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1352節(jié)
從小就畏懼、排斥,從未有過共同生活的經(jīng)歷,也就談不上什么感情。 慢慢的,mama也就成了一個符號。 吳念卿知道自己有mama,可這個mama不會給她洗澡、喂飯,不會給她講故事、做游戲。 從幼兒園到高中,所有學(xué)校舉辦的親子活動,mama都不能參加。 ……硬要讓她對這么一個存在有感情,她真的做不到。 相較于這個植物人mama,吳念卿更依賴家里的阿姨、家庭教師。 而在吳念卿的諸多家教中,最合她眼緣的便是簡心愛,小名秋秋的女老師。 簡心愛剛來到吳家的時候,她還是個大二的學(xué)生,而吳念卿則是十五歲的初三學(xué)生。 兩人的年齡相差不到五歲,雖然有些許代溝,但巧的是她們粉了好幾個共同的偶像。 同為追星女孩兒,讓她們有著太多的共同語言。 且,簡心愛真的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家教,在她的幫助下,初中成績平平的吳念卿,中考的時候,超常發(fā)揮,居然考進了省城排名第三的高中。 按照這所高中的高考升學(xué)率,只要沒有太大的問題,吳念卿就相當(dāng)于一只腳邁進了大學(xué)的門檻。 若是繼續(xù)好好努力,二本、一本都不是夢啊。 所以,簡心愛于吳念卿來說,絕對是良師益友的存在。 隨著時間的發(fā)展,簡心愛和吳思謙生出了曖昧的情愫,吳念卿這個小機靈更是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 她成為親爸和“秋秋姐”的小紅娘。 已經(jīng)不是神助攻了,而是無比積極的把兩人鎖死。 至于躺在療養(yǎng)院的那個親媽,早就被吳念卿丟到了九霄云外。 “……不能怪我啊。我和她,真的不熟?。 ?/br> 接到親爸的電話,在去往療養(yǎng)院的路上,吳念卿的大腦一片混亂。 她想到了很多很多,其中就有親爸和后媽姐的事兒。 直到聽聞親媽醒了,吳念卿才忽的想到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一直昏迷的親媽,應(yīng)該、也許并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被離婚了。 她的丈夫已經(jīng)成了別人的合法配偶。 吳念卿這個親生女兒呢,則是無比支持、極力撮合親爸的小紅娘。 雖然吳念卿并不認為自己哪里錯了,“她”都昏迷十幾年了,爸爸守了十幾年也夠了。 難道“她”一天不醒過來,爸爸就一天不能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 從記事起,自己的世界就沒有“mama”,吳念卿真的沒有那些父母離婚的孩子的不安、排斥。 相較于從未相處過的親媽,吳念卿更心疼她的爸爸。 “十五年了,也夠了!” “爸爸應(yīng)該去尋找他的幸福?!?/br> “后媽姐就很好啊,雖然跟爸爸年齡相差二十歲,可他們是真心相愛的?!?/br> “爸爸跟后媽姐戀愛后,整個人都變得年輕、有朝氣了呢?!?/br> 不像以前,爸爸周身都縈繞著一股化不開、散不去的郁氣,仿佛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 雖然也會笑,可笑容都帶著抑郁,讓人看著心酸、不忍。 現(xiàn)在多好啊,爸爸會開心的大笑,還會帶著她和后媽姐去游樂園。 吳念卿終于體會到了什么叫“一家三口”。 ……她沒錯! 可、可親媽也沒錯啊。 她變成植物人不是自己愿意的,更不是自己作出來的禍?zhǔn)隆?/br> 只是睡了一覺,再次醒來,就、就—— 吳念卿莫名有種感覺,她就像是一個意外走丟、被人收養(yǎng)的孩子。 她對親媽沒有感情,只親近、喜歡養(yǎng)母。 可她又覺得失去孩子的親媽可憐,畢竟親媽不是故意拋棄。 整件事中,親媽、她、其他人,都沒有錯。 一切都只是命運的捉弄! 吳念卿的心情,矛盾又復(fù)雜。 所以,第一次見到“顧卿”,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反應(yīng)。 撲上去叫媽? 她做不到。 從小到大,她都沒有叫過人mama呢。 就是自己喜歡的秋秋姐,跟親爸領(lǐng)證后,她也只是玩笑般的喊了個“后媽姐”。 站著不動,就這么看著? 似乎也不太妥? 畢竟那個女人是親媽啊。 自己若表現(xiàn)得太冷漠,會被人罵不孝女吧。 吳念卿糾結(jié)得恨不能當(dāng)場去世,顧傾城又何嘗不是一副“活見鬼”的模樣。 “我不是!我沒有!我、我自己也才剛及笄不到兩年,還沒有出閣呢?!?/br> 在古代,女子十五及笄,及笄后就可以談婚論嫁。 但并不是說,女子十五歲就能真的嫁人。 尤其是在世家豪門,家里重視女兒,絕不會輕易讓女兒早嫁。 十五歲可以談?wù)摶槭?,但定下婚事需要三媒六聘的走流程?/br> 世家重禮,而古代的禮,十分繁復(fù)。 一套流程下來,最快也要一兩年。 等到正式出嫁的時候,基本上也都十七八歲。 就像顧傾城創(chuàng)造的那個身份——名門顧氏女,及笄后許給了瑯琊王氏子。 定了親,卻并沒有立刻舉行昏禮。 女子甚至可以跟著父母親人等外出游歷。 玩兒夠了,回到京城,才會討論昏禮等事宜。 男方乃至整個世家圈層,都沒有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對。 所以,就顧傾城的心態(tài)來說,她就是個未出閣的小女郎。 還沒結(jié)婚就喜當(dāng)娘,女兒的年齡比“自己”還大—— 這是什么級別的恐怖故事? 從小就出身高貴、備受寵愛的顧家小貴女,表示自己不能接受! 就算是顧傾城還記得現(xiàn)實中的身份,而按照她的記憶,她也只是一個剛剛參加完高考的粉嫩少女。 連戀愛都沒有談,怎么就結(jié)婚、生孩子了? 顧傾城的反應(yīng),甚至比吳念卿更大、更激烈! 吳念卿:…… 自己跟親媽沒有感情是一回事兒,可親媽見到自己后如同活見鬼的反應(yīng)則是另一回事兒。 顧傾城:……我懂!雙標(biāo)嘛! 我可以不愛你,可你作為母親,怎么能不愛自己的孩子? 就算沒有感情,也有作為母親的本能,以及道德上的束縛與要求啊。 比如,似蘇冉冉這樣的“過來人”,就有些不滿,并試圖訓(xùn)誡顧傾城—— “卿卿,你怎么能這么說?” “是!我知道,你昏迷了十七年,記憶也停留在了十九歲,可事實就是:念卿是你的女兒,是你懷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來的親骨rou!” 作為母親,你怎么可以不愛女兒? 顧傾城還是一臉抗拒。 但,蘇冉冉的話,卻還是被顧傾城聽了進去。 她眼底閃過一抹亮光,“我的女兒?我對她有生育之恩?” 在古代,母親生育子女,那是有恩情的。 不像是在現(xiàn)代,已經(jīng)開始有不少人試圖打破所謂的恩情一說。 父母生孩子,是因為自己想生,而不是孩子求著被生下來。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更是一種責(zé)任。 孩子呢,不必從小就背負恩情的枷鎖。 孩子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是擁有平等人權(quán)的人,而不是父母的所有物、私有品。 可在古代,父母就是可以決定孩子的一切,包括生死。 哪怕生而不養(yǎng),哪怕百般傷害,做兒女的也不能對父母不敬不孝。 ……所以,不管“顧卿”有沒有撫養(yǎng)、照顧吳念卿,吳念卿都要好好孝順“顧卿”。 吳念卿:……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