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想要搖頭,脖頸卻不聽使喚。 “陛下要立七皇子為儲君?”禁軍總領(lǐng)面沉如水地直起身體,凝視拼命想要搖頭的皇帝。 皇帝瞳孔斜覷向他,急得眼白都有紅血絲生出。 禁軍總領(lǐng)卻以為皇帝是鐵了心要補償七皇子,立他為儲,登時看也不看皇帝了,轉(zhuǎn)身拔步就往外沖。 他沒有再次詢問皇帝,得到皇帝確認(rèn),眉眼之間也不是得知立儲消息的愉悅,這說明他不是在向殷無穢通風(fēng)報信。事關(guān)立儲,禁軍總領(lǐng)不可能無緣無故跑出去,不是主動退出皇位之爭的五皇子,那就只能是,大皇子了。 皇帝想通,瞳孔一縮。 他本就想要傳位于大皇子的,不想對方手眼通天,竟連他身邊的禁軍總領(lǐng)也賄賂買通了去,他身邊的這些兒子,當(dāng)真是沒一個省油的燈。 老大覬覦君父之位,不臣之心;小五有斷袖之癖,不堪大統(tǒng);小七和宦官勾結(jié),大逆不道;小十和小十一又太小了,完全不頂用。 皇帝簡直欲哭無淚,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們怎么成了這副模樣。 · 大皇子得知皇帝要立七弟為儲的時候整個人不可置信站了起來,“你確定這是陛下親口所說?” “是,屬下親耳聽見?!苯娍傤I(lǐng)點頭。 “這怎么可能!怎么能這樣?!本王為大周殫精竭慮宵衣旰食父皇是看不見嗎?怎會立七弟為儲君?!如果立昭王還算是情有可原,立七弟,本王第一個不服!”大皇子大為光火,怒不可遏。 “殿下,消消氣。陛下的意思誰也不知道,屬下聽見了也只當(dāng)作沒聽見。陛下病入膏肓,連話都說不囫圇了,又如何能當(dāng)真,最后皇位花落誰家,還不是各憑本事。七殿下哪里能比得殿下文韜武略,經(jīng)管天下。殿下說,是也不是?”禁軍總領(lǐng)湊上前來,壓低聲道。 大皇子冷靜下來,一想,確實是這個理。 “你說的不錯,”大皇子從書房后走出,負(fù)手沉吟,“陛下的意思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時候,本王應(yīng)該進(jìn)宮親自照顧父皇,直到他康復(fù),或者,殯天?!?/br> “王爺妙計?!?/br> 當(dāng)夜,大皇子以皇帝得了急癥之名進(jìn)宮親自侍奉,一衣一食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沒有任何消息能被流傳出去,他親手照料皇帝,可謂博了個忠孝兩全的美名。 次日,容訣從東廠手中獲得情報,情報中可不是這么說的。大皇子進(jìn)宮乃是因為得知皇帝立儲之意,故而親自前往照顧。 這么說,大皇子拿到皇帝立儲的詔書了? 要真如此,事情就棘手了。 若是沒有詔書,自然是有能者居之;但如果皇帝明確指定了哪位皇子登基為帝,其他皇子名不正言不順,極易招致禍亂。 不行,容訣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他要的,是完完整整沒有爭議地將殷無穢送上那個位置。 也只有殷無穢,能為他掙得一線生機。 當(dāng)天,東廠督主再次大駕光臨地蒞臨了壽安殿,殿中下人見到他都發(fā)怵,不僅是因為東廠督主的惡名,他以一己之力燒了大半個養(yǎng)心殿人人皆知,養(yǎng)心殿的下人因此全丟了項上人頭,他們可不敢重蹈覆轍。 是以,全力阻攔容訣進(jìn)入。 “做什么,咱家你們也敢攔?!”容訣神色一哂,眼睫一壓,再沒一個人敢擋他的路。 一眾下人鵪鶉似的站成一排,可憐見的。 容訣道:“大殿下在里面?” 下人點頭:“是?!?/br> “放心,咱家不會輕舉妄動,大殿下也不會準(zhǔn)許,讓開?!?/br> 容訣說話間自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一群服侍下人顫了顫身子,不敢再攔,忙給他讓出一條道。 容訣一整緋紅蟒袍衣襟,信步走進(jìn)殿中。 然而,出乎意料的,大殿中空曠非常,并不見悉心照料病人的生活痕跡。容訣直覺不對勁,他一步步往里走,還是不見人。 大皇子不在,皇帝也不在。 容訣徑直走入皇帝休憩的內(nèi)室,一掀內(nèi)室門簾,空無一人。方才門口那些下人膽大包天攔他,不過都是做戲! 容訣猝然意識到這個事實,陡地轉(zhuǎn)身,原路返回。 是他太過心急,以為穩(wěn)cao勝券才放心前來,不想撲了個空,入彀上當(dāng)了。就在容訣走至壽安殿門口時,兩側(cè)方向呼啦啦圍上來一群禁軍。 為首的總領(lǐng)呵道:“大膽!什么人膽敢在此時蓄謀謀害陛下!意欲何為?!直接給我拿下??!” 禁軍看了容訣一眼,旋即還是不敢違背頂頭上司的命令,朝容訣猛地制來。 容訣站在門口中央,仍自巋然不動。 他預(yù)料到了皇位交替之時會發(fā)生政變,甚至做足準(zhǔn)備,在內(nèi)命東廠隨時待命,在外聯(lián)絡(luò)五公主接應(yīng)。 不想變故還是突如其來的發(fā)生了,他自己戲劇地成為了政變導(dǎo)火索。 容訣哂然。 旋即在四面八方的禁軍朝他攻訐而來之際抽出脖頸上懸掛的骨哨,架到唇邊吹響有節(jié)奏的韻律。頃刻之間,東廠的番役傾巢出動,以一個極其詭異刁鉆的速度和形式迅猛出現(xiàn),強勢護(hù)在了容訣身前。 和宮里禁軍徑直杠上。 “給我上!拿下東廠的亂臣賊子!替陛下肅清jian宦,還大周海晏河清??!” 隨著禁軍總領(lǐng)的一聲令下,兩邊人手立刻打成一團(tuán)。 禁軍和東廠俱是只聽命于皇帝的直轄機構(gòu),率先打地不可開交兵荒馬亂。這里的動靜很快成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散開來,被早有準(zhǔn)備攪亂風(fēng)云的政者一呼應(yīng),越來越多的宮殿爭斗起來,越來越多的勢力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