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以身飼龍、逃出緬北、娛樂圈的吃瓜影帝、今晚天黑再見面、大理寺斷案實錄、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xù)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xù)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biāo),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
阿治其實是想探探文老爺?shù)牡准?xì),卻沒想到小柴說了這么一大堆,他這才想起小柴是暫時住在黑記牛rou鋪白家,文老爺家好像就在白家隔壁,估計是小柴曾經(jīng)在文家受過委屈。 “我記得你說你欠了白家很多錢,還差多少,要不我借給你,你另外租個地方???”阿治好心地問道。 “謝謝東家,我欠的銀子不少,可是一時半刻,他們也不會把我轟出來,有不花錢還包吃包住的地方,這個便宜不沾白不沾?!毙〔裾f道。 第298章 小施主 德音寺里死了人,而且還是殺害一清道人的兇手,這件事很快便傳揚(yáng)開來,當(dāng)然,百姓們聽到的消息中,除了他們是兇手以外,還有就是他們還是殺人如麻的匪患,至于是從哪里來的匪患,這些匪患又是被誰殺死的,百姓們不關(guān)心,他們只知道匪患已經(jīng)死了,罪有應(yīng)得。 經(jīng)過短短一天,西安城里便又恢復(fù)了往日的歌舞升平,只是那些原本要到德音寺里燒香的善男信女,紛紛改去了城外的菩提寺,而在德音寺里吃齋的居士們也以這樣那樣的原因紛紛離開,那些在這里掛單的僧人們擔(dān)心被官府盤查,比居士們走得還要快,往日里香火鼎盛的德音寺一下子就冷清起來,就連寺外擺攤的小販們也不見了。 欣嫵沒有離開,她依然住在德音寺里。 聽說前不久來的那個小姑娘還在,監(jiān)寺大師便讓人去攆,并非德音寺養(yǎng)不起一個人,而是現(xiàn)在這個時候,居士和香客們都不在了,萬一這個小姑娘在寺里出點事,到時官府還是要算到德音寺頭上。 來攆欣嫵的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聽說寺里要讓她離開,欣嫵哭了,她抽抽嗒嗒地說道:“小女父母雙亡,原是跟在養(yǎng)母身邊服侍,可是現(xiàn)在養(yǎng)母去了外地,家里的姐妹嫌棄我,就把小女趕出來了,小女已經(jīng)無處可去,如果寺里也不收留我,那小女只能一死了之了?!?/br> 老和尚雖然長年累月都在寺院里,可是德音寺座落在西安城里最繁華的地方,與外面的花花世界只是一墻之隔,有些事情他想不知道都難。 無家可歸的小姑娘,如果不讓她住在寺院里,她就只能去那種煙花之地了,對于良家女子而言,那真的還不如一死了之。 老和尚唉聲嘆氣地回來,把欣嫵的話復(fù)述給監(jiān)寺大師,監(jiān)寺大師正在煩著,死了的慧能就是他的弟子,官府來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問他是否知道慧能的底細(xì),恨不能直接說他與慧能是一伙的了,現(xiàn)在聽到老和尚這樣說,他立刻就更煩了,對老和尚說道:“當(dāng)初那兩位老尼就是說她們找不到尼庵落腳,才在寺里掛單,至于慧能,想來你也記得,他說寺院被山火所毀,他一路西行,只為求法,老衲不但信任他,同情他,這才把他收在座下,這位小施主說的話,與他們有異曲同工之嫌,你讓老衲如何再信?” 老和尚想想也是,當(dāng)日慧能來的時候,他也在場,他為此還流了幾滴老淚,卻沒有想到,慧能說的那些都是假的,他在這里是為了殺人。 想到殺人,老和尚就想起慧能的死狀,而且就在離發(fā)現(xiàn)慧能尸身不遠(yuǎn)的地方,還找到了老尼姑的腦袋。 南無阿彌陀佛,老和尚默念佛號,總算是壓下了心中的恐懼,他活了一大把年紀(jì),還是第一次看到尸體,而且還是被殺死的尸體,當(dāng)時寺里很多年輕僧人都被嚇哭了,有一個還給嚇尿了,那三個人死得太可怕了,真是太可怕了。 這種可怕的事,發(fā)生一次,不對,是同一天里發(fā)生三次也就足夠了,以后都不要再發(fā)生了。 想到這里,老和尚加快腳步,鼓足勇氣又去了居士寮房。 剛剛到了居士寮房的院子,便看到那位年紀(jì)小小的女施主手里拿著和她差不多高的掃帚,正在笨拙的掃地,她掃地的樣子,一看就是從來沒有干過這種粗活的。 “小施主,你這里做什么?”老和尚連忙問道。 欣嫵抬起哭腫了的眼睛,戚然道:“小女不想在寺里吃閑飯,小女不但會掃地,還會做針線,可以給師傅們縫縫補(bǔ)補(bǔ),小女不求別的,只求兩頓粥飯,一瓦遮頭?!?/br> 一路上想好的那番話,老和尚再也說不出口了。 他再次唉聲嘆氣地來見監(jiān)寺大師,這一次他哭了,人間有疾苦,如今這疾苦就在寺內(nèi),我佛慈悲,怎能不救? 監(jiān)寺大師無奈,道:“那就讓她先在寺里住著吧,你要仔細(xì)盯著她,萬一她有何差錯,立刻讓她離開?!?/br> 老和尚念聲阿彌陀佛,長長地舒出一口氣,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位小施主不用流落風(fēng)塵,便無性命之憂,這便是救人了。 欣嫵便在寺里住了下來,大餅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沈彤,沈彤并沒有吃驚,她早就猜到欣嫵不會離開西安,德音寺便是最好的棲身之所。 當(dāng)替身的自是不能離原主太遠(yuǎn)。 沈彤冷笑:“欣嫵,雖然我還不知道你為何要給我當(dāng)替身,但是為了你,我也會好好活著。” 她不會再像前世那樣,為了不連累辛五,自己舍身跳崖。 前世的辛五做了太子妃,嫁給了周錚。 即使秦王稱帝后又有其他兒女,但是對他而言,原配所出的兒子永遠(yuǎn)是其他子女無法相比的,尤其是在他先后死去兩個兒子之后,他對秦王妃和兩個兒子有多么懷念和愧疚,對周錚就會有多么寵愛和器重。 那些看來,只要周錚不會死在秦王前面,或者辛五還沒有大的過錯,假以時日,她便是母儀天下的皇后。 沈彤忽然嚇了一跳,前世的辛五很可能是做了皇后? 以秦王的深思熟慮,難道沒有查過辛五的底細(xì)嗎? 前世的辛五八歲進(jìn)入死士營,她是死士??! 她又是如何嫁給周錚的? 秦王會讓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娶一個死士嗎? 而且死士營的背景還是后晉小朝廷! 再則,那時母親已經(jīng)瘋了,可是她卻在辛五為先人做法事的時候出現(xiàn)的,她們是不是在一起的? 沈彤臉色大變! 前世,辛五比她早了三天進(jìn)入死士營,但是這個三天是她聽欣嫵說的。 她吃了寒食散,醒來時就已經(jīng)在死士營里了,后來她見到了辛五,辛五說是三天前才來的。 可如果是辛五騙了她呢,而她并不知道自己來到死士營幾天了,她一直都是昏迷的。 如果她和辛五是一起來的,或者是她到了以后,辛五才來的,這都有可能! 第299章 韃子軍 前世和今生其實是一樣的,在沈彤被蓉娘帶到陶家之前,她住在柳家灣,辛五住在野豬嶺,她叫彤彤,辛五叫彤姐兒。 她喝下寒食散后被死士營帶走,辛五也去了死士營。 這一世沈彤沒有喝下寒食散,更沒有進(jìn)死士營,所以辛五也沒去。 沈彤叮囑大餅,其他事都可先放一放,一定要盯緊欣嫵。 而這個時候,秦王府里發(fā)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宜寧郡主在得知周錚要去關(guān)外,便去見了秦王,要自告奮勇代替哥哥前去。 秦王自是一口回絕。 但是宜寧郡主并不是一時沖動,更不是想要嘩眾取寵。 她是養(yǎng)在秦王妃膝下的,即使秦王以后又有了其他女兒,年紀(jì)也會比她小,在情分上與她是無法相比的。 尤其是現(xiàn)在,她還是秦王唯一的女兒,她沒有必要去嘩眾取寵,她是真心實意想要代替哥哥。 父王現(xiàn)在只有三哥一個兒子。 于大,即使以后再有兒子,也要再等十幾二十年才能成為父王的左膀右臂。 于小,父王不能再失去兒子,而她不能再失去哥哥。 三哥不能出一點差錯,而她不一樣,她只是一個小小的郡主,無論是韃子,還是楊勤,他們想要的是三哥的人頭,而不是她。 危急關(guān)頭,三哥退無可退,而她還可以一死了之。 宜寧郡主是這樣想的,她也是這樣去做的。 有了在榆林的經(jīng)歷,加之又有了那個揮之不去的夢境,宜寧郡主越發(fā)明白父王和兄長并不是只屬于她和王府的,他們屬于西北,屬于西北民眾,屬于西秦軍。 他們先是王,再是太祖的子孫,最后才是她的父兄。 秦王沒有一口回絕,他笑著對宜寧道:“父王知道,你是想為父王解憂,但是這件事父王還沒有做決定,一旦父王有了決定,需要你出力時,父王一定會與你商議?!?/br> 雖然這就是哄女兒的話,但是宜寧郡主很高興,她開心的對沈彤說:“父王不再把我當(dāng)成小孩子了,他說會與我一起商議呢?!?/br> 沈彤笑著聽著,她很喜歡現(xiàn)在的宜寧,但是她也知道,即使秦王同意讓女兒去燕北,周錚也不會答應(yīng)。 但是周錚此番去燕北兇險的確很大。 一清道人曾經(jīng)提議讓蕭韌帶領(lǐng)一隊兵馬埋伏,這主意雖然可行性很低,但是卻很有必要。 再次見到蕭韌的時候,沈彤問:“你去過關(guān)外,那邊是什么樣的?” 蕭韌送過她一件狐皮斗篷,那張皮子,就是他在關(guān)外打的。 “當(dāng)時關(guān)外還正亂著,燕王出事后,在京城為質(zhì)的燕王世子也病死了,楊勤接管燕北軍,你可能聽說過燕北軍麾下有一支韃子軍,他們是虎狼之師,也燕北軍的主力,他們只聽燕王一人調(diào)遣,楊勤根本無法調(diào)動他們。于是設(shè)了陷阱,韃子軍的主將要么死,要么就被安上了罪名,韃子軍余下的人馬,死的死逃的逃,幾乎一夜之間就消失無蹤了?!?/br> 蕭韌說到這里頓了頓,自嘲的笑笑:“那時我還小,我不相信韃子軍那么多人會一下子都沒了,我猜他們一定是躲起來了,我想找到他們,為王爺所用,于是便帶了幾個人,悄悄去了關(guān)外。” 后果如何,沈彤也猜到了。 蕭韌當(dāng)然沒有找到韃子軍,但是他說服了在關(guān)外開馬場的韃子平民,讓他們把馬場開到了西北,他還帶回了屠戶一家。 “關(guān)外民風(fēng)彪悍,土匪很多,燕王還在時,據(jù)說沒有這么多土匪。燕王死后,有很多燕北軍里當(dāng)兵的,逃進(jìn)山里做了土匪,于是土匪越來越多,而且他們的能力,非普通土匪可比。”蕭韌說道。 “韃子軍都是韃子人吧,他們怎么會到了燕王麾下?”沈彤好奇地問道。 “太祖年間曾經(jīng)打敗韃子三個部落,在關(guān)外設(shè)立了三大衛(wèi)所,三大衛(wèi)所所在之地便是這三個部落曾經(jīng)聚集之地。韃子是游牧民族,地盤丟了便跑去了其他地方,幾年之后,又卷土重來,三大衛(wèi)所不敵,而當(dāng)?shù)卦疽采钪芏囗^子平民,趁著這個機(jī)會紛紛揭竿而起。太祖皇帝便派了燕王出征平復(fù)暴亂,收回了失地,這便是燕王為何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都有封地的原因,而那只韃子軍便是那個時候組建的,他們當(dāng)中有純種的韃子,還有一些人是韃子與漢人的后代,多年戰(zhàn)亂,塞外的韃子和漢人全都民不聊生,他們都是孤兒,受盡苦難,燕王讓他們吃上軍糧,讓他們不再受奴役欺負(fù),軍營就是他們的家,燕王就是他們的恩人?!?/br> 蕭韌嘆了口氣:“長大一些我就想明白了,即使那次我找到了他們,他們也不會跟我來西北,秦王不是燕王?!?/br> “那現(xiàn)在的燕北郡王呢?”沈彤問道,“他雖然是次子,但他卻是燕王唯一的后人?!?/br> “他不是燕王唯一的后人,燕王還有兩個側(cè)妃所出的女兒。但是他們和燕北君王一樣,燕王死時他們都還年齡又小。從此后便被養(yǎng)在王府里,不見天日,擔(dān)驚受怕,據(jù)說都和燕北郡王一樣,性格懦弱,膽小怕事。”蕭韌說道。 沈彤不勝唏噓,昔日以驍勇彪悍著稱的燕王生前永遠(yuǎn)也不會想到,在他死后,他的子女,他的軍隊會落到如此下場。 蕭韌像是猜到沈彤正在想什么,他道:“也不能怪燕王沒有未雨綢繆,他薨逝時還不到三十歲,世子十三歲,遠(yuǎn)在京城,不久也去世了。燕地苦寒,燕王妃在生下世子后,連生兩子全都未足月便夭折了,現(xiàn)在的燕北郡王實則是第四子,并非燕王妃所出,燕王和世子薨逝時,他只有四五歲,另外兩個女兒年紀(jì)更小,即使燕王生前有所安排,年幼的燕北郡王也無法與楊勤抗?fàn)?,更別提楊勤身后的楊家和太皇太后?!?/br> 燕王和世子先后薨逝,王妃先失丈夫,又失去了唯一的獨(dú)子,據(jù)說世子薨逝的消息,傳到燕北,燕王妃一頭栽倒在地上,當(dāng)天夜里就去了。 第300章 悍將 “燕王在世的時候很兇悍嗎?”沈彤有些好奇。 蕭韌點點頭,但是隨即又道:“對于武將而言,哪有兇不兇悍一說?!?/br> 這的確是事實,武將的功勛都是建立在鮮血白骨之上。 “不過當(dāng)年燕王確實為此被御史彈賅過,那時他只有十幾歲,立下大功,太祖皇帝龍顏大悅,可就是這個時候卻被彈賅。安昌侯李永基在朝堂上將御史彈賅之事一力攬下,太祖皇帝更不想讓此事成為燕王的污點,便罰了李永基一年的俸祿,自此朝中無人再提及此事”,蕭韌笑了笑,道,“我也是在軍營里時聽人說起的,安昌侯李永基便是從那以后,就交了兵權(quán),他的很多老部下至今還在抱怨,但是太祖皇帝并沒有虧待李家,李家雖然再也沒有人建功立業(yè),但這些年來順風(fēng)順?biāo)?,如今的飛魚衛(wèi)指揮使李冠中便是安昌侯世子?!?/br> “當(dāng)年是為了什么事,燕王會被御史彈賅的?”沈彤對于朝堂之事一知半解,何況還是這些陳年舊事,但是她卻知道,那時燕王風(fēng)頭正盛,太祖皇帝恩寵有加,除非是出了大事,否則御史們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撩皇帝虎須。 “燕北有個村子,名叫孫家莊,據(jù)說燕王懷疑孫家莊的人與韃子jian細(xì)勾結(jié),并且藏匿了受重傷的韃子將領(lǐng),便把整座村子千余人全部殺死。孫家莊并非普通村落,孫氏是燕北有名的耕讀世家,祖上出過一位進(jìn)士和多位舉人,孫家莊里住的全部是孫家的嫡系和旁支,那次屠村,除了孫家在外地做官的子弟,其余人無論男女老少全都被殺,尸體堆成了一座山,后來被大雪覆蓋,極為駭人,有人把當(dāng)時的情景畫了下來,在民間被反復(fù)臨摹,傳播甚廣,一幅喚《燕王暴行圖》,一幅名喚《燕北尸山雪》。” 沈彤微微吃驚,道:“你看到過那兩幅畫?” 蕭韌笑道:“我怎會見到呢,安昌侯既然把這件事攬在身上,太祖皇帝當(dāng)然不會讓這種畫流傳于世,我也是聽那些軍漢們說的而已,我問過周錚,他跑去讓人尋找這兩幅畫,結(jié)果被王爺知道了,把我們兩人叫過去好一通訓(xùn)斥,罰我們?nèi)チ讼剃枲I喂了一個月的馬?!?/br> 沈彤道:“這就奇怪了,既然全村的人不論男女老幼都被殺光了,這兩幅畫又是誰畫的呢?難道是根據(jù)傳說畫的?” “應(yīng)該是吧,孫家在燕北讀書人中有些威望,門生故舊很多,想來就是那些人畫的吧?!笔掜g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