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姜仁如今任少監(jiān),也算得上一個朝官,在京之時,每旬初一都要上朝,而今日正是他第一次上朝的日子。 而這也是十日來,姜仁第一次見到貢英博。 貢英博也知當初接近姜仁是陛下授意,用心不純,可這些日子,貢英博早已將姜仁視作知己,他與姜仁相談甚歡,無話不談,若不是有陛下授意,他還不知這世間竟有與他性情如此相合之人,可這下可是完了。 于是坐在高堂之上的賀疏舟,就見原本該站在一起的兩位少監(jiān),一位是少工監(jiān)的貢少監(jiān),一位是農(nóng)學監(jiān)的姜少監(jiān),一位拼命遠離,一位拼命靠近想要解釋什么,賀疏舟轉(zhuǎn)念一想,就知道這兩人怕是因為他的一次安排出了齟齬了。 賀疏舟又看看姜仁的忠誠度,高達95,看來雖然這場磨煉是他跟貢英博兩人謀劃的,但姜仁只埋怨了貢英博。 【哎,磨煉姜仁是朕的意思。】 姜仁的腦內(nèi)突然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正是陛下的聲音,正當他以為自己產(chǎn)生幻覺之時,卻沒想到滿朝文武都悄悄朝著兩人看來。 【是朕讓貢少監(jiān)來磨煉你的,是朕讓你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你為什么不恨朕?】 聽見這話,八卦的大臣們看向兩人的眼神更是熱烈了,到底是什么八卦啊。 姜仁突然意識到,難道,莫非,可能,一定是他還有這些大臣們都能聽見陛下的腹語,而看著向他不停眨巴眼的貢英博,姜仁突然意識到一流傳多年的傳言,朝臣可知曉圣意,是何意,竟然是如此的知曉圣意。 姜仁仔細一想,雖然被貢英博欺騙了,可他得到陛下重用這件事是真的啊,又看向焦急慌忙想要解釋的好友,輕嘆了一口氣。 姜仁:微臣是多么想恨您啊,可是微臣做不到啊。 看著兩人的距離不知為何又拉近了,賀疏舟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這下和好了吧,朕作為一國之君,不僅要日理萬機,還打算下朝之后調(diào)解大臣之間的關系,屬實是忙到頭了,這下不用了,還真的好啊?!?/br> 【貢少監(jiān)你以后不要再騙人家姜少監(jiān)?!?/br> 埋著頭的貢英博悄悄翻了一個白眼,陛下啊臣是因為誰才欺騙姜仁的啊。 姜仁到達淇州以后,花了兩個月時間,在淇州府附近新建了一座廠房,因為有了紡織廠的經(jīng)驗,所以建廠房和招人都格外順利,又因為有了在農(nóng)學監(jiān)看表格和文書的經(jīng)驗,也是對淇州的玉米和大豆產(chǎn)量產(chǎn)地等信息了如指掌。 很快就在淇州收購了五千噸大豆和兩萬噸玉米,根據(jù)帶來的醫(yī)學監(jiān)和農(nóng)學監(jiān)博士的建議,根據(jù)合適的配比,加入鹽和草粉,蛋殼粉等配料,很快生產(chǎn)出了大巍的第一批豬飼料。 可這飼料生產(chǎn)出來了,卻沒有淇州的百姓愿意買。 姜仁別無他法,只能拿出離京之時陛下給他的錦囊。 淇州府昌蘭村的百姓,也是聽村長說了府城之中,除了水泥廠,竟然又多了一個什么飼料廠,聽說是別的州府都沒有的,獨獨他們淇州有這個飼料廠,收購了不少的玉米和大豆,用來生產(chǎn)飼料,是用來喂豬和喂雞的。 一個村民笑道:“什么玩意兒,我賣玉米也才一文錢一斤,大豆也才兩文錢一斤,一斤飼料就要兩文錢,那豬吃了能飛還是咋的?” 又一個村民:“就是就是,我才不當那個冤大頭呢?你們買嗎?” 別的村民也紛紛搖頭,“不買不買。” 卻誰知兩日以后,淇州府里傳來消息,說淇州的飼料廠生產(chǎn)的飼料,原本是兩文錢一斤,但陛下仁慈,知道淇州百姓前年剛受過大災,這頭兩萬袋陛下給淇州的百姓補貼一半,一文錢一斤,這兩萬袋賣完之后就恢復原價。 原本還鬧著腦子有病才買飼料的淇州府百姓,盤算了一番,發(fā)現(xiàn)喂飼料竟然比他們喂糧食還便宜,連忙悄悄去買了幾袋,卻發(fā)現(xiàn)飼料還要限購,一戶人三月內(nèi)只能買上五袋。 有兩人原本在大庭廣眾之下放了狠話,說永不會買飼料,卻在淇州府的飼料店里碰見對方,二人心照不宣地裝作不認識對方。 兩月以后,淇州府的百姓們發(fā)現(xiàn),這飼料可是太好了,不僅不需要像以往一樣日日煮豬食,這豬也是長得更快了,原本喂七八斤糧食才能長一斤rou的豬,喂五六斤飼料就能長一斤,而且這些豬更是膘肥體壯的,也不容易生病了。 不少家中飼料喂完的百姓,又去淇州府打算買幾袋飼料,這才發(fā)現(xiàn)陛下補貼的兩萬袋飼料竟然賣完了,現(xiàn)在再買就只能花兩文錢一斤的價格買了,可眾人一盤算,這飼料算下來竟然跟每日喂玉米糧食差不多,還更省心了,也是咬咬牙買了幾袋。 而之前沒有買飼料的百姓,見到鄰居家的豬和雞鴨長得好,也是買了幾袋試試。 于是,飼料廠產(chǎn)的飼料很快就在淇州府附近普及開來,而淇州府外的縣鎮(zhèn),也聽說了府城之中出現(xiàn)了一種叫飼料的東西,不僅省事,牲畜也長得好,而姜仁的飼料也恰好在此時送到了淇州所有的縣鎮(zhèn),不少別的縣鎮(zhèn)的百姓也買了幾袋來試試。 有一人有遠見者,見這飼料方便至極,以往一人割豬草,煮豬食,掏豬屎,忙忙活活一天,最多只能喂十幾頭豬,而有了這個飼料,一個人就能喂百來頭豬,他家底不錯,若是雇傭幾個人,將家里的一片空地修建一下,專門用來養(yǎng)豬,養(yǎng)個一千來頭豬怕是沒有問題。這人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法子不錯,連忙沖進了淇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