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匡扶漢室,她是認(rèn)真的在線閱讀 - 第500章

第50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斗破蒼穹、凡人修仙傳
    在座諸將,沒人比他更希望有一場大功勞。

    因為,他迫不及待想去京城,去父親面前炫耀。

    他會讓父親知道,誰才是袁家最有出息的兒郎!

    麴義、高干都點(diǎn)頭,“正是這個理兒!”

    他們也需要功勞封妻蔭子,衣錦還鄉(xiāng)。

    遼東出征的軍報傳回長安,張禎細(xì)細(xì)看完,出了會兒神。

    呂布用兵七萬,公孫瓚用兵四萬,合起來十一萬。

    而且還是兩路出征,做好了大半年的準(zhǔn)備,武器齊備,糧草充足。

    漢武帝劉徹要是知道了,肯定得眼紅。

    他當(dāng)年可沒這么好的條件。

    明明將大漢疆域從兩百多萬平方公里,擴(kuò)展到六百多萬平方公里,還被罵為窮兵黷武。

    ......可能他也確實窮兵黷武了,但放在時間長河上來看,他只是提前打了后世必須得打的仗。

    張禎不敢說自己比他幸運(yùn)。

    因為她所穿越的時代,是即將崩塌的東漢末年。

    但也正因即將崩塌,反倒能夠破而后立,背水一戰(zhàn)。

    若是在劉協(xié)父親、祖父時代,有些事情反而不能大刀闊斧地進(jìn)行。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又似乎是幸運(yùn)的。

    還真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br>
    而她比漢武帝更幸運(yùn)的地方在于,將星如云,謀臣似雨。

    隨便拎出一個,都能威震一方。

    不像漢武帝,最拿得出手的也就衛(wèi)青、霍去病,這兩人一離世,就沒了后續(xù)者。

    李廣、李陵這一家,說真的又悲情又坑。

    張禎輕笑一聲,收好軍報,給公孫瓚寫信。

    內(nèi)容就一個,令諸軍收集大漢沒有的種子,吃的、用的、玩的,只要覺得有些許價值,都不要放過,通通送到長安。

    這事兒,之前她就跟呂布和公孫瓚說過。

    怕公孫瓚忘記,多提一次。

    呂布倒不用多囑咐,他不會忘。

    兩邊都是黃金夢幻陣容,張禎也沒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

    事實上,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將領(lǐng)、謀士,把人都派出去,主要是怕他們精力無處發(fā)泄,又在漢室腹地作亂。

    眼下,她最關(guān)注的是一件事,白玉京。

    大軍一走,就召開了小朝會,讓諸公商議白玉京應(yīng)該建造在哪兒。

    諸葛亮也列席。

    朝中諸公也都隱隱綽綽聽說了要建新都城,極為興奮,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如果是以前,他們定然反對,因為窮。

    只會建議小皇帝將就遷回東都洛陽。

    現(xiàn)在不一樣了,有錢了,四億兩千萬!

    若是還不夠,國庫湊一湊,稅賦湊一湊,也就基本夠了。

    經(jīng)過半個多月的商討,或者說爭吵,最終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還是選在中州河南。

    但不是洛陽,也不是開封或任何一座現(xiàn)有城池。

    張禎說得很明白,不在舊城池的基礎(chǔ)上重修,而是新建。

    她要一座全新的都城。

    具體建在哪兒呢?她也不知道。

    于是派出白玉京尋址小分隊。

    隊長,不,特使是基建狂魔李嚴(yán),副使是張松。

    張禎沒有忘記,張松會畫輿圖,還畫得很好。

    成員有墨家三位傳人,秦書、單冬、胡維,都是基建專家。

    還有幾位中常侍,以及袁紹之子袁尚,劉表之子劉琮,袁術(shù)之子袁曜。

    落魄三人組覺得這是個巧宗,非要把兒子塞進(jìn)來混個資歷,還送了重禮。

    張禎沒理由不收。

    這種事情,這三家想壞也壞不了。

    而且她看袁尚、劉琮、袁曜等人,當(dāng)大漢順臣當(dāng)?shù)猛τ淇斓?,不像他們的父輩,沒那么多痛苦糾結(jié)。

    張松還引薦了一個人,好友法正。

    張禎自然也同意。

    等這行人離開長安,她最關(guān)注的就只剩兩件事。

    一是鹽務(wù),二是春耕。

    不過,前者有鹽務(wù)司,后者有課農(nóng)司,兩件大事都在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進(jìn)行著,她并不需要花費(fèi)太多的心力。

    暗地里沾沾自喜,穿越多年,總算是享受到了垂拱而治的快樂。

    找對人,做對事,一切就會變得很簡單!

    但話雖如此,始終還是心系農(nóng)田,像去年一樣,時常在關(guān)中各地巡視,勸課農(nóng)桑,過問民生。

    對于這樣的張禎,關(guān)中百姓也都習(xí)慣了。

    第405章 白如雪,軟如綿,上品好鹽

    自古以來,華夏就有著漫長的海岸線。

    諸葛亮和賈詡不僅劃分出了食鹽的十大銷售區(qū)域,還劃分出了相應(yīng)的十大鹽區(qū)。

    并且采取就近原則,盡量讓鹽區(qū)靠近銷售區(qū)域。

    比如,銷售區(qū)域在南方、西方的,鹽區(qū)便劃在江蘇長江以北的黃海沿岸,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兩淮鹽場,又叫蘇北鹽場。

    因位于淮河故道入海口的南北而得名。

    淮河以北的叫淮北鹽場,淮河以南的叫淮南鹽場,相較而言,淮南鹽場歷史更為悠久,西漢時的吳王劉濞,就因封地在廣陵而煮海為鹽,成為天下巨富。

    這也是兩淮鹽業(yè)在歷史上的最早記載。

    在這個時期,淮北鹽場只是初具雛形,還有很大的開發(fā)空間。

    銷售區(qū)域在北方、東方的,鹽區(qū)劃分在渤海沿岸的長蘆鹽場,或者遼東灣鹽場、萊州灣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