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jié)
從這個位置挖坑修新的茅房,暫時先這樣用,之后再重新規(guī)劃。 縣里衙役人手不夠,他們就找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干,拿工錢的,一天能干完,這些活兒包干,八千文。 真正地用錢砸,不然有個兩千文干幾天就可以。 雇別人,給三千文,他們自己協(xié)調(diào),一天也能做到。 不過下丘村就找衙門,讓官員和衙役幫忙聯(lián)系,出八千文。 里長是聽憨憨的話,往后在這里,不能遇到點小事情就去找太子,必須依靠最基層的官方力量。 一有事情就找上面是無能的表現(xiàn),屁大點事兒,也要找太子? 上元縣的衙門就得答對好,給他們錢,他們辦事。 第141章 朝堂官員因何忙 午時,開始營業(yè),依舊把飯菜樣品推出去給大家看,孩子們不吆喝了。 就昨天提供額外的服務,今天沒有。 昨天已經(jīng)告訴吃飯的人,今日起就中午有飯菜,前一百人,額外贈送咸豆干。 然后就是不停地翻臺,有人甚至愿意端托盤到旁邊的地方蹲著吃。 這些都是干活的人,他們不是傻子,會估算。 去別的地方吃點東西,也得兩三文錢,一般情況下一個菜都沒有,要么吃包子、煎餃、米線…… 在這邊花三文錢,能吃三個素菜,說好的定量是一個菜一勺,一份飯一碗。 負責打菜的孩子總會多給,給飯的孩子,會用飯板使勁壓。 買飯的人覺得自己賺到了,孩子太好了,樸實。 他們哪知道這個cao作是之前安排好的,所有能讓你看見的,令你感動的,都是計劃中的。 當然,沒坑你,下丘村不至于坑你一文錢來發(fā)家。 這個盒飯只是帶著孩子們玩兒,鍛煉身體,給朝廷的一些人打個樣兒。 村子缺錢的話會用賣盒飯的方法來賺?盒飯是低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單獨的附加利潤值低。 當下社會環(huán)境,又不能進行快速擴張,進行產(chǎn)業(yè)連鎖,針對政府、工農(nóng)事業(yè)單位、教育事業(yè)單位滲透。 比如說給以應天府為中心,其他周邊州府為目標,給予官學學子做飯的資格。 像眼下的南京,應天府,有秦淮河及其他河流,大家都養(yǎng)鴨子,比養(yǎng)雞和鵝省事。 雞吃葷的,卻不能去河里撈吃的,鵝可以下河,基本上不怎么吃葷的。 唯有鴨子葷素不忌,啥都行,所以自古以來南京就是鴨子主產(chǎn)地。 故此做鴨子的店已經(jīng)出現(xiàn)分店模式,王氏老鴨湯在南京有三家店,屬于家庭模式。 “我是前一百個,我早來的,你們記錯了,沒給我咸豆干?!币粋€吃三文錢盒飯的人對收拾桌子的孩子說。 他長得膀大腰圓,眼睛也大,看上去很有……氣勢? 孩子看一眼對方的托盤,飯碗中的飯沒了,菜也沒了,他向?qū)Ψ叫πΓ骸吧缘龋 ?/br> 他拿起對方的飯碗和湯碗離開,幾十息的工夫回來,多半碗飯、一碗鴨架湯、一份咸豆干。 “給,慢慢吃。”孩子說完繼續(xù)收拾桌子。 這人看看面前的東西,抿抿嘴,低下頭,慢慢拿起筷子,突然抬頭:“你們這有什么力氣活要干嗎?” “缸里水不滿了?!焙⒆酉胍幌?,給出個事情。 “好!”這人應一聲,快速把飯吃光,起身四下踅摸,看到水井和旁邊的桶,他走過去就搖轆轆。 很快裝滿兩桶水,也不用旁邊的扁擔,一手一桶拎起來問另一個孩子:“水缸在哪?” “我?guī)闳ィ嘀x!”孩子領(lǐng)路。 這人跟在后面到水缸的地方,嘩嘩兩桶水倒進去,再回來繼續(xù)裝水。 連續(xù)四次,他把三口沒滿的水缸全給灌滿,這才露出如釋重負般的笑容。 他找到剛才那個給他加飯的孩子:“我走哦!你家飯真好吃?!?/br> “明天見!”孩子回一個大大的笑臉。 “明天還來你家吃。”此人使勁點下頭,轉(zhuǎn)身邁開大步離去。 未初二刻,差不多是朱聞天那時的十三點半,吃飯的人只剩十幾個,其他的人都忙著干活養(yǎng)家。護衛(wèi)們幫忙洗餐具,先過一邊水,用抹布蘸著堿面擦一下,再洗干凈,側(cè)放著空水。 桌子暫時不撤,有人在吃飯,撤旁邊的桌子不禮貌。 朱聞天跟小伙伴們再擦一遍桌子,包括桌腿,里長跟在他旁邊:“還是窮人多呀!” 朱聞天扭頭看里長,什么意思?以前村子很富有嗎? “如今大明立國不久,百廢待興,可這經(jīng)世濟民之道卻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啊!” 里長背個手,仰頭看天,轉(zhuǎn)個方向,剛才面對太陽了。 “盆、拿。”朱聞天喊,幫忙拿盆啊,你望什么天?你想憂國憂民?你是里長,不是首長。 “哦哦?!崩镩L轉(zhuǎn)過來幫忙端盆:“我就是無聊琢磨一下,當大官的許是整天便想這些吧?” “嘿嘿嘿嘿!”朱聞天嘿笑以對。 里長看看周圍嘆口氣,繼續(xù)跟著挪盆。 等最后一個客人離開,該收拾的就都收拾完畢,大家吃飯。 飯后孩子們小睡一會兒就起來背誦、書寫,順便喝點冷飲,買了大量硝石用來降暑。 朱聞天以睡覺為借口,躲在屋子里寫東西,現(xiàn)在大明朝堂上的官員整天忙什么他不知道,他卻知道自己要干啥。 ‘推福建莆田曬鹽法廣予沿海鹽湖及補正法’朱聞天寫個標題,接著寫內(nèi)容。 眼下大明還有很多地方煮鹽,福建地區(qū)亦有先煮后曬的方法,這個不夠完善。 明朝中后期慢慢發(fā)展,才有了直接曬鹽的全面普及。 他給提前拿出來,帶有目的性的,并非專門提高鹽產(chǎn)量,減少鹽戶勞動成本。 鹽戶當前為定稅制,交上去多少鹽,其他多出的鹽算賺的。 看上去只要交上了就行,實際上朝廷早把每個鹽戶產(chǎn)鹽的量統(tǒng)計出來。 如計件工作,大家一天每人平均干一千個,老板就以一千個為標準,讓一個人一個月賺三千到四千元工資。 有人聰明,研究出新方法,一天干三千個,老板就把三千當成標準,讓一個人一個月賺三千到四千元工資。 因此曬鹽或煮鹽對于鹽戶來講沒什么區(qū)別,唯一的好處是少了火熏烤。 寫完這個題本,朱聞天考慮下,又寫一個,不過不打算馬上送給朝廷。 里長同樣未閑著,他坐在孩子們旁邊,寫眼下村子一步步要做的事情,比如種大蒜,不要忘了。 還有春天種下去的姜,等回村的時候看看怎么樣了,再過上半個月該是收獲的時刻。 同時小麥的地種大豆,追肥。村子的牲口哪個帶崽子的快到時候了,青貯千萬記住,冬天牛和羊就指望它了。 憨憨要蓋大棚,也不知道什么叫大棚,反正需要玻璃,抓緊時間吹…… 一件件事情里長全要管,他不知道官員如何,反正他挺忙的,要不是有憨憨在,他覺得自己撐不住的。 朱聞天這時開門,喊:“夢,嗯!” “好好好,不怕?!崩镩L收起紙,趕緊進屋。 第142章 心情巨好因奏章 “憨憨?”里長把門一關(guān),如作賊般壓低聲音。 朱聞天遞過去兩份題本:“這個推廣鹽的先送上去,另一個看他們推廣與否,不推廣則不給,給了沒用。 咱們現(xiàn)在收干菜,冬天這里若還賣盒飯就沒有菜了,我會種大棚,那個不適合當盒飯的菜來賣,太貴。 現(xiàn)在南京收,別人可摘了菜陰干、曬干,陰干的多給錢,曬干的便宜,再看品相。 再叫太子府的人幫忙回村子報信,其他二十一個村子咱也收干菜?!?/br> 里長接過題本也不看,反而問:“朝廷怎么還沒把東西做完?得等多久?” 朱聞天笑著看里長:“等吧!回去會有驚喜?!?/br> 他早猜出來朱元璋的小心思,或許是太子的主意,把人留下,然后派人修三個牌坊。 自己不能說破,給里長個驚喜,給他們一個面子。 “那我去找人收菜了?”里長要走。 “不,衙,告,利,民。嘿嘿嘿嘿!”朱聞天搖頭。 “對對,找縣衙的人,讓他們出告示,這樣算是利民之功,好!” 里長懂了,出門找朱太一說兩件事,其實屬于一件,都是收干菜。 朱太一瞬間領(lǐng)悟,讓朱太二帶兩個護衛(wèi)回下丘村報信,他前往上元縣衙門。 劉知縣親自招待:“呃!現(xiàn)在叫朱太一啊?他們能收多少干菜?我怕百姓干菜制多了他們收夠了。” 劉知縣高興時帶著擔憂,百姓夏天的菜吃不完、賣不掉,也會有一些做成干的,卻不多。 百姓要干別的活兒賺錢,整天做干菜根本賣不出去。 眼下有人收,百姓可多得錢,卻怕百姓做好了,下丘村突然不要了,告示可是衙門發(fā)的。 “他們……先照著兩千貫錢的來收,黃瓜、茄子、蘿卜、豇豆、香菜。陰干的比曬干的貴。 按照新鮮蔬菜價格的三倍收干菜,陰干的多給三成,不夠干,或者老的菜做出來的,他們不要?!?/br> 朱太一把價格定下來,一般一斤干的需要八到十斤新鮮的才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