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林榮也學(xué)著他的樣兒,丟了枝條進(jìn)去,好奇地道,“諸葛校尉,為何丟段黃魚茨進(jìn)去,就知道能不能進(jìn)行下一步?” 小冊子上寫了這么做,卻沒寫緣由。 這種名叫黃魚茨的灌木,只在鹽場有,別的地方他都沒見過。 諸葛亮沉吟道,“因?yàn)樗軝z測出鹵水中的含鹽量,含鹽量高,黃魚茨就能浮起來,含鹽量低,就得再曬?!?/br> 林榮、俞承等人聽得似懂非懂。 其實(shí)諸葛亮也一樣。 告訴他這個(gè)原理的張禎也一樣。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過了幾個(gè)時(shí)辰,所有人都看見,鹵水漸漸結(jié)晶凝固,為讓其更均勻,諸葛亮又讓鹽工以木耙梳理幾次。 然后,便是一池雪白。 眾人臉上的表情,就如同后世看到了大變活人。 喜悅、震驚、不敢置信。 “......這就成了?” 有人喃喃道。 這才四日?。?/br> 周圍一大片鹽田里,全是白花花的鹽,怕有幾千斤! 如果是煮鹽法,得耗費(fèi)多少柴火、人力、物力,也不可能這么快! 可這曬鹽法,只需陽光、海風(fēng),還十分快速! 只要看好了天氣,那就無窮無盡了! 林榮放聲大笑,微咸的海風(fēng)都讓他感覺到了甜。 俞承彎腰,捏起一小撮放到嘴里,品酒似的細(xì)細(xì)嘗了嘗,陶醉地道,“鮮,咸,好!” 比煮出來的鹽更有味道! 沒人笑他,因?yàn)榇蠹叶荚跔幭瓤趾蟮仄穱L。 諸葛亮也嘗了點(diǎn),嘆道,“白如雪,軟如綿,上品好鹽!” 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鹽務(wù)新政,成了! 第406章 你就知足罷,至少沒叫你咸娘娘 “大哥,大嫂,在家么?” 陳翠花咋咋呼呼地推開哥嫂家的門,往堂屋里跑。 劉二娘坐在墻角補(bǔ)衣裳,有氣無力地道,“我在,你哥去砍柴了?!?/br> 陳翠花急道,“還磨蹭什么,快,跟我去買鹽!” 劉二娘推辭,“買什么鹽,家里還有。” 陳翠花更急了,“還有?有多少?不到一勺罷?我還不知道你!菜里只舍得放少許鹽!大哥要是變成大脖子,我看你哭不哭!” 她記得很清楚,早逝的父親就是個(gè)大脖子,吃飯喝水都困難,說話嘶嘶的,別人看著可怕,他自己也難受。 莊里有見識的人說,這是因?yàn)闆]吃夠鹽得的病。 父親不到三十就去了,可能也跟這病有關(guān)。 而得這種病的人,莊里還有很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cuò)覺,這一年來,大哥的脖子似乎也大了,她害怕得很。 劉二娘苦笑,“翠花啊,不是我小氣。鹽貴,你又不是不知道?!?/br> 小姑子嫁到好人家,能日日吃鹽,她可沒那福氣。 陳翠花:“......我是不是忘了說,今日鹽不貴了?” 劉二娘一怔,“不貴了?” 陳翠花一拍手,“是啊,不貴了!年初朝廷出的布告,大嫂還記得么?說是要降鹽價(jià)!當(dāng)時(shí)我不信,鹽這金貴東西,再降能降到哪兒去!況且鹽又不是朝廷的,是鹽商的,朝廷說的話,鹽商未必會聽。誰知今日真降了!” 劉二娘急切道,“降到多少?” 陳翠花:“與咱這兒的米價(jià)差不多!五文錢,能買好大一捧!鄉(xiāng)親們都買瘋了!” 劉二娘:“......真的?” 與米價(jià)差不多! 她活這么大歲數(shù),也沒聽說過這種事。 陳翠花很無奈,“騙你做甚!你再不走,只怕鹽都賣完了,明日還是不是這個(gè)價(jià),誰都說不準(zhǔn)!” 她那個(gè)一文掰成兩文花的婆婆,這回都舍得拿出錢來,買了五大罐子,估計(jì)能吃到過年。 還讓家里人有空就到山上挖野菜,腌成咸菜佐粥。 婆婆腌的咸菜很好吃,她光想想都要流口水了。 只是往年鹽貴,婆婆舍不得多腌。 今年應(yīng)該會腌一大壇。 劉二娘丟下衣裳,“那還等什么,快走!” 找出五文錢,提上鹽罐,拉著小姑子往集市上跑。 路上遇到鄰居,也告知這好消息,大家也都放下手里的活計(jì),拿上鹽罐和錢,匆匆趕往集市。 誰都知道,鹽是好東西。 別的地方再省,也得吃口鹽,否則沒力氣干活。 到了集市,離鹽鋪還很遠(yuǎn),就看到排成長龍的隊(duì)伍。 劉二娘心一沉,暗悔自己在家里跟小姑子廢話,耽擱了光陰。 這么多人,輪到她的時(shí)候,還有鹽么? 其他人大約也是這么想的,臉上都帶了焦急之態(tài),推推搡搡,吵吵嚷嚷。 卻見鹽鋪里出來個(gè)小二,拿著大喇叭叫道,“鄉(xiāng)親們,不要擠,不要慌!鹽多得很,大家都能買到!” 有人嗤之以鼻,“鹽是多得很,價(jià)呢?一樣么?” 多新鮮吶,鹽鋪什么時(shí)候缺過鹽? 鹽再多,也沒見他們降過價(jià)。 今日好不容易鹽鋪發(fā)回癲,誰不想多買點(diǎn)? 小二嗓音洪亮地道,“一樣!往后都是這個(gè)價(jià),不只咱們這兒,天下都一樣!這是朝廷定的,宸王千歲定的!誰敢胡亂漲價(jià),宸王千歲砍他的腦袋!” 有人狐疑道,“有這么好的事兒?牛三兒,莫不是你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