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對書籍的珍惜。 尤其還是教種田的書。 視若珍寶,小心收藏。 張禎還答應他們,任職滿兩年,這兩本書就歸他們個人所有,以后可以帶走。 《漢壽戰(zhàn)疫記》也終于編撰校稿完成,印了三千冊,與《說文解字》一道,由課農(nóng)司屬吏順路送去給各縣縣令,算是公務(wù)用書。 剩下的,都放在萬書坊出售。 華佗、張仲景等人的名聲,也隨之傳遍天下。 青囊堂也趁勢而起,擴張到了整個關(guān)中。 但主持擴張的不是華佗,他沒那生意頭腦,張禎也沒有。 是誰呢? 張禎的三叔張泊。 他沒走仕途,管著家里庶務(wù),與華佗接觸較多。 時間長了,就覺得青囊堂只開在長安屈才了,遂提出一系列建議。 華佗煩不勝煩,他只想好好研究醫(yī)術(shù)。 轉(zhuǎn)念一想,你行你上啊。 就把張泊拉進了青囊堂,讓他管店鋪經(jīng)營。 張泊欣然從命,開始了他的龐大計劃。 關(guān)中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打算開往荊州、冀州、幽州、遼東、全天下! 張禎聽得咂舌,沒想到啊,家里還有個商業(yè)奇才! 醫(yī)藥業(yè)有多賺錢,她是知道的。 就算本分行商,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這個時期,也不用擔憂三叔會借自己的勢欺壓同行,或者坑害百姓,祖母時時敲打著呢。 總之青囊堂的事情不用她費心,等著麻袋裝錢就行。 她現(xiàn)在需要費心的,是春種。 人間四五月,農(nóng)夫汗如雨。 想要秋收萬顆子,春天就得好好耕種,糧食不會從天上自己掉下來。 身體力行地勸課農(nóng)桑,關(guān)注農(nóng)事。 還時常帶人巡視關(guān)中各地,盼望今秋大豐收。 —— “神悅,你知道將士們眼下最為崇敬的人是誰么?” 寬大的馬車上,呂布慢悠悠問道。 張禎都不需要思索,順口答道,“自然是大將軍!” 呂布好整以暇地道,“不,不是我,是仁熙靖國長公主?!?/br> 張禎:“......受之有愧,這是個誤會。” 她的初衷,是為了做肥料。 之所以想到軍中,一是因為前世的慣性思維,二是沒有別的閑人。 不是專門為了安置老弱病殘的士卒。 而且他們?nèi)チ烁骺h也是要干活的,并非躺平養(yǎng)老。 呂布正色道,“何談愧字?就算是誤會,將士們也受益。” 神悅是君子,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張禎:“......也要多謝大將軍支持?!?/br> 他若不同意,此事就做不成。 呂布專注地看著她,面露微笑,“我不支持你,還能支持誰呢?” 張禎臉上發(fā)熱,被這樣的人全心注視著,說真的很難心如止水。 微微側(cè)頭,避開他的目光,“大將軍,皇莊不遠,你不用陪我去。” 今日,她要去皇莊查看清河二號、北海二號的長勢。 清河系列,是用劉備送來的野生稻谷培育的。 北海系列,則是孔融送來的。 去年結(jié)穗還不錯,每株都達到了七十以上,就不知道今年如何。 呂布:“我無事,閑著也無趣。” 他是真的無事。 主要是高順太能干了,再加上陳宮和賈詡等人,感覺大將軍府有他沒他都一樣。 他的作用跟小皇帝差不多,重要場合露個面,平時很閑散。 可惜關(guān)中盜匪都絕跡了,他想剿匪都不行。 別的地方還有,但大家都不讓他出京。 老曹還來信說,請大將軍自重,勿與將士搶功。 張遼、劉備、孫策、公孫瓚等人也來了信,內(nèi)容大同小異,都是說轄地盜匪他們自己會負責,無需出動大將軍,勸他好生待在京中,千萬不要離京。 他簡直無語。 ......別自作多情了好么?誰愛去找你們? 又是東北經(jīng)略,又是西北經(jīng)略、東南經(jīng)略、西南經(jīng)略,神悅所圖甚大,等過幾年糧食充足,必有遠征。 身為大將軍,到時他肯定要去。 或許還會去很久。 因而現(xiàn)在只想陪著神悅。 見她又要看書,伸手取過來合上,勸道,“到皇莊再看,仔細傷眼睛。” 張禎:“......好?!?/br> 索性閉目養(yǎng)神。 呂布看了半晌,越看越喜歡,傾身在她臉上輕輕一吻。 蜻蜓點水一般,又溫柔又綣繾。 張禎捂臉。 哎,跟呂鳳仙呆一塊兒,仿佛時刻受到荷爾蒙的侵襲。 呂布剛握住她手臂,馬車忽然停下,花妮的聲音傳進來,“女君、大將軍,前面在修水渠,馬車過不去了,只能騎馬?!?/br> 只得掀開車簾,扶張禎下車。 前方不遠處,一群服徭役的農(nóng)夫正掄起鋤頭開挖。 張禎隨意一看,發(fā)現(xiàn)主持修建這條水渠的,是她墨家同門曾發(fā)。 興修水利,向來是耕種田地的配套工程。 因此今年一開春,她就啟動了這一項目。 朝廷原先也有這方面的人才,再加上擅長此事的墨家傳人,集思廣益,實地勘測過后,報上來八道大渠。 小渠各縣自己修,他們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