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節(jié)
“陛下,禮部尚書李至剛求見。”正在眾人商議國事的時候,門口的班值太監(jiān)作揖開口,朱棣則是回應:“宣” “臣禮部尚書李至剛,參見陛下,陛下萬福安康……” 不多時,李至剛走進殿內作揖,朱棣也開門見山:“有事起奏?!?/br> “回陛下,朝鮮權知國事李芳遠遣陪臣樸山言來朝?!?/br> 李至剛將問題說出,隨后解釋起來:“樸山言上疏朝廷與日本貿易緊密,致使許多朝鮮商人沒了貿易機會?!?/br> “此外,其國東北部,我朝建州二衛(wèi)女真盤踞其國國土,請陛下調離他們。” 他將朝鮮的問題解釋清楚,朱棣聞言卻將目光看向了朱高煦。 朝鮮的事情他一直沒有參與,都是朱高煦在cao作,因此他自然不準備插手。 “上次朝鮮派遣使臣前來,我便與他們說過,那地方是我朝國土,而非朝鮮國土?!?/br> “此外,朝鮮商人沒有了參與貿易的機會,那可以加入到朝廷對西洋的民營貿易中,現在是日本不與朝鮮做生意,而非朝廷不讓日本和朝鮮做生意。” 面對朝鮮國,朱高煦并沒有什么好臉色,不然他也不會讓建州二衛(wèi)在合蘭府扎根,同時在定遼駐扎兩個火器衛(wèi)監(jiān)視朝鮮舉動了。 只要朝鮮敢進攻建州二衛(wèi),定遼府的兩個火器衛(wèi)就會立馬渡過鴨綠江,讓李芳遠知道父親是怎么教訓不孝子的。 “殿下,合蘭府土地貧瘠……” “天朝土地沒有一寸多余!” 李至剛還想勸勸朱高煦,可朱高煦卻直接開口打斷他的勸阻,同時繼續(xù)說道: “你就這樣回答他們,如果他們能找到比天朝更早統(tǒng)治這塊土地的史料,那朝廷就把這塊地方給他們。” “三個月后,朝廷會派遣鄭和出使開城,讓他們好好迎接。” 朱高煦斬釘截鐵的話,讓李至剛只能硬著頭皮去做外交工作,而朱棣見狀也詢問李至剛: “朝廷的朝貢之宴準備如何了?” 朝貢之宴,這是從去年鄭和回歸到現在一直在準備的宴會。 說是宴會,實際上卻是一場對朝貢諸國展示實力的大閱兵。 “麒麟門以東已經鋪設了五百畝的混凝土廣場,并壘砌了長二里,高一丈,分三層,殘月形的觀臺,可容納五千人坐下觀看?!?/br> 李至剛畢恭畢敬的作揖回禮,同時開口道:“日子已經定在正月十五的元宵。” “屆時有二十五國、海內外二百六十七名土官參與此次宴會?!?/br> 他口中的二十五國大部分是南洋諸國,至于土官則是以西南土司和青藏地區(qū)的土司為主。 “這樣最……” “陛下!” 朱棣的話還沒說完,殿外就響起了激動地叫嚷聲,吸引了眾人注意的同時,殿門的班值太監(jiān)也作揖道:“陛下,沐陽伯胡綸求見?!?/br> “傳他進來。”聽到來人是胡綸,而且聲音還那么激動,朱棣心里不由得有些緊張。 年初帖木兒東侵的消息傳來后,朱棣便吩咐了宋晟積極備邊。 眼下過去了一年,卻毫無消息,這讓他有些捉摸不清。 胡綸掌管西廠,主要針對外國情報,因此他的到來讓朱棣擔心西邊出了什么岔子。 “陛下!好消息!” 胡綸進入武英殿,一邊作揖,一邊高呼好消息。 他的神態(tài)讓朱高煦心里松了一口氣,朱棣也急忙詢問:“什么好消息?” “西邊的弟兄從撒馬爾罕潛逃回別失八里,跟著別失八里使團剛剛抵達京城并帶來消息。” 胡綸著急忙慌的從袖中拿出了一疊厚厚的信紙,交給王彥的同時聲音激動道:“帖木兒率軍東侵時在路上感染瘧疾,于訛答剌病重身亡?!?/br> “事發(fā)后,其部下秘密將帖木兒尸體運回撒馬爾罕,并封鎖消息,擁立帖木兒的孫子哈里勒為汗?!?/br> “西邊的弟兄得知消息后本想送出消息,但帖木兒生前所認可的長孫馬黑麻得知消息后率軍前去爭位,兩方爭斗之下,我們的人沒有辦法出逃?!?/br> “直到五月戰(zhàn)事烈度稍緩,我們的人才成功出逃,將消息帶到了別失八里,并與別失八里的使臣返回京城?!?/br> 胡綸激動說著自己所獲的情報,朱棣則是愣了愣,心里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不免有些遺憾。 雖說他清楚帖木兒的目標是別失八里和瓦剌,但他也希望帖木兒腦子發(fā)熱,真的領兵來攻打甘肅。 屆時他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帶著大軍去甘肅與這個所謂的跛子大汗交手,讓他知道什么才是天下共主。 “臣恭賀陛下!” 李至剛才聽到消息,便迫不及待的恭喜起了朱棣,不過朱棣卻有些惆悵。 “帖木兒死了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但也是壞事?!?/br> 朱棣有了朱高煦對歐亞大草原的解釋,自然知道帖木兒之死對大明的好壞。 “帖木兒在世時,河中和濛池等地的胡人尚且能在他制衡下待在當地,如今河中地區(qū)陷入戰(zhàn)亂,許多胡人為了尋求和平,自然會東遷返回漠北?!?/br> “若是這件事情被漠西的瓦剌和西域的別失八里所利用,那對于我們來說不見得是好事?!?/br> 朱棣解釋著,李至剛等人也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什么。 然而此刻的朱棣,其實比他們更不知道該說什么。 經過朱高煦的解釋,他知道了現在大明朝應該抓住機會,趕在胡人東遷之前,對漠北的韃靼和瓦剌展開攻勢。 然而現在自家徐妹子患病,自己實在離不開南邊。 若是命令大將點齊兵馬西征,這樣雖然也好,但他總歸還是不放心。 “先退下吧?!?/br> 朱棣心情有些煩躁,便抬手示意眾人退下。 “臣等告退……” 雖然不明白朱棣為什么會突然煩躁,但群臣還是畢恭畢敬的回禮,隨后緩緩退出武英殿。 朱高煦和王彥不在此列,因此在群臣離開后,朱高煦便作揖道:“父親擔心母親嗎?” “嗯……”面對自家老二,朱棣沒有什么可以遮掩的。 “你母親病重,俺不能離開她,可北邊的阿魯臺和馬哈木他們如果不借此機會收拾一番,等過幾年實力壯大,恐怕難以收拾?!?/br> “若是父親擔心,那兒臣愿意為父親您走一趟?!敝旄哽阋娭扉Κq豫不決,當即作揖表示自己愿意代替他親征。 只是他這么一說,朱棣立馬就坐不住了。 雖然他并不認為朱高煦親征就能解決蒙古人的問題,可靖難之役中朱高煦給人的印象實在太深,誰也不知道朱高煦這次親征的結果是什么。 要是他真把漠北收拾了,那豈不是顯得他老子很沒用? 本來他在政務上就有點李淵的感覺,要是朱高煦再把軍功越打越多,那他就真成李淵了。 想到這里,朱棣咳嗽了幾聲,擺擺手道;“親征還是要俺親自去,朝廷離不開你?!?/br> “罷了,這件事情俺再想想,你先回春和殿吧?!?/br> 朱棣趕著朱高煦離開,朱高煦見狀倒也沒說什么,點了點頭便作揖離開了。 倒是在他走后,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王彥才試探性開口道:“陛下為什么不讓殿下出兵,如果是殿下出兵的話,那北伐之事應該手到擒來才對?!?/br> 面對王彥的問題,朱棣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他總不能說他擔心朱高煦一出馬就把漠北收拾了,導致自己日后只能在漠北打兔子吧。 靖難之役的后遺癥,讓朱棣擔心到現在,反正在他這里誰領兵出征都行,就朱高煦不行。 “你幫俺傳朱能、孟章、王義、丘福他們四人南下?!?/br> 朱棣最終還是沒有讓朱高煦代替自己親征,而是準備叫朱能他們幾人南下,好好商討北征的事情。 “奴婢領命?!?/br> 王彥猜到了朱棣的心思,倒也沒有揭穿他,只是按照他所說的,宣召了北邊的朱能等人。 第350章 朝日孝子 “嗶嗶——”“那邊那個吐痰的家伙,不知道不能隨便吐痰嗎?罰款三文!” 鞭炮齊鳴中,永樂五年順利過去,永樂六年隨之而來。 不過相比較永樂五年,永樂六年開始的南京城顯得格外嚴格,不管是治安還是衛(wèi)生都糾察的十分嚴格。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新的一年初,大明即將在麒麟門和江東門分別舉行“朝貢宴會”一環(huán)的大閱兵。 《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其中的“祀”指國家的公祭儀式,“戎”則是國家的軍事行動。 對于大明朝來說,即將到來的大閱兵是當之無愧的國家大事。 作為天朝上國,閱兵既是宣示國家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而在此時,閱兵的理由也大抵如此。 海內外二十五國使臣先后抵達京城,有的已經抵達一年,有的則是十個月。 除了他們,還有南洋、中南、西南、西番等近三百家土司也派遣使臣或親自抵達京城。 在永樂六年的正旦節(jié)前,他們并不知道大明即將舉行大閱兵,而當他們知道后,則是紛紛忐忑和好奇了起來。 “大明果然繁華且干凈,不知道半個月后的大閱兵他們又想展現什么。” 一座仿古的混凝土六層高樓內,一副中亞蒙古打扮的男人緩緩開口,他此刻位于此樓六層的房間里,是此樓六層唯一的一間房間,面積雖然不大,僅有不到四分地,但風景卻是極好的。 站在這近七丈高的高樓上,他可以將在窗戶后將四周的風景一覽無余。 在他目之所及的地方,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江南亭臺樓閣及民居小院,他可以看到許多大明百姓的日常生活。 “帖木兒那個跛子死了,大明的皇帝應該是想要彰顯武力,讓諸國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強盛,以此來讓四方國家收起狼子野心。” 一道聲音從這男子的身后傳來,不遠處是一個深目高鼻的華貴男人,他年紀在三十左右,此刻正安靜坐在房間內的圓桌前,桌上擺放著十幾道江南菜肴。 “我們可以和大明修好,畢竟他對我們的宗教沒有什么威脅?!?/br> 這三旬男子說著自己的想法,但這想法卻讓那打扮像大臣的男人皺眉:“馬哈麻,你的哥哥沙迷查干汗并不希望推行教義。” “誰知道呢。”被稱呼為馬哈麻的狂熱宗教男人輕笑一聲,同時對大明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