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qiáng)國富民 第20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fù)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y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y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無辜的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不解。 “算了算了,都一心撲在大業(yè)上,想不起其他沒關(guān)系。你給為父備的禮呢?”劉徹想了想霍去病和劉挽,兩人都忙,忙得沒有時間想兒女私情是好事,他不急。但對劉挽今日說過的禮物,劉徹等了又等,盼劉挽快拿出來。 劉挽攙起劉徹道:“請父皇移駕?!?/br> “啊?”劉徹一愣。還得往外走的嗎? “登高望遠(yuǎn),居于方寸之間,何以觀山河。”劉挽但問之,劉徹細(xì)細(xì)一品樂得拍掌道:“好,好,說得好。居于方寸之間,何以觀山河?!?/br> 話說著待要起身,霍去病搭把手,和劉挽一左一右的將劉徹扶起,劉徹透著炫耀的道:“泰永要送朕禮物,眾卿一道觀之?!?/br> 眾臣能拒絕嗎?大過年的喜慶日子,也沒有哪個不長眼的敢讓劉徹不痛快。當(dāng)然,他們都好奇,劉挽要送何禮? 【作者有話說】 好的,我來了~ 第308章 興商道? 無需他們久等, 很快隨著劉徹領(lǐng)人走出去,劉挽朝一旁的人使了個眼色,一道信號閃于空中,隨之在太液池之下, 中央的地方傳來一陣巨響, 在眾人奇怪時, 一道亮光綻放于空中, 萬千煙花匯聚成的是山河錦繡,宛如畫一般的煙花。 “啊, 這是大漢的輿圖?”煙花稍縱即逝, 沒有聚精會神的人難免錯過剛剛在空中綻放的美景, 被身邊的人捉住一問, 都沒有抬起過頭的人錯愕的抬頭看了天空,“???什么輿圖,哪里來的輿圖?大漢的輿圖?在哪兒?” 轉(zhuǎn)著頭四處找,想的是大漢的輿圖怎么會在這兒。 這時候, 長安之南突然又亮了, 煙花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條條山川河流,以及一艘艘揚帆起航的船支,水波蕩漾,活靈活現(xiàn)得好像都在眼前。 當(dāng)最后一顆煙花落下時,長安之東展現(xiàn)的是一片片稻谷一般的煙花,其意為何, 各人各見。西之處, 是一片叢林, 一片片高山, 與之形成最鮮明對比的莫過于那綻放在空中的煙花所展示的是草原之地, 萬馬縱橫。 五個煙花,展示的是五種截然不同的場景,誰人看到這樣的場景不得驚嘆。煙花還能做成這個樣子的? 有人為煙花的美麗而驚嘆,有人為煙花所展示的大漢江河而驚嘆。 此時不管男的女的,都在屋外欣賞著煙花,他們盼著劉挽還有別的煙花。 “這就是你送朕的禮?”劉徹不能說不喜歡,但差點意思。劉徹期待的分明是劉挽可以再接再厲。多送點實在的。 “哪能呢。才剛開始?!眲⑼靷?cè)過頭俏皮的沖劉徹眨眨眼睛,三擊掌后,好幾個人捧著不同大小的盒子進(jìn)來,都跪在一旁。 劉挽上前取過第一個的盒子,打開奉與劉徹道:“區(qū)區(qū)煙花,博父皇一笑罷了。接下來才是重禮。這第二份禮,農(nóng)家歷時多年,終于研究出一年兩季的糧種。父皇請看,這是兩季分別收獲的稻谷,畝產(chǎn)量從此直接翻倍?!?/br> 碩大的稻谷盛在盒中,遞到劉徹面前,劉徹驚喜無比,“一年兩季?” “春秋兩季,從前耕種的一年一季的糧種通過他們的改良,從此,一年可種兩季。每回糧產(chǎn)收獲只多不少。而且為確保穩(wěn)定性,農(nóng)家連續(xù)在各地試種兩年,確定無誤方才上報。父皇以為,農(nóng)家他們備下的禮如何?”劉挽當(dāng)時在得知農(nóng)家的人竟然真研究出一年兩季,縮短水稻生長周期的法子后,驚喜無比,那樣一來,產(chǎn)量最少直接翻一倍,如此,何畏之有? 劉徹?fù)屵^劉挽遞過來的盒子,捏開其中的稻谷,確定粒粒飽滿,劉徹欣喜若狂道:“好,好,朕一定重重賞賜?!?/br> “這是農(nóng)家嘔心瀝血為改進(jìn)稻谷的名單?!眲⑼焖投Y討賞,一門都不能缺。劉徹?zé)o奈接過劉挽遞上來的名單,“大漢明年的第一道詔令將是對他們的封賞?!?/br> “我代他們謝過父皇?!眲⑼熳饕鞠嘀x。劉徹的視線落在劉挽身后,其他的禮物劉挽不繼續(xù)? 劉徹滿眼期待,劉挽焉能不知,且讓人將另一個比剛剛大上三倍的盒子亮出來道:“這第三件禮物是一件物件,船??蓳P帆而起,破滄海的船。” 說著話劉挽打開盒子,露出一艘精致的船,一眼看只覺得精致,劉徹好奇的是,“何意?” “揚、徐、兗、青、豫五州之地,歷時六年,渠得小成,可以船運。并且在修渠之時,以渠道之水,灌溉周圍農(nóng)田,算是小有成果。不過,想讓船運盛之,接下來該由朝廷出面主持各地修渠事宜。渠修好,可一舉三得。一興船運,不必拘泥以南調(diào)北只限于陸運;二以治水,以安我渠道兩處的百姓,助之五谷豐登;三興揚州一帶之經(jīng)濟(jì)以豐我國庫?!眲⑼煸趺纯赡軉渭兯痛?,她分明送的是一條黃金之路。 “興渠修道。長公主不知,如今我大漢負(fù)苛甚重,再以修渠,恐勞民生財,引國內(nèi)動蕩?!彪S著薛澤被罷職,公孫弘成為大漢新任丞相,劉挽送禮,本來不該他們當(dāng)臣子的多嘴,架不住劉挽說起興船運,修河道,此等大興工程之事,非大漢所能承受,必須出面反對。 何止是公孫弘,汲黯也是同樣的想法道:“長公主縱有一番為民之心,當(dāng)思國寧?” 劉徹給了劉挽一個眼神,有人質(zhì)疑,劉挽上吧,把他們說服,接下來劉挽想干什么都沒問題,說不動他們,劉徹也很是為難的。 不過,汲黯難得附和公孫弘,看來很是擔(dān)心劉挽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丞相和中大夫所言,冒昧問一句,我自接管朔方城以來,建城開路,開荒屯田,有人曾向京中上報,朔方城內(nèi)有不安之事?百姓對我有所怨言嗎?亦或者,多年來我在各地修渠以開航運,兩位又曾耳聞百姓言苦,控我勞民傷財?”劉挽一把朔方城說出來,好些人嘴角抽抽。 對啊,他們是不是總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在他們面前的劉挽不同于其他的公主。其他公主爭權(quán)爭利,不過是在多要一些地,多要一些賞賜罷了。 劉挽呢,邊境剛打下的朔方城,那是關(guān)系長安安寧的門戶所在,劉徹不交給別人去管,偏交到劉挽手里,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劉挽自掌朔方城以來,朔方城安,無民亂之事,各地百姓但入朔方城中,無不安分守己,囤田鋪路,修城筑防,皆無有怨言。 正因為劉挽把朔方城管理得太好,好得讓人縱然想挑劉挽的毛病,好讓人去接替朔方城都不成。 此時被迎面問出,汲黯第一個答道:“不曾。” “故,我能讓百姓無怨,朝中官員沒有人做得到,誰之過也?汲中大夫既道懂我為民之心。既為民,何以不為?”劉挽迎視汲黯,連劉徹都畏懼的汲黯呢,劉挽與之對視,沒有半分的退縮之意。 汲黯提出道:“大行商道,長公主可知日后大漢會是何等下場?” 劉挽回答道:“何謂大行商道?所謂商?在于互通有無。難道南邊的人從未用過我長安的陶瓷,想要買來一試,買的人,亦或者是造出陶瓷的人,錯了?亦或者北邊想嘗嘗南地的各種果實,亦為天地所不容。汲中大夫有為民之心。挽斗膽一問,百姓食不能果腹,衣不能裹體,挽盡所能讓他們吃飽穿暖,為大漢以安萬民,挽之錯?” “公主于國有功,何錯之有?!奔橱龊团匀瞬煌且粋€正直的人,正直得容不下別人打著各種各樣為大漢為劉徹的名號,實則皆為一己之私。 然劉挽這個人,旁人不喜于劉挽管得太多,在汲黯看來,劉挽是真正為百姓謀的人,對上這樣的人,汲黯說不出昧良心的話。 “既如此,為民之事,汲中大夫愿意為之,我亦有意為之,何以不為?”劉挽繼續(xù)堅持己見,都想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那沒什么可說的,按想法去做。 汲黯無可反駁。公孫弘看待問題的角度有些不同,船運,劉挽是要大興船運嗎? “敢問長公主,建船開渠,所費金銀幾何?”作為丞相,公孫弘不得不考慮錢的問題,“長公主之意是大興船運,如此一來不僅是造船,甚至還得要練水軍。否則如何護(hù)衛(wèi)船只。” 不會有人覺得揚起大漢的旗幟,便能鎮(zhèn)得住天下人吧? 花錢還得另外練兵,劉挽真不怕國中無人嗎? 可是,劉挽回頭輕飄飄回了一句,“敢問公孫丞相,南越,西羌、衛(wèi)氏朝鮮、東越、西南夷,這些年安分嗎?” 幾乎所有人在聽到劉挽點的周邊國名,都不約而同的抬頭望向劉挽。 “我遠(yuǎn)在朔方亦知,各方蠢蠢欲動。公孫丞相,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想對付他們,未雨綢繆一番不該嗎?況且,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不知公孫丞相是否讀過相關(guān)的書,先前記載,西周時于越獻(xiàn)舟,“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如飄風(fēng),去則難從”。那時的他們都以舟為貢品,獻(xiàn)與成王,可見越人的船就已造得比較好了。另,獻(xiàn)舟一路,取道東海,渡黃海,泛渤海,入黃河,逆流而上進(jìn)入渭水,終達(dá)周都鎬京。你說多少年過去了,我們改進(jìn)工藝,防著別人的工藝遠(yuǎn)勝于我,最終敵強(qiáng)我弱,非漢之幸也?你我現(xiàn)在要做的是衛(wèi)我大漢,保我大漢百姓安寧。仗,可以不打,但兵不可不練?!眲⑼煲环?jīng)據(jù)典的論來,說起的事兒,誰人聽得不得不多看劉挽幾眼。 劉徹那是極其歡喜,哎喲,不錯不錯,看把他們一個個懟得,還不上嘴了吧。 “北有北的敵人,南有南的對手,想來公孫丞相可以協(xié)調(diào)好各方的?!眲⑼鞈煌炅巳?,須得表明,她相信公孫弘的本事,別拿各種理由說事兒,肯定,作為丞相的他能把該安撫的人安撫好。 公孫弘意識到,劉挽出手,準(zhǔn)備齊全。公孫弘繼為丞相,須得好好辦事,別多想。 【作者有話說】 繼續(xù) 第309章 不可由女子出面 當(dāng)著劉徹的面, 公孫弘斷不可能說出一個不字,不過,夸下??诖饝?yīng),萬萬不能。 劉徹知道, 船運一起, 等著吧, 劉挽定又要大賺特賺了, 一眼掃過劉挽身后,“別的禮物?” “第四份禮物, 蒙各家不棄, 齊心所成, 是一副勘輿圖。請父皇過目。”劉挽待要上前接過厚重的輿圖, 霍去病先一步上前,華刻一道,兩人費老大勁才把輿圖打開,劉挽解釋道:“大漢自建朝以來, 對各地山川河流, 地勢要害,只按秦制。當(dāng)家作主,不知家中情況,那怎么行。諸子百家合力,前往各地各處,查查各地, 繪制成圖, 這, 標(biāo)注清晰明了, 包括南越、東越等地, 朔方城一帶是由我來繪制的,算是我負(fù)責(zé)的一帶?!?/br> 聽到這兒,劉徹的眼睛亮閃閃,當(dāng)家作主不知道家里的具體情況,何嘗不是劉徹心里的一根刺,沒有一個皇帝能夠忍受這種失控感。劉徹?zé)o法,須一步步安排,現(xiàn)在...... 父女對視一眼,劉徹望著劉挽是無法掩飾的滿意,“讓朕看看朔方一帶?!?/br> 別的地方都能放一放,朔方斷然不能放。 “陛下,在這兒。”霍去病手里拿著圖的一邊,指出朔方的位置所在,劉徹所無法忽視的何嘗不是朔方標(biāo)注的地方外,一片寬廣的土地。 “朔方城外,匈奴群居之處,看到了吧?他們是絕對不可能放棄我中原大好山河。在他們的眼里,大漢是他們心之向往所在,大漢的土地,糧食,財物,女人,都該是他們的囊中之物。朔方城在,保長安之寧,然朔方之寧呢?這些年朔方城一邊建,一邊遭受匈奴不斷的襲擊,守城不易,建城不易?!眲卦偾宄贿^,劉挽能把朔方建起,更能將朔方城治理井井有條,成為大漢糧食的中轉(zhuǎn)站,極其不易。 “守衛(wèi)邊境的一眾將士皆不容易。能為我大漢拋頭顱灑熱血,甚幸?!眲⑼鞌嗖桓覕埞?,守衛(wèi)在邊境的每一個人,他們都在為大漢付出,縱然無名,誰都不能抹去。 本來因為劉徹似要將功勞全都?xì)w到劉挽頭上有些不喜的人,聽清劉挽的話后又覺得,嗯,長公主并無意同他們爭功,知他們的辛苦努力,不錯不錯。 劉挽其實在軍中的印象從來不錯。藥包,酒精,救了多少人的命,除了當(dāng)年推辭過藥包的李廣部下,剩下的人每每提及藥包一事,無一不豎起大拇指對劉挽贊許有加。 “我大漢的將士,你們立下的功勞,朕銘記在心,大漢子民銘記在心,后世也會永遠(yuǎn)記住是你們擊潰犯我大漢之匈奴,衛(wèi)我河山。”劉徹何許人也,劉挽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他馬上對眾將士給予肯定,他們的功勞,會有人記下的。 “父皇既然說起后世定會永遠(yuǎn)銘記我們的將士為保大漢的付出,正好配上我準(zhǔn)備的最后一份禮物?!眲⑼祉槃輰⒌谖宸荻Y物送上來,一盒子的書,上面并沒有作序,空白的封面讓劉徹?zé)o從了解此書的內(nèi)容。 劉挽道:“古有《尚書》,孔子作《魯氏春秋》,皆言微言大義。今,父皇既設(shè)太史公之位,志在記載帝王之事,兒自作主張,借藏書樓之便,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以集各家所記的資料,著以修史。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今,小有所成,從三皇五帝之始,至于當(dāng)朝。前朝諸書,父皇可閱,關(guān)于父皇的記載,依規(guī)矩,父皇莫看?!?/br> 說到這里,劉挽和劉徹對視,劉徹眼中更是狂熱,修史,修史啊,聽聽劉挽那句話,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好,說得好。你們都看看書修得如何?”劉挽做事,不做則已,做,必須得想方設(shè)法做到最好,藏書樓,不僅是藏書讓人閱書的地方,更會是天下人才匯集的地方,借這樣一個地方傳播知識,也可以用來匯集各方人才,為了同一個目標(biāo)奮斗前進(jìn)。 誰人聽著劉挽那句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不得細(xì)細(xì)品味,萬分的認(rèn)同劉挽這句話說得好,非常的好。 劉挽接受到不少人狂熱的目光,默默的和唐太/宗道一句抱歉,她那么一借用,待到以后他再想另一句吧。 幾位大臣都上手拿起劉挽奉上的書仔細(xì)查閱內(nèi)容,不看還好,一看,哎喲,都停不下來了。劉挽看他們一個個看得如癡如醉的,趕緊上前從他們手中搶回。 “長公主。”汲黯被奪了書,那叫一個依依不舍。一臉的意猶未盡要同劉挽搶的,可惜劉挽背過身,完全沒有一丁點搶回來的可能。 “修史,公正公平,不摻假。諸位都是有所見識的人,這些你們所知的人,寫得算公正嗎?”劉挽從旁人手中搶回,獨劉徹手里的沒動,劉徹半瞇起眼睛望著劉挽,似在考慮,我這個女兒借著修史又要做甚。 很快,劉徹會知道的。 此時的劉徹且耐心的等著。 汲黯方才看了幾篇道:“公正。但不知其中所記載之事,經(jīng)過勘查嗎?” “結(jié)合各家的記載,去往各地查看志銘,墓銘,畢竟年代久遠(yuǎn),有些怕是早已失傳。正因如此,為防后世皆不知前人之事,以令我等后人不知根源之始,文化之興,當(dāng)以著書立說,流傳后世。文化之傳承,諸位想必知道此事何重吧?”劉挽昭示她的想法,也希望能得到眾人的認(rèn)可,眼下她做的事,該得到眾人的支持吧? “長公主睿智?!奔橱龈锌疅o比,劉挽憂國憂民不說,更有遠(yuǎn)見,聽聽劉挽的話,誰不得認(rèn)一句,為長遠(yuǎn)而謀,不過如此。 “文化璀璨之時,當(dāng)屬諸子百家,正視文化傳承之朝,始于父皇,父皇以為如何?”劉挽終于是把目的拋出來了。劉徹最喜歡的正是可以由他來開創(chuàng)的局勢,劉挽是一字一句都說到他的心坎上了。 “是以,你有何打算?”劉徹合上書問。 劉挽驕傲自信的昂頭,道:“凡書契以來經(jīng)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y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以令后世知我大漢不僅重視治國安天下,更重民生。” 引用《永樂大典》宗旨,想必很難不讓人心動。尤其是劉徹。 “這個主意不錯。前人未有之事,我大漢始之,召各家一道著書立說,傳于后世?!眲匾鈩訜o比,凡是能讓他有別于旁人的法子,有何不可? 公孫弘和汲黯都附議之,很是以為此事可行。 劉徹的視線落在劉挽身上問:“既然有主意,想是連人選你都有了?” “知我者,父皇也。主持修著此書的更是留侯花祿夫人。兒以為,一事不煩二主,修著各家之書,不如繼續(xù)讓她來?!眲⑼齑_實有人選,且認(rèn)為非她莫屬。 “不可?!眲匾庾R到劉挽說出的人選是一位女子時,留侯,張良之后,她的影響力是不小,當(dāng)初劉徹把人選入宮教女兒,對她算是有所了解,下方有人迫不及待的提出反對意見,“著書立說是為大事,豈能由女子出面。” “不巧得很,提出收集整合各家典籍的我亦為女子。我以為,天下人才,比之性別,更重要的是才能。花夫人縱然作為女流之輩又如何,此事好與不好,大可以請世間大儒一閱評之。容我再提醒一句,此書非為花夫人一人所編纂,合各家名士而為之?!眲⑼炱届o的陳述一個事實,最后掃過反對的人,“要不,你們比比學(xué)識?看看你有沒有資格對他們指指點點?” 明明沒有任何波動的語氣,誰都能感受到劉挽的堅持,以及對某些人的不屑。 “陛下?!北?,沒本事的人萬萬不敢比,做主的人是劉徹,劉徹問:“公孫弘,汲黯,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