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諸葛亮:“高將軍可曾聽過一句話,狗急跳墻?!?/br> 這話他是聽阿姐說的,用在此處很合適。 誠然,以庶民為質(zhì),對江東世族來說有許多弊端,但只要能解眼前危難,料想他們也顧不得了。 陸遜也有些悲涼地道,“他們連同族都能害,何況庶民。” 高順頗感棘手,皺眉思索破解之道。 馬超不明白這是什么問題,不以為然地道,“那有何難?照攻就是!” 敵人嚇昏了頭,要自損兵力,自毀墻腳,與他們何干? 他高興還來不及。 甘寧也笑道,“如果真是這般,咱們得說聲謝謝!江東世族夠兄弟,好一條妙計,哈哈!” 這種妙計,喪心病狂,又荒謬可笑,就像是敵人發(fā)了瘋,抓起大刀咔咔扎自己兩下,妄圖以這股瘋勁嚇走對手。 也不知是哪個瓜皮想出來的。 等打下吳縣,他一定見見此人,瞻仰一番。 馬超幸災(zāi)樂禍,“內(nèi)亂加外亂,呵,吳縣指日可取?!?/br> 諸葛亮緩慢道,“若我沒猜錯的話,為了讓我們相信他們真敢殺庶民,會先選一批出來,當著我們的面殺。而選的那一批人,應(yīng)是城中乞丐,或無親無故者。這一批若嚇不住,再殺下一批。那下一批,應(yīng)是全家全族,不遺一人。如此,短時間內(nèi),便不會生亂?!?/br> 全家全族被殺,也就不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替他們喊冤。 這樣的血腥手段,也必然暫時嚇唬住城內(nèi)庶民。 馬超冷笑,一揮手臂,豪爽地道,“隨便殺,誰被嚇住,誰是他們孫子......” 說到這兒忽然頓住,轉(zhuǎn)頭看向張禎。 只見她白皙的臉上帶了層薄薄的紅暈,顯得愈發(fā)好看。 這紅暈當然不是因為害羞,而是因為憤怒。 不由暗嘆一聲。 沒錯,世間任何一個武將,都不會被嚇住。 哪怕江東世族屠盡城中庶民,也只是方便他們更快攻入。 唯一一個會被嚇住的人,是張神悅。 這毒計專門針對她。 于是話鋒一轉(zhuǎn),道,“宸王千歲,不如暫回丹陽,待咱們打下吳縣,再迎你來?!?/br> 要破這毒計也簡單,只要不讓張神悅看見,她便不會心軟。 也就不會被江東世族拿捏。 事后若有罵名,也是江東世族承擔(dān)七分,他們這些攻城的將領(lǐng)承擔(dān)三分,與張神悅無關(guān)。 張禎不理他,急著問諸葛亮,“孔明,如何破之?” 既已知道,又如何能裝做不知道! 她也不懷疑江東世族是否真會這么做。 其一,江東世族膽大包天,鼠目寸光,為了保命,任何喪盡天良的事都做得出。 其二,孔明都猜到了,還能有假? 她也承認,唯有如此,才能讓她退兵。 諸葛亮歉然道,“阿姐,我還在想!” 他也是剛剛才想到的,一時之間,也沒有對策。 高順沉吟道,“不如,假裝退兵,趁其不備,再攻來!” 說完自己又否決了,“不,不行!這些人jian詐狡猾,不看到我們切實退兵,不會放了被控制的庶民!” 張燕遲疑道,“王上能言善辯,何不策反城中庶民?” 郭太贊同,“據(jù)我所說,吳郡庶民,都對王上極為敬仰!王上說話,他們會聽!” 他二人與馬超、甘寧不同,庶民出身,因此對庶民懷有同情心。 張禎反問,“我的聲音,要如何傳入城內(nèi)?” 小喇叭不是萬能的,又沒有電力加持,雖能擴音,也有限。 就算找?guī)讉€嗓門大的士卒當傳聲筒,也很難傳到城內(nèi)百姓耳中。 江東世族絕不會讓朝廷大軍靠得太近。 撒傳單也不現(xiàn)實,就算她能讓墨家同門做風(fēng)箏帶入城中,百姓也大多不識字。 還有個更嚴重的問題,假設(shè)百姓真被策反,也沒有武器,貿(mào)然對抗世族只會喪命。 張燕、郭太答不出。 是啊,張師叔不能與城中庶民面對面,怎么策反? 堂內(nèi)眾人,都陷入沉思中。 張禎急得額頭都出了層細汗。 快想,快想,一定有辦法的! 正焦急間,忽然聽見諸葛亮清澈的聲音,“有了!” 第457章 老賊們,叫你們知道小爺?shù)膮柡?/br>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諸葛亮說道,“咱們設(shè)一支奇兵,晝伏夜行,悄悄繞到吳縣后方或側(cè)方。大軍則繼續(xù)正面行軍,逼近吳縣,吸引孫權(quán)和江東世族的注意力!” 張禎眼睛一亮,“大軍不必太快,需與奇兵同時到達吳縣。然后,我們在前方牽制孫權(quán)與江東世族,設(shè)法拖延時間,奇兵打開城墻,放百姓逃生!再殺入城中,制造混亂,里應(yīng)外合,拿下吳縣!” 諸葛亮撫掌,“正是!” 阿姐與他心有靈犀。 馬超立刻起身請命,“宸王千歲,高將軍,這支奇兵,可由我來率領(lǐng)!” 高順不同意,“你乃先鋒,若是不在大軍中,恐惹他們生疑。” 同理,甘寧也不行。 最合適的人選,是張燕和郭太。 他們在大軍中沒有太過突出的表現(xiàn),不易被江東世族記住,就算不在軍中,也沒有人在意。 而且他們來到吳郡多年,熟悉地形,知道怎么走才能避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