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節(jié)
另外由于土地是朝廷的,不是個人的,因此讓軍戶們?nèi)ケ狈綀?zhí)行井田制,無疑是從這個衛(wèi)所制跳到了另一個衛(wèi)所制,完全多此一舉。 況且將江南軍戶都調(diào)往北方,那沒了江南軍戶的監(jiān)督,江南的鄉(xiāng)紳富戶們還會那么老實嗎? 朱允炆是想借用他們的力量,因此給他們蠲免賦稅,可這不代表朱允炆可以放棄對他們的監(jiān)視,因此思慮過后,朱允炆才尷尬笑道:“先生此舉確實是良策,但眼下諸藩尚在,此策難以實用。” “陛……”方孝孺還想再說什么,卻聽見殿外出現(xiàn)了唱禮聲。 “臣太常寺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求見陛下……” “傳!”朱允炆對殿外開口,不多時便見黃子澄與齊泰走進了殿內(nèi),對自己行五拜三叩之禮。 待他們?nèi)胱?,他們先是與方孝孺互相對視一眼,隨后才看向了朱允炆。 “如何?”朱允炆興致突然變高,顯然他在期待著某件事。 對于他的期待,黃子澄也含笑作揖:“陛下請放心,周藩之事已經(jīng)安排妥當(dāng),眼下只等陛下調(diào)度兵馬了?!?/br> “好!”聽到黃子澄的話,朱允炆也眼前一亮,同時看向齊泰:“齊先生以為,該派何人前往河南?” 面對詢問,齊泰似乎早就做好了準(zhǔn)備,不假思索的開口道:“可派曹國公以練兵名義前往開封,如此既可以讓曹國公站到陛下這邊,還能讓天下武官認(rèn)清局勢?!?/br> 他的話說出后,朱允炆滿意頷首,嘴角揚起一抹笑意。 “如此,便派曹國公前往河南吧?!?/br> 第214章 建文削藩 “朝中削藩的言論越來越多了?!逼咴率幽祥_封城內(nèi),當(dāng)周王府中的周王朱橚與世子朱有燉討論起廟堂之上此起彼伏的削藩言論時,拿著戲本的朱有燉則是假裝若無其事的繼續(xù)看著戲本,同時安慰自己父親。 “小子看過了,廟堂之上主張削藩的無非就是三種聲音,一種是如高巍所建議的《削藩論》,一種是卓敬提出“徙地推恩”,這兩種削藩政策,前者出自高煦的文章,后者應(yīng)該才是廟堂上的主流?!?/br> 朱有燉根據(jù)這段時間廟堂上冒出的削藩言論,總結(jié)出了兩種削藩路線。 第一種就是朱高煦的“明代版推恩令”,將王府護衛(wèi)按照子嗣不斷分發(fā)下去,如此只需要四五十年就足夠瓦解藩王手中兵權(quán)。 第二種是收回諸藩兵權(quán),然后將邊塞藩王重新分封到內(nèi)地,例如燕王分封去南昌、周王、楚王、湘王、秦晉等王則是分封到直隸、福建、浙江等富庶地方。 站在藩王的角度來看,其實他們更愿意直接交出兵權(quán),被朱允炆分封到江浙三省的富庶之地。 不過這一建議遭到了江浙三省官員的抵抗,顯然他們并不想讓自己的家鄉(xiāng)成為藩王遍地走的地方。 說到底,藩王也能在地方上對官員起到一定的監(jiān)視作用,而且即便藩王交出了王府兵權(quán),但依然要保留一定的護衛(wèi)。 這些護衛(wèi)對于皇權(quán)來說,無疑能夠起到威懾江南的作用。 所以諸藩內(nèi)遷一事,從根本上來說就不可能,因為朱允炆還得依仗江浙三省的官員來治國。 因此這么一看,似乎只有朱高煦的《削藩論》能夠執(zhí)行。 對于《削藩論》,諸藩早就已經(jīng)接受了,因此即便是朱橚這樣的強藩,也早早等著朝廷派人來接管兵權(quán)。 不是他沒有野心,只是他的兵權(quán)從馮勝死后就已經(jīng)瓦解,僅能掌控王府三護衛(wèi)。 憑這點兵力就想要和朝廷唱反調(diào),這顯然不太現(xiàn)實。 “只可惜大兄放棄了三都司的兵權(quán),不然我們也能和朝廷談?wù)劇!?/br> 朱橚埋怨起了朱棣,盡管他和朱棣的關(guān)系很好,可一想到因為朱棣放棄三都司兵權(quán),致使他們成為了案板上的魚rou,朱橚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諸藩之長都交出了兵權(quán),只保留王府護衛(wèi),那他們就更沒理由和朱允炆談削藩了。 “也怪不得四伯。”朱有燉倒是看得開明:“削藩這事情,幾年前大家就都看出來了,四伯如果不交出兵權(quán),那無疑是打了大兄的臉,如此一來,他的皇位怎么能坐得安穩(wěn)?!?/br> “你這廝……”朱橚牙疼的看著朱有燉:“你爺爺沒白疼你,允炆都要削藩了,你還幫他說話?!?/br> “反正再怎么削,也削不了您的錦衣玉食,您還是別擔(dān)心了?!敝煊袩醢琢俗约哼@個愛惹事的父親一眼,同時看向了朱橚身邊的厚厚書籍。 “再說了,真削了藩,您也就能好好著書了,這是一件好事。” “那倒是……”聽到朱有燉提起自己的興趣愛好,朱橚高興的將目光放到了一旁桌上的那堆書本上。 這些書本都是朱橚從云南回到開封后,歷經(jīng)這么多年,艱難編撰出來的救荒賑災(zāi)之書,為的就是想讓百姓們能過得舒坦些。 不得不說,朱橚經(jīng)過“遷鎮(zhèn)云南”一事,總算有了幾分人樣,心里也能裝下百姓了,不然朱元璋也不會輕易就讓他從云南回到開封。 只是他在這邊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可在那夜幕中,有的人卻準(zhǔn)備對他下狠手。 宵禁后的開封城鴉雀無聲,除了偶爾出現(xiàn)的打更聲。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一抹火光出現(xiàn)在了開封城內(nèi)的一處巷子里。 巷內(nèi)左右或蹲或站著數(shù)百人,他們有的已經(jīng)穿好了甲胄,有的則是還在穿戴甲胄。 過了一刻鐘,一處院門緩緩打開,身著甲胄的李景隆從中走出,只不過他的臉色并不好看。 在他身后,兩名將領(lǐng)先后開口:“國公,兩千人都準(zhǔn)備好了,只等您一聲令下。” “動手倒是容易,只是周王真的會束手就擒嗎?周王府內(nèi)應(yīng)該有不少于一千護衛(wèi)?!?/br> 兩人一前一后的開口,可李景隆卻已經(jīng)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在洪武年間,他從未想過自己所學(xué)兵法居然還有一天要用來對付自己人,而且還是自己的表叔身上。 論輩分,周王朱橚雖然只比他大了一兩歲,可依舊是他父輩的人物。 自己要對朱橚動手,這多少有些良心過意不去。 只是他也沒有辦法,朱允炆下旨,他不可能抗旨不遵。 “動手吧!” 懷揣沉重而復(fù)雜的情緒,李景隆沉聲開口,而左右將領(lǐng)也開始去分別通知其余準(zhǔn)備就緒的兵卒。 亥時七刻,在這個許多人都未睡著的時間,開封城內(nèi)響起了窸窸窣窣的甲片聲。 他們的舉動,很快引起了周王府三護衛(wèi),以及開封城守軍的注意。 然而當(dāng)他們看到這支隊伍中的調(diào)兵牌時,他們便紛紛停下了腳步,與左右面面相覷。 只是朱橚與朱有燉父子畢竟掌握了三護衛(wèi)那么多年,論起死忠也還是有一些的。 李景隆剛剛行動不久,便有一名百戶官急匆匆跑進了周王府,并且匆忙闖入了承運殿內(nèi)。 “怎么了?慌里慌張的……” 朱橚與朱有燉還在討論醫(yī)書與戲本,見到這慌張的百戶官,他們二人心里紛紛一緊。 “殿下!城內(nèi)突然出現(xiàn)其它衛(wèi)所的兵卒,隊伍之中還有都指揮使司的調(diào)兵牌,眼下他們正在包圍王府!” “走!”聽到王府被包圍,朱有燉一改往日的懶散,抓著朱橚的手便要與他一起上王府城墻查看。 父子二人緊趕慢趕,一字時后便上了王府城墻,也見到了城外點燃火把,對王府嚴(yán)防死守的上千兵卒。 “問問他們什么來歷!” 朱有燉對班值王府的護衛(wèi)千戶開口,那千戶也放下吊籃,讓一人前去交涉。 不多時,那人返回城上,對朱有燉父子交代:“來人是曹國公,他說朝中有人獻上證據(jù),言殿下您意圖謀反,因此他受陛下旨意,前來請您與世子去京城……” “放屁??!”聽到有人說自己謀反,朱橚破口大罵,旁邊的朱有燉也略皺眉頭,詢問起那小旗官:“可曾說是誰彈劾我父子謀反?” “這……”那小旗官猶豫片刻,然后才忐忑說道:“曹國公說是二殿?!?/br> “二殿下?哪個二殿下?”朱橚愣了愣,沒能反應(yīng)過來。 “爹,是老二?!敝煊袩跄樕幊?,朱橚則是不敢相信:“你說老二?” 朱橚的二子朱有爋與朱高煦他們一樣,十五歲后便被送往京城,在大本堂內(nèi)讀書。 如今朱有爋居然誣告自己的父親謀反,別說朱橚不相信,朱有燉也不相信。 “爹,別理李景隆,直接召兵馬死守王府,再派人去京城對峙!” 朱有燉知道造反是莫須有的罪名,因此他想依托王府來死守,等待事情發(fā)酵后,利用宗室來給朱允炆施壓。 然而朱有燉的想法是好的,只是不等他動手,他便突然聽到了腳下有城門打開之聲。 “誰開的城門?。 敝煊袩躅^皮發(fā)麻,城下卻傳來聲音:“是百戶官武訓(xùn)!” “把關(guān)城門!”朱有燉嚴(yán)聲下令,然而這個時候城外的明軍卻涌向了王府城門處。 不等朱有燉帶兵走下馬道,李景隆便帶人走進了周王府內(nèi)。 等朱有燉下了馬道時,李景隆已經(jīng)騎馬帶人進了周王府的承運殿廣場,并且與陰沉著臉的朱橚父子碰面。 “曹國公,你們還真是會收買人心啊。” 朱有燉看著李景隆身后的一個百戶官,那百戶官也低下了頭,顯然剛才就是他打開的城門。 對于朱有燉略帶諷刺的話,李景隆沒有正面回應(yīng)自己的手段,只是對二人作揖:“周王、世子,在下也是奉旨辦事,請不要讓在下為難。” “府外已經(jīng)備好了馬車,請二位隨在下走一趟吧。” “爹,我們走!”朱有燉陰沉著臉向王府外走去,朱橚也臉色難看。 在走到李景隆身旁時,朱橚還殺人誅心的朝李景隆嘲諷:“不知我爹泉下有知,會怎么看你與我那侄子。” 李景隆眉頭微皺,但沒有反駁朱橚的話。 待他們走后,李景隆則是看向了那個打開城門的百戶官武訓(xùn),對左右交代道:“給他尋一個偏遠之地的差事吧。” “是!”左右二將作揖應(yīng)下,李景隆也騎馬走出了周王府內(nèi)。 很快,周王被李景隆突襲拿下的消息就傳回了京城。 消息傳到朱允炆耳畔時,他起先還不敢相信,畢竟朱橚也是他在這數(shù)年政治生涯上的對手。 廟堂之外二人爭斗那么多年,沒想到擁有三護衛(wèi)的他居然這么輕易就被李景隆拿下了。 “從曹國公出發(fā)到周王被拿下,不過短短十二天的時間,太祖選曹國公托孤,果然沒有選錯?!?/br> 武英殿里,黃子澄吹噓著李景隆的神兵天降,同時也是在吹噓自己。 畢竟當(dāng)初齊泰想的是對燕王動手,而自己則是選擇周王。 如今周王不過半個月就被拿下,這不正說明自己選的削藩道路無比正確嗎? 黃子澄的自吹自擂,被武英殿內(nèi)的齊泰、暴昭、方孝孺三人所不喜,倒是朱允炆十分高興。 “先生所言果然不虛,諸藩面對朝廷不過土雞瓦犬,先生只是令人在廟堂上放出些消息,他們居然就松懈下來,看樣子是朕高看他們了?!?/br> 朱允炆心里一陣輕松,可齊泰卻在關(guān)鍵時刻潑冷水道:“陛下,周王被擒,眼下您準(zhǔn)備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