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如芒刺在背。 大漢丞相最后還是有一點不安,將準備把閨女拉回屋教育的夫人喊住了。 “先生何事?” 丞相踟躕了一下,“阿雪年紀尚幼,須諄諄而告,莫太心急——” 好吧,女兒已經(jīng)把頭轉(zhuǎn)過去不想看他了。 ……話說回來,公琰的確是個好人,人品好,才學好,世家出身,長得俊雅端正,又堪為社稷之臣。 下午公琰登門,帶來了校對過的近三年江東地區(qū)案比書文。 江東多豪族世家,因此戶民隱匿情況極為嚴重,當初的吳主孫權(quán)亦受其害。 而大漢重新掌控了這部分地區(qū)后,縱使明知更換當?shù)毓倮羰羌制D難之事,也必須如此為之,否則那些本地的官吏決不會將自己家里私藏了多少隱戶交代出來。 那樣的案比貌閱毫無意義。 不僅要從中原派官吏去,還得派世家出身的官吏。 若是那些寒門子,到了江東地界,什么不測都是有的——哪怕是關(guān)坦之坐鎮(zhèn)江東也無濟于事。 這樣棘手的任務(wù),誰也不愿接手。 當然,如果能將世家林立的江東整治出一片清平氣象,而且還能活著回來,那當真是能臣了! 而接受這些雜亂無章的案比數(shù)據(jù),并且將它們整理清楚,也是極其辛苦的工作。 “公琰辛苦,”他贊賞道,“案比之事,一直為我心中所患,現(xiàn)下總算有了眉目。” “在下稱不得辛苦,”公琰笑了笑,“今歲交州丁戶極為清楚,不比往年。” 諸葛亮的笑容淡了一點。 自從司馬家的兩個兒子在鄉(xiāng)野公學里授學,并且引得許多世家紛紛效仿以來,他思考了很久該怎么樣處理這件事。 毫無疑問,這樣素有令名的青年俊杰不該埋沒于鄉(xiāng)野之間,而當起用為朝廷效力。 但他與司馬懿數(shù)次交手,而后又發(fā)生了李嚴那件事,令他不得不謹慎一點。 司馬懿與他是不同的,他的兒子恐怕也并非傳言中那般高潔出塵,絲毫不眷戀權(quán)力。 哪怕是貪戀權(quán)力也沒什么,只要有才學,有能力,他照樣可以起用他們。 比如現(xiàn)下這位被蔣琬夸贊的興古太守司馬師…… 真是不管放到什么窮鄉(xiāng)僻壤,都能干出點兒名堂出來。 諸葛亮想,但他仍然必須小心翼翼。 沒有千年的王朝,他能做到的只是重建炎漢之后,盡力使清正之風延續(xù)得更久一點。 正事談完了,蔣琬既是他的下屬,也是他十分信任的朋友,可以閑聊一點瑣事。 公琰也這么想,所以從公文匣子下面又拿出來了個匣子遞給了他。 “上次遇見女公子時,她聽我提起,便說想要江東的玩偶,正巧長安來了一批江東的手藝人。” 匣子里裝著一套漆過的木玩偶,雖不算特別精致,但也十分可愛,正適合小女孩玩。 丞相神情有些復(fù)雜的拿過來看了一看,又打量了一下蔣琬。 “公琰鬢間怎么也有白發(fā)了?” 蔣琬一愣,十分爽朗的笑了。 “丞相說笑,”他笑吟吟地說道,“我亦近不惑之年,今歲犬子亦將娶婦,怎還能不見幾根白發(fā)呢?” 話說得也沒錯,丞相聽著蔣琬開始講起家中籌備之事,又請他到時一定要來喝一杯酒云云,覺得這事兒跟這位老朋友確實沒多大關(guān)系。 ……他總不能就為五歲女兒的異想天開,就要將自己的長史拒之門外,這太荒唐了。 ……要不還是問問蔣琬有沒有年齡差不多的兒子? 這個想法并沒有持續(xù)很久,到了用晡食時,阿鸮又笑嘻嘻的跑過來找爹爹玩了。 ……小孩子就是這點好,不會記仇。 而且當他拿出那盒玩偶遞給女兒時,女兒甚至還抱著盒子跑去找哥哥了。 當然,十六歲的諸葛瞻既不會要她的玩偶,也沒什么時間陪她玩玩偶,他須得籌備考公學之事,每日要看大量的書籍,還要寫文章給父親過目,忙得不可開交。 不過,阿鸮還是過后又問過他一次。 “真的不能嫁給長史大人嗎?” 他摸摸她的腦袋,“真的不能?!?/br> 阿鸮想了一會兒,點了點頭,“那好吧?!?/br> 小姑娘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望著他,語氣既天真,又真切,“阿母告訴我,父親每天為了國家而忙忙碌碌,不該用這些事令父親為難,所以,以后我都不會想嫁給長史大人啦?!?/br> ……丞相一瞬間腦子里想了很多,但到了熄燈安寢之時,他還是十分感慨的又摸了摸身邊人的頭發(fā)。 “早知道生個女兒就能讓阿遲變得這么懂事,”他嘆息道,“也就……” “就什么?” 丞相轉(zhuǎn)過頭看了看夫人,一層窗絹,一層床帳,月光幾乎灑不進這張床榻上。 因此熄了燈后,屋子里暗得什么都看不到。 但他還是如此真切地看到了,阿遲眼睛里的詭異的光。 盡管對諸葛亮來說,不管哄誰都不太費力,哪怕是當年“剛而自矜”的云長他也能哄得明明白白,但是哄阿遲總是要額外費一點力氣。 總之,五歲小女孩的想法并不持久,像一陣清風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 就在丞相幾乎要把這件小小的趣事忘掉的時候,姜維從涼州回長安敘職,順路來探望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