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于人間立長生、萬獸仙尊、真的不是故意嫖你(校園1v1)、別鬧,薄先生!、小漂亮女裝網(wǎng)戀翻車后、請正主離粉絲生活遠一點、顧特助每天都想離職、協(xié)議結(jié)婚后真香了、極致寵溺:乖,你有我、藏匿
木匣中共四冊經(jīng)卷, 皆為梵文所書,字跡紛雜繁復(fù),若非太后曾經(jīng)專門研習過梵文,指不定會覺得此物太過晦澀難懂,不易誦讀, 但如今倒是恰好合了太后的意,這會兒愛不釋手的翻閱著,嘴唇一張一合,顯然在默念上面的內(nèi)容。 見狀,樊留光不由松了口氣,方才永和帝奉上的九件壽禮,每件都華貴非常, 是難得一見的奇珍異寶, 她生怕自己準備的梵文經(jīng)卷被壓下去,心里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 好在太后對佛經(jīng)的偏愛一如既往, 倒也沒讓花費的大筆銀子付諸流水,否則她得虧的心肝疼。 這會兒花廳內(nèi)還坐著許多賓客, 即使太后對佛經(jīng)內(nèi)容很感興趣,也不好當著眾人的面一直擺弄。 太后將佛經(jīng)放回紫檀木匣中,沖著樊留光道:此物甚合哀家心意。 聽到這話,樊留光抿唇一笑,瞧著頗有幾分小女兒情態(tài),倒是沖淡了她衣著打扮的違和。 坐在女眷對視一眼,覺得先前京中的傳言委實荒謬,說什么太后厭棄了樊家姑娘,狠心將其送至地處偏遠的皇莊內(nèi),差使嬤嬤日日折磨于她,如今看來,不過是訛傳罷了。 若太后真不顧相府的顏面,行事惡毒刻薄,樊留光豈會特別準備如此貴重的壽禮,博太后歡心? 只是不知樊姑娘究竟去了何處,整個人瘦了一大圈,才平白惹人猜忌。 母后有所不知,抄錄經(jīng)卷的身毒國大師,乃是當?shù)刈罹ǚ鸱ǖ牡玫栏呱?,為了彰顯他的虔誠,每日住在暗不見光陰冷潮濕的山洞中,口渴就飲露水,饑餓便食草莖,全然不被世間繁華所擾。樊后笑意盈盈的點明樊留光付出的辛苦,讓太后不由動容。 此等耐性卓群的苦行僧,怎會答應(yīng)給哀家抄錄佛經(jīng)?太后忍不住問。 樊后看了樊留光一眼,后者會意,溫聲解釋:此事說起來也是菩薩眷顧,臣女找到的那位行商在當?shù)仡H有名望,樂善好施,曾經(jīng)救過這位大師的性命,佛家講究因果,那位高僧想要報答行商,便親自抄錄了幾卷佛經(jīng),其價值不可用金銀俗物衡量。 太后沒料想幾冊經(jīng)卷背后還有這樣的故事,她低聲喟嘆,輕輕拍撫樊留光的手,連道辛苦。 樊后則指了下自己身畔的空位,示意樊留光坐在此處,愛重之意顯而易見。 被大業(yè)最尊貴的兩個女人不斷夸贊,饒是樊留光見慣了大場面,此刻也不禁升起幾分飄飄然,她余光瞥向正襟危坐的桑寧,紅唇勾起一絲譏誚的笑,就算桑寧曾是三皇子的枕邊人又如何?她過往經(jīng)歷的一切早已低賤到了塵埃里,就算如今認祖歸宗,成了長夏侯府的姑娘,依舊不能改變她的出身。 這等空有美貌而無見識的草包,只配匍匐在她腳下,看著她一路扶搖、青云直上! 察覺到灼熱異常的視線,桑寧側(cè)了側(cè)頭,迎面撞上樊留光充滿惡意的眼神,她眉心微蹙,覺得無比厭煩。 樊留光想做什么,想嫁給哪位皇子,都是她的事,與旁人無甚關(guān)系,何苦將心思都耗在自己身上?難道自己還能阻攔謝三,不讓他迎娶相府千金嗎? 桑寧暗暗搖頭,權(quán)當樊留光發(fā)了癔癥,不再理會。 可桑寧不愿與人爭執(zhí),樊留光卻不肯放過她,這會兒眨了眨眼,狀似無意地道:太后娘娘,方才臣女與桑二姑娘交談,聽聞她特地為您準備了一幅繡圖,誰人不知桑二姑娘乃是月夕節(jié)上容貌傾城的杏花花神,骨秀神清,她一針一線繡成的作品,絕不會差。 樊留光話音剛落,旁邊的瓊枝郡主也跟著添油加醋,長夏侯是當年的狀元郎,桑二姑娘是他的骨血,必定承襲了侯爺?shù)牟湃A,何不讓我們開開眼? 謝三握住杯盞的手微微一頓,抬眸望向?qū)γ娴纳倥?,發(fā)現(xiàn)她神色沉靜,不見半點慌亂,仿佛沒察覺到樊留光和瓊枝郡主溫和言辭中蘊著的惡意。 謝三黑眸微瞇,想看看少女打算如何應(yīng)對,是像往日那般節(jié)節(jié)退讓,還是真成長了,成長到不需要他庇護的程度。 薛氏急得團團轉(zhuǎn),她怎么也沒想到樊留光會在太后壽辰上發(fā)難,相府與長夏侯府要不了多久便會結(jié)為親家,如此落侯府的顏面,莫不是也透露出樊家的意圖 他們不愿讓樊留行和怡兒成婚,否則怎會過分到這種程度? 似是看出了母親的想法,桑怡安撫的拍撫著薛氏的手,正要起身,卻被桑寧攥住衣袖。 只聽少女聲音朗朗,不卑不亢的道:既然郡主和樊留光對臣女的壽禮十分好奇,那臣女便腆顏獻丑了。 說著,桑寧自莼伊手中接過長條形的錦盒,雙手捧著,一步步從坐席走到花廳正中央,隨即打開錦盒,緩緩將那幅親手所繡的佛經(jīng)呈現(xiàn)在眾人眼前。 樊留光原以為憑桑寧的眼界,能繡些松柏梅蘭等物已是不錯,誰曾想她居然擇了一段佛經(jīng)? 太后日日禮佛,懸掛在禪房的刺繡佛像不在少數(shù),但鮮少有人選擇刺繡經(jīng)文,畢竟經(jīng)文不僅需要精心甄選內(nèi)容,吻合太后的所思所想,字體筆鋒也不能太差,對書寫者的功底要求頗高,繡技更是不容輕忽。 桑寧只是個在邊關(guān)長大的農(nóng)女,多年來都沒上過學(xué)堂,更別提名師教導(dǎo)了,難不成她只靠著回京這不到一年時間,便能將筆體練就的如此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