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其實(shí)在寧書看來,三個寶能長成這樣,是因?yàn)榱謬鴹澋幕蛘约傲帜笇λ麄兊年P(guān)愛足夠。不然爹不在,娘不管,如果沒有林母的慈愛,不知道他們是什么樣子了。 不過寧書自然不會說這些,她只是淡淡笑道:“我可是甩手掌柜,主要還是他們奶奶教的,他們小的時候還是靠我婆婆帶的?!边@話也不是假的,看看老宅的八個孩子,個個乖巧懂事。 拿張琴芳來說,二房的四個孩子靠她教?你顯然不可能。所以還得是林母教的好。 旁人聽到寧書夸林母,就覺得寧書會處,雖然三個寶是林母帶大的,這是全村都知道的,但是寧書能這樣坦蕩的承認(rèn),并且夸婆婆,這叫任何一個婆婆聽了,心里都舒服。 所以這話很快,傳到了林母的耳中。 寧書帶著三個孩子好不容易拎到家了,手掌都已經(jīng)紅了,雖然有一寶的小籃子分擔(dān)了十分之一的重量,可她還是拎的累。早知道,她應(yīng)該拿籮筐來挑的,20斤玉米粒,兩邊各10斤的話,挑起來就不會累了,還很輕松的。 林國棟是下午回來的,回來的時候?qū)帟谑帐凹依铮^年了,衛(wèi)生要打掃,床單被套都要換。見林國棟回來,寧書好奇的問:“怎么樣?調(diào)查到了嗎?” 林國棟看著她急忙打聽的樣子,不由的覺得好笑?!罢{(diào)查到了,不是問題?!?/br> 寧書瞪了他一眼:“不是問題是個什么情況?。縿e說話說一半啊。”這人真是的,這話和沒說有什么區(qū)別? 林國棟當(dāng)然不會說話說一半了,就是想看看她著急的樣子?!罢录覂煞蚱奘瞧胀ǖ墓と?,沒其他的背景。章子豪是章家的老大,下面還有弟弟meimei,弟弟meimei年紀(jì)小,最大剛好14歲。最近下鄉(xiāng)風(fēng)聲有點(diǎn)急,街道辦去催了他們家好幾次了,讓他們盡快來報(bào)名下鄉(xiāng)的人選,不過他們家還沒報(bào)上去。” 寧書聽到這里,感覺聽出了一點(diǎn)意思:“所以章子豪纏著小晶,是為了結(jié)婚躲避下鄉(xiāng)?”她想到自己當(dāng)年下鄉(xiāng)的時候,也不過16歲,寧樺和寧詩也不過十四歲。想到這里,她道,“雖然下鄉(xiāng)規(guī)定的年齡是16歲,但是街道辦只要有人來報(bào)名,并不會管對方到不到16歲?!?/br> “這個我倒是不清楚?!绷謬鴹澥寝r(nóng)村人,不需要下鄉(xiāng),自然也沒有了解過下鄉(xiāng)的政策。 “那你說小晶能成功嗎?”寧書又問。“章子豪的弟弟meimei最大也才14歲,和章子豪暫時沒有利益關(guān)系?!?/br> 林國棟道:“你也說了,街道辦只要有人去報(bào)名就可以,我們以最大的懷疑去判斷,章子豪會不會為了自己留在城里把他弟弟的名字報(bào)上去?”他不是一個多疑的人,但是一個會糾纏女同志的人,品德并不高尚。 尤其是……林國棟看了自己的媳婦一眼,從他媳婦這里他已經(jīng)明白了下鄉(xiāng)政策的巧妙用法,就不得不這樣懷疑了。 寧書覺得林國棟看她的眼神有些莫名其妙。但是為了自己留在城里,把別人的名字報(bào)上去也是可能的。 當(dāng)初寧父寧母不就是為了長子長女留城,把她的名字報(bào)上去了嗎?只不過偷雞不成蝕把米而已。 得利者她沒有放過,不要嚷嚷著這是寧父寧母的錯,寧父寧母也是為了他們。至于寧樺寧詩,他們和她只差了兩歲,從小到大可沒少和她打架,沒少欺負(fù)她。 “所以,小晶可以從章子豪的弟弟下手?”寧書覺得林國棟不會說無中生有的話,他既然這樣說了,說明章子豪兄弟間有問題存在。 林國棟向她挑了挑眉:“你猜?!?/br> 猜你妹。 現(xiàn)代人大概最討厭這兩個字了??丛诹謬鴹澆皇撬@個時代的人,不明白這兩個字惹人厭的程度,她就不生他的氣了。“你去把這20來斤的玉米粒磨成玉米粉吧,晚上就做玉米粉疙瘩。”香噴噴的玉米粉,她超級喜歡。 比起白面,她更加喜歡玉米粉,有一股玉米濃漿的味道。 林國棟拎起玉米粒。 “我也去?!倍毟纤?,蹦蹦跳跳的。 一寶沒有去,帶著三寶在家里玩。 磨玉米粉的石磨在村委大院里,林國棟去的時候,那里已經(jīng)排了很多人了。今天發(fā)糧食,來排隊(duì)磨玉米粉的人不少,林母也在其中。 看到林國棟,林母大聲叫道:“老三,你把玉米粒拿過來,待會兒你大哥磨的時候給你也磨了。” 林母也不是叫林國豐磨的意思,是因?yàn)樗旁谇懊妫謬鴹潉倎砼诺谋容^后,他們之間隔了十來個人,輪到林國棟得耽誤不少時間。 林國棟嗯了一聲,就把20來斤的玉米粒拎了過去。 這在鄉(xiāng)下是常有的事情,只不過限于父母和子女之間,就是親兄弟都不行。如果等明年老宅分家了,林國豐家排在前面,林國棟就不能插隊(duì)了。不然每個人都插隊(duì),后面的人得排到什么時候? “老三,你媳婦喜歡吃玉米面疙瘩,你們這點(diǎn)玉米粉夠吃嗎?”林母問,他們家分的玉米粒不少,如果老三媳婦的話,等分家后,他和老頭子的糧食分來,可給老三家拿一些過去。 分家后她拿的好不心虛,這兩天她和老頭子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在討論以后的養(yǎng)老問題。那天在老三家,老頭子說的果斷,以后的養(yǎng)老就交給老三了,但其實(shí)也不需要,他們這年紀(jì)還能掙一點(diǎn),自己的日子也能過。 當(dāng)然了,老三孝順,他們也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