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意識到這點(diǎn),傅母也只能嘆息一聲,忍下來了。 搬去賓館后,中午蘇言菱和傅洲回來吃飯,想通之后的傅母就沒有再試圖給蘇言菱找事做了,估計也是知道再指使,也是她兒子做。 蘇言菱就更輕松的,當(dāng)然也沒真的一點(diǎn)事不干,掃個地之類的還是做的。 只是這到底不是自己家,哪哪都不舒坦,于是年節(jié)過完,蘇言菱就帶著傅洲馬不停蹄的離開。 又氣的傅母黑臉一天。 不過他們已經(jīng)在火車上,看不見了。 冬去春來,火車轟隆隆的開走。 也將兩人帶入另一個寬闊的天地。 恢復(fù)高考后的第一屆,被無數(shù)人給予厚望,后世都說恢復(fù)高考后三年考上大學(xué)的學(xué)生都是黃金三屆,含金量極高。 課業(yè)自然也很繁重,蘇言菱忙的暈頭轉(zhuǎn)向,偶爾周末回去時,夫妻倆一個禮拜沒見,都有些生疏了。 不過等到了晚上,又能熟絡(luò)起來。 四年時間一晃而過,兩人也都進(jìn)入了學(xué)校安排的鐵飯碗里,他們成績好,早早就被好單位選中,開始了上班生活。 在這期間,蘇言菱每個月都會打電話回去,主要是為了蘇虎,這孩子算是原主唯一的牽掛了,父親是個不靠譜的,就怕把蘇虎養(yǎng)歪了。 好在有她之前的言傳身教,蘇虎雖然內(nèi)向,但看事清晰,知道認(rèn)真學(xué)習(xí),一心渴望早點(diǎn)上大學(xué),去找jiejie。 蘇言菱畢業(yè)后的第一個暑假剛剛上班,工作不繁忙,便打算將蘇虎接過來住一陣,讓他多看看繁華的大城市,以后能目標(biāo)更加清晰,為此才回去了一趟。 這一趟也算是衣錦還鄉(xiāng),蘇昌國哪怕知道這不是自己當(dāng)初那個女兒,也樂得合不攏嘴,提前好些天就跟人說閨女要回來,買了一堆好吃的好喝的等著。 于是等蘇言菱回到村子里,直接成了動物園的大熊貓,周圍幾個村子的人都陸陸續(xù)續(xù)過來看這個考去首都的大學(xué)生。 這一看,村民不由得也驚嘆了:“早就知道菱丫頭長得好看,哎喲,你看這白白凈凈的樣子,比我之前去縣城里見到的都好看多了!” “那是,跟那電影里放的都好看些呢?!?/br> “還是得讀書啊,你看這光鮮亮麗的,羨慕死人?!?/br>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圍觀村民,許姨歡喜的拉著她的手:“你娘要是知道你有這成就,肯定開心死了?!?/br> 蘇言菱也笑著:“是啊,我回來也要去祭拜一下我娘的?!?/br> “對對,這個是要的,跟她多說會兒,你娘一輩子沒享福,苦啊……”許姨欣慰的擦擦眼淚,怕惹得蘇言菱也不開心,轉(zhuǎn)移話題,問:“對了,你那個堂姐,彩霞聽說也去了首都,她男人一開始還寄錢回來,半年就沒了音訊,你堂姐等不住了,抱著孩子過去了。” 在蘇言菱去首都時,蘇彩霞已經(jīng)生了個兒子,寶貝得不行,兩人雖然一個村子,但見得不多,蘇彩霞可能心虛,一直躲著她。 蘇言菱并不知道,搖搖頭:“沒有呢?!?/br> 正說這話,外面?zhèn)鱽硪魂噭屿o,緊接著蘇彩霞的母親跑過來,有些尷尬,但還是舔著臉說:“菱丫頭,我家彩霞也去了首都呢,都半年了,也沒個音訊,你見著她沒?” “沒有啊。”蘇言菱再次搖頭。 蘇母著急:“怎么能沒有呢?她也是去首都的!” 許姨不高興道:“首都那么大,咋不能了?” 蘇母面色頓時訕訕,又說:“那菱丫頭幫忙找找?她好歹是你姐,走之前拿了家里一百塊錢呢,說要寄錢回來,結(jié)果一分錢都沒回來,她弟還要娶媳婦呢!” 是的,蘇志現(xiàn)在還沒娶成媳婦,主要是他文不成武不就,蘇言菱也在暗中破壞,這么個人渣,她得提醒一聲,免得禍害了好人家的姑娘。 但也只是提醒,非要踏入火坑她也沒辦法。 好在都是清醒的人家,沒真的嫁過來,以至于現(xiàn)在蘇志還沒結(jié)婚,條件不行,只能提高彩禮,沒了蘇昌國的工資,蘇家那邊哪拿得出來? 估計那一百塊,也是集了全家之力,這才如此慌張。 然而此刻蘇母求助的是蘇言菱,她聳聳肩:“我和蘇彩霞是仇人,就不幫忙了,大伯娘,你去找別人吧,找警察也行,別找我?!?/br> “大侄女!”蘇母著急了,想要哀求。 蘇言菱直接拎著她丟出去,氣的蘇母在門口破口大罵,結(jié)果被一個丟出來的椅子嚇得連滾帶爬,罵罵咧咧的走了。 接走了蘇虎,蘇言菱帶著他在京都玩了兩天,之后就帶去少年宮,報了他喜歡的課程——畫畫。 內(nèi)斂的孩子,大概心底都有個自己的五彩繽紛的世界,蘇虎很喜歡,沉迷其中,格外好帶。 蘇言菱都想著要不就讓他在這邊讀書。 便打聽了一下轉(zhuǎn)戶口的事,就被她領(lǐng)導(dǎo)知道,表示可以辦,只要戶口跟著她就好。 蘇言菱打電話回去問蘇昌國,他拿著電話沉默半天,直接說:“戶口就落你名下吧,跟著你他才有出息?!?/br> 于是蘇虎直接留下來了。 一時間周遭都默契的信奉一句話:得養(yǎng)個會讀書的好女兒!那真的是一人得道全家起飛。 蘇言菱掛了電話,就打算買點(diǎn)吃的回去,一扭頭,就看見一個擺地攤賣紅薯的人有些眼熟。 她身邊還拴著一個四歲左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