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忽聞海上有仙山
鑒真慌忙扶起老道,說:“道兄不必行如此大禮!有道是人生一世,誰能保得住終生平安不求人助!些許小事,不足掛齒!” 老道這才四緩緩站起身來。 你看他這個“臨邛道士洪都客”: 鶴發(fā)童顏丈六身,雙目炯炯似明鏡; 霜髻云鬢穿銀鏢,腰插一把鐵佛塵; 仙袂飄飄隨風(fēng)舞,骨骼清奇高山松; 腳踏一雙步云靴,湖海為家老仙翁。 老道又向思托四兄弟一一行禮致謝。末了,他望著將要封閉山林的蒼茫暮色,說:“師父們,馬上就天黑了。今晚咱們就在這里歇息一夜,等明天天亮,咱們就進(jìn)山去尋這幾個女神。我尋遍天地兩界,不見貴妃娘娘真魂,從此看來,娘娘就在人間活著!從那四個女神的神態(tài)言談,以及在這孤島荒山的詭秘行蹤看,貴妃娘娘肯定隱身在這里!貧道一定將娘娘請回長安故宮,與太上皇破鏡重圓!......” 說著,鑒真師徒擁著老道湖海散人,來到船岸邊住地。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天是大唐臘月二十九。明天是大年三十。后天就是明年的正月初一! 入夜天冷,林中草地潮濕不避風(fēng),大家上船在船艙里歇息。 玄朗點了兩個蠟燭,又拿出從張弘國帶來的干糧和水,讓老道吃喝解饑。聽老道談安史之亂,談馬嵬兵變,談明皇逃蜀,談太子*宮,談安祿山史思明之死,談太子繼位......鑒真沒有想到,一個舉世無雙的偉大帝國,只三四年的時間,就變成了一個四分五裂、餓殍遍野的亂世......大唐帝國,難道你真的是毀滅在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手上嗎? 這一夜,鑒真輾轉(zhuǎn)反側(cè)地思念著自己多災(zāi)多難的祖國,徹夜未眠。 第二天天亮。吃喝畢。鑒真留下玄朗和榮睿在船上原地看守船物。普照和思托陪伴著他,跟著老道湖海散人,四人沿著林中深草覆蓋著的小徑,一路摸索著,向山林深處走去......一路上只見: 小徑似蛇隱草叢,久曲回腸無窮盡, 忽高忽低多坎坷,時斷時續(xù)草木深。 群山疊嶂互掩遮,莽林層疊砌云空, 遠(yuǎn)看無路山盡頭,走到面前又一縫。 玉蟒掛枝迎來客,老狼蹲山接佳賓, 嘩啦驚飛夜宿鳥,噗通嚇起兔躍奔。 南海孤島神仙家,蓬萊仙山少人行; 滿山紫竹濃墨染,天下名山屬仙人。 日出東海三桿多,鑒真四人穿幽徑走鬼道,從一條七拐八彎的山石狹縫里,來到群山環(huán)抱著的一個世外桃源的大谷地。只見這谷地: 紫竹森森滿山林,古木參天撐濃蔭, 滿地碧毯綴奇花,遍野紫紅竟芳芬; 奇峰高聳四邊墻,云霧漫漫蓋屋頂, 清風(fēng)山中岫峰唱,玉溪林間石上吟。 松鼠踏枝驚看奇,玉鳥高歌報音訊, 大年三十初夕天,孤島山林暖如春。 西北陽洼有高臺,樓閣亭塔院墻深; 門樓高挑瞰來客,花木出墻笑迎賓。 鑒真四人來到這高墻深院的山林幽谷宮院山門外,只見山門頂橫批著“太真禪院”四顆斗大的燦爛金字。 門兩側(cè)一副門聯(lián)。上聯(lián)是:“靜聽清風(fēng)話明月”;下聯(lián)是:“閑看林濤伴白云”。 老道湖海散人正要去叩院門,只聽院內(nèi)絲竹嗚咽,唱起一首凄楚斷腸的悲歌來......鑒真朝湖海散人擺擺手,低聲說:“道兄,等等。聽聽再驚動不遲!” 湖海散人收手,四人坐在門外一塊大青石上,靜聽院內(nèi)深處清婉憂怨的弦歌聲......你聽,那琴聲如清涼晶瑩的雨滴跌落在地,摔得粉碎,發(fā)出像銀鈴墜地般悲傷的響聲,讓人聽著心碎,望著肝裂!......你聽,那歌聲像嬌小的小鳥在秋雨梧桐上瑟瑟發(fā)抖著悲鳴哀叫,叫得多么凄婉,讓人聽著心痛,望著流淚!...... 長天垂暮云, 心事萬千重。 滿眼傷心淚, 與誰聽! 桃紅有何罪? 柳綠犯何刑? 狂蜂亂蝶不惹閑, 花獨(dú)豈傷人! 桃紅泣血, 柳綠淚傾, 萬千悲哀向誰說, 雨淋鈴! 桃紅太幼稚, 柳綠太天真。 真情凝成淚, 滴落塵! 海誓在哪里? 山盟何處尋? 馬嵬佛堂丈二絹, 絞斷山海盟! 鳳入黃土, 凰飛九天, 比翼雙飛成笑柄! 雨淋鈴! 秋風(fēng)聲哽咽, 暮雨淚淋淋。 撒向芳草地, 皆響鈴! 摔破雨淚滴, 碎了妾的心! 蓬萊仙山太真院, 世上誰知音? 熱田有神, 自當(dāng)慶幸, 來世誓不再為女! 雨淋鈴! 聽著這首熟悉的曲子,鑒真興奮地向湖海散人說:“道友,貴妃確實在這院中!” 湖海散人忙問:“師傅,這歌者,莫非就是貴妃娘娘?” 鑒真點頭道:“這首曲子乃大唐宮廷樂師馬仙期所作名曲《雨淋鈴》。原曲是描寫御園秋雨景色,嘆冷雨淅瀝,淚落梧桐,晶瑩的雨滴如閨中秋思之人純潔的淚滴失落地下,在青石板上摔碎,發(fā)出銀鈴般凄哀的響聲......全曲凄婉哀傷,反映了深宮怨女對青春如流水空流閑逝的哀怨和悲嘆......現(xiàn)在的填詞,明顯是貴妃娘娘現(xiàn)在的怨恨心理!這填詞,如果不是貴妃本人所作,還有誰呢?” 湖海散人不停地點著頭,面朝東北方,合掌說:“太上皇陛下!臣終于不負(fù)圣命,圓陛下大夢了!陛下,臣就是舍了這條老命,也要把貴妃娘娘給您請來,夢圓長生殿!成就這一段天上人間的千秋故事!” 湖海散人說著,將佛塵插在后腰里,拔下發(fā)髻上的銀簪,披散著滿頭瀑布似的白發(fā),將銀簪握在手里迎風(fēng)一晃,晃作一柄寒光閃閃的長劍,右手握劍在手,左手扣起了門環(huán)......“誰???”不大一陣,門內(nèi)隨著一個女人的問訊聲,院門輕輕開了一條逢,門縫里擠出一個扶桑女人打扮的美女頭來。美女一看仗劍敲門的白發(fā)老道披散著的白發(fā)和寒光寶劍,倒吸一口冷氣,看老道伸著左手如鉤的鷹爪來捉她,就驚叫一聲朝內(nèi)逃去......“小妖精,看你們還往哪里逃?”湖海散人一把推開雙扇大鐵門,蓬發(fā)一旋舞,仗劍縱身一躍,跟著扶桑美女追進(jìn)院去......鑒真一聽老道的粗魯動作,慌得忙跌跌撞撞的和思托、普照追了進(jìn)去,邊追邊大聲喊叫說:“道兄不要動怒!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 扶桑美女進(jìn)院不見了蹤影。 湖海散人領(lǐng)著鑒真師徒三人進(jìn)院,小心翼翼地四下尋覓。四人進(jìn)門后,只聽身后“嘩啦”一聲響,雙扇大鐵門自動關(guān)閉。 “師傅,我們上當(dāng)受騙,中埋伏了!”普照慌忙從嘴里吐出五毒舍利塔,拿在手里迎風(fēng)一晃晃作舍利鞭握在手里,思托將身一晃解下雙繩鏢捏在雙手,弟兄倆一前一后地護(hù)著鑒真,跟著老道,小心翼翼地朝院內(nèi)走去......院內(nèi)寂靜無聲。 只見這院: 紅墻高聳石砌成,蒼苔染露淚晶瑩, 古杏垣邊做警衛(wèi),老槐池邊抖威風(fēng), 玫瑰爭艷小山旁,牡丹竟放荷池東, 紫竹成林隱神秘,紅日半歇小溪中; 樓閣亭塔能工造,雕梁畫棟巧匠成, 九曲回廊魯班手,碧瓦飛檐戲清風(fēng), 院中有院院中院,四面軒門藏幽深, 漫漫霧氣來捕鳥,茫茫煙云逮犯境。 鑒真四人正在院中小心翼翼地搜尋著,只見院外突然陰云四合、煙霧迷茫,漸漸地將這大院罩住。鑒真四人突覺頭暈眼花,立腳不住,都癱軟跌倒在地,失去了知覺......不知過了多久,鑒真四人醒來后發(fā)現(xiàn),四人皆被捆綁成四個rou疙瘩,懸吊在一間寬大的房間橫梁上。 自從東渡以來,普照從沒吃過如此大虧。他被氣得破口大罵,怒叫不止......鑒真說:“普照,你怎么一點虧都吃不了?出家人,為何這么大怒氣?這對你不好!你應(yīng)當(dāng)學(xué)學(xué)你大師兄,別再怒氣自傷了!” 普照委屈地嘟囔道:“師傅,想我們闖雞鳴山、翠云山、美女島、金錢國......在大鵬魔、帕沃爾......這么厲害的妖怪面前何等英雄!何等威武!想不到在這小陰溝里翻船,被這些不知名的小母妖們給倒吊在房梁上,多丟人!” 思托笑道:“四弟,那是因為你養(yǎng)尊處優(yōu),沒受過什么罪,所以被人吊了這么一下,就覺得冤屈大了!別看我比你年少三歲,但我吃過的苦、受過的羞辱比你聽過見過的還多;所以,我這么吊著,不讓人拷打,就覺得是享大福了!......” 普照不叫罵了。又埋怨老道說:“都是你這個牛鼻子老糊涂,冒冒失失惹的禍!你不是吹牛說,如果這些妖怪不搞偷襲,她們遠(yuǎn)不是你的對手嗎?你有上天入地的大本事,人家又沒偷襲,你怎么乖乖地鉆進(jìn)人家設(shè)下的陷阱里來了?大師兄,今年的這個年,是我們最道霉的一個年啊!看來我們活不過這個年的初一了!......” 老道搖頭嘆氣說:“小師傅,實在對不起了!都是貧道大意,連累了貴師徒三人!這四個婆娘卻實詭計多端,用毒霧迷云迷倒了咱們。咱們現(xiàn)在的關(guān)鍵是想辦法如何從這梁上脫繩下來。我這渾身酥軟無力,實在沒法掙脫捆綁,不知師傅們有啥良策掙脫此繩索?” 普照正要說他有六毒jiejie可幫忙,但回頭一看門后一個裝滿血污的瓷缸里插著的他的五毒舍利鞭和鑒真的蜘蛛拐杖,慌得差點哭出聲來。很明顯,六毒女神也給毒霧陰云毒迷倒,然后塞進(jìn)雞狗貓豬穢物等穢缸里給鎮(zhèn)壓住了,她們無法施展神通救普照他們的。從此看來,這四個女神城府不淺,早已知道鑒真師徒的根底,知道鑒真師徒會來找她們。她們是故意設(shè)陷請君入甕的。如此看來,榮睿和普照也是兇多吉少......事情果然如此! 榮睿和玄朗等到紅日偏西,正在船上望著鑒真四人遠(yuǎn)去的山路憂心忡忡,突然,只見彎彎曲曲山路上有個中年女人領(lǐng)著兩乘四個女子抬的暖轎和兩個年輕女子,匆匆朝他們這邊旖旎走來......玄朗高興地向榮睿說:“三弟,來了!你看,還抬著轎子呢?是女人抬的。三弟,你坐過轎子嗎?咱活這么大,還沒坐過轎子呢!特別是女人抬的女轎,肯定比男人抬的舒服多了!咱倆的運(yùn)氣比師父他們好多了!你看師父他們是自己爬山越嶺,呼哧呼哧走著去的,我倆要坐著美女們抬的暖轎,忽悠忽悠的躺著去。咱倆的命就比師父他們大了......” 說著,中年女人領(lǐng)著兩乘四抬大轎和兩個年輕漂亮的女隨從,一陣風(fēng)來到玄朗二人所在地大船岸邊。 果然,這十一個女人,都是清一色的扶桑女仆打扮。 你看她們: 膚黑如炭墨染成,骨骼健朗多精神, 緊身素服烏云低,明目皓齒眉似弓。 雙臂齊垂竹玉立,溫婉低頭禮恭敬; 扶桑女子最嫻淑,男尊女卑暖人心。 這十一個扶桑女人來到大船靠錨的岸邊。八個女轎夫?qū)⑥I放在岸上,兩個隨從將轎簾揭開,十個年輕健壯的女仆十分恭敬有禮地低頭排列成均勻的兩隊,恭迎客人下船上轎。 中年女人笑喜喜來到船頭岸邊,彬彬有禮地大聲朝玄朗和榮睿喊叫說:“二位師傅,奴婢奉娘娘和貴師傅之命,特來接貴客去禪院歇息!二位快下船上轎吧!你看,天不早了!” 玄朗急不可耐地跳上岸,忙向中年女人回禮說:“多謝施主!我?guī)煾邓麄冋抑F妃娘娘了?” “哈衣!”中年女人筆直地站著,向玄朗點頭說,“師傅上轎吧!楊貴妃娘娘和大師傅他們在禪院等著二位師傅呢!今晚是中華大唐除夕之夜,二位師傅怎能在此孤守山野呢!” 榮睿也匆匆下船來,向中年女子施禮說:“多謝施主美意!請問施主,這島何島?楊貴妃娘娘遇害在大唐馬嵬驛佛堂,她為何又來到這里?這里仙居者,究竟是楊貴妃的魂魄?還是真身?貴妃復(fù)活海外孤島,和我扶桑人相依為命,隱身深山古剎......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