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yǎng)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zāi)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zāi)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xué)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wěn)定的那些年
只怕是不愿的。 龍朔之年,天子有神龍福澤,那若是何處出現(xiàn)了什么天象有異的情況,罪過就都在當(dāng)?shù)氐某紝倭恕?/br> 大概,不會有人希望擔(dān)負上這樣的罪名才對。 這也正給了李治由此清算的借口。 “那么媚娘覺得,何人堪配做這位前去調(diào)查此事的持節(jié)御史呢?” 李治顯然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這才有此一問。 她沒再如早前一般說什么陛下心中已有成算。 哪怕以她此刻所見,李治確實已有了想法,她還是出口說道:“我有三個人選,不知道陛下覺得如何?!?/br> “哦,說來聽聽?!崩钪未蚱鹆藥追志?。 武媚娘答道:“河南道、河北道,必有一位固守原則的干吏前去調(diào)查,我看彼時在李義府和長孫無忌案中都辦事妥當(dāng)?shù)拇罄硭虑淇煽爸赜?。?/br> 元??? 李治問道:“他和青州刺史不是算同族所出嗎?” 武媚娘不覺得元恪會因此徇私:“陛下還坐鎮(zhèn)在洛陽之地,洛陽元氏再怎么小心謹慎都來不及,又怎么會膽敢讓元恪為元神霽脫罪。若真如此的話,我還要恭喜陛下,又能多一筆進賬了。” 李治掩唇輕咳了兩聲:“這話說的倒也對,另外兩個人選呢?” “百濟戰(zhàn)事的府兵撫恤沒有發(fā)放到位,西域戰(zhàn)事的情況恐怕也得復(fù)查。我覺得,太原王氏的王方翼可用。” 李治不出意外地投來了一道有些驚訝的目光。 “陛下不必這么看我,”武媚娘從容答道,“先皇后是先皇后,王方翼是王方翼,前幾年他母親過世,回家服喪,幾度哭暈過去,人也日漸消瘦,陛下還專門派遣御醫(yī)登門過問,恐怕是想重用于此等有才之人的?!?/br> “只是,他前年才因為好友身陷長孫無忌案被誅殺,為其收尸安葬,引來了不少非議,若要將其重新啟用,還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 現(xiàn)在這件事就很好。 她確實與太原王氏之間有些過節(jié),但這并不妨礙她在此時給李治遞出一個臺階。 反正,她真正的目標在洛陽元氏。 所以若能借著啟用王方翼展現(xiàn)出她在勸諫之中的“正直”,多說兩句也不打緊。 李治頷首:“此人可用,第三個人選是誰?” 武媚娘笑道:“這個人的話,陛下就很熟悉了。” 李治發(fā)覺,當(dāng)媚娘說到這里的時候,面上的神情似有幾分促狹之意,而她遲遲未曾開口,仿佛是在等著他來猜。 這個稍顯顛倒過來的關(guān)系讓李治覺得有哪里不太對勁,可又好像沒什么問題。 他順著武媚娘方才的話往下說,“皇后已提到了河南道和西域的巡查之人,那么剩下的那個,該當(dāng)不是頂替他們位置的,而是對……諸如京洛之地的折沖府進行檢閱?!?/br> 事實上,出于守衛(wèi)京城的需要,大唐折沖府就屬邊疆和兩京周遭最多。 既然邊境參戰(zhàn)的士卒得到了慰問,那么境內(nèi)的也該當(dāng)有所表示。 李治遲疑著問道:“媚娘的意思,莫不是讓太子去履行這個職責(zé)?” 安定公主剛在青州搞出了風(fēng)波,那么也該讓太子有所表示。 太子在此時的出面,也等同于一并代表了陛下和皇后的意思。 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 “陛下覺得不妥嗎?” “不,”李治搖了搖頭,“安定已能為我排憂解難,送上了這樣一出整頓軍務(wù)的契機,太子也不能只沉浸于文學(xué)典籍的風(fēng)花雪月之中了?!?/br> 《瑤山玉彩》這樣的文集編纂完成,收藏入府庫之中,或許能對外證明太子的聰慧,也能為他累積一項成績,可太子如今已不像是早年間一樣時時病弱,總要承擔(dān)起一些責(zé)任來的。 李治也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那便是他的頭風(fēng)病復(fù)發(fā),到難以遏制的程度。 到那個時候,他絕不希望朝中會是主弱臣強的局勢。 現(xiàn)在讓太子開始接觸這些軍務(wù),反而是一件好事。 李治有這個自信,他的太子總不會到謀反的地步。 想想弘兒當(dāng)年還因聽到商臣弒父之事而拒學(xué)《春秋》,更讓他篤定于這一點。 他便只補充了一句:“讓賢兒也跟著一起去吧,權(quán)當(dāng)長長見識了?!?/br> 算起來李賢和安定一個出生在年頭,一個出生在年尾,還得算是同歲之人,結(jié)果就因為阿菟太能折騰出事端,愣是像比李賢大上不少。 這都叫個什么事。 上次賢兒跟著阿菟混,直接來上了一出就地打滾,現(xiàn)在有必要讓他跟著太子再多糾正糾正行為。 “我怎么覺得,陛下像是在背地里說阿菟的壞話呢?”武媚娘留意到了李治的神情,出聲調(diào)侃道。 李治連忙端正了面色,做出了一副與己無關(guān)的樣子。 武媚娘顯然沒有揭穿他的意思,只是繼續(xù)說道:“此外還有一件事,想征求一下陛下的同意?!?/br> 見李治點頭,她道:“阿菟在離開洛陽的信中提到過,她向太史局那邊定制過一件航行所用利器,當(dāng)時我們傳喚太史令,他對于阿菟自己也要出行之事全不知曉,倒是對那航海羅盤推崇備至。這次的來信中,阿菟又提到了一次?!?/br> 李治回憶了一下前頭看到的那封書信,發(fā)覺確實是武媚娘所說的那回事。 “我還是覺得,之前對它的關(guān)注是不是少了一些,此物的前景也比我們想象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