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天天有驚喜。 面對上清天尊對他意味不明的一番話,楚然只是抿了抿唇,清麗秀美的臉上表情冷淡,半響才說道:“黑色比較耐臟?!?/br> “……”站在他身旁的東皇太一。 覺得這孩子真實(shí)誠,什么話都往外說。 不過,衣服耐臟是怎么回事?難道這孩子還有自己洗衣服嗎?自出生化形起,從未洗過衣服,一般都是一個清塵術(shù)直接搞定的東皇太一表示不是很懂你們?nèi)祟惖南敕ā?/br> 上清天尊聞言一臉仔細(xì)的表情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對著少年頷首,說道:“的確,你說的有理。” 他的語氣是如此善解人意,臉上的笑容也是恰到好處,給人一種十分體貼替人著想的感覺。便是楚然,即便是在對他心生警戒的時候,明知他是深不可測城府過人的情況下,依舊對他生出了幾分這人其實(shí)很通情達(dá)理的感覺出來。 身上的氣息因此都緩和了幾分,而這種感覺只是稍縱即逝,很快的……楚然就回過神來,從這種軟綿的情緒里清醒了過來。 他看向上清天尊的目光越發(fā)警惕了,這人……竟能如此瞬間轉(zhuǎn)變他人對他的看法和態(tài)度。 這簡直是犯規(guī)般的好感度up! 楚然心下頓時驚了,這到底是上清天尊獨(dú)有的人格魅力,還是…… 察覺到他那一瞬間的表情和情緒變化,上清天尊面上不顯,心下倒是有些訝異的挑了挑眉,這少年的警惕心和心智堅定遠(yuǎn)超他的想象。 上清天尊本身就是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若非如此,上清宗不會有門下弟子數(shù)萬,達(dá)成萬仙來朝的成就。他性子慵懶隨意,漫不經(jīng)心,不拘于禮教,有教無類。本身就是很思想觀點(diǎn)很開放,包容而縱容門下弟子的師長。 在圣人間,他的脾性算是平易近人的,尤其是他前面還有個冷漠嚴(yán)厲、殺伐果斷、眼底容不下沙子的玄天道尊,和云淡風(fēng)輕不理俗事目無下塵的太清道尊在。 上清天尊便是有傲慢之稱呼,也被他們二人給襯托的像個親民、通情達(dá)理的圣人。 當(dāng)然以上這些,卻并非是楚然對他那一瞬間迷之好感度的緣由。 或許,這的確是算部分原因,但是最根本的還是因為上清天尊乃是圣人。 圣人,得天道認(rèn)可,超脫眾生之上,跳出六道輪回,不死不滅,不沾因果。 重點(diǎn)是那個得天道認(rèn)可,天道是這三界最大gm,得到它認(rèn)可的圣人,就相當(dāng)于是官方蓋了章的政府? 正如普通人民對于官方政府都有好感度和信任度加成一樣,這上古的三界眾生對于得到天道蓋章承認(rèn)的圣人們也是有好感度和信任度加成的。 且由于圣人的日漸積威,各教派的發(fā)展壯大,香火鼎盛,對于圣人的尊崇和信仰更加深厚。 這種好感度加成的威力也更加恐怖。 或者可以更通俗點(diǎn)來說,就是信仰。 圣人身上,凝聚了天下蒼生的信仰之力。 ********************************************************************************************************* 3 楚然方才對于上清天尊一瞬間的態(tài)度受到影響,正是因為這股天道眾生加諸在圣人身上的信仰光環(huán)。 心志越堅定,道路越清明的人,所受到的影響越小。迷惘軟弱者,對于神佛的信仰越深。 但是像楚然這樣只是片刻的迷惘,很快的就恢復(fù)鎮(zhèn)定不受影響的,也屬罕見。便是上清天尊也有些驚訝于他的心志堅定不受影響,道路清明沒有迷惘,或者該說……他對于神佛的不敬。 這個孩子是不信神佛的呢,他只信奉自己。上清天尊目光注視著面前的少年,他在少年的眼中沒有看見自家的影子,那雙烏黑明亮的眼眸里倒映出來的只有無盡的通往彼岸的星光。 自道門立三教,西方二圣創(chuàng)佛教,女王甚至在人族也建了不少圣廟,大肆發(fā)展信徒。 圣人及其門徒,都在不斷的宣揚(yáng)教義,廣收門徒,在眾生心里埋下對于神佛敬畏信仰的種子。 這孩子,卻是不敬神佛,只信自己。 如此,倒是頗有上古遺風(fēng)。 詭異的,上清天尊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句話,不愧是帝俊的兒子,也就只有他兒子,才能做到如此地步吧! 嗯…… 帝俊本人就是個敢和神佛對著干,從沒將圣人放在眼里敬重的狂妄之徒。還沒一統(tǒng)妖界的時候,就敢打著妖皇的名號去找道祖,放出狂言要建天庭,約束群妖,治理三界。 得到道祖的同意之后,就去對各大妖族說,道祖認(rèn)命他為天帝,乃是天命所歸的妖皇。你們必須聽我的,尊我為天帝,否則就是和天道對著干,不敬道祖。 那群妖族一聽,起初不信,哈哈哈大笑,認(rèn)為帝俊狂妄至極。等帝俊將天庭建立起來了,請來各大圣人前來助陣,天道甚至降下功德。 那群嘲笑帝俊的人頓時慌了,這才知道原來帝俊沒騙他們,他的確是天命所歸,天生的帝王。那些個妖族心下又驚又懼,連忙派人去和帝俊上交臣服書,歸順天庭。 違背天命,不敬道祖,這個名頭他們可不敢擔(dān)。畢竟,龍鳳兩族違背天命,不聽道祖的勸告,最終導(dǎo)致鳳皇、龍皇隕落,龍鳳二族幾近滅族的前例還在呢! 他們可不想落得和龍鳳二族一樣的下場,于是,原本這些還骨頭硬氣,罵帝俊癡想妄想、狼子野心的妖王們,就紛紛像帝俊遞交臣服書,歸順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