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書迷正在閱讀:浮云半書2、落日陷阱、電子競技存在破鏡重圓嗎[電競]、回到90我給渣爹當(dāng)?shù)?/a>、九十年代敗家媳婦兒、無限流,但成為觀眾、天驕紅顏、毒醫(yī)圣手、被養(yǎng)大的真少爺強(qiáng)取豪奪、全球神袛:獎勵百倍
“連皇上也聽信了幾分,我因為這莫須有的欺君之罪,漸漸失去了皇上的信任。 “后來我冒犯龍顏被貶官,謠言不知為何又從宮廷傳到了江湖,說我飼養(yǎng)了麒獡;于是,隔三差五便有江洋大盜來我府中光顧。” 抓住盜走時間的小妖,逼它交還偷走的時光,就能重返青春……這樣的夢,世間不只帝王會做呢。 難怪世人趨之若鶩。 這,就是那天齊碩在長史府遇見強(qiáng)盜的原因了。 “所謂不老,只是無稽之談,我最近明顯感覺體力不支,是老了。”張九齡無奈地說,“而且,我常常不知不覺就會陷入回憶中……想起年輕時的自己,想起舊人和往事。如今,我只想回故鄉(xiāng)看一看?!?/br> 他微笑的視線看著窗外,神色分明是溫暖的,齊碩卻莫名有種不安的預(yù)感。 “好,等事情一了,我?guī)е蠋熞煌毓枢l(xiāng)。”將軍露出粲然笑容,“那時候,大庾嶺的梅花恰好盛開,漫山遍野的白梅,比雪景還要壯美?!?/br> 張九齡笑著點頭。 然后,他示意將軍低下頭來,在他的耳邊說了句話。 將軍的臉色變得鄭重,半晌才低聲應(yīng)道:“是!” 五 幾縷涼風(fēng)纏綿在荊州古城的星夜,齊碩悄悄跟著張九齡和將軍,看著師生二人上了簡陋的馬車,驅(qū)車趕到一處偏僻的農(nóng)莊。 簡樸的木門一開,歡聲笑語頓時傳來,孩童們的大叫大喊聲比天空的繁星還要熱鬧。 “張叔叔!” “張叔叔,你怎么三天都不來看我們?你給我們帶了什么好吃的?” “我要桂花糖!” “……” 紅衣少女躲在屋梁上,突然有點后悔自己的好奇心了——下面實在太亂,耳朵被吵得發(fā)疼,孩童們像熬好的香甜粘膩的糖汁一樣撲到張九齡身上,把他圍得動彈不得。不知道是哪個懂事一點的孩子對其他孩子大叫:“別擠別擠,快讓張叔叔坐下休息!” “不要緊?!睆埦琵g的眼睛溫暖如湖,指了指身后,“看,我給你們帶了個哥哥來?!?/br> 孩子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朝后看,這才注意到跟著來的人。 “哥哥,你和人打架了,”一個孩童皺著鼻子鄙視地上下打量將軍,“是不乖的壞孩子?!?/br> 將軍低頭看著自己身上的血跡,嘴角抽搐了幾下,臉上的表情十分豐富。 “你們把東西收拾好,跟著哥哥坐馬車,去城外的新家去?!睆埦琵g停頓了一下才說出后面的話,“短時間內(nèi),就不要回來了?!?/br> 孩童們又驚奇又興奮。 “什么新家?” “張叔叔也一起去!” “我暫不同去,但我會去看你們的?!睆埦琵g不知是在對孩子們說,還是在對將軍說,“放心?!?/br> 孩童們對張九齡十分信任依賴,聽他這么一說,立刻熱火朝天地開始收拾東西,紙鳶、陶罐、蟈蟈籠子、卷了角的《三字經(jīng)》、涂滿亂七八糟墨跡的連環(huán)畫…… 趁著孩童們收拾的空隙,將軍見張九齡臉色不太好,便把他扶到旁邊坐下:“老師,這些孩子都是你在荊州上任之后收留的?” 張九齡點頭:“荊州幾年旱災(zāi),雖然有賑濟(jì)和減免賦稅,但還是許多人餓死,不少孤兒流離失所,我在街頭看到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在爭搶一碗馬尿,凄慘令人心酸,但官府收容孤兒在荊州沒有先例,于是我就自己把他們收留下來,買下這間農(nóng)莊來安置,供他們衣食,教他們讀書寫字。” 齊碩在屋梁上長長嘆了口氣,原來,張九齡大人沒有偷偷養(yǎng)老鼠,卻養(yǎng)了幾十個孩子。難怪他自己的府宅寒酸破陋…… 天還沒有亮,一切已準(zhǔn)備停當(dāng)。 張九齡執(zhí)著將軍的手又囑咐了幾句,看著孩子們一個個上了馬車。抱著包袱的孩子們小臉上滿是期待,七嘴八舌打鬧不停。 就在將軍縱身上馬時,張九齡突然叫住他:“昀兒。” 將軍從馬車上回過頭,張九齡的身形在星空下顯得有些單薄,卻溫暖如燈,淡色的嘴唇動了動,最終卻只說:“路上當(dāng)心。” “放心吧老師!”將軍一揚(yáng)馬鞭,“我把這些小家伙送到了就回來,往返只需要三個時辰!” 馬車絕塵而去,碾碎一地星光。 風(fēng)露中霄,張九齡靜靜佇立著,目送馬車漸漸遠(yuǎn)去——大唐宰相的神色太過平靜,使得悲愴更為醒目。 許久,他身后傳來一陣腳步聲。 “這就是你的選擇?”來的人是杜掌柜,星空下他的身影難以描畫,宛若半身修羅,半身佛陀,“這么多年,你一點也沒有變。” “你卻變了。”張九齡的聲音里有種東西令人心碎。 杜清晝臉色一僵,隨即無聲大笑:“何止是變了?自從我唯一的親人死后,曾經(jīng)的杜清晝,就死去了!” 張九齡溫和的眼睛第一次出現(xiàn)悲傷的裂痕,他緩緩閉上眼睛:“這是我的錯,沒能阻止悲劇發(fā)生。只是,別再用更多的遺憾,來彌補(bǔ)曾經(jīng)的遺憾?!?/br> 開元二十四年,安祿山討伐契丹失利,依軍法應(yīng)處死;但安祿山深得圣寵,許多官員都替他求情。只有中書令張九齡和監(jiān)察御史杜清晝力排眾議,請求治安祿山死罪。杜清晝上書稱“大唐律法,不可不尊;國之碩鼠,不可不除”,皇上將他們的奏折放到一邊,保下了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