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的屠戶悍妻 第13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如何為漢武帝強(qiáng)國富民、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fù)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y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y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
不過答應(yīng)過的事情,姜椿肯定不會食言,點(diǎn)頭應(yīng)道:“知道了。” 柳大奶奶頓時警惕起來。 自己婆婆可是特意叮囑過,讓自己務(wù)必盯緊這位姜娘子,若是有人與她發(fā)生口角,自己便要立時上前和稀泥,岔開話茬。 免得姜娘子惱羞成怒,再把哪位娘子給揍了。 聽宋三姑娘的話音,有種自己倘若受了欺負(fù),她便讓丫鬟來請姜娘子這個大嫂過去撐腰的嫌疑。 柳大奶奶覺得自己今兒必須得寸步不離地跟在姜娘子身邊,別到時候自己一個沒留神,她跑去小娘子們所在的聽荷院,把哪位或是哪幾位小娘子給揍了,可就糟糕了。 誰知竟是白擔(dān)憂了。 隔壁錦鄉(xiāng)侯府的蕭世子夫人跟妯娌路二奶奶來了后,姜娘子與她們有說有笑的,氣氛竟然十分融洽。 姜椿厚著臉皮對蕭氏道:“你們府上的五香瓜子,我嘗著甚是不錯,回來后一直惦念不忘?!?/br> 錦鄉(xiāng)侯府賞菊宴那日,她原想直接跟蕭氏討要一些來著,誰知竟忘了。 蕭氏聞弦歌而知雅意,立時笑道:“不值什么,既然姜meimei愛吃,回頭我打發(fā)人給meimei送些去?!?/br> 姜椿頓時喜笑顏開:“多謝蕭jiejie!” 片刻后,又獻(xiàn)寶似地說道:“我也不白吃你的,過幾日我鹵些鹵rou給你跟路二奶奶送去,讓你們嘗嘗我的手藝。” 蕭氏生怕姜椿誤會自己嫌棄她送的回禮上不得臺面,因此也沒推辭,只笑道:“姜meimei手藝一定不錯,這下我可有口福了?!?/br> 路二奶奶卻是瞪姜椿一眼,嗔道:“你喊大嫂蕭jiejie,卻喊我路二奶奶,也太見外了些,虧咱們還是同鄉(xiāng)呢。” 姜椿順桿就爬,笑嘻嘻道:“劉jiejie。” 路二奶奶這才滿意了,笑道:“姜meimei?!?/br> 隨即轉(zhuǎn)頭對蕭氏道:“大嫂,我聽我娘家人說姜meimei鹵的鹵rou在我們當(dāng)?shù)啬耸且唤^,每每上貨都會被鎮(zhèn)上大戶哄搶一空,咱們這下是真的有口福了!” 姜椿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撓頭笑道:“劉jiejie你快別夸我了,咱們小地方的人見識少,以為我做的鹵rou就是頂天了,其實我也只不過是比酒樓里更舍得放香料而已。 京城這樣的地方,臥虎藏龍,百年老字號,甚御廚傳人比比皆是,我這半吊子廚藝,哪能跟人家比? 也就是咱們相熟,即便我鹵得味道不好,你們也不會嘲笑我,所以我才敢送你們。 換作旁人,我是決計不敢胡亂相送的,沒的叫人笑話。” 三人你來我往說得熱鬧,柳大奶奶心下松了一口氣。 談?wù)摮院染秃芎?,大家都是體面人,家里沒有窮得揭不開鍋,想來應(yīng)該不會因為一點(diǎn)子吃食就上演全武行。 * 安遠(yuǎn)侯府賞菊宴的流程同錦鄉(xiāng)侯府不同,賞菊的環(huán)節(jié)安排在午宴后。 午宴前這段時間,安排了兩樣娛樂活動。 幾處待客院子的正房明間里都有女先生說書,后花園那邊的戲樓還有戲班子唱戲。 女客們可以自由選擇留在院子里聽書,或是結(jié)伴去后頭的戲樓聽?wèi)颉?/br> 姜椿是個急性子,不耐煩聽那些咿咿呀呀的戲曲,果斷選擇留在院子里聽書。 鐘文謹(jǐn)?shù)故莻€愛聽?wèi)虻模瑢糯鷳蚯脖容^感興趣,她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留下陪大嫂聽書。 總覺得自己要是離開大嫂,多半會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 姜椿見鐘文謹(jǐn)坐在自己身旁穩(wěn)如泰山,詫異道:“后頭唱大戲呢,二弟妹你不去湊湊熱鬧?” 根據(jù)原著內(nèi)容,鐘文謹(jǐn)在現(xiàn)代時可是資深戲迷,各種戲曲知識倒背如流。 前期沒錢只能積極赴宴,四處蹭戲聽。 等到她靠著當(dāng)跨界倒?fàn)斮崅€盆滿缽滿后,她自己出錢組建了一套戲班子,自己寫戲本子讓他們唱給自己聽。 她這戲班子一時間紅遍京城,每逢宋家舉辦宴會,請?zhí)紦屍祁^,戲迷們?yōu)榱寺犓@戲班子的戲,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鐘文謹(jǐn)笑道:“我頭一回出來赴宴,母親讓我跟緊大嫂,大嫂不去聽?wèi)?,那我也不去?!?/br> 姜椿挑了挑眉。 別看鐘文謹(jǐn)在莊氏跟前表現(xiàn)得乖巧聽話,但自己寫出來的親女兒自己還能不了解? 這家伙可不是甚安分守己的主。 原著里頭,原主也跟自己一樣選擇留在院子里聽?wèi)?,而鐘文?jǐn)則帶著丫鬟柳芽去戲樓聽?wèi)颉?/br> 因她有些輕微社恐,所以沒往人流密集的主干道上去,而是選擇了抄小路。 望山跑死馬,她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地,也不知怎地迷路到了安遠(yuǎn)侯府的假山群。 然后陰差陽錯地撞破了安和縣主與安平郡馬偷晴的事情。 彼時這倆人正躲在假山深處的石洞里,衣衫半褪,手腳勾纏著疊在一起,忘情地聳動著呢。 鐘文謹(jǐn)微一驚訝后,立時拉著柳芽悄悄往后退。 原本她們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閃人,誰知柳芽因為太緊張,在即將出山洞的前一刻,一腳踩住了鐘文謹(jǐn)?shù)娜棺印?/br> 鐘文謹(jǐn)被絆倒在地,發(fā)出“砰”地一聲響聲,直接將山洞里頭的倆人給驚動了。 雖然鐘文謹(jǐn)立刻就爬起來,不顧身上的疼痛,拉著柳芽沒命地往外跑,但卻不甚將宋時銳送她的,帶有宋家標(biāo)識的玉佩給遺落在了現(xiàn)場。 匆忙追出來的安平郡馬拾起那塊玉佩,反手遞給安和縣主,讓她去將方才那兩人的具體身份查出來。 然后由他負(fù)責(zé)滅口。 畢竟這世上,只有死人的嘴才是最嚴(yán)實的。 也因此引出了大周皇室的一樁血案。 鐘文謹(jǐn)這會子卻選擇聽從莊氏的話,老實待在自己身邊。 如此一來,那她豈不是沒法撞破安和縣主與安平郡馬的丑事,將來安和縣主跟安平郡馬合伙將安平郡主弄死后,豈不是沒人能出面指證他們了? 不過這跟姜椿有甚關(guān)系呢? 安和縣主跟安平郡馬的確不是東西,但安平郡主也不是甚好東西。 當(dāng)初她瞧中已經(jīng)成婚的安平郡馬,逼人家與娘子和離娶自己。 被迫和離的安平郡馬的前妻,回娘家的當(dāng)夜,就用一條白綾結(jié)束了自己年僅十八歲的生命。 而所謂三人者,人恒三之,安平郡主如愿以償與安平郡馬成親,誰知安平郡馬轉(zhuǎn)頭就與她表妹安和縣主勾搭上了。 倆人還合起伙來,將她給謀害了。 若非鐘文謹(jǐn)恰巧撞破過他們的丑事,又因為他們屢次對她下手,試圖滅她的口,鐘文謹(jǐn)還未必會揭破此事。 如此看來,鐘文謹(jǐn)避開此事倒也不錯,如此就不會被安和縣主跟安平郡馬屢次算計,數(shù)次險些丟掉小命了。 姜椿拍了拍鐘文謹(jǐn)?shù)氖直?,笑道:“成,那你就留在這跟我一塊兒聽書,這本《南柯一夢》的新書還不錯?!?/br> * 姜椿本以為此事暫時告一段落了,誰知她們這里聽書正聽到高朝時刻,突然也不知是哪位娘子帶的小丫鬟急匆匆地沖進(jìn)來。 嘴里高聲道:“不好了不好了,安平郡主帶了一百侍衛(wèi)沖進(jìn)安遠(yuǎn)侯府捉j(luò)ian來了?!?/br> 眾女眷們頓時雙眼放光,喊住那小丫鬟,七嘴八舌地詢問起情況來。 姜椿見她們吃瓜都不會吃,立時站起來,抬手示意她們閉嘴。 眾人立時閉上嘴巴,不吭聲了。 她們也不想如此“指哪打哪”,但這位是真惹不起。 姜椿目光炯炯地問那小丫鬟:“安平郡馬現(xiàn)在何處?” 小丫鬟立時就道:“在假山群那邊的山洞里?!?/br> 姜椿眸光閃了閃,這小丫鬟未免也太上道了些,不禁讓人懷疑她是受人指使,特意跑來傳話的。 目的嘛,顯然就是引眾人去瞧熱鬧。 這要換作旁人,看出其中有貓膩,必定會往后躲,堅決不肯往前湊,免得一個不甚被牽連進(jìn)去。 但姜椿不一樣。 她是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兒,聞言立時轉(zhuǎn)頭對眾人道:“你們別拉著這小丫頭問東問西了,都快給人問哭了,她一個小丫頭能知道什么? 依我看,不如咱們過去瞧瞧,安平郡主若果真跟安平郡馬鬧起來,咱們也好幫忙勸勸架不是?” 眾女眷自然想去看熱鬧,只是沒人牽頭,這會子見姜椿這個刺頭跳出來,她們自然是忙不迭表示贊同。 于是一行十幾位娘子,外加各自帶著的丫鬟婆子,統(tǒng)共三四十人,浩浩蕩蕩地往安遠(yuǎn)侯府的假山群方向行去。 到了假山群后,在那小丫鬟的引領(lǐng)下,眾人直奔假山深處的山洞。 才剛踏進(jìn)洞口,就聽到破空聲傳來,隨即響起一男一女痛苦的尖叫聲。 “啊……疼……” “啊……住手,郡主你快住手!” 姜椿頓時兩眼冒光,大步流星地朝里走去。 拐過一條黑漆漆的夾道后,里邊豁然開朗起來。 幾十個手持火把的侍衛(wèi)分列兩排站著,中間站著位衣著華麗的宮裝麗人,這人手持一條長鞭,正賣力地抽打著什么。 姜椿順著那鞭子朝下看去。 頓時在心里“哦豁”了一聲。 地上躺著一對只著上衫,下頭果著的年輕男女。 兩人狼狽地在地上躲避鞭子的抽打,邊躲避邊哭嚎,頭發(fā)亂成雞窩,臉上布滿眼淚跟灰塵,果著的腿上更是印滿縱橫交錯的鞭痕。 不用旁人介紹,姜椿用腳趾頭也能猜到這三人的身份。 持鞭打人的必定是安平郡主,在地上滾來滾去的狗男女,自然就是安和縣主跟安平郡馬了。 安平郡主既然大張旗鼓地帶人來捉j(luò)ian,也不在意會不會被人圍觀,只賣力地?fù)]舞著手里的鞭子,一下狠過一下。 一副要將這倆人活活抽死的架勢。 安和縣主又驚又懼,求饒不管用后,開始威脅安平郡主:“我外祖母可是長宜大長公主,皇上最小的姑母,你若是將我打出個好歹,我外祖母不會善罷甘休的。” 安平郡主母親乃是襄陽長公主,襄陽長公主雖然與老皇帝以及新城長公主并非一母同胞,但她母妃歿得早,先帝將她抱到坤寧宮,由老皇帝跟新城長公主的母后孝賢皇后養(yǎng)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