日,他憑借一己之力,就打退了六名來犯的叛軍!” 說到這里,懷真帝的語氣特意加重了幾分。 此話一出,百官之中頓時一片嘩然。 懷真帝并沒有出聲制止他們,而是讓他們相互議論。 而懷真帝之所以把王千書給搬出來,就是為了穩(wěn)住朝堂。 對于蘇檀的叛逃,對于京都官員以及百姓士氣的打擊,是非常之大的。 民風彪悍的大齊,向來信奉強者為尊的理念。 百姓對于錦衣衛(wèi)的態(tài)度,比較奇怪。 既崇敬,又懼怕。 但當象征特權(quán)與實力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居然公然叛逃,這對于京都百姓來說莫過于大廈之將傾。 再加上北方叛軍四起,鬧的京都百姓人心惶惶。 其中一些膽小之人,心中已經(jīng)起了南下避難的事情。 眼看京都鬧的人心惶惶。 剛好伍優(yōu)等人也回了京都。 懷真帝索性召集百官在早朝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讓他們知道大齊的底蘊。 大齊并未他們想象之中那般,已經(jīng)到了南下避難的情況。 而聽到懷真帝的話,王千書露出一個沒好氣的表情。 但是,他還是從體內(nèi)散自己二品巔峰的實力。 一時間,在場所有人。 包括伍優(yōu)等人在內(nèi),臉色都跟著變了變。 感到最震驚的人,是白清弈、伍優(yōu)兩人。 第718章 秀肌rou 要知道。 他們都見過觀星震出手的人。 可眼下見到王千書身上的氣息,相比較觀星震都不遑多讓。 而他們倆,一直都知道王千書很強。 但是他們從來沒敢想過,王千書會強到這種程度。 要知道,觀星震是站在大吳的一邊,但是他并非大吳王朝之人。 而王千書,卻是土生土長的大吳百姓。 難怪之前大齊,會如此強勢。 不僅僅是因為有錦衣衛(wèi)的存在,還是因為有著王千書這種絕頂強者存在。 王千書展露的氣息只是一瞬,很快就被他收回。 如果再繼續(xù)下去,可能就會有人血濺當場了。 在王千書收回壓力之中,百官頓時松了一口氣,低頭四顧的交換眼神。 就在眾人交換眼神之際,懷真帝再次開口。 “至于高品武者,我大齊同樣不缺!” 此話一出。 懷真帝身旁的公羊瑾,身上散發(fā)出二品武者的威壓。 雖然相比較王千書而言,公羊瑾的給眾人的壓力要小上不少,但是卻也是實打?qū)嵉亩肺湔摺?/br> 他的實力,也處在二品程度。 而在百官之中。 伍優(yōu)、司徒淵、茍嵐、白清弈、林碑等人同時散發(fā)出強者氣息。 不僅僅是他們五人,還有王千書身旁的三名,體內(nèi)同樣有三品武者威壓散發(fā)出來。 一時間,大殿之中被強大的武者氣息所籠罩。 雖然眾人刻意收束氣勢,但對那些文官來說還是有些沖擊。 文官之中,有幾位在年長者身子朝著后方倒了下去,好在身后的官員趕忙上前扶住了,這才沒給摔出個好歹。 但是,懷真帝達到目的做到了。 懷真帝如此做的原因,就是為了秀肌rou。 告訴文武百官,大齊并不缺少高品武者,即便蘇檀帶人叛逃,但對于大齊頂尖戰(zhàn)力說,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真正讓懷真帝感到頭痛的,恰恰是被叛軍聚集起來的流民。 那些流民之中,惡貫滿盈之輩只占一小部分。 大部分人都是被迫加入流民隊伍之中。 因為只有跟著大隊伍,才能夠有一口飯吃。 自家的東西,早就被惡貫滿盈的流民洗劫一空。 如果繼續(xù)待在那里,只會在饑寒交迫中死去。 因此,他們只有跟著流民隊伍一直南下。 而叛軍在聚集流民的同時,也會從這些流民之中挑選出壯勞力,然后給他發(fā)放武器,吸收成為叛軍的一員。 饑寒交迫之中。 他們都不需要許下高官厚祿,只要管他們一天兩頓飯,就有大批人愿意為他們賣命。 在天災面前,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 而在流民隊伍中,易子而食的情況,已經(jīng)出現(xiàn) 對待這些流民,叛軍可以不把他們當人。 但是,大齊卻不能這般。 再如何,那些流民都是大齊子民,況且那些人中大部分都是無辜之人。 懷真帝已經(jīng)有所預料最終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 當流民聚集到一定數(shù)量之時,叛軍從流民之中收攏的叛軍也將會達到數(shù)十萬的數(shù)量。 雖然那些人臨時收攏的叛軍,與受過軍營訓練過的真正的戰(zhàn)士相比不能相比。 但是他們的數(shù)量,是大齊軍隊的數(shù)倍。 更何況,叛軍為了勝利定然會不擇手段。 而當叛軍到達京都城外之時,大齊軍中就會面臨一個兩難的境地。 到時叛軍利用老幼婦孺開路,以此來擾亂大齊士卒這邊的軍心。 面對開路的老幼婦孺,如果大齊士卒狠心出手的話。 事后內(nèi)心必定會感到自責,因此必定會影響到軍中士卒的士氣。 士氣這東西,一旦喪失,就很難再鼓舞回來。 可如果在叛軍的驅(qū)使之下,利用老幼婦孺靠近了城墻下,那叛軍就可以對城墻造成威脅。 而叛軍的目的,也就是如此。 一旦靠近城墻,無論是架起攻城梯,讓那些老幼婦孺來攀登城墻,叛軍中的武者隱藏在流民之中攀升城頭。 亦或者,用流民的尸體來填平城墻。 對于大齊士卒來說,都是一種非常嚴峻的問題。 如果不對流民們出手,就會放任叛軍靠近城墻,即便叛軍不能短時間攻破城墻,也會對守城的士卒造成極大損失。 如果對那些老幼婦孺出手,那對于大齊的士卒將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也會導致大軍士氣出現(xiàn)問題。 不管如何應對,對大齊這個防守方都是非常不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