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快穿任務(wù)者的自我修養(yǎng)(np)、夢里夢外、伊甸薔薇(兄妹骨科1v1)、綠茶陷阱今日生效(強(qiáng)制nph)、錢江潮、bg骨科萬花筒
———— 升仙臺上,一位少女縱然而上,衣袂飄飄,風(fēng)姿正茂。一旁負(fù)責(zé)登記的仙人看了兩眼,自言自語著將她記錄在了仙人碑上,“這個時候飛升……白塢,四靈根?” “一會等我記完,你可得回到修真界去,既然走了捷徑成了尸解仙,也就別想和普通的仙人一樣享受仙界的靈氣了。”仙人疑惑地看了她兩眼,又繼續(xù)邊說邊記錄,“原來是個尸解仙……難怪難怪,四靈根元嬰期都能飛上仙界來……” “逆天改命,尸解成仙……讓本來永無可能飛升的人成仙,那位助她的貴人就不怕被天條責(zé)罰嗎?” 白塢站在升仙臺上遲遲沒有動作,恍惚間她還未回過神來,她瞪大眼睛看著周圍仙氣飄渺的云上之境,又抬起右手,不可置信地摸上了自己的臉……最后,她才攤開左手,一枚白玉指環(huán)就在她的手心中。 這就是殺了她,讓她尸解成仙的兵器,也是那個人送她的禮物。 “可惜,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也不清楚你的長相,若是能再見面……” 第95章、無法傳達(dá)的愛意 樹繭碎裂,白塢尸解成仙飛去,尸身與樹根融為一體,最后在夜蛾的振翅中,與樹根一起沉入底下,就此長眠于這片白草地中。而那塊琥珀,也在珍珠小球離開的瞬間,化作粉末灑向天空,為天上的樹根增添了更多金葉。 符韶看著手心中的琥珀色珍珠和玉球,又看向原先樹繭的位置,一根比頭發(fā)絲還要細(xì)的金色絲線垂直懸在空中,兩頭逐漸黯淡,一直到天上地下的盡頭才消失不見,絲線的中間被繞出了一個圈狀,大小很明顯就能看出,這里是他手中珍珠原先存放的位置。 只不過絲線的中心,被什么東西燒焦得不成樣子,已經(jīng)完全成了碳渣狀,仿佛只要輕輕一碰就會化個粉碎。 “今古萬物,歸于無極……”符韶將珍珠放回了原位,又拿出那八卦盤變成的玉球,用靈力將它一分為二,分別拋向絲線兩頭的終點(diǎn),“原來如此……上古秘境,上古秘境,怪不得會有那么多飄零在外的天地靈智,原來是這樣……” “原來這幾千個小世界是這么來的……既然被我發(fā)現(xiàn)了,那這里我可要不客氣地收下了?!狈厣砗蟮木盼踩渴嬲归_來,他搖晃著骨扇飛在半空中,夜蛾在他身邊起舞,白樹根為他編織出了臥榻。 雪花開始緩緩飄落,小狐貍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淡藍(lán)的靈力從他身上四面八方地涌向正中心的珍珠,他玩著手上的夜蛾與金葉子,慵懶的視線望著正在成型的珍珠與玉球,心中都已經(jīng)想好了他該如何利用它,為他今后的靈石大業(yè)打下基礎(chǔ)。 現(xiàn)在,符韶可算是知道這伽暉秘境是怎么一回事了。唐突開放的上古秘境,不過就是個幾百萬年前,未完全成型的小世界罷了。況且照理說來,這里應(yīng)該就是天地開辟后,上千小世界中最后一個形成的…… 只不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到現(xiàn)在都未完成,導(dǎo)致一堆的靈智都無處歸去,甚至整個小世界都被人當(dāng)成了秘境。以及那塊八卦盤,為何又會要交給他?他只是個稍微比別人出色億點(diǎn)的小狐貍罷了,總不能指望著讓他來繼續(xù)創(chuàng)世,完成這個半途而廢的小世界吧? 話雖如此,但從伽暉秘境中的法寶、靈智,甚至是所有生物來看,現(xiàn)在好像還真是那么個意思,把這里托付給他這只小狐貍的意思。 符韶嘆了口氣,揮手送走了留戀在他身邊的夜蛾,抱著自己的尾巴準(zhǔn)備先神游會兒,身下的白樹根躺著還挺軟的,或者選擇休眠也不錯。 就算有他的助力,等到伽暉秘境完全成為真正的小世界,也還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年,中途還得靠他的靈力共給,他也不好抽身,好在這段時間是獨(dú)立的,秘境內(nèi)每一處又都是時間錯亂,在這里幾千幾萬年過去,在秘境外頭也就十幾天的功夫,不會白白浪費(fèi)他的時間。 想著,小狐貍便美滋滋地?fù)Q了個更舒服的姿勢,蜷縮在白樹根織成的蛋殼狀小窩中,準(zhǔn)備等上幾千年后,白白坐收一個小世界。 ———— 三十五面碎魂幡依次插滿了整片幽骨深潭,四周的白骨堆積如山,幾乎都是鳥獸與一些體型巨大的兇獸,那腐爛惡臭的氣味叫人一刻都呆不下去。深潭中不斷冒著白騰騰的熱氣,又偶爾有飛鳥掠過水面,卻在那經(jīng)過的瞬間掉入潭中,下一刻便只有一具白骨浮出。 而那碎魂幡上刻著的,也并非現(xiàn)世的文字,看來這些也并非是其他修士帶來的,都是秘境中的法寶,就是這用法和用途…… 深潭不遠(yuǎn)處的岸上,深紅色的法陣悄然發(fā)動,上千枚沾滿了灰塵的下品靈石堆滿法陣外圍,那法陣內(nèi)的圖案與文字也皆為無人能辨識的古字,而且寫得歪歪扭扭,丑陋之極,還有許多涂抹的痕跡,看著像極了是外行人照搬什么東西抄上去的。 陣眼中心,一個高大的身影舉著第三十六面幡,在空中不停地左右晃動著,而他身后的山巖石壁上,正是刻畫著這三十六面碎魂幡的法陣,從布陣到發(fā)動,一直到陣法內(nèi)的人被犧牲,全都一清二楚,就算看不懂上頭的古字,也有一幅幅圖案在指示。 察覺到又有人被傳送了進(jìn)來,俞川在看清楚那人是誰后,猩紅的眸子更暗了幾分,獰笑著按照石壁上的指示又發(fā)動起了法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