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余言荷也沒想到這對母女這么難搞,聽著柳氏那漠不關(guān)心的口吻,氣惱道:“母親這話說得好沒理,余家生她養(yǎng)她,不過一紙婚約,難道比得家族重要?怎么會這般自私?” 柳氏被這么個大帽子扣上,一時哽住。 她不擅長懟人,也不知道怎么回。 余言菱輕笑一聲,見三人目光看過來,她做出恍然般的神色道:“所以在大姐心里,你的愛情比家族重要,不顧后果的勾搭了野男人,這樣大姐是不是就不是自私了?” 余言荷臉漲紅,瞪著她:“我那是不懂事?!?/br> 余言菱笑瞇瞇道:“我比jiejie小一歲,按理說應(yīng)該更不懂事,你說呢?大姐做的好榜樣,meimei學(xué)到了,一定不自私?!?/br> “你要做什么?”余言荷嚇得瞪大了眼睛,生怕她學(xué)著自己一樣,那她拿什么威脅余言菱? 她怕極了,只好求助老太太:“祖母,你幫幫我,嗚嗚嗚……我真不能嫁過去,不然這輩子就完了,蕭羿不會善待我的!” 老太太被她哭得心軟,心頭的怒意也少了許多,再一看二孫女,還是舍了老臉道:“我知道你心頭有怨,可你忍心家族jiejiemeimei都因為這個事抬不起頭嫁不出去?這婚約我來退,只說我舍不得你做裴家媳婦整日擔(dān)心受怕——” 話才說到這,剛剛出去的王嬤嬤急匆匆進(jìn)來,臉色古怪道:“老夫人,管家過來說裴夫人帶錦山候夫人來商議婚期一事了。” 老太太和余言荷:“! ” 裴夫人容顏靚麗,行事颯爽,畢竟是武將的妻子。 因此說好了過兩天來,就真的是掐著這個時間,速度快極了,也恰到好處。 她來自然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來了跟她關(guān)系極好的錦山候夫人作為中間人。 都說三媒六牌,當(dāng)初定親時已經(jīng)走過一次禮節(jié),只是那時孩子還小,沒有定下日子,直到如今。 裴夫人身份不一般,作伴而來的錦山候夫人也不一般,因此老太太只能親自接見。 雙方見面,一個上座,一個下首,隔得不遠(yuǎn),對方臉上顯露的喜色和期待顯而易見,屋子里還放滿了一箱箱的禮物。 而就在一盞茶功夫之前,老太太還在教唆二孫女去裴家退親。 因此這會兒對上裴夫人的目光,她老臉更是不自在極了,勉強互相寒暄了兩句,老太太就忍不住了:“這兩孩子還小,怎么就商議婚期了?我還想留二丫頭兩年呢?!?/br> 的確不大,雖然古人大多成婚早,但那是對普通人家的百姓,上位者需要足夠的百姓來供養(yǎng)他們,會盡可能促使多生。 不過世家貴族都有文化,知道的事情多,女子年幼生子容易難產(chǎn),所以出嫁年紀(jì)一般在十六到十八歲,男子則是十九到二十歲。 余言菱今年才十六歲,裴修禮本人也就十七歲,對于前者來說不算很早,對于后者確實早了點。 所以之前兩家都沒動靜。 誰知道現(xiàn)在上門了。 老太太深深看了眼柳氏,估摸著是這個兒媳婦做的。 柳氏眼觀鼻鼻觀心,當(dāng)一個安靜的背景板,等需要她的時候,她再出現(xiàn)。 裴夫人很自然的笑道:“哎,主要是我裴家男人都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咱們這些婦孺守在家里心神不寧,前陣子遇到一個道士,說咱家老二得十八歲之前成婚,否則運勢不太好,我便琢磨著兩孩子都訂婚十來年了,提前一點成婚也沒什么的,實在對不住親家,你們放心,婚后我定讓二丫頭經(jīng)?;貋砜茨銈?,住一陣子也沒事,咱家沒那么多規(guī)矩?!?/br> 錦山候夫人掩唇笑道:“要我說也是好事,早點成婚,兩孩子早點有孩子,以后也能早點有孫子,就跟老夫人一般,早早享受天倫之樂兒孫滿堂的福氣?!?/br> 柳氏也笑吟吟道:“母親確實讓人羨慕,如今景哥兒媳婦已經(jīng)懷孕,馬上就要添咱余府第四代了?!?/br> 唯有老太太笑不出來。 若是尋常,旁人跟她說這些話,她一定得意得不行,她早早生了好幾個兒女,如今個個都混的還行,尤其是老大,最有出息,老大也早早生了嫡子,馬上就要有重孫了。 這要是個男丁,那真的是天大的喜事。 可她不想將余言菱嫁給裴家?。?/br> 偏偏人家說得在理,再加上訂婚都數(shù)十載,現(xiàn)在弄出個老道士批命,萬一她不同意,人家真有個三長兩短,裴家也不是好惹的。 直接說退婚,她也開不了這個口,便沉默下來。 場面有些凝固,裴夫人似乎沒注意,很自然的笑笑:“老夫人,昨兒我特意求了恩準(zhǔn),去欽天監(jiān)算了日子,七月初一是個好日子,你看這日子怎么樣?” “這、這也太快了吧?”老太太艱難的說。 “不快不快?!卞\山候夫人安慰道:“還有三個月呢,正好你們家大丫頭的喜事結(jié)束了,又來一場,喜上加喜,喜氣盈門!” 老太太:“……” 去他娘的喜上加喜,喜氣盈門! 怕是仇上加仇了!“ 第12章 :替嫁12 “老太太捏緊了手里的平安符,心亂如麻,想起了她一手養(yǎng)大的孫女。 長輩們說定親的日子,余言菱這一眾小輩是不在場的。 但老太太無法忘記余言荷說的話,她失了身,家里合適的姐妹唯有余言菱了,尤其裴家不是一個好去處,萬一真惹了陛下猜忌,一家子完了,還會連累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