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能養(yǎng)在皇宮的都是極品,那些收到賞賜的人一個個歡歡喜喜帶著魚回家養(yǎng)了。 最后就是太湖里沒有了觀賞魚,只有最普通的食用魚蝦。 甚至還有螃蟹,秋天皇帝和秦宸兄弟倆沒少吃螃蟹宴,算是解了回饞。不過大多數(shù)是秦宸吃,秦昊看。畢竟身體受不得寒,而螃蟹又性寒,嘗個味就算吃過了。 至于皇莊上的水產(chǎn),因皇室的皇莊遠沒有前朝的大,每年送進宮的螃蟹,除了皇帝自身留著吃外,還要賞給后宮嬪妃和大臣宗室。 這樣一來皇帝每年留下來的也不多,秦宸想吃盡興是不可能的。 直到宮中的太湖用來養(yǎng)魚養(yǎng)蝦養(yǎng)蟹后,秦宸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太湖很大,是京城最大的湖。 原來是一片荒地和沼澤,太祖在旁邊建了皇宮,又雇傭百姓挖了一個大湖,等里面的水換過幾次后,才有了現(xiàn)在風景迷人的太湖。 前朝的皇宮在戰(zhàn)亂里毀得差不多了,修繕的錢和重建差不多。 于是太祖決定重新在新都建造皇宮,前朝的皇宮他住著膈應。 于是還有一些地方?jīng)]有損毀的前朝皇宮被折了個干凈,有用的都運到新都修新皇宮,沒有的就留在原地。 前朝的首都并不在燕京,而是在長安和洛陽。 太祖一句天子守國門,把京城搬到了北邊燕京。 那時大秦還沒這么大,京城就挨著邊境,只要有一點疏漏,外族的大軍就能打到京城來。 因此京城的防線一直是大秦最為重視的,邊關守城的將領也都一天天提心吊膽,怕自己一次疏忽就讓大軍直入京城。 幸好大秦實力不錯,隨著大秦一天天地擴張,京城離邊境線也越來越遠。 終于,外族再也沒辦法用兩三天的時間就打到京城了,因為大秦占據(jù)了外族以前占據(jù)的地盤。 再經(jīng)過近百年的同化,原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外族,都被同化成了大秦人。 有許多外族主動改少數(shù)民族的姓為漢姓,穿起了漢服,吃著漢人的食物,說著漢人的話。 年輕一代,甚至有許多人都不會說自己民族的語言。 可是他們都不在乎,比起以前朝不保夕,被貴族欺壓,肚子都吃不飽的日子,現(xiàn)在的生活他們很滿意。 作為異族時他們天天被欺壓,三天餓九頓。作為秦人,他們不會被欺壓,每天都能吃飽肚子。 傻子都知道該選擇什么樣的生活,畢竟誰愿意餓肚子呢? 有著這種想法的異族還挺多的,于是百年后他們再也不是異族,而是秦人了。 話說回來,皇帝心情不錯,帶著弟弟在太湖邊釣魚。嬪妃們想過來玩都被侍衛(wèi)們阻止,整個御花園只有皇帝和秦宸兩位主子,剩下的都是宮人和侍衛(wèi)。 李德海、安于堂和侍衛(wèi),不近不遠地守著,把空間留給這對年紀相差甚大的兄弟。 “動了動了。” 秦宸的魚竿很快有了動靜。 “快快快?!?/br> 皇帝站起來想幫弟弟拉竿。 “哥,閃開?!?/br> 秦宸好歹也是練武之人,怎么會需要兄長的幫助呢。 他話一落音,一條魚就從湖里被甩上了岸。 “陛下,殿下,這魚真大?!?/br> 李德海跑過去把魚用網(wǎng)裝起來,送到兩位主子面前。 “估計有十斤重了?!?/br> 秦宸看著在網(wǎng)子里不斷掙扎的魚,第一次就釣上來這么大的魚,他還真有天賦。 “……讓人拿去做成食物,朕和小宸中午就吃它了?!?/br> 一條魚也沒釣上來的皇帝吩咐道。 這可是弟弟第一次釣上來的魚,他自然不能錯過,要好好品嘗一番。 哪怕只是最普通的淡水魚,皇帝覺得弟弟釣上來的魚做成食物后,肯定是最好吃的魚。 “是。” 立即有宮人上前接過魚,往御膳房跑去。魚太大,水桶有些裝不下它,得趕緊送到御膳房,免得魚死了不能吃。 給皇帝和親王吃死魚,誰敢??? “繼續(xù)?!?/br> 皇帝不服氣地坐回原位,他可是老手了,不信釣不過弟弟。 “哦~” 秦宸無所謂,哥哥想玩他陪就是了。 于是兄弟在皇帝的不服氣下二人開始了釣魚比賽。 “又上鉤了?!?/br> 一條又一條,秦宸身邊的水桶裝滿了魚,而皇帝…… 看著空空如也,一條魚都沒有的桶,滿臉都是疑惑。 皇帝懷疑人生,他一早上一條魚沒釣著不說,光看弟弟一條接一條地往上鉤了。 “咳,小宸咱們換個位置?!?/br> 皇帝覺得自己的位置風水不好,他要和弟弟換一下,就不信還是一條也釣不到。 “哦?!?/br> 秦宸無所謂,換就換唄。 于是兄弟二人換了地方。 一盞茶后,看著弟弟又釣起一條魚的皇帝,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弟弟是不是魚投的胎,怎么魚都往他那里跑呢? 而自己還是空竿,別說魚了,連根水草都沒能釣上來。 自認有著幾十年釣魚經(jīng)驗的皇帝,整個人都無語了。 雖然他的釣魚經(jīng)驗,就是沒事的時候坐在東宮,或是皇宮的水池邊上釣魚,但是這也不能否認他有幾十年的釣魚經(jīng)驗。 雖說水池里的魚是李德有安排人放進去的,可他確實有釣上來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