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yǎng)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zāi)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zāi)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xué)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wěn)定的那些年
李清月把頭一轉(zhuǎn),權(quán)當這種掉價行為沒在她身上發(fā)生過。 恰好也在此時,她所乘坐的這艘船經(jīng)過了孟津這一段稍變窄些的河道,進入了前方的寬流之中。 她眼尖地看到有一艘空置的運糧船從河上經(jīng)過,連忙扯開了話題:“看,這閑時也運載糧食,往返于三門峽糧庫與長安洛陽之間的建議,也是我提出來的。這總能算數(shù)了吧?!?/br> 李清月抬了抬下巴,對著孫仁師露出了個“這又如何”的表情。 孫仁師朝著她拱了拱手,“那您果然厲害?!?/br> 他這話說得相當真誠,而非一句玩笑話。 設(shè)立醫(yī)藥局與悲田坊,防治河流水患,還有這促成運糧,都絕不是她這個年紀的孩子該當做出的舉動。 可在李清月娓娓道來的時候,又真實得讓人信服。 陛下能有這樣一個奇招頻出,卻又心懷社稷民生的女兒,真可謂是大唐的福氣。 若是此前因為種種緣故,讓她的這些貢獻,都沒能以一種更加為人所知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 那么現(xiàn)在的這出獻俘,就勢必要讓安定公主真正揚名于天下了! ------ 船停在潼關(guān)之前,在陸續(xù)下船過關(guān)后,李清月便在此地遇到了等候在這里的太子李弘。 眼見meimei下船,李弘也顧不上身為太子的穩(wěn)重,直接沖到了李清月的面前,將她上下打量了一番。 “你可真是有夠嚇人的,一聲不吭地就往邊境跑,也不怕讓家里人擔心?!?/br> 她腦袋一低,后知后覺地再度感覺到了點負罪感,卻只嘟囔了一句,“我留了書信的?!?/br> 李弘:“……” 他很想說,這留了書信還不是叫做不告而別,但想想這是阿菟凱旋的好時候,他總不能搞出一副兄長指責meimei的樣子,讓她面子上過不去,便只說道:“你跟我來?!?/br> 既是獻俘,總不能是步行走去,還是要拿出行軍之人的樣子。 所以在皇后所策劃的獻俘典禮中,走水路來到長安只是為了讓他們來得更快,過了潼關(guān)后還是要換上馬匹的。 李弘指了指被他帶來此地的青海驄,“當年弘化姑母送的兩匹馬長得差不多,你那匹既然送給你老師還留在熊津,那我這匹先暫時借你一用?!?/br> 李清月目光微動,似乎是沒想到兄長能這般慷慨。 “你之后一定要還我的?!崩詈肽盍艘痪浒⒛镎f的要跟meimei親近關(guān)系,但看著李清月這個才從戰(zhàn)場上下來的威風(fēng)樣子,總覺得自己像是在交代公務(wù),想了想還是多補上了一句。 “我才不會貪墨你這匹馬呢?!崩钋逶麓鸬溃骸安贿^——還是謝謝啦?!?/br> “那你還得再多謝我一件事。” 李弘拍了拍手,就見他后頭一個和他年紀相仿的孩子抱著一個托盤走了過來,上頭盛放的是一件嶄新的盔甲。 “這是阿娘讓我?guī)兔φ胰粟s制出來的盔甲,按照你之前的衣服放大了一點做的,應(yīng)該還是合身的。阿娘說,將軍配好馬好衣,這才叫在長安風(fēng)光過境?!?/br> “那我沒有嗎?”一個聲音忽然橫空插了一句。 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契苾明托著托盤的手頓時一抖,轉(zhuǎn)頭回道:“阿耶,都說了,這是皇后和太子給安定公主準備的,您跟著摻和什么亂子啊。” 契苾何力朗聲一笑,“我還以為你小子沒看見你爹呢?我都盯著你看了半天了,結(jié)果你就盯著這盔甲了。怎么,上面是鑲了金子?” 李清月將盔甲抖開,端詳了一番后答道:“您還別說,這上面真鑲金子了?!?/br> 比起她在百濟臨時改造出的盔甲,這一件確實要更為適合她。 她所說的鑲了金子,是因為在盔甲的兩肩處與后方披風(fēng)相接的位置,正是兩抹赤金之色的紋樣,為這份威武之中增添了幾分貴氣。 好俊的一身鎧甲! 當李清月?lián)Q上新盔甲、翻身上馬的那一刻,哪怕盔甲之下的面容稚氣,也依然能讓人窺見,她在海外戰(zhàn)場上,到底是何種揮斥方遒姿態(tài)。 李弘望著坐在高頭大馬之上的meimei,不知道為何有一瞬覺得自己像是看到了母親指點政務(wù)之時的樣子。 但這種感覺僅像是一閃而過的錯覺。 大約……只是因為meimei和母親長得確實相似。 李清月卻并未留意到他的恍神,已朝著同樣披掛上馬的蘇定方看去,“蘇將軍,我等起行?” 蘇定方應(yīng)道:“起行!” 他們出發(fā)! 這場獻俘大會,仿佛正是要給龍朔元年畫上一個完美的尾聲。 比起彼時在洛陽為覆滅百濟而舉辦的典禮,長安的這一出也顯然要更為隆重。 而比起洛陽的天街,當長安城的朱雀大街成為這條將士凱旋的道路之時,簇擁在兩側(cè)的百姓也要多上不少。 冬日的寒風(fēng)并未阻擋住他們圍觀于此地的熱切心情。 軍樂齊鳴和六鋪街鼓齊作的聲音中,他們用憧憬而敬重的目光看向了這些大勝而回的將士,更是意外地看到,在其中還有那樣一個年輕的小將軍。 在這條貫穿長安南北的寬廣街道上,她和那位威名八方的邢國公并駕齊驅(qū),并無前后之分。 而在后頭,正跟著那些精神抖擻的將士們,簇擁成了一支盡顯大國風(fēng)范的兵馬。 誰也不會懷疑,她沒有資格統(tǒng)帥這樣的一路兵馬班師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