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 第45節(jié)
“正是!”文聘挺直腰板,說道:“霍參軍之策雖是上策,然柴桑事關(guān)重大,黃偏將當(dāng)為大局而憂?!?/br> 越聽霍峻這么說,黃射心中也越久沒底,愈發(fā)認(rèn)為霍峻是不是想坑自己。言語支支吾吾,讓眾人直皺眉毛。 其間黃射又把目光看向黃祖,而黃祖卻沒有說話。顯然黃祖認(rèn)為黃射也應(yīng)親自統(tǒng)兵進(jìn)攻柴桑,畢竟拿下柴桑就屬于自己了。 在旁不說話的劉備,助攻說道:“莫非黃偏將畏懼那徐盛及其帳下八百人否?” 霍峻余光瞥向劉備,心中為其默默點了一個贊。別看劉備看似老實人,實際上心中挺腹黑的,有些話總能把人逼到絕路上,比如勸曹cao殺呂布之語。 當(dāng)話都說到這地步,黃射也只得尷尬笑著,說道:“射非畏懼那徐盛,而是射知霍參軍謀略,若加以鍛煉,必成大將。今柴桑關(guān)鍵,射愿領(lǐng)兵出征。” “那黃江夏可有不同之見?”劉琦問道。 黃祖拱手答道:“參軍之略實乃高見,祖愿率水軍控遏彭蠡澤?!?/br> “叔父可助琦一臂之力否?”劉琦又問道。 “豈能不愿!”劉備說道:“備已命關(guān)云長、張翼德、趙子龍等部整軍備戰(zhàn),待長公子號令,兵發(fā)彭蠡澤,盡取諸縣。備則率余部輔佐長公子,與那太史慈作戰(zhàn)?!?/br> 見安排眾人沒有意見,劉琦露出笑容,說道:“若無異議,則按如此行軍。傳令磐弟讓其發(fā)兵,從長沙東進(jìn),配合我軍作戰(zhàn)?!?/br> “諾!”眾人應(yīng)道。 隨著軍議商討結(jié)束,各路兵馬數(shù)量也就浮出水面。黃射、霍峻統(tǒng)兵五千,圍攻柴桑;劉琦、劉備士卒八千人,進(jìn)攻海昏,牽制太史慈;關(guān)羽、張飛、趙云、甘寧各領(lǐng)千人,攻略彭澤、余汗、鄱陽、鄡陽等縣;黃祖、蘇飛統(tǒng)率水師六千,控制鄱陽湖水域;劉磐、黃忠領(lǐng)兵五千,向東進(jìn)攻艾縣、建昌。 出了營帳外,黃射尋上霍峻問道:“仲邈,何故讓射攻柴桑?” 霍峻面露笑容,說道:“徐盛不過八百人,不足為慮,還請少將軍放心。今讓少將軍攻柴桑,乃峻報少將軍之恩?!?/br> 黃射狐疑地看向霍峻,問道:“仲邈可有計策破敵?” 霍峻搖了搖頭,說道:“柴桑難克,又有八百士卒固守,峻并無計策,不如強(qiáng)攻?!?/br> 見狀,黃射這才放下心來,與霍峻拱手告辭。 待黃射走后,徐庶走到霍峻身側(cè),笑道:“庶聽斥候所言,那徐盛可素以勇氣而聞軍,手下步卒又多有弓弩,射術(shù)出眾。若是強(qiáng)攻,仲邈何故不讓翼德或是子龍出征。今讓那黃伯鐘為主將,恐仲邈當(dāng)有深意?!?/br> 徐庶與霍峻關(guān)系友善,那場江夏之戰(zhàn),他也得知些其間內(nèi)容。 聞言,霍峻卻是笑而不語。徐盛的能力,他也知道些許。在江東那些虎臣內(nèi),徐盛可謂是少有的猛將。孫策、孫權(quán)把徐盛放在柴桑,把守江東的門戶,又豈能如此簡單。 第62章 水寨 煙迷江水,夜色罩空。柴桑水寨,燈光點點。 水寨內(nèi),駛出一葉小舟,領(lǐng)頭挑著燈,船上兩名水卒,一人持弓,警戒周圍。一人搖晃著船槳,蕩開江水,帶起漣漪。 搖著船槳的那人,打著哈欠,不耐煩說道:“夜幕之下,伸手不見五指,哪有敵寇出沒。不如尋個地方睡上一覺,然后回報屯長,完成這次夜巡?!?/br> 手里挑著燈籠的士卒,冷哼一聲,說道:“張三,你可就知道天天睡覺。若那江夏進(jìn)犯,我等沒有及時通報,就不知你有幾個腦袋可以掉!” 張三微有不屑,說道:“江夏若真在夜間進(jìn)犯,你以為憑借我等有用?大概還是要退守柴桑?!?/br> “用與不用,不由你說得算。”提燈籠的士卒呵斥說道。 “你~”張三試圖反駁。 持弓的水卒耳朵微動,沉聲說道:“吵什么吵,安靜點。好像蘆葦蕩內(nèi),有什么聲音。” 爭吵的二人閉了嘴,提燈的士卒往蘆葦蕩湊了湊,試圖照亮前方。而持弓的水卒也握緊了手中的弓箭,瞄向蘆葦蕩內(nèi)。 “呱呱!” 幾聲蛙叫聲從蘆葦蕩內(nèi)響起,此時又有一陣風(fēng)吹過,蘆葦搖擺起來,發(fā)出嘩嘩聲響。 “蛙聲而已,沒有人?!睆埲f道。 “閉嘴!” 話音未落,十余支利箭破空而來,射向善弓的水卒。 “??!” 握弓水卒躲避不及,身中數(shù)箭身亡,撲通一聲跌入水中。 “敵襲!” 寂靜的夜空中響徹著呼喊聲,試圖讓水寨中的同僚聽到,可惜那水寨也正遭遇襲擊。 緊接著,幾道黑影從水中冒頭,趁著二人不備,一人一只腳,拽著他們往水里沉去。 “??!” 張三掉落水中,卻被江夏軍中水鬼在水底下攔腰抱住,一人抱住腰,一人拎著匕首刺入張三的胸膛。張三在水中奮力掙扎了半晌,伴隨著殷紅的鮮血漂浮在水面上,他也就沒了動靜。 與此同時,七八艘小船駛出了蘆葦灘,拉起在水中的同僚。 “走!”屯長揮舞手中的環(huán)首刀,喊道:“突入水寨,攻取碼頭。” “諾!” 此時,柴桑水寨也冒起了火光,煙霧騰空而起,高翔率部從陸地上夜襲水寨。 突入水寨內(nèi)的高翔,手中拎著帶血的刀,地上躺著幾具戰(zhàn)死的尸體,指揮手下士卒,喊道:“趕快滅火,可有人員走脫?” “啟稟別部,路上要道已被封鎖。碼頭方向,也被江夏軍封鎖,應(yīng)無人員走脫?!备叱看鸬馈?/br> “諾!” “水寨得手,速向參軍匯報!” “諾!” 距離水寨三十余里外,數(shù)百艘戰(zhàn)艦停泊江面上,等候前部的消息。 甲板上,霍峻與劉備迎風(fēng)而立。 劉備居高臨下,瞭望前后的艦船,感嘆說道:“古人言北人乘馬,南人行船,今日看來不曾有假。若是北方出兵,豈能日行千里,漂浮江面,水師突進(jìn),謀奪水寨,隔絕音訊。” 征戰(zhàn)南北的劉備,也是不斷加強(qiáng)他對南方的認(rèn)識。南方與北方作戰(zhàn)實在不同,不說船只上就有擁有的型號,單論船只的使用,霍峻的閃電突擊,分部合擊就讓他開了眼。在北方只有北方的游牧民族才能玩得轉(zhuǎn)戰(zhàn)術(shù),沒想到在江東上也能利用水運復(fù)刻。 今夜大軍停泊江面,就是為等前鋒成功奪取水寨,阻止水寨將大軍進(jìn)攻的消息傳播開。進(jìn)而大軍趁機(jī)分成三部,完成霍峻制定的閃電戰(zhàn)計劃。 霍峻手扶長劍,笑道:“水師雖是便捷,然能掌握水域方是關(guān)鍵。明公初至荊州不久,難以適應(yīng)。此些事務(wù)不足為奇,在江南呆上幾年,便能知曉其間訣竅了。除江水作戰(zhàn)調(diào)度外,陸上作戰(zhàn)與北方大同小異,明公可大展身手也!” 霍峻之前讓劉備在新野那地方練練水軍,不是為了讓劉備部眾能夠cao作舟船,行進(jìn)接舷戰(zhàn)對決。而是讓劉備與其部下能夠熟悉水性,不至于說上了船趕路,上吐下瀉,拖延行軍速度。畢竟淯水雖寬,然河水不深,且流速不快。 劉備待說話之時,卻見前方黑夜中十幾把火盞揮舞,似乎在傳遞什么信號。 “事成也!”劉備興奮地?fù)]舞了下拳頭。 見狀,霍峻拱手說道:“明公就此分別,待峻取下柴桑,至海昏與明公匯合?!?/br> 劉備神情收斂,說道?!白V馘阍缈瞬裆# ?/br> 霍峻離開劉備的座艦,乘坐小舟,來到了黃射的戰(zhàn)艦上。 黃射迎上霍峻,笑道:“仲邈之策當(dāng)是良策,水陸分取柴桑水寨,敵寇無人走脫。我軍明日兵進(jìn)柴桑,直抵城下估計會嚇倒那徐盛?!?/br> 說著,黃射挽住霍峻的手,說道:“今取柴桑,仲邈可有良策?” “峻計窮也!”霍峻純真樸素的笑容,說道:“取柴桑,恐需伯鐘親自出手。不過今兵突至柴桑城下,恐那徐盛無備。伯鐘起兵強(qiáng)攻,破城當(dāng)是不難?!?/br> 有了今夜的得勝,黃射的自信心爆棚,說道:“也可!兵臨城下,徐盛定然畏懼,敵寡我眾,強(qiáng)攻之下,何愁不破?!?/br> 見黃射信心如此,霍峻心里點了個贊,他要的就是黃射這般的自信心。徐盛兼有勇略,頗知用兵之法,堅守之下,還真不好破城。若能將其引誘出來,則敗之甚易,掠城也易,但卻要苦了下黃射了。 霍峻望著夜幕下的江水,建議說道:“今水寨已破,伯鐘可發(fā)信號,示意大軍突進(jìn)!” “好!”黃射大手一揮,吩咐說道:“傳令后軍,揮師前進(jìn)。我軍于柴桑停泊,休整一夜?!?/br> “諾!” 燈籠懸掛而上,后排停泊在江面上的艦船,開始了忙碌。 “起錨!” “升帆!” 除黃射、霍峻本部以外的艦船留在水寨,其余艦船紛紛而動,他們的目標(biāo)與霍峻他們不同,他們是深入彭蠡澤。統(tǒng)率主力艦艇的黃祖率先而出,隨后是劉琦、劉備、文聘三部;最后,關(guān)羽、趙云、甘寧等部眾掛在船隊的尾巴,順流而下。 在明月的照亮下,江面上波光粼粼,船底劃破江面,帶起漣漪。 船頭甲板上,劉備迎風(fēng)而立,臉上的愉悅難以掩蓋。 徐庶撫劍而來,問道:“今日,主公為何如此愉悅?” 劉備負(fù)手背腰,大笑說道:“備本為籠中之鳥,網(wǎng)中之魚。今兵下江東,此一行猶如鳥上青天,魚入江海,得以解脫,為何不樂!” “恭賀主公,今下若破太史慈,豫章則我入手!”徐庶笑道。 聞言,劉備手扶在腰帶上,感嘆說道:“子義弓馬嫻熟,不可小覷。許久未見,就不知那子義如何!” 頓了頓,劉備念起張飛,問道:“翼德,可還暈船否?” 徐庶含笑點頭,說道:“張將軍比剛上船時,好上了很多?!?/br> “那就好!” 船隊尾,暈船的張飛扶著船墻在那嘔吐。吐了半晌累了,他靠在船體上,唉聲嘆氣,說道:“這船要做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 “嘔~” 少頃,張飛又趴到船墻上對著長江在那嘔吐。 第63章 騙奪 豫章,柴桑。 徐盛靠在廳堂中央的坐榻上,手里翻閱著竹簡,嘴里低聲誦讀著上面的內(nèi)容。 半晌過,徐盛放下竹簡,皺眉問道:“水寨那邊,今日沒有消息傳來嗎?” “啟稟明廷,今日水寨暫無消息傳來!”屬吏答道。 徐盛乃瑯邪莒縣人,早年因戰(zhàn)亂南渡長江在吳郡生活,時孫策克吳郡,徐盛投入帳下為孫氏效力,作戰(zhàn)驍勇兼得兵略。在孫策去世后,孫權(quán)繼位,表徐盛為別部司馬,兼任柴桑長,抵御黃祖的進(jìn)攻。 “水寨或有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