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jié)
她接到手,展開看,其上的四字駢文她不在乎,高人要沒這點文采才怪了呢! 內(nèi)容更重要,對方的意思是夷人那邊會打過來,大明趕緊建水師,錢從哪出呢?先組織其他船到外面做買賣。 由官方來貿(mào)易,民間依舊禁止出海,別讓百姓往外跑。 “此乃謀國之策,重八,以錢建船,以貿(mào)練兵,堿礦急挖,取堿制器,福建山多田少,毀田易而焚蔗難?!?/br> 馬皇后開始出主意,她認為行,可以試試,萬一成了呢! 第101章 瞞天過海布此局 朱元璋看著桌子上擺放的飯菜,挺有食欲的,下丘村的飯菜沒得說。 “事兒是這么個事兒,可咱咋總覺得他不想讓咱建好中都呢?” 朱元璋的第六感來了,他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憑直覺與運氣,與那個誰一樣,都是建國的。 朱標連連點頭,同樣的感覺,沒錯,一切似乎都在劍指中都。 先是說一大堆地方干旱,抽調(diào)人手去打井,還有剩的工匠,接著就說堿礦,挖礦吧。 尋常人能挖二百丈深的礦?必須是經(jīng)驗豐富的工匠才行,又抽調(diào)一部分人手。 關(guān)鍵旱確實是旱了,堿也看到了,厲害不? 緊跟著又出來苦鹽的事情,還得派人去管,打新井、抽鹵水、挖煤礦、燒鹵兒。 這方面的工匠抽調(diào)得差不多了,轉(zhuǎn)手要造船,木頭方面的工匠還有一些,關(guān)鍵造船需要木頭。 哪里的木頭好?當然是建中都用的大木頭了,一根大木頭需要四百多人運??! 如此的木頭造船,一定好用,當初陳友諒緊急造船都能快速出來一大群樓船呢! 照此干下去,中都還建不建了? 哦,對了,還有燒磚,原來給中都修建的磚窯,現(xiàn)在很多在燒耐火磚。 耐火磚再修窯,可以燒琉璃,做香皂用堿,燒琉璃還是用堿。 “爹,厲害呀!他這個布局……”朱標知道無須全說出來,父皇一定明白。 “防不勝防啊!”朱元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什么時候開始的事情???賣冰糖?前年下丘村賣冰糖。 然后人家,不,是賣冰糖前已經(jīng)在做的,多種一茬作物,還是套種。 緊跟著一個事情接一個事情,看著都理所當然,很正常。 等到今天拿到信,往回反推,才發(fā)現(xiàn),布局早就開始了,路就在眼前,一步一步走到當下,已無法回頭。 朱元璋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像給魚兒喂餌兒,一張大網(wǎng)張開,慢慢在周圍兜著。 逼迫著,不,引誘著自己努力開展海外貿(mào)易,包括養(yǎng)牲畜家禽,以及人的救命藥材。 給出的方子里面有很多種來自海外,安宮牛黃丸其中有一味藥是犀牛角。 從人家下丘村收完水稻追種油菜籽和苧麻起,到眼下,不到兩年。 人家一邊把周圍的村子給維護好,一邊幫朝廷出謀劃策,所有的一切都那般自然。 在村子富裕的時候,偏偏影響著整個朝廷。 當所有的事情綜合起來后,才明白,中都被盯上了。 高人利用了天時、地利、人和,算無遺策。 自己建中都的時候,高人出現(xiàn)在下丘村,人家一句勸阻的話都沒有。 即便到今天,還是如此,對方不說建中都對不對,反正就是釜底抽薪,關(guān)鍵的人手全得安排出去。 干旱要不要應對?能賺很多錢的堿挖不挖?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牲畜飼養(yǎng)、人的藥,燒不燒鹵? 關(guān)鍵這些都在那一片地方,堿礦在、鹵在,干旱也在。 “重八,標兒,吃菜,人家沒害咱,人家蓋新房子根本沒用什么木頭,木頭都做門和打窗戶了。 豈不是告訴咱們,修中都也不用那么多大木頭?把木頭拿來造船。 照此看,那人算計之深,千古未聞,絕非某個敗軍之將之謀士,不然……” 馬皇后讓丈夫和兒子喝酒吃菜,下丘村做的這個rou怎么吃都不膩,更不存在腥臊之味。 朱元璋吃口rou,確實香,他端起酒:“標兒,你寫信問問。”朱標猶豫一下:“爹,不如先說建水軍的事情,問怎樣建,而非該不該建?是否停建中都?!?/br> 朱元璋一愣,隨即笑了:“哈哈哈哈~我兒想得周全,自當這般詢問,怕是高人也不敢直接叫停中都,才如此布局?!?/br> 他認同兒子的cao作,對,別問中都,涉及太大,由側(cè)面打探。 實際就是朱元璋也怕高人,太能算計了,一步頂一步,關(guān)鍵你不走還不行。 他不是告訴你應該怎么做,而是他先做出來讓你覺得你必須那樣做。 人家從來沒坑害過誰,同一個縣的村子有事幫忙,甚至搭料給燒了房子的人蓋新房。 別人牲口生病了廉價賣,他教辦法處理,抬高價錢買。 兩府官員被行賄,卻不要求官員為其牟利,甚至主動捐錢給養(yǎng)濟院。 更何況獻給宮里的一個個方子,從哪一方面都挑不出毛病。 下丘村家家戶戶起二層樓,又不逾制,最大的食堂沒有飛檐和五個主梁。 不到兩年的時間,一個人怎么能夠做到如此程度?他怎么就能讓下丘村的人信任?除非他是那個傻子守村人,呵呵! “吃rou吃rou,這rou做得好??!老人和孩子都能吃,費心思的。 既然想不透,中都緩建唄!反正工匠都安排出去了,人家不直接說,怕是泄露天機遭天譴。 眼下別處事情忙,緩緩也沒什么,如打仗一般,停一下,待后勤?。 ?/br> 馬皇后見父子二人說差不多了,把話題轉(zhuǎn)到吃上,下丘村總是能夠做出新的食物給送來。 再提醒朱元璋,別急,當初你打仗的時候我管后勤的,后勤不穩(wěn)才最可怕。 “正是,標兒,照你所想,寫信,過幾日再寫。” 朱元璋安心了,有婆娘的話,他什么都不怕。 …… 朱聞天也在吃晚飯,他不吃那個rou,他繼續(xù)啃骨頭,咔嚓一口,大骨頭給咬裂了。 他的牙口就跟演雜技用嘴叼桿子,上面還有人的那種,或者是叼桌子,一桌子飯菜。 “磨,碎,喂……” “喂牲口和家禽,知道,嘿嘿嘿嘿!”里長接過話,他甚至還知道這種咬裂的骨頭喂狗,容易劃傷狗嘴。 “嗯嗯!”朱聞天回應,他其實在想中都建造的事情。 主要是感慨華夏工匠的牛逼之處,一些主建筑建起來后,朱元璋進去呆著,聽到了兵戈之聲。 中都的建造都是有圖紙的,工匠按照圖紙來造。 在造的過程中,還能利用小手段把風聲給模擬成戰(zhàn)場上的動靜,關(guān)鍵是時刻都有。 即建筑圖紙不變,不管哪個方位有一點氣流流動,都會給主殿造成那樣的影響,這個厲害不? 讓他那個時候的土木工程教授試一下看行不行?沒有計算機。 就是按照正常的圖紙,然后調(diào)整細節(jié),達到這個要求,否則就不用朱元璋進到殿里后才感受到。 朱聞天想救人,這工匠得牛逼到何等程度?然后一群頂尖的工匠配合。 這是飛機進行風洞測試嗎?如此人才,得拿到手里才安心。 第102章 水師安排牛更需 一場春雨后,天慢慢變暖。 下丘村人的忙著種菜,糧食要吃,菜亦不能少了。 而干旱的地區(qū)則滴雨未落,百姓們從井里搖水上來澆灌冬小麥,比往年辛苦多了,卻依舊堅持。 他們一邊挨著累,一邊還要感謝朝廷,沒有去年朝廷的強制命令,今年會餓死人。 朝堂之上的朱元璋倒是老神在在,今年依舊去打四川的明玉珍,有了大量水井,大明財政壓力減輕。 群臣根本不知道具體情況,倒是新當上左丞的胡惟庸心中有所猜測,幾次側(cè)面跟朱元璋打聽是誰知道的那么多地方干旱。 朱元璋怎么可能與他說?總是換個話題揭過去,反正不可能告訴他有個村子住著高人。 朱元璋在慶幸,多虧相信了高人的話,不然一大片地方冬小麥被旱死,人口必然減少,免去田賦又有何用? 另外他從市舶司的夷人手中賺到大筆錢,對于攻打明玉珍信心滿滿。 待下朝后他找來朱標:“寫信否?” 朱標點頭:“昨日連著堿一同送去,父皇欲建大明水師?” “如今錢多,建了水師可應對倭寇與民間私貿(mào),不然養(yǎng)水兵無數(shù),徒耗錢糧,我大明眼下之敵在荒漠?!?/br> 朱元璋賺得多,考慮能養(yǎng)得起,不然他絕對不造船練兵,他心中最重視元朝余孽。 他當皇帝是明朝,之前的元朝不給趕盡殺絕,總擔憂某天又打回來。 “兒臣亦是此意,海禁不可開,有水師看護更加穩(wěn)妥?!敝鞓酥С指赣H。 讓民間出去絕對不行,朝廷則沒問題,百姓就應該老老實實呆在一個地方別動,出門都得開路引。 …… 朱聞天得到信了,還有很多天然堿,村子不用自己做石堿了,很麻煩的,又得把草泡水,又要澆面。 如此朝廷不會再買村子的石堿去做東西,少了一筆固定收入。 小伙伴們在寫字,他則發(fā)呆,太子問怎么建水師,這不是為難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