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風雨大宋在線閱讀 - 風雨大宋 第294節(jié)

風雨大宋 第294節(jié)

    李復圭道:“依下官所知,現(xiàn)在的伊州并無商路,不然陳希明就不會同意留在京城了?,F(xiàn)在西域的商人,北路是從高昌北上,沿契丹的上京路東來,在豐州南下入河州。南路是從約昌城到吐蕃諸部,進入秦州后入中原。如果鐵路通到伊州,因為高昌和黑汗作戰(zhàn),南路商人到不了,只能看北路商人?!?/br>
    杜中宵道:“西域的商戶到了勝州,都到金三那里聚齊。你有沒有他的消息,愿不愿從走契丹改走伊州?鐵路修到那里,這一路上,可是省了不少路費?!?/br>
    李復圭道:“依現(xiàn)在所知道的,金三約束西域商人,不改商路。伊州與高昌不和,兩城之間甚少有商隊,如果西域商人不改舊路,鐵路修通了也是沒用?!?/br>
    杜中宵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道:“金三為什么不愿改變舊路?”

    李復圭道:“依下官得到的消息,是他還要與契丹做生意,改了新路,契丹那里不好辦。不過,下官認為,最重要的是,只要西域商人聽他的,路費貴了,售價加高就是,他們少賺不了錢?!?/br>
    杜中宵聽了笑笑:“打的好主意,路費貴,售價上收回來就是。只是,難道沒有其他商人嗎?”

    李復圭道:“西域的商隊,是以粟特人為主。金三是粟特人,他說了話,商隊違反的不多?!?/br>
    粟特人本在河中,唐時大量進入中原,如安祿山。安史之亂后,一部分逃回西域,一部分逐漸被漢化了。在西域,粟特人主要是做生意,還有書算等等職事,跟政權的關系很深。金三守著舊路,只怕也跟高昌有關系?;佞X人和粟特人,本就互相配合,是西域的統(tǒng)治階級。

    杜中宵看著窗外,想著西域未來的局勢,一時有些頭痛。這是國際商路,與宋朝境內的商業(yè)活動不同,必須依賴國際上的商人。如果商人參與政治,很多事情十分麻煩。

    第143章 尉遲后人

    金三府里,幾個員外團團圍坐,一邊喝茶,一邊商量著事情。

    任員外道:“聽說這一兩個月內,鐵路就要修到居延了。如果不走契丹上京道,改走伊州,而后到居延坐鐵路,可是省不少路費,也省了時間。如此走,也少了契丹掣肘。”

    柳員外道:“話雖然不錯,只是怕高昌不愿意如此。宋軍占了居延后,高昌與契丹的關系一直十分密切,而對宋軍不理睬。商路改到伊州,可就不同,高昌就被宋軍掐住了。”

    金三道:“柳員外這話說的有道理!從我們商人來說,當然是希望商路越短越好,路費越便宜就越好。只是,高昌國不同,他們先想的是自己存亡,之后才想能賺多少錢。商路過伊州,兩地交通,對高昌來說太過危險。只要宋軍增兵,高昌就危在旦夕了。是以他們反對改商路,只愿依舊路行商?!?/br>
    任員外道:“這種事情,高昌能夠硬壓得住嗎?商人求利,當然是走盡量短的路。”

    金三嘆了口氣:“我們的貨物,都是在高昌和北庭集結,不依他們,又能如何?只能是聽高昌的吩咐,不然,哪里來的貨源?此事只能暫時如此,以后就看各方造化吧。”

    任員外道:“話雖如此說,有伊州在那里,必然會有商人向那里運貨,而后到居延坐鐵路。這條路運費可是便宜得多,價錢必定便宜,走上京道還有錢賺嗎?”

    金三道:“有什么辦法?初期高昌必然看得緊,到伊州去談何容易!就看宋軍占了伊州之后,杜節(jié)帥的手段,能不能收了高昌。兩國分立,不能商賈,我們做生意總要找能走的路?!?/br>
    任員外搖了搖頭,不再說話。商人運貨,有許多辦法,金三如果不是跟高昌有關系,必然不會如此維護。大部分的西域商人,要依賴金三在河中的貿易網絡,也無法違抗。

    柳員外道:“不過,宋人占了伊州,必然會向那里修鐵路。他們修了鐵路,自然希望商賈云集。我們的商路不走那里,會不會讓宋人失望?以現(xiàn)在宋軍之強,這可不是好事。”

    金三搖了搖頭:“你們想的太多了。杜節(jié)帥初來河曲路時,契丹和黨項都料不到他強盛如此,吃了大苦頭,被宋軍連連獲勝。接下來,杜節(jié)帥的大軍被拆得七零八落,早不復初來時的樣子。據(jù)我所知,現(xiàn)在的宋軍,當還需要再過幾年,才能有當時戰(zhàn)力。那個時候,知道誰來守河曲路?!?/br>
    任員外道:“現(xiàn)在河曲路的宋軍,不如初來時的戰(zhàn)斗力,此事不錯。但經過一年整訓,現(xiàn)在的戰(zhàn)力也不可小視。最重要的,是鐵路一旦修到居延,中原宋軍可以源源不斷到西域。不管是高昌還是黑汗,能夠抵抗這樣的大軍?依我說,只要鐵路修到伊州,高昌必然不會再如此。”

    金三道:“誰知道呢。反正我們在西域貨物集結的地點,是高昌和北庭,只能服從高昌的安排。等到宋軍強盛,高昌俯首,那時再去伊州不遲。”

    任員外搖了搖頭:“就怕到那個時候已經遲了。西域有多少商人?有了機會,必然有其他的商隊抓住。他們做得大了,還會允許其他人分一杯羹?”

    柳員外道:“現(xiàn)在的貨物,都是金員外聯(lián)系人,運到高昌。其他人哪里能有貨源?”

    任員外搖了搖頭,一副不怎么相信的樣子。商人重利,只要有利息可圖,怎么會沒人販運?現(xiàn)在是西域的商人販貨入中原的少,商路蕭條,金三逞壟斷之勢。宋軍一入西域,占領伊州,還愁沒有商人向那里販貨?高昌在西域是大勢力,面對宋朝和契丹,可什么不是。

    金三也不多說,只是吩咐眾人,商路不可改變,否則難從河中得到貨物。至于伊州本地商人,除了土產的瓜和葡萄,他們還有什么?瓜和葡萄,中原同樣也產,值什么錢?

    杜中宵坐在院里的大樹下,一邊看書,一邊拿了塊香瓜在吃。這瓜河東路產的好吃,不知西域那里有沒有,口味怎么樣。

    田京進來,拱手道:“節(jié)帥,你一直尋找的于闐國的尉遲后人,有消息了!”

    杜中宵聽了,一下站了起來,道:“怎么回事,你詳細地說一說?,F(xiàn)在鐵路修到了居延,眼看著就要進入西域,此時尉遲家的人可是太重要了!”

    說完,讓一邊的衛(wèi)士取了把交椅過來,讓田京坐下詳細說。

    田京道:“新近得來的消息,黑汗滅掉于闐國后,尉遲家的人便淪為奴隸,至今已幾十年了。前些日子,一個從西域來的商人,說是尉遲家有人被賣到了西黑汗國,輾轉進入了高昌,在一個商隊下為奴?!?/br>
    杜中宵點了點頭:“西域那里,動輒掠人為奴,此事倒是平常。數(shù)十年而不亡,也是他們命大。”

    田京道:“尉遲家到底是富貴人家,一千多年的王室,在西域總有人套他們的近乎。只是隨著時間推移,人口凋零,現(xiàn)在已經沒有多少人。特別是譜系可查,確認是尉遲家之后的,那就更少了。現(xiàn)在說的這一家,上一代被賣到高昌商戶,繁衍至今。今年二十余歲,商未婚配,孤身一人?!?/br>
    杜中宵聽了,不由皺起眉頭:“這樣大的家族,怎么只是孤身一人?”

    田京道:“只是確認他的長輩,是原于闐國王室近支,國破之后被賣了幾次,最后到了高昌國的這家商戶手里。當時于闐滅國十余年,給他婚配,才留了后代下來。現(xiàn)在于闐滅國已經五十年,哪果不是節(jié)帥尋找,這位尉遲后人,只怕難以成家,尉遲家就此斷絕了?!?/br>
    一千多年的王室,就此斷絕不大可能。更可能的是,當時大多數(shù)人都被賣為奴,改了姓名。有的逃出魔掌的,自然更是改名換姓,以躲宰殃。真正流傳下來的尉遲后人,就很少了。

    想了想,杜中宵道:“這個尉遲后人,現(xiàn)在在哪里?”

    田京道:“還在高昌國。此次來的胡商,有一個人跟那一家胡商是親戚,是以知道?!?/br>
    杜中宵點了點頭:“此事不宜聲張。你給那個商人一些錢,讓他立即回去,帶著這個尉遲家的后人來勝州。只要見到人,必給重謝!此事重大,讓他不要向外走露了風聲。”

    田京點頭應諾,小聲問道:“節(jié)帥的意思,是要利用此人?”

    杜中宵道:“西域比不得的其他地方,勢力眾多,關系錯綜復雜。我們大軍進駐,如果不想一直打下去,就要有個抓手。這一個人,就是我們進西域的抓手。有了他,很多事情都好辦得多了!”

    第144章 先玩吧

    河曲路的八月,天已經很涼了,草木開始凋謝。天空中有蒼鷹在飛翔,羊和鹿在地上吃草。

    尉遲三郎坐上火車,好奇地看著四周,對謝員外道:“這就是火車?員外先前說此物跑起來極是快捷,而且不吃糧草,不知什么樣子。對了,火車是不是只能跑在鐵路上?”

    謝員外有些不耐煩地道:“已經上了車,當然就該知道,這是火車了?;疖嚺滂F路,當然只能跑在鐵路上。鐵有多貴?不是為了跑火車,怎么舍得這樣一鋪萬里之遙?”

    尉遲三郎轉頭看著窗外,熙熙攘攘上車下車的人群,口中喃喃道:“煞是奇怪,世上怎么有這種東西?什么人會想起來建這種東西?千里之遙,真能夠一天一夜就到?”

    謝員外搖了搖頭,也不理他,只是吩咐隨從安排行禮。

    一聲汽笛,火車起動,越來越快,謝員外的心中才暗暗松了口氣。此番受河曲路帥府之托,從高昌帶尉遲三郎到勝州,謝員外一直擔心出事。好在于闐已經滅國四十年,一代人過去,早就沒人關注尉遲三郎的身份,一路平安。只要到了勝州,拿到帥府答應的賞錢,就萬事大吉。

    出了勝州車站,謝員外吩咐隨從安排住處,自己帶了尉遲三郎,直向帥府而來。到了帥府門口,命衛(wèi)士通報之后,自己帶著尉遲三郎,站在門外,心中忐忑。

    不多時,田京出來,看了看站在一邊,正四處觀望的尉遲三郎,對謝員外道:“員外辛苦。請隨我進來,一些虛文,還要看一看?!?/br>
    說完,當先帶路,帶著謝員外和尉遲三郎一起,進了帥府。到了一間空房里,轉過身來,對謝員外道:“不是不信任員外,只是于闐滅國已經四十余年,王府后人凋零。這一位是尉遲后人,員外可有什么證見?最好是物證,高昌遠在萬里之外,人證不好招集。”

    謝員外從懷里掏出一個布包,小心打開,口中說道:“這是三郎的父親被賣到高昌時的文書,有官府押字,做不了假。三郎生時,他的主人又到官府做了文書,一并在這里?!?/br>
    田京點頭,接過文書仔細觀看。高昌的文書,還保留著唐朝時的格式,只是語言變化很大,用的是當?shù)厮自?,與中原有比較大的差別。好在理解上并不難,田京看過,仔細收了起來。

    從懷中取出一張紙交予謝員外,田京道:“這是三百貫,可到城里的儲蓄所取出錢來,員外在勝州城里可買任何中意的東西。從此之后尉遲三郎與員外沒有關系了,也不必對外人講起。”

    謝員接了儲蓄所的存據(jù),心中出了一口氣,誠意對田京道謝。三百貫可不是小數(shù)目,自己要做好久的生意,才能掙來呢。此次帶回尉遲三郎,并沒有花多少錢,田京的賞錢算白賺了。

    見謝員外走出去,尉遲三郎便要跟著走,被田京攔?。骸叭桑愕纳砥踉谖疫@里,不必跟謝員外走了。你隨我來,且在帥府里住上些日子?!?/br>
    尉遲三郎自小長在主人家里,習慣了這種生活,向田京行個禮,站在一旁。

    謝員外離去,田京對尉遲三郎道:“三郎,你的家世謝員外說的不詳,能對我說一說嗎?”

    尉遲三郎道:“我阿爹原是于闐的王室,黑汗國攻滅于闐時,被俘為奴。幾番轉賣,被賣到了高昌國,主人家給他找了個渾家。我有兩個哥哥,都早夭而亡,是以人稱我三郎。今年已二十三歲了,一直在主人家里做事。生意上的事情,無一不精,寫寫算算也能勝任?!?/br>
    田京聽著,一邊點頭。尉遲三郎說完,道:“你如何知道自己是于闐王室?”

    尉遲三郎道:“好笑,才過去幾十年的事情,還有許多見證者呢。我曾祖是尉遲達摩,聽說曾為于闐王,阿爹還做過于闐的大臣呢?!?/br>
    田京道:“于闐國滅時他才多大?小小年紀,怎么做大臣?”

    尉遲三郎道:“他是王室,自然一生下來就封了好大的官,自然能做大臣!”

    田京又問了他何年出生,如何長大,一些雜事,跟得自謝員外的文書互作驗證。確認無誤,才對尉遲三郎道:“你知不知道這里是什么地方?因何要找你來?”

    尉遲三郎道:“離開高昌的時候,謝員外說是要到大宋的勝州做生意,想來就是這里了。至于為什么找我來,自然是因為謝員外買了我,難不成還是因為我出自于闐王室?”

    田京笑道:“你說的不錯,正是因為你出自于闐王室。于闐國自漢時立國,至今已逾千年,一直對中原恭順。前些日子,伊州城主獻城,留在了京城,大宋即將進軍西域。于闐滅國未遠,節(jié)帥感傷,特意找你來到勝州。以后如何,那可就難說了?!?/br>
    尉遲三郎自小是做奴隸,對田京的話一大半是不解,還有一小半是不當一回事。

    又問了一些細節(jié),田京道:“你隨我來,去見本路節(jié)帥?!?/br>
    尉遲三郎道:“節(jié)帥是誰?為何要去見他?”

    田京不惱,道:“節(jié)帥是河曲路經略使,杜相公?!?/br>
    尉遲三郎不知道經略使是什么官,路上謝員外也沒有講,搖了搖頭,隨在田京身后。

    到了杜中宵住處,田京讓衛(wèi)士前去稟報,對尉遲三郎道:“節(jié)帥統(tǒng)領一路,位高權重,你見時要客氣一些。問你什么,你就答什么,不要不答,也不要信口開河亂說?!?/br>
    尉遲三郎道:“我見你買了謝員外手上我的文書,莫不是以后,節(jié)帥就是我的主人?”

    田京道:“當然不是。以后如何,節(jié)帥自然會吩咐,你照做就是了?!?/br>
    尉遲三郎搖頭:“作怪,你花錢買了我的文書,卻是為何?既然已經買了,自是主人?!?/br>
    田京道:“那用的是朝廷的錢,你不必放在心上?!?/br>
    正說話間,衛(wèi)士出來,讓田京帶著尉遲三郎進去,杜中宵等在書房里。

    帶著尉遲三郎進門,一路到了書房,見杜中宵等在門口,田京急忙上前拜見。

    杜中宵回了禮,看站在一邊的尉遲三郎,中等身材,神情并不拘謹,倒有些落落大方的意思。向他拱手:“在下杜中宵,見過三郎。”

    尉遲三郎急忙回禮,想了想道:“我的賣身文書在這一位官人的身上,不知你們是誰管?”

    杜中宵笑道:“那些小事,不必糾結?,F(xiàn)在大宋境內,三郎是自由之身,只是先住在帥府里。等我上奏了朝廷,來了旨意,再看如何處置?!?/br>
    說完,杜中宵道:“我們里面說話。”

    帶著田京和尉遲三郎兩人,進了書房里面。

    分賓主落座,杜中宵對尉遲三郎道:“這一路辛苦。不知三郎和謝員外是怎么來的?”

    尉遲三郎道:“我們在高昌裝了貨物,北上進入上京道,一路東行。到了一個地方轉向南,過了陰山就到了豐州,謝員外說是進入宋境了。而后南下到河州,坐上火車,就到了這里,勝州。”

    杜中宵點頭:“好。這一路上沒有意外?”

    尉遲三郎想了想,搖搖頭:“沒有。只碰見兩次商隊,我們行得急,超過了他們?!?/br>
    杜中宵道:“卻是好運氣,連個盜賊都沒有遇上。耶律仁先占住河曲路后,倒是治理得好?!?/br>
    尉遲三郎不語,渾身不自在。自己活了二十多年,這樣做著跟人說話的機會可是不多。

    杜中宵問了尉遲三郎身世,道:“三郎自己,有沒有想過以前在于闐國的時候是如何樣子?”

    尉遲三郎道:“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亂想了有什么用?我想的,只是吃得好點,住得好點,做活不必辛苦。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br>
    杜中宵笑笑,道:“好,那你便先在勝州住些日子,等朝廷旨意下來。田判官,你便勞累一下,照顧三郎如何?”

    田京不能說不愿意,拱手稱諾。

    杜中宵道:“勝州是個大城,熱鬧非常,三郎可以到處看一看,左右就當玩樂就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