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形容很像某宋和某明后期? 以文御武的結(jié)果就是,敵人來了他們滑跪得最快,連舉起刀子反抗都沒有,就一個個投降了。 太祖的話,讓大秦的皇帝牢牢記在心里。 皇帝就因為一時輕忽,才會出現(xiàn)今天的局面,所以他后悔了。 不過皇帝錯了,他會想辦法彌補(bǔ),可是讓他犯錯的人,皇帝也不會放過。 “老爺,這是在做什么?” 柳夫人出來看到仆人進(jìn)進(jìn)出出,每一個箱子里抬的都白花啊花的銀子。 “回去,沒看到我在忙嗎?” 太傅把柳夫人趕回后院,繼續(xù)帶人清點家產(chǎn)。 太傅黑著張臉,家中現(xiàn)銀加起來有五十萬左右。 這一次連他一起有十六位大臣,每人要出三十一萬左右。 本來大家商量,每人湊三十二萬,希望皇帝看在他們將功贖罪的份上,別罰太狠。 可惜不是每家都能拿出三十多萬兩的銀子,把家中的產(chǎn)業(yè)抵了后,還有一部分缺口。 這一部分,只能由太傅和幾個家大業(yè)大的官員補(bǔ)上。 沒辦法,誰讓他們被皇帝抓到把柄,皇帝甚至還讓人貼了黃布告,把事情的真相公之于眾。 百姓們都知道那個守城將領(lǐng)是文臣力薦的,一個個都恨上了他們。 要不是他們推舉了這么個水貨,邊關(guān)的同胞也不會出事。 因此哪怕要多出一大筆銀子,太傅幾人也不得不給。 五百萬兩,少一兩都不行。 好在銀子湊起來快,他們家中就有存銀,直接點數(shù)后搬到皇宮就行了。 銀子好湊,這糧草就難了。 他們確實有許多糧草,三百萬石給他們時間肯定能夠湊出來的。 可他們的糧倉大多數(shù)并不全在京城,還有一些在外地。 這個時候他們只能朝親朋好友們或借或買了,到時肯定會有人趁機(jī)提要求或是占便宜,這些他們都只能忍了。 估計湊齊了糧草,他們的家底也差不多空了。 哪怕是太傅都不得不當(dāng)了一些珍品,用來買糧草。 等后續(xù)外地的糧草運到京城,他們就能緩過來了。 不過太傅懷疑皇帝不會這么輕易放過他們,自己教出來的學(xué)生有多雞賊,太傅最清楚了。 手段皇帝是不缺的,只是他比起先帝更重情一些。 要不是重情,也不會忍了太傅好幾年才開始表露出對他的不滿,用貴妃來敲打他。 幸好皇帝確實重情,也念舊情。只是這一次他和文臣闖下的禍太大了,邊關(guān)那一城百姓的性命,總要有人出來負(fù)責(zé)。 本來就是他們的錯,自然也該由他們負(fù)責(zé)。 不是沒人下朝后跟大家提議,把責(zé)任全推皇帝身上,結(jié)果被另外十幾個人給無視了。 在朝上時怎么不見你這么機(jī)靈?下朝后抖機(jī)靈,真以為大家沒想過嗎? 皇帝不等散朝就讓貼了黃布告,哪怕他們散播流言引導(dǎo)百姓,也沒有人會相信的。 畢竟當(dāng)初他們?yōu)榱四莻€水貨,堵了皇帝好幾天,別說朝堂的官員,就連后宮和京城的百姓都有所耳聞。 想推到皇帝身上?這根本不可能。 因此朝堂上時不是沒人這么想過,只是他們腦子好,很快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皇帝也不傻啊,以史為鑒,足夠讓他提前做好準(zhǔn)備了。 因此大臣們想推卸責(zé)任的做法,在他那里根本行不通。 好不容易把銀子湊上去,他們又要為糧草忙碌,三天的時間太緊了。 可是大軍不能等,邊關(guān)的百姓也不能等。 大將軍親自點兵,這一次十萬精兵強(qiáng)將一同赴西北,看來是打算給草原上的部落一個慘痛地教訓(xùn)。 這一次不把他們打殘,是不會收兵的。 讓文臣三天之內(nèi)籌齊三百萬石糧草和五百萬銀子,結(jié)果五百萬銀子最先籌齊,送到了皇宮,由皇帝派去的官員親自接收。 是的,這銀子沒有入戶部,而是由皇帝親自管理。 除了將士們的餉銀外,多出來的部分就城購買糧草,這一仗還不知道要打多久,糧草是絕對不能少的。 除了糧草還有藥材紗布也要大量準(zhǔn)備,這些都用他們交上來的銀子買。 幸好太祖弄出了酒精,戰(zhàn)場上因為感染而亡的將士大大減少。 戶部尚書看著大量的銀子沒入戶部,心疼得晚上連覺都沒睡好。 不過他也知道戶部這些人手段,入了戶部最后這五百萬能剩一半都算好的了。 哪怕他再三防范,從戶部出去的銀子,最后能落到災(zāi)區(qū)的能有多少,他也不清楚。 就看皇帝派去的人精不精明,手段能不能震懾住下面的官員了。 皇帝忙不過來,就把弟弟派了出去。 “十一殿下?” 正在清點銀子的官員看到十一皇子,一個個震驚到忘記了自己的職責(zé)。十一殿下才十二歲吧,陛下居然舍得放他出來做事? “你們別停啊,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管我,繼續(xù)?!?/br> 秦宸朝他們擺了擺手,讓他們繼續(xù)干活。 “是?!?/br> 官員們確實很忙,哪怕心中很驚訝,還是先干活吧! 秦宸沒有站著看大家忙,而是加入了眾人中間,和他們一起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