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但還是故意道,“你對孔明這么大信心?真覺得他能穩(wěn)住袁術(shù)?” 張禎信心滿滿,“能!” 開玩笑,那可是諸葛亮。 雖年紀(jì)還小,左右一個袁術(shù)也綽綽有余。 呂布笑道:“既如此,后軍便少留一些人,關(guān)羽、張飛、趙云都可調(diào)往前來?!?/br> 其實他們也想過兩袁或許會聯(lián)合。 劉備那一支后軍,防的就是袁術(shù)。 現(xiàn)在神悅既然這般有把握,關(guān)、張、趙就不能浪費了,讓劉備統(tǒng)后軍即可。 張禎沒意見。 調(diào)兵遣將,那是呂布的強項。 跟陳宮、賈詡、荀彧組成的智囊團(tuán)一說,三人也都頗感驚奇。 孔明那么小的年紀(jì),又沒有參與這些事,卻能看出潛藏的危機,并且前去解決,很是難得。 陳宮、賈詡是見過孔明的,當(dāng)時只覺此子聰穎,沒想到還有大智大勇。 荀彧沒見過他,但牢牢記住了諸葛亮這個名字。 忽聽呂布嘆道,“生子當(dāng)如孔明?!?/br> 張禎:......!?。?/br> 呂布一眼看見不遠(yuǎn)處的孫權(quán),又加一句,“長子如孔明,次子如仲謀?!?/br> 這兩個小兒郎,他都甚是喜愛。 若是女兒的話,最好隨神悅。 張禎:“......你還真敢想。” 呂布目帶期翼,“神悅,你覺得可能么?” 張禎:“......不太可能?!?/br> 孫權(quán)暫且不提,想有孔明那樣的兒子,得中基因彩票。 鳳仙啊,我看你不像有這運氣的樣子。 呂布還不放棄,“若是有個十分聰慧的母親呢?” 張禎就事論事,“還是不可能?!?/br> 親,母親再聰慧也沒用,你會拉后腿。 呂布被打擊到了,默默跑去找曹cao。 行軍這些時日,他與曹cao越來越有話說了。 ——至于曹cao想不想跟他說話,那不重要。 第186章 不經(jīng)過血與火的洗禮,就開不出盛世芳華 因步兵為主,大軍行進(jìn)速度不算很快,張禎跟得上。 時而坐車,時而騎馬,適應(yīng)良好。 臺氏父子還給她打造了一套輕便的盔甲,穿在身上英姿颯爽,如同女將軍。 她從銅鏡中看到,都差點被自己迷倒。 也就能理解呂布為啥動不動就瞅她一眼。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呀。 她看到軍中帥哥美男,也忍不住多看呢。 比如孫策、周瑜、趙云等等。 馬超就算了,帥雖帥,太狂太張揚,腦子還不大好。 當(dāng)然了,最令人矚目的其實是呂鳳仙。 體魄偉岸,面容堅毅,一身百花戰(zhàn)袍叫他穿得威風(fēng)凜凜,三叉束發(fā)紫金冠更添威儀。 再加上兇猛的赤兔馬,就是個活生生的古代大將軍模板。 誰見了都得贊一聲威武。 孫權(quán)更是極為崇拜,跟屁蟲似的不離呂布左右。 他哥是左先鋒,不便帶著幼弟,將他托付給呂布。 這小子嘴又甜,吹捧得呂布眉開眼笑,甚至產(chǎn)生了認(rèn)他為義子的想法,還跟張禎商量。 張禎無語半天,回他三個字,“你隨意。” 呂布收孫權(quán)為義子? 這種神展開誰能想到? 但呂布又猶豫了,因為想到自己兩任義父的下場。 感覺不祥,遂打消此念。 快進(jìn)冀州時,某天扎營后,中軍大帳前燃起熊熊篝火,有頭有臉的將領(lǐng)、謀士們都跑來烤火。 張禎左邊是陳宮,右邊是荀彧,與他們談天說地,好不快活。 呂布沒在,跟曹cao躲在大帳里不知道干嘛。 “神悅,我有一事不解,能不能問問你?!?/br> 陳宮一邊燒豆子吃,一邊說道。 張禎盯著他燒好的豆子,“問唄,有啥不能問的?!?/br> 陳宮遞給她一把,“為何力主伐袁?” 在他的印象中,神悅喜歡使用柔和的手段,不喜歡動兵戈。 之前向兩袁施壓索糧、調(diào)停公孫瓚與袁紹、迫使世家讓出土地,都是如此。 就連幫陶謙打曹cao,她都交待點到為止,勿要造成大的傷亡。 總而言之,她其實很謹(jǐn)慎,凡事以和為貴。 可這一次,是她先提出討伐袁紹。 張禎沉默片刻,道,“因為我意識到自己犯了個錯誤?!?/br> 陳宮:“什么錯誤?” 神悅有錯么,他咋沒發(fā)現(xiàn)? 荀彧也專心聽著。 張禎輕聲道,“不經(jīng)過血與火的洗禮,就開不出盛世芳華?!?/br> 后世看三國群雄,與同時代的人看三國群雄,視角是不一樣的。 同時代的視角,各方勢力互為仇敵,難以并存。 后世的視角,雖然打來打去,但都不是外人。 正如她與公孫瓚所說,書同文、車同軌,那就是兄弟。 因此努力維系著和平,想通過政治手段、經(jīng)濟(jì)手段削弱諸侯們的實力,鞏固朝廷的大一統(tǒng)。 打個比方,她將這時代當(dāng)成易碎的瓷器,輕拿輕放,小心翼翼。 但反軍攻打關(guān)中一事,讓她認(rèn)識到了自己的天真。 她把大家當(dāng)瓷器,大家把自己當(dāng)成耐打耐摔的泥胚。 無論是袁紹、馬騰、韓遂,還是反軍,似乎都沒把人命當(dāng)回事兒。 這其中反軍更慘一點,連自己的命也不怎么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