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板娘忙蹲了下來,用方言道:「萱萱,不可以這樣,阿哥是仙人哪?!闺S后她帶著歉意,對薛千韶解釋道:「仙長莫怪,我這個小孫女就喜歡纏著相貌好的客人,真是拿她沒轍?!?/br> 「無妨?!寡η叵肓讼?,覺得自己的年紀(jì)真正算來,做這女孩的曾祖父都綽綽有余,便莞爾一笑,拿出張符紙折成蝴蝶,注入一絲靈力,讓那紙蝴蝶翩翩起舞,女孩一見,果然驚喜得連連拍手,十分喜歡。 老板娘見他這般和藹,也逐漸放下對「仙人」的敬畏,笑道:「不知仙長是哪里人?我們這兒明山派的仙長,各個都不好相與,但他們?yōu)槌抢飻匮?,百姓們只得供著,老身還以為仙長都該是那樣的呢。」 薛千韶聽她問及出生地,心頭有些酸澀,并未回答,只是問道:「百姓也都知道明山派嗎?」 老板娘道:「我們經(jīng)營客棧的消息比較靈通,自然曉得。但也有些人不信,只當(dāng)是傳說。我們這啊,要是碰上什么怪力亂神的事,不是去公爺廟求,就是要去明山派碰運(yùn)氣,運(yùn)氣好的話,便能請到仙長們下山除魔。說來也奇怪,前陣子倒有五六位仙長來城里巡視,最后貼了張告示,警告百姓不要往城南公爺廟后頭的荒地去。」 薛千韶若有所思,又問道:「難道那廟有異狀,但明山派的人無法處置,才要百姓別靠近?」 老板娘道:「這個,老身就不清楚了。老身只知道,公爺廟后的那片荒地,從好多年前就一直是那樣了,那時候長輩都說那地兒陰,只有公爺鎮(zhèn)得住。但那里的海棠開得好,孩子們還是會偷偷溜去玩,也不見有誰出事??杉热幻魃脚傻南砷L們說別去,肯定有他們的理由?!顾D了一頓,有些期盼地問道:「仙長想來也是有大本事的,是不是也打算去瞧瞧?講真,那塊地位置太好了,要不是傳聞?wù)f有問題,早就有很多人想占地自用了。仙長去看過若覺得沒問題,千萬記得告訴老身一聲??!」 薛千韶未置可否,又和老板娘說了幾句便回房了。 回到房里時,隳星依然在榻上昏睡,和他離開時沒有半點(diǎn)分別。 薛千韶總覺得不大放心,便按著他的手腕脈門,用靈力探了一次脈,卻只判斷出他的經(jīng)脈有損傷,除此之外并無大礙。但他不清楚隳星的功法有何禁忌,不敢擅自處理,只打算備著靈米粥,待他醒來再讓他吃了溫養(yǎng)。 薛千韶?zé)o事可忙,便坐在床沿發(fā)愣,思緒越飄越遠(yuǎn)。 從山上遙遙望向淮城的那一眼,他便感覺到,自己最后的記憶封印也松動了,只是他一直沒敢去回憶。 對他而言,身處故鄉(xiāng)的歲月,其實(shí)也就短短十年,其中還有大半時間年紀(jì)太小,記不住事,而往后的兩百余年,他一直是和師尊、師兄弟們在一起,且又被封了記憶,對淮國……淮城,他的情感早已淡薄。 若說是有塵緣未斷……眼前還在昏睡的這一個,份量也已經(jīng)夠重了。薛千韶并不確定,自己是否還有回薛府舊址看一眼的必要。 他神思悠悠、漫無邊際地思索著,一面無意識地將房中禁制巡了好幾遍,才發(fā)覺無論怎么繞,他的念頭都還是在「公爺廟」三個字上打轉(zhuǎn),終于不得不承認(rèn),自己其實(shí)還是很想回去看一眼的。 其實(shí)淮城這個落點(diǎn)很不錯,位在成片連綿的凡域當(dāng)中,修真界各方勢力對此地興趣缺缺,即便是大仙門也鞭長莫及。擁有金丹修士的明山派,在此已經(jīng)足以被稱為「仙人」來供奉,即便他把隳星放在這兒休養(yǎng)半日,多半也不會出問題。 正這么想著時,客?;镉嬊『们庙懥朔块T,薛千韶前去應(yīng)門,接過燉煮好的靈米粥放到桌上,又最后確認(rèn)了一遍房內(nèi)的防護(hù)后,他便離開了房間。 經(jīng)過客棧門口時,薛千韶又遇到了老板娘的孫女,她甜甜地笑著用方言對他道了句:「仙人阿哥再見?!?/br> 薛千韶也用方言應(yīng)了一句,隨后便頭也不回地出了客棧。 他前腳才離開,榻上人卻醒了過來。隳星起身下床,揭開碗蓋瞧了一眼里頭的靈米粥,又往窗子的方向走去,開了窗,遙遙望向薛千韶幾乎剩下一個小點(diǎn)的背影。 薛千韶朝城南走去。兩百年過去,沿途街景對他而言其實(shí)相當(dāng)陌生,還不如在山上遙遙一望時來得震撼。 越往城南走,沿街叫賣的人或行人就越來越稀少,到了薛府所在的街上時,甚至連個人影都瞧不見了。 墻內(nèi)荒草遠(yuǎn)比墻更高,幾只野貓蹲在墻頭警醒地盯著薛千韶,仿佛是他侵犯了牠們的地盤。 這里當(dāng)年好歹也是個相府,其中院落屋舍眾多,外墻綿延了整整一條街。薛千韶沿街而走,抵達(dá)正門所在的位置時,恍然以為自己見到了釘著門釘?shù)闹炱岽箝T。 定睛一看,玄關(guān)早就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不算大的廟宇。那廟雖然建得精致,卻顯得頗有年頭,木柱斑駁,各處描金彩繪也已褪色掉漆。 薛千韶擡起頭,見到一方烏黑匾額上書「公爺廟」三個大字,荒謬得讓他有點(diǎn)想笑。 光是見到這間曾經(jīng)富麗堂皇的廟宇,便足以讓他將這些年來發(fā)生的事,拼湊得八九不離十了。大約是殷國滅了淮國后,為安定民心,將當(dāng)年薛氏的政敵王氏作為滅國的替罪羔羊,找了個由頭斬草除根,而為顯寬仁,便取而代之地歌頌薛家的忠義,追封、建廟供奉香火,借此撫順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