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不會以為是治病,只會以為是殘忍的虐.殺現(xiàn)場。 如果患者恰巧是這古人的親友,那他會做什么呢? 肯定是打跑醫(yī)生,“救”出患者。 同理,那些現(xiàn)代醫(yī)生若能看到一千多年后更為神奇的醫(yī)療方式,又能理解嗎? 不用苛責嘲笑,這不是愚蠢不愚蠢的問題,只是認知上的不同。 時光洪流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優(yōu)勢和局限。 她是穿越者,有著抗疫經(jīng)驗,還知道華佗、張仲景都是傳頌千年的名醫(yī),她的經(jīng)驗加上他們的醫(yī)術(shù),應對漢壽大疫至少有七分的把握。 但高順沒有上帝視角,他不知道。 他只是以自己過往的認知,判斷出這件事情很危險,有可能讓她喪命。 不勸她、不跟她溝通,而是直接采取軟禁這種過激的方式,應該是怕被她說服。 可是,這么做對他自己沒有半點好處。 還會得罪她。 因為,就算是為了她好,辜負她的信任、軟禁她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是職場上的大忌。 以常理推之,往后她會防著他、戒備他,不會再重用。 ——這件事情上你能軟禁我,那別的事情上,你會不會也打著為我好的旗號,再次違背我的意愿呢? 嫌隙由此而生,難以回到從前。 比較聰明的做法,是苦口婆心地用言語勸說她,她當然不會聽,執(zhí)意要去漢壽防治大疫,他很無奈,只能尊重她的決定。 若是成功,皆大歡喜。 若是失敗,她染上疫癥死于漢壽,他也勸過,盡力了。 呂布回來也怪不到他頭上。 但高順沒有采取這種聰明人的做法,而是粗暴地軟禁了她。 是他想不到這些內(nèi)里玄機嗎? 當然不是,他又不蠢。 他只是把她當成了自家人,并且寄予厚望,所以寧愿被她記恨,也要做出自以為正確的選擇。 可這樣的高順,她又怎么記恨得起來? 何況,雖然關(guān)了她,事情可沒少做。 按照她的治疫手冊,有條不紊地執(zhí)行著。 其一,布告天下,朝廷回應劉表的請求,將派特使入荊治疫。 其二,動員關(guān)中醫(yī)者,與青囊堂同赴漢壽。 其三,根據(jù)華佗的要求,大批量采購藥材。 其四,采購、并號召關(guān)中世族捐獻細布,發(fā)動百姓制成簡單的防護衣,包含口.罩、手套等等。 其五,籌集糧草、物資、馬匹、車輛等等,做好出行準備。 其六,征調(diào)三千精兵,一同前往。 跟她要求不同的只有一點,高順不想讓她去,便沒公布特使是她,而是表華佗為太醫(yī)丞,此行以華佗為首。 小皇帝也反對她去,立時同意了。 這些事情,都是高順每天晚上派親隨過來告知她的。 隔著門,堵著耳朵,只能說,不能聽。 ......這到底是有多害怕聽到她的聲音?竟然防到這種地步! 張禎無語至極。 感覺自己的口才被嚴重高估,已經(jīng)妖魔化。 她要有那么大的本事,還打什么仗,每次讓她上場就行了呀! 高順的親隨還送來了家人給她的信,每一封都夸高順做得對,勸她好生待著,不要冒險。 母親和姐妹們的信上,還有淚痕。 jiejie如意說,知道她肯定有自己的考量,但請她想想父母親人,她若有個好歹,大家會有多悲傷。 兄長張五郎也說,她不通醫(yī)術(shù),去了也作用不大,還會讓親友擔憂,不如留在長安打理后勤事宜,讓華神醫(yī)一行沒有后顧之憂。 張禎承認,他們說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可她去漢壽,本來圖的就是一舉多得! 不去就虧了啊! 想給他們回信解釋也不行,高順的親隨說,將軍有令,與治疫無關(guān)的紙張,一律不許傳遞。 “女君,你就認命了么?” 月涼如水,周羽、花妮陪著她在長廊一側(cè)賞月。 聽著外面甲士的走動聲,兩人恨不能拖高順來打一頓。 女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他管! 張禎微微一笑,小聲道,“收拾好行裝,三日后他再不開門,我們就自己出去!” 剛收到消息的那一晚,她就列好了時間流程表。 所有準備工作,至少需要十二天。 時間很長,可這已經(jīng)是她能拿出的最快的速度。 如果不是有關(guān)中保衛(wèi)戰(zhàn)時官民協(xié)同的經(jīng)驗,還做不到這么快呢。 她也知道漢壽急需幫助,但如果不做好準備,去了又有何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理都是相通的。 高順是在第二日軟禁她,加上被軟禁的三日,是五日。 她再給高順三日,希望他能自己想明白,那就是第八日。 還剩四日,足夠她檢查各項籌備工作。 第十二日,她一定要率眾去荊州。 周羽:“......怎么出?” 她和花妮都出不去,女君細胳膊細腿的,能怎么辦? 張禎:“秘密,不能說,到時你就知道了?!?/br> 呂布、高順等人怕她遭遇不測,對她嚴密保護,墨家同門也怕。 所以悄悄給了她各種防身利器。 有些藏在她家中小樓里,有些就在這個她常住的院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