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在線閱讀 - 第513章

第513章

    遷過來做什么呢?

    自然也是邊放牧邊劫掠。

    這讓她不得不產(chǎn)生一種猜測。

    等她打開呂布的軍報,這種猜測得到了證實,漠北大旱,人馬多死,諸部逃散。

    逃向南邊的很多。

    呂布本是中軍,按理應(yīng)在前軍曹cao之后。

    可曹cao一直迷路,不知不覺間,他就沖到最前面去了,也就掌握了大漠第一手消息。

    張禎很擔(dān)心大軍缺水。

    呂布似乎也知道她會擔(dān)心這個問題,隨后寫道,他們很幸運,找的向?qū)б埠芸孔V,總能找到水源,讓她不要擔(dān)憂。

    又說,此次定要封狼居胥,否則不回還。

    張禎默默祝他得償所愿。

    想到即將有大批難民,不,大批胡人內(nèi)附,她又打開一本冊子,看了上面記錄的糧食庫存,心里有了底。

    而且,馬上就要秋收了。

    關(guān)中看樣子又是一年大豐收。

    各地官府上報的表章,也大多是“碩果累累,長勢喜人。”

    但也有幾個地方要么遇上旱災(zāi),要么遇上水災(zāi),也都立時得到了治理,能補種的補種,不能補種的,安置到別的地區(qū)。

    整體而言,不影響大局。

    張禎已經(jīng)十分感謝老天保佑了。

    現(xiàn)在的疆域雖不如后世大,也不算小,偶遇自然災(zāi)害很正常。

    只要不是三分之二的地域顆粒無收,互相拉扯一下,就能熬過去。

    軍報之外,呂布還給她寫了厚厚的信。

    不是同一天寫的,而是想起什么寫什么,積攢下來,等著送軍報時附上。

    海東青的負重量畢竟有限,承載不了他全部的思念。

    張禎看了開頭就臉紅心熱,果斷收起,等著有空時再細看。

    公孫瓚東征高句麗的軍報,也是喜訊連連。

    與高句麗交戰(zhàn)數(shù)次,無一敗績。

    更可喜的是,前軍張遼,已率大軍攻克了高句麗丸都城。

    張禎目光一定。

    丸都城?這個名字有點特別。

    再在大腦里一搜索,很快想起了與之關(guān)聯(lián)的事件。

    歷史上,遼東被公孫度控制,高句麗與曹魏聯(lián)盟,共同攻打公孫度,后毀約反水,并派兵襲擊遼東西部。

    曹魏出兵鎮(zhèn)壓,打到了高句麗王城丸都城,位于后世的吉林集安郊外丸都山。

    當(dāng)時的高句麗王憂位居逃到沃沮,后修筑平壤城。

    遺憾的是,曹魏政權(quán)以為高句麗已經(jīng)亡了,沒有追過去。

    若干年后的五胡亂華時期,高句麗趁機出兵遼東,侵占漢域,掠奪男女。

    想到這兒,張禎心中一緊,準備看完軍報就回信,告訴張遼和公孫瓚繼續(xù)追,以免養(yǎng)成后患。

    雖然歷史中的高句麗要到唐朝才被滅國,但完全可以提前嘛。

    然而再看下去,她發(fā)現(xiàn)自己多慮了。

    公孫瓚等人壓根沒有收兵的念頭,越過丸都城,追著憂位居的蹤跡,一路向前。

    張禎估摸著,這會兒應(yīng)該到圖們江了。

    不撈到足夠的軍功,大概不會回來。

    這樣也好,省得他們在家里亂。

    想了想,還是給公孫瓚、張遼寫了信。

    讓他們刻石銘記,有的埋于地下,有的立于路旁。

    這叫防患于未然。

    就算未來棒子國還是會出現(xiàn),在鐵證面前,大約也沒臉跟華夏爭各項文化遺產(chǎn)了。

    如同癩蛤蟆跳到腳背上,不致命,但惡心人。

    第415章 金黃的麥浪,沉甸甸的稻谷,是此間最美的風(fēng)景

    通過軍報,張禎也發(fā)現(xiàn)了這兩路遠征軍最大的不同。

    呂布這邊,仿佛整天都在找路,打仗像是順帶的消遣。

    公孫瓚那邊,路很好找,從來不迷路,敵人也是一找一個準,戰(zhàn)事不斷。

    但是,西征軍的敵人,不找到則已,找到就是一個部落。

    東征軍的敵人,則是一小股一小股。

    因此兩邊的戰(zhàn)功核算,目前看來還能齊平。

    排在第一列的,是曹cao和張遼。

    其他人都在后面,差距還有點大。

    這兩路大軍也有相同之處。

    其一,因裝備優(yōu)越、武器超前、糧草充足,對敵人往往能形成碾壓之勢,只要不輕敵,便很難落敗。

    其二,都記得收集中原沒有的物產(chǎn),隨軍報送回長安。

    張禎不辭辛勞,親自點檢他們送回的麻袋、籮筐。

    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有些你都說不上來是個啥,既像石頭,又像植物,難以描述。

    還有幾大塊原石,張禎找人切開,透出瑩瑩寶光,竟是稀有的翡翠品種。

    花妮、周羽都道,“只需一塊,就夠千里送回的耗費了!”

    張禎欣賞了會兒,讓工匠打造成首飾,方便她送人。

    她最感興趣的不是寶石、玩物,而是種子。

    各類種子。

    其中最多的是瓜種。

    雖然不知是什么瓜,但瓜子她還是認識的,有些細長、有些圓扁、有些短粗,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瓜子。

    她還剝了幾顆數(shù)量多的嘗了嘗,挺香。

    然后繼續(xù)找,還是失望。

    籮筐看完了,麻袋也翻完了,并沒有她最想要的那三樣。

    花妮好奇道,“女君,你究竟要找何物?”

    張禎惆悵道,“沒什么,隨便找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