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風雨大宋在線閱讀 - 風雨大宋 第403節(jié)

風雨大宋 第403節(jié)

    第216章 三策

    站在烈日下,杜中宵有些出神。不知不覺到了六月,邊境的形勢緊張起來。據(jù)情報,契丹已經(jīng)下令點集兵馬,今年秋天至幽州。無論是契丹還是宋朝,都開始準備戰(zhàn)事。

    自入樞密院,杜中宵的心思就全部放在與契丹作戰(zhàn)上。內(nèi)部整訓禁軍,分成數(shù)路,守衛(wèi)河北。對外用了各種辦法,探聽契丹情報。現(xiàn)在然間事到臨頭了,突然間有一種疲倦了的感覺。

    五月的時候,京城禁軍再編練成一軍,編為萬勝軍,以景泰為都指揮使,出鎮(zhèn)河北,駐保州。

    至此河北路宋朝的防守局勢明朗起來。景泰率萬勝軍駐保州,防守太行山東麓。張岊率寧朔軍駐扎雄州,防守東部。萬勝軍以定州的劉兼濟為后援,寧朔軍則以河間府的劉幾部為援。在真定府的竇舜卿部除了守太行山,還是整個河北路的部預備隊。

    防守河北平原,二十五萬大軍已經(jīng)足夠了。更不要說河北路原來的禁軍,已經(jīng)整訓十幾萬人,只是因為軍官缺少,沒有編成新軍。這些軍隊,可以做為前線軍隊的補充。

    現(xiàn)在的局勢,杜中宵不知道契丹從幽州進攻,要如何南下。整個太行山以東,沒有破綻,契丹大軍缺少突破口。不管進攻哪里,都會遇到宋軍抵抗,形成相持。有鐵路連通,契丹難有機會。

    一定的技術條件下,某個范圍內(nèi),軍隊的數(shù)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一個上限。超過了上限,更多的軍隊沒有用處,反而會出亂子。更不要說軍隊集中,復雜的后勤會拖垮軍隊。宋朝的布置,已經(jīng)覆蓋了邊境,前線堆更多的軍隊沒有用處了。再派兵,只能布置在后方。

    這樣的局勢,契丹要發(fā)動全面進攻?杜中宵想了很久,想不明白契丹的底氣來自哪里。他們即使傾國之兵而來,也無法突破宋朝防線,只能在前線相持。一旦進入相持階段,就是比拼國力?,F(xiàn)在的契丹能跟宋朝比拼國力?杜中宵只能夠搖頭。

    不多時,小黃門出來,帶著樞密院、政事堂和三衙的官員進了大內(nèi)。到了崇政殿,行禮如儀,眾人進了殿內(nèi)。一起行禮,趙禎賜座,上了茶湯來。

    用過茶湯,趙禎道:“自契丹得到的消息,其已命今年秋天點集兵馬,于幽州會齊。他們到幽州干什么?幾乎可以肯定,要在河北路用兵。今日招諸位來,就是商議此事。”

    杜中宵拱手:“上個月,景泰率新編成的萬勝軍已至河北路?,F(xiàn)在河北路有整訓過后的軍隊二十五萬人。加上原有的禁軍,以及各地廂兵,不下五十萬人。即使契丹以傾國之兵南下,也難有作為?!?/br>
    文彥博道:“依樞密院估計,契丹南下,能有多少兵馬?”

    杜中宵道:“契丹兵力,其國主直轄的宮帳軍約近十萬,各部族約七八萬人,奚人、渤海等其余軍隊約七八萬人,全部加起來約二十五萬。還有燕云地區(qū)的漢兒軍數(shù)萬,總計約有近三十萬人之數(shù)?!?/br>
    文彥博道:“如此算來,契丹人有三十萬人攻河北,能有什么勝算?”

    杜中宵道:“相公,守與攻不同。守的時候需面面俱到,攻的時候則攻其一點,是以攻守雙方不能只看兵力。契丹以三十萬人南下,其主力約二十萬。如果能攻破一點,則大軍可以全力南下,本朝各城哪里有如此多的兵力?等到集中起兵力,契丹主力就不知道攻到哪里了。以前契丹人可怕,便就是如此。野戰(zhàn)奈何不了他們,數(shù)千里平原,可以縱橫來去。”

    趙禎道:“契丹兵力雖然不多,卻不可小視。其主力為騎兵,一旦攻破了邊境某一城鎮(zhèn),可以快速南下,千里內(nèi)任其縱橫。越境后很快兵臨黃河,不是虛言?!?/br>
    眾人拱手稱是。

    趙禎道:“杜太尉,現(xiàn)在樞密院在河北路布置,可否防范契丹人南下?”

    杜中宵捧笏:“回陛下,只要各部忠于職守,倒不怕契丹人。契丹人要想南下,合適的路線無非是保州到雄州間。保州以西即為大山,雄州以東全是池沼,并不適合大軍行動。保州有景泰部,雄州有張岊所部,都不是短時間能夠攻破的。這兩州與后方都有鐵路相連,其他軍隊可以快速支援,契丹人很難形成集中攻一點的局勢?!?/br>
    趙禎點了點頭:“如此甚好。太尉,既然河北路現(xiàn)有兵力可防住契丹,如果北進收復幽州如何?”

    杜中宵忙道:“陛下,攻與守大不一樣?,F(xiàn)有兵力,守住河北路自然不難,但若進攻,收復幽州不是難事,難的是真正找敗契丹。過了燕山,廣袤草原上契丹部族到處都是,那時他們留守的人員同樣也是戰(zhàn)兵,打起來就難了。而且守的時候物資充足,一旦進攻,就難調(diào)運?!?/br>
    趙禎道:“可契丹人南來,就沒有這些困難?!?/br>
    杜中宵道:“有幽州,契丹人可以用那里的糧草,征用本地民力,幾個月內(nèi)沒有問題。一旦進入了本朝,可以就地征糧,不需從后方運來。而契丹不同,地廣人稀,大軍一旦進入,糧草只能從后方運?!?/br>
    文彥博道:“若是如此,先取了幽州,契丹人豈不就難犯中原了?”

    杜中宵搖頭:“相公,那時契丹難犯中原,但犯幽州容易。只要后方還有大草原,幽州和河東就不要想有安穩(wěn)時候。要想防守,未必比現(xiàn)在容易。還不如,等朝廷有了充足兵,以雷霆萬鈞之勢,徹底擊垮契丹。打到燕山以北,犁庭掃xue,斷了契丹的根本。”

    河北路有三十萬大軍,實際上是可以北上收復幽州的。不過,收復幽州,只是滅掉了契丹南下的前進基地,契丹的根本實力還在。他們可以組織大軍,不斷南下sao擾宋朝,形勢比現(xiàn)在好不到哪里去。杜中宵的想法,是等宋朝有了充足軍力,收復幽州,一路繼續(xù)北進,把契丹的根本之地占據(jù)。

    趙禎點了點頭,道:“樞密院看來,此次契丹南下,應該如何應對?”

    杜中宵想了想,才道:“依臣所見,無非是上中下三種情況。最差的是前線將士作戰(zhàn)不力,被契丹人開始就突破一點,大軍攻入縱深。只能夠迅速集中兵力,與其戰(zhàn)于境內(nèi)。中策則是把契丹軍隊擋在保州或雄州城下,激戰(zhàn)數(shù)月,契丹人自然退去。若說上策,則是調(diào)動大軍,把此次南來的契丹兵力,殲滅于幽州。這是契丹主力,一旦全殲,朝廷大軍北去,就再無阻擋?!?/br>
    趙禎聽了,道:“于幽州殲滅契丹的主力,有幾萬把握?現(xiàn)有兵力,能否做到?”

    杜中宵道:“河北路的可用之兵,只有二十五萬人。以二十五萬人全殲契丹三十萬人,實際上很難做到。如果再有一二十萬人,在防守作戰(zhàn)時,可以作為機動力量,一切就難了。”

    趙禎點了點頭,沉默一會,道:“依太尉所見,秋天之前,能不能再整訓出一二十萬人來?”

    杜中宵想了想道:“回陛下,若是用心,有可能做到。不過一切倉促,并不容易。不到一年的時間整訓了十五萬人,這幾年培養(yǎng)的軍官基本已經(jīng)耗盡,再多就不好辦了?!?/br>
    第217章 是東是西?

    回到樞密院,杜中宵道:“稍后諸位到我官廳,與趙太尉一起,商量河北戰(zhàn)事。哎,本朝在河北路明明沒有破綻,契丹還是要南下,實在想不通。圣上由此起了在乘此機會兼滅契丹主力的心思,我們要仔細考慮,能不能做到,回奏以安圣心?!?/br>
    田況和幾位副使稱是,各自回到官廳。

    杜中宵回來,吩咐士卒去把趙滋和李復圭叫來,一個人坐在案后。

    這個時候,契丹南下,趙禎想取得最大戰(zhàn)果,實在不是時候。禁軍整訓最順利的時候已經(jīng)過去,接下來的是水磨功夫,不再那么容易了。僅靠河北路的十五萬大軍,如何能全殲契丹近三十萬人?而再整訓出幾軍,實在是不容易。

    杜中宵心煩,便就是因為這實在不是個好時候。宋軍沒有整訓完成,契丹人這個時候來,只是把他們熬回去,意義太小。而若想進攻,實力又不足。

    不大一會,趙滋前來,向杜中宵行禮。

    讓趙滋坐下,杜中宵道:“適才崇政殿議事,圣上言,讓樞密院詳報如果秋天契丹來攻,我們該如何應對。一會田太尉和幾位副使過來,我們一起商議?!?/br>
    趙滋道:“河北路前線整訓過的禁軍,有二十五萬之多。契丹人南來,如何攻得破?”

    杜中宵道:“契丹人可不知道。在馬邑的時候,契丹力未到,洪基雖然帶著四十萬大軍,卻是從幽州及周圍地區(qū)招刺而來,戰(zhàn)力不行?,F(xiàn)在集中契丹主力,再從幽州刺軍,他們以為不似從前,要想給本朝看一看,也是正常。當年兩帝爭立的時候,動輒就是數(shù)十萬大軍,其實主要是從治下招刺,真正算是強軍的不過幾萬人?,F(xiàn)在不同了,來的是契丹主力,要仔細應對?!?/br>
    趙滋想了想,道:“太尉,你說契丹人會不會如前幾年一樣,把治下的百姓招刺起來,加上從草原來的主力,組織五六十萬大軍南下?螞蟻咬死象,若是如此,防守也不容易?!?/br>
    杜中宵搖了搖頭:“應該不會。兩帝爭立數(shù)年,幽州和云州殘破,難招那么多軍隊了。當時雙方頂著一口氣,根本不管以后,雙方招的兵一年比一年多?,F(xiàn)在那股氣已經(jīng)xiele,想再鼓起來可沒那么容易?!?/br>
    趙滋點了點頭:“太尉說的是。幽州招刺數(shù)十萬軍,青壯就幾乎招刺一空,難做到了?!?/br>
    杜中宵道:“還有一點,幽州招刺的漢人,他們兩帝爭立的時候可以用,與本朝作戰(zhàn)就難用了。契丹一直占著上風還好說,一旦作戰(zhàn)不力,這些人可就難說了。是經(jīng)此次作戰(zhàn),單從兵力上看,契丹人不似前幾年兩帝爭立時,有那么多人。”

    趙滋道:“太尉說的是。不過人數(shù)雖然少了,戰(zhàn)力卻更加強了?!?/br>
    不大一會,田況、富弼、張昇和曾公亮一起進來,各自落座。上了茶來,說幾句閑話,李復圭才到。

    杜中宵道:“適才崇政殿里,圣上言,今年秋冬契丹極有可能大軍南下,讓我們商量一番,看看如何應對。如果能夠在契丹南下的時候,乘此良機,把契丹主力殲滅于幽州,則是萬幸?!?/br>
    田況道:“此事極難。契丹此次南下,必然是以騎兵為主,縱橫來去,如何阻擋?”

    富弼道:“要想圍殲騎兵,就必須有強大騎兵不可?,F(xiàn)在整訓過的各軍,雖然都有騎兵,但主力是步兵。守則有余,進攻或不足。要想整訓強大騎兵,時間過于短了些?!?/br>
    張昇道:“這幾年軍校里面,教出來的騎兵軍官,大多配到了各軍中。騎兵倒是容易,軍官卻是難找。沒有合適的將領,哪里來的強大騎兵?”

    杜中宵道:“不錯,對付強兵最得心應手的,還是騎兵。河北路的兵馬,守則有余,要想進攻甚至包圍契丹人,是不夠的。編練騎兵,我們以后再議,此事先記下就是?!?/br>
    這幾年宋朝一直編練的都是以軍為單位的野戰(zhàn)軍團,每一軍都有過萬騎兵,只是沒有單獨的騎兵作戰(zhàn)單位。面對大量的契丹騎兵,想圍住他們,沒有足夠的騎兵是不可能的。

    想了想,杜中宵對李復圭道:“現(xiàn)在朝廷馬場不缺,這幾年戰(zhàn)馬可還充足?”

    李復圭道:“充足。現(xiàn)在禁軍騎兵并不缺馬,大多數(shù)軍中,馬匹實際都已經(jīng)換過。若是需要,從河曲路的河西再調(diào)一二十萬匹馬,也不是難事。”

    杜中宵點了點頭:“有馬就好辦。有了馬,真要建立騎兵的時候,便有了依仗?!?/br>
    說完,吩咐士卒取了河北路的幽州的地圖來,擺在桌子上,與幾人一起看。

    指著保州,杜中宵道:“契丹人最可能南下的地方,還是保州。自安肅軍南下,一路平坦,而且可以從太行山中出兵,兩路配合。不過,定州和真定府都駐有大軍,倒不怕他?!?/br>
    趙滋道:“不只是駐有大軍,這還是去河北路鐵路所走的地方。有鐵路在,隨時可以從其他地方調(diào)兵過去,不怕契丹人。契丹人走這一路,倒是好辦了?!?/br>
    杜中宵搖了搖頭:“并不好辦。走保州,我們倒是好守,要想圍殲,就難得多了。契丹人隨時可以走山中道路,從飛狐撤回去,就無法可想了。契丹人攻保州,本朝必須主動出擊?!?/br>
    眾人點了點頭,看著地圖,議論著雙方局勢。戰(zhàn)場背靠大山,多了太多的變數(shù),想殲滅敵人著實不容易。想來想去,也沒有萬全的辦法。

    杜中宵道:“契丹人走保州,要想圍殲,必須先占領飛狐,控制住山中道路。到了秋天,可以命賈逵一軍從朔州回師,做好進攻飛狐的準備?!?/br>
    田況道:“賈逵一走,如果契丹人從大同府南下怎么辦?”

    杜中宵道:“那個時候,河東路的兵馬應該能編成一軍了,頂上去就是。更何況,契丹此次精銳盡出,大同府怎么會有足夠南下的軍隊?有河東路兵馬上去,賈逵一軍就可以用于河北路了?!?/br>
    從代州東來,走靈丘、飛狐出太行山,是河東路到河北路的要道??刂屏遂`丘和飛狐,就占住了太行山的地利,山前山后聯(lián)到了一起。

    杜中宵看著地圖,指著東邊的雄州道:“如果契丹不走保州,向是從雄州南來的話,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南邊有劉幾一軍為援,周邊坦蕩,只要兵力夠,繞到契丹軍隊后邊,包圍還是可能的。一旦圍住了契丹主力,竇舜卿、劉兼濟諸軍就可以快速東進,戰(zhàn)事于我有利。”

    第218章 用盡全力

    三日之后的傍晚,杜中宵、田況、趙滋和楊文廣受召來到天章閣。

    趙禎早已經(jīng)等在這里,賜了座,道:“依契丹得來的消息,秋天必定點集兵馬到幽州。這是難得的機會,契丹犯我,而且聚集大軍于山前。如果能聚而殲之,不但可以恢復燕云,契丹很可能也會因此一戰(zhàn)而一蹶不振。自杜太尉救唐龍鎮(zhèn),已經(jīng)數(shù)年,本朝兵馬已非以前可比,不能錯過此次機會?!?/br>
    田況捧笏:“陛下,不知多少人想畢其功于一役!可事情哪里容易!契丹大國,方圓萬里,帶甲百萬,不是說說而已。想殲滅契丹主力,實在太難?!?/br>
    趙禎道:“正是因為難,所以才再三思量,想盡辦法。這幾日讓樞密院想秋天對付契丹辦法,想的如何?有什么難處,現(xiàn)在就說出來,不要到了那里束手無策。”

    杜中宵道:“臣這幾日與文武諸臣商議,殲滅契丹軍隊不是不可能,只是太難?!?/br>
    “難在哪里?”

    杜中宵捧笏:“以契丹國力,若是興傾國之兵前來,當有三十萬戰(zhàn)兵到幽州。運輸糧草,當點集幽州、平州、奉圣州等人口,約有二三十萬人。也就是說,契丹有五六十萬大軍,云集幽州。本朝在河北路的兵馬,整訓過的只有二十五萬人,實在少了些。河北路的禁軍,到了秋天,再是想辦法最多只能夠編成一軍,湊足三十萬。以三十萬對三十萬,擊退契丹人容易,想圍困就難了?!?/br>
    趙禎點了點頭,道:“若要圍困契丹人,當有多少兵馬,才能有大致把握?”

    杜中宵想了想道:“再有二十萬,應該就能做到了。以十五到二十萬人阻擋契丹來敵,十五萬人堵住契丹退路,十萬人做為預備隊,隨時應對變數(shù)。除此之外,還要單獨編練騎兵,不少于五萬之數(shù)。幽州土地平曠,沒有險阻,想讓契丹人逃無可逃,不能夠少了騎兵?!?/br>
    趙禎一時間沉默不語。過了一會,道:“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能不能再編出二十萬人來?”

    杜中宵道:“河曲路的軍校已經(jīng)辦了數(shù)年,練出不少人來。以陜西路和河東路禁軍為本,整訓之后可以為一軍。河北路禁軍,從各軍中抽調(diào)將領,加上軍校出來的人員,也可以編一軍。短時間能編成的軍隊,就只有這么多了。今年京城禁軍已有十五萬人調(diào)往河北路,無人可用了?!?/br>
    趙禎道:“現(xiàn)在各軍校中,教員、官員,有多少人?”

    杜中宵愣了一下,道:“京城軍校中的人員最多,有三千多人。河曲路軍校,有六百多人。河間府的軍校因為緊急,從上面兩所軍校調(diào)了許多人去,有一千多人?!?/br>
    趙禎道:“如果把這些人編入軍中,能否再整訓出一軍來?太尉,契丹是本朝大敵,如果今秋是與契丹的生死之戰(zhàn),先讓軍校中的人去打一仗,又有什么?”

    杜中宵想了想,道:“把軍校中的所有人全部編入軍中,倒是可以再編一軍。不過,這樣做人數(shù)還是有些不足。而且,還是缺少單獨的騎兵。”

    趙禎對楊文廣道:“原先整訓過的各軍中,其實許多將領不一定是必須,暫時抽出來,軍隊不是打不了仗。非常時期,原張岊和劉幾軍中,抽出一些做副職和庶務的將領,用來整訓新軍。還有,河曲路的王凱,所部本是你所部,成軍最久。契丹人來幽州,河曲路無大敵,從他的軍中抽出將領來,同樣也來編練新軍。想盡辦法,把京城和河東路的軍隊,再編成三軍?!?/br>
    楊文廣叉手稱是。停了一下,道:“陛下,如此做只怕有些倉促。軍隊編得急了,戰(zhàn)力不足?!?/br>
    趙禎道:“顧不得那么多?,F(xiàn)在禁軍士卒不少,只是軍官缺乏。非常時候,非常手段,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軍官,暫時先不設了。軍中除參謀、指揮、糧草和情報,其余的軍官能裁就裁。等到戰(zhàn)后,不需要這么多軍隊了,再合并就是了?!?/br>
    聽了這話,杜中宵不由覺得頭痛。當年河曲路整訓的時候,軍官特別多。許多軍官看著沒用,實際上非常有必要。一是各有分工,讓軍中的權力明晰,制度化,破除以前兵為將有的陋習。還有就是在戰(zhàn)時軍官有損失,隨時有官員遞補上去。不致于一有將領陣亡,全軍潰散。趙禎這么布置,相當于從那個時候后退了一大步。不要聽什么是暫時做法,只要勝了,以后這些就很有可能成為常規(guī)。

    軍隊的軍官俸祿高,一旦多了朝廷就看著礙眼,想方設法減少。很多職位初看著沒有用處,而到了戰(zhàn)時,就會成為破綻。而且官員少了,軍中的權力難免集中,而后出現(xiàn)各種問題。

    趙禎道:“恢復燕云,是祖宗遺志。有了機會,豈能不抓?。拷袂锊荒艽髣倨醯ぃ薨倌旰笕绾蚊鎸ψ孀??縱然有難處,也要想辦法克服。今秋契丹南來,與其決戰(zhàn)于幽州!”

    杜中宵與眾人一起,拱手稱是。心中明白,這幾年連戰(zhàn)連勝,趙禎已經(jīng)不是從前的想法。這一年多來杜中宵帶著軍校中的教員一起,趙禎和大臣講兵法,他也不是不熟兵事的時候了。

    安排了諸般細節(jié),看看天晚,杜中宵等人告辭離去。

    出了大內(nèi),楊文廣對杜中宵低聲道:“太尉,圣上有意于幽州,做得這么急,不是好事?!?/br>
    杜中宵嘆了口氣:“我又何嘗不知道?但有什么辦法?圣意已決,你想盡一切辦法,盡量湊出多一點軍官,讓編練出來的軍隊真正能戰(zhàn)。切不可只有架子,戰(zhàn)力不足。如若不然,到了幽州戰(zhàn)事不利,你我都難逃麻煩。樞密院會盡全力,做得周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