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3
書迷正在閱讀:基圍絲特的真實經(jīng)歷、把同學(xué)變成了自己的meimei、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一部)全、流氓師表、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二部)全、宅男變身癡女御姐、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三部)全、院長的十二釵、古劍yin譚-癡女yin姬今何在、母子成婚的角色游戲
里牽掛和擔(dān)憂的事一多,人就變得浮躁了。 第二天參議部的幕僚們獲知建文的事有了著落,便商議起“皇宮”的位置。朱恒提出只能稱作“行宮”,因為除了京師和南京,別的地方都不算大明的根本之地,如果貿(mào)然新設(shè)一個都城皇宮,會讓天下人覺得建文君這邊的政權(quán)不夠正統(tǒng)。于是大伙兒敲定稱謂為行宮。 行宮所在的位置,也是能頒發(fā)詔令的城池將是朱雀軍的中樞之地,可選的地方有四個:長沙,常德,岳州,武昌。都是湖廣的重鎮(zhèn)和富庶之地。 一開始有人認為常德或岳州較為合適,但其中有個弊病,這兩座城池周圍水網(wǎng)復(fù)雜且位于洞庭湖畔,洞庭廣闊的水域又連接長江、極利于細作藏身,上岸就是朱雀軍中樞,將來恐怕要變成細作探子活動的樂園,防不勝防;也可能讓一些重要人物處于不必要的危險中。 長沙距離大軍活躍的地方太遠,并不適合。最后一個武昌城也不能盡善,照樣位于長江之畔,又靠近交戰(zhàn)火線;一旦戰(zhàn)事不利,武昌一失,中樞就要玩完。最后張寧出來支持了武昌城,他說此地是逐鹿天下的立足點,朱雀軍不能被趕出此地,也不容有失,故中樞設(shè)于此地沒有后退的余地。 武昌城,原湖廣的三司治所所在,控扼十六府。諸臣都相信建文帝在此登上皇位,有足夠的威望統(tǒng)率諸地。 張寧一面親筆傳令常德的周夢雄復(fù)雜派人押送軍火,實現(xiàn)對建文那邊的承諾。一面讓朱恒保持與鄭洽的聯(lián)絡(luò),商量談妥迎接建文帝的具體事項以及禮儀等準備。 在宣德二年結(jié)束之前,周夢雄派出的人馬已經(jīng)自長沙出發(fā),其中并有太子派來做向?qū)Ш捅O(jiān)督的人。張寧急不可耐,力圖勸說鄭洽讓建文帝盡早到武昌……因為他和不少幕僚都預(yù)感到京營的后續(xù)人馬還會西調(diào),眼下面對的是空前的危險,朱雀軍不僅要收攏人心及早穩(wěn)固內(nèi)部的人心,還要的動員湖廣已占地區(qū)的兵力物力,這些都系于一個真正能讓人們信服的名份。 第三百三十四章皇帝駕到 宣德三年正月,經(jīng)過諸多繁瑣的過程,大明王朝第二代君主終于到達了武昌城外。 武昌城正月里竟然下了一場雪,大雪。不過長江南岸的雪不過是一場視覺盛宴,表面看起來天地突然間銀裝素裹,但雪太輕太容易化,和北方層層疊墊的厚重積雪全然不同,這里的雪一腳踩上去就見泥了。 張寧率眾官在城外數(shù)里地靜靜地等候著,為此他特意穿上了特制的黃色新袍服,以及一頂烏紗翼善冠,以示皇室成員。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還沒等到朱允炆的隊伍,只見一匹快馬先從城門口奔馳而來。此時從南門到府前街的主干道已經(jīng)清理戒嚴,除了朱雀軍官署的人有什么事兒,沒人能在這條路上騎馬。 果不出其然,來的人是一個年輕官員,穿著灰色的袍服不同于地方衙門里的官吏。年輕官兒在遠處和一個侍衛(wèi)隊正說了兩句話,便徑直快步走到張寧旁邊,小聲說道:“剛剛參議部才收到公文,從常德來的,‘武昌營’的探馬在江上發(fā)現(xiàn)大型船隊,船只數(shù)量龐大整條江上都是,已經(jīng)靠近歸州……” 張寧聽得忙問:“探清楚哪里來的?” 官兒答:“四川來的川軍?!?/br> 張寧心下“咯噔”一聲,心下陡升煩躁。四川的門戶是夔州,川軍抵達的歸州已經(jīng)東去夔州百里之遙,完全進入了湖廣地界;朱雀軍的探子竟然在大軍到了歸州才發(fā)現(xiàn)?這也怪不得周夢雄,他經(jīng)營的畢竟主要是軍務(wù),只有斥候無法將觸角伸到太遠的地方,軍營中也沒有專門負責(zé)情報的機構(gòu)。 莫名地張寧覺得四川的地方軍組成大營之后不能小窺,這主要是一種直覺。不論唐代時劍南兵就勇猛,張寧道聽途說許多故事,抗日時期川軍就特不怕死,紅軍也吃過四川軍閥的虧。西南盆地一向都是中國的大后方,遠離火線,但川軍給他的印象不是什么軟茄子,卻不明原因。 但是一股大軍在四川全境動員,又征集船只糧草,大搖大擺地順江而下,勞師動眾的聲勢根本沒有什么秘密可言;姚姬的內(nèi)侍省負責(zé)情報收集,他們?yōu)槭裁匆稽c消息都沒有?或是內(nèi)侍省的探子根本沒有關(guān)注四川那邊……可對于長江中游的朱雀軍,上游地區(qū)本身就是一個戰(zhàn)略重心??赡苁且驗閮?nèi)侍省的人根本不了解朱雀軍的戰(zhàn)略。 他心里尋思了一會兒,只見官道上一眾黑壓壓的人馬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雪地里,只好對那官兒道:“你先回官署,這邊的事辦好了,本王與朱部堂會趕到官署,到時再說?!?/br> “遵命!”官兒抱拳行了一禮。 等到馬隊過來,讓開大路,一輛四駕馬車在前呼后擁中出現(xiàn)在張寧等人的前面,天子儀仗幾乎俱全。有龍旗十二、布旗六十四,大車前有黃麾仗、黃蓋、華蓋、曲蓋、紫方傘、紅方傘、雉扇、朱團扇……并有各種節(jié)、仗、劍、刀、戟。這一番依仗排場都是參議部cao辦的,之前在山里的建文帝恐怕短時間內(nèi)根本cao辦不出這些騎兵和車馬依仗。 整個隊伍浩浩蕩蕩,五顏六色,各種器仗連張寧這個做過禮部官的人都搞不清楚,各種象征意義,各種與天合體。但張寧不懂,總有人懂,建文身邊的文臣二十幾年后居然還弄得清楚這些禮儀。 就這么一副龐大的排場,一般人見了就會從心底冒出敬畏之心來。不過張寧心里還是清醒,他明白這些作氣勢的東西,如果沒有強大的軍力和經(jīng)濟基礎(chǔ)支撐,根本沒有一點鳥用。 四駕大車靠近時,張寧便毫無壓力地跪伏在了雪地里,在古代下跪不過是一種下對上的常見禮節(jié)而已。眾官隨即也跪伏在冰冷的雪中。 張寧的手按在地上,表面的松散雪花猶如棉花糖一樣沒有實感,手掌很快就觸到了冷冰冰的泥地。他高聲喊道:“兒臣湘王朱文表,恭迎父皇!” 這時大車停了下來,在一個太監(jiān)的攙扶下,一個人從車上走了下來。只見到黃色的袍服下擺,露出靴背,張寧情知是建文帝,卻不能抬頭看他長什么樣子。當(dāng)皇帝走到面前,他跪在地上時,如果突然抬頭去瞧臉,顯然是十分不敬的行為。 “文表平身。”一雙手從長袖里伸了出來,親自上來扶起張寧。聲音溫和而和藹,竟讓張寧心里有些溫暖,突然認一個陌生人作父因此少了些心理抵觸,當(dāng)然就算十分抵觸也是要認的。 張寧被從地上扶起后,這才從余光里看清建文帝的模樣,這是他親眼看到建文本人。說來這是張寧見到的第二個明朝皇帝,個皇帝是宣德朱瞻基沒登基的時候。建文的兩鬢是花白的,臉上也有許多皺紋,不料長相卻是十分不賴,身材高但和畫像里挺著肚子的皇帝印象比起來有點瘦,背不駝一副仙風(fēng)道骨的氣質(zhì),五官端正目光有神,兩腮的皺紋特別多讓臉顯得長,可面相卻讓人感覺和藹可親……不過想起來建文帝才五十歲,眼前這副模樣確實有些顯老了,看上去好像六十歲的人一般。 建文朱允炆一手就捉住了張寧的手腕,攜其手道:“天寒地凍,你隨朕同車?!?/br> 張寧不好拒絕,忙道:“臣謝恩?!?/br> 轉(zhuǎn)過身時,只見地上跪著的人中間,朱恒等幾個人微微抬起頭來,或許是張寧獨自上車讓他們有些不放心。但張寧倒是沒覺得有什么,雖然建文對他來說等于是陌生人,但這里是武昌城、朱雀軍上下的巢xue,況且建文此時害他有什么好處? 張寧上了大馬車,被賜座。接著馬車就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