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風雨大宋在線閱讀 - 風雨大宋 第454節(jié)

風雨大宋 第454節(jié)

    蕭謨魯點了點頭。見耶律宗愿的全部心思,都是在收拾自己的財物上,只好告辭。

    看著蕭謨魯離去的身影,耶律宗愿搖了搖頭:“真是羅嗦,已經(jīng)決定要獻城了,哪里還有那么多事情好管?現(xiàn)在最要緊的,是收拾財物,不然以后到了開封府吃什么!”

    沒有從宋軍那里要來好處,耶律宗愿自然不滿?,F(xiàn)在自己的財物很珍貴,當然要多花心思。至于安排獻城的事,自己都已經(jīng)決定投降了,兵士放下刀槍就完了,有什么好去安排的?

    這個蕭謨魯,看他樣子,顯然是不想打了,現(xiàn)在卻這么多事情。投降這種事情,不要多管,去安排越詳細,越容易出事,真是不識大體。

    第115章 該裁軍了

    太陽跳出了云層,天地間一下子明亮了起來。陽光灑在身上,讓人覺得暖洋洋的。

    王凱騎在馬上,看著不遠處的大同府城門,面容嚴肅。今天是耶律宗愿失應(yīng)獻城的日子,王凱進城接收,和斌帶大軍在外,防止意外。如果今天大同府不開城門,宋軍就要全力進攻了。

    看看天上的太陽,王凱覺得有些不耐煩。已經(jīng)到了巳時,契丹還不開城門,莫非不想獻城了?如果耶律宗愿如此,等攻進城去,不殺就足以平民憤了。

    正在這時,前面的城門緩緩打開。幾個契丹將領(lǐng)騎在馬上,走了出來。

    軍中一陣歡呼,王凱輕輕出了一口氣。只要開城門,一切就都可以忽略過去。

    不多時,耶律宗愿帶了手下將領(lǐng),到了王凱面前,叉手道:“見過太尉。太尉大軍圍城,再打下去也沒大太意思。在下西京留守耶律宗愿,愿把城池獻與宋國。只望太尉進城,不生殺戳,善待百姓?!?/br>
    王凱道:“大王深明大義,如此最好。你放心,我大軍入城,不會殺戳人命,也不會強搶財物,只是為朝廷奪城池而已。敢問大王,城中軍兵已經(jīng)放下刀槍了么?”

    耶律宗愿道:“既然要獻城,軍兵自然放下刀槍。太尉只管帶兵進城就是?!?/br>
    王凱點了點頭:“如此,我便入城了。還請大王與我隨行。”

    耶律宗愿欣然同意,與王凱并騎,向城門走去。宋軍上了刺刀,明明晃扛著,跟在后面。進了城并沒有看見契丹軍隊的影子,城頭上的少量衛(wèi)士,也已經(jīng)放下兵器。

    王凱道:“大同府守軍不少,怎么見不到影子?”

    耶律宗愿道:“他們都在自己營房,沒有太尉吩咐,怎敢出來?這些人隨我多年,還請?zhí)疽院笊拼?。如若不然,我今日獻城,以后必然惹人閑話?!?/br>
    王凱笑道:“大王盡管放心,以后朝廷一統(tǒng)天下,哪個敢說大王?”

    一直到了留守府,耶律宗愿才道:“太尉,獻城之后,不知如何處置我?”

    王凱道:“此事我不敢做主,要送大王到京城去。幽州一戰(zhàn),最后投降的時候,有許多契丹官員都到了開封府。到了那里,大王會見到許多熟人的?!?/br>
    耶律宗愿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王凱一直在河曲路,后來攻大同府,沒有到幽州,只怕不知道投降契丹官員的情況。耶律仙童三人從幽州來,只怕也不知道,還要自己到了京城才行。

    下了馬,兩人進了留守府。進了官廳,耶律宗愿突然小聲道:“太尉,后衙里是我私人財物,以后身家性命所系。還請?zhí)痉奖?,能讓我平安運走才好?!?/br>
    王凱看著耶律宗愿,笑了笑:“大王私人的東西,自然只管運走。既已獻了城,我不會難為大王?!?/br>
    耶律宗愿放了心,見王凱太度和善,突然問道:“太尉,冒昧問一句,

    若是我不獻城會如何?”

    王凱道:“還能如何?我率大軍攻城,城破之后,斬大王于城頭而已。此事樞密院早已有交待,我是奉命行事。獻了城,大王保住身家性命,我派人護你去開封府而已。”

    見王凱說得淡然,耶律宗愿知道,不獻的結(jié)果看來就是一個死字。

    杜中宵進了官廳,隨手拿起桌上的公文,看完放下,笑了笑。耶律宗愿果然最后還是獻城了,沒有頭鐵硬扛到底。獻城就要好處,契丹還有那么多城池,那么多高官顯貴,宋朝哪來的那么多好處給他們。

    曾公亮進來,拱手道:“太尉,大同府留守耶律宗愿已經(jīng)獻城,王凱占領(lǐng)了大同府。都堂里文相公帶著中書官員,正等太尉帶我們?nèi)プh事?!?/br>
    杜中宵點了點頭:“好。且等田太尉來。接下來,前線軍隊不可能全部閑下來,除了一些軍隊回京之外,其余軍隊要盡量搶占易占的地方。我們樞密院里先商量過了,才好去跟中書商議?!?/br>
    曾公亮稱是。不多時,田況進來,三人落座,說起最近的局勢。

    田況道:“幽州之戰(zhàn)時,因為軍情緊急,本朝發(fā)傾國之兵。各處軍校皆解散,編成各軍?,F(xiàn)在幽州打贏了,一些軍隊需要裁撤,重建軍校。太尉以為,該裁撤多少人馬合適?”

    杜中宵想了想,道:“現(xiàn)在全國禁軍,幽州參戰(zhàn)的五十五萬人,大同府十萬人,河東路五萬人,陜西路五萬人,一共七十萬大軍。契丹敗了,這么多禁軍確實是過于多了。在我看來,以后河北路沒有了契丹強敵,可能需五萬人駐扎。河東路不再是邊疆,若包括大同府,與陜西路一起有五萬人夠了。河曲路總要五萬人,西域和河西需要五萬人,這就要二十萬大軍了。京城駐軍,以十萬到二十萬為宜。加上其余的林林總總,四十萬到五十萬禁軍就已經(jīng)足夠。此次裁撤,除了各軍校之外,總還有十萬人以上要除役?!?/br>
    田況點了點頭:“太尉說的是。我原先想的,保持六十萬禁軍,十五萬人入軍校。沒想到,太尉想的人數(shù)更少。不過,沒有了契丹強敵,四五十萬禁軍也就夠了?!?/br>
    杜中宵道:“整訓過的禁軍與以前不同,是真正能夠野戰(zhàn)的軍團,人數(shù)不必過多。與此相對,廂軍的數(shù)量應(yīng)該會比以前多,也是正常。裁撤下來的禁軍,可依其意愿,妥善安排就是?!?/br>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宋朝需要的廂軍數(shù)量遠多了以前。未發(fā)展起來的時候,因為有了蒸汽拖船,拉纖廂軍裁掉,杜中宵依此開展了營田務(wù)?,F(xiàn)在營田范圍擴展到了兩湖,需要的人數(shù)更多。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商業(yè)機構(gòu),還有運輸軍隊,加上維持地方秩序的,人數(shù)不少。

    廂軍除了內(nèi)地維持秩序的,還有大量參與工商業(yè)生產(chǎn)的,不是越少越好。他們中的很多人,直接創(chuàng)造財富,算是官營工商業(yè)的一部分,是生產(chǎn)者。

    田況又道:“原來的軍校有三處,重新建立起來,似乎不需要這么多?”

    杜中宵想了想,道:“河北路的軍??梢圆玫?,以后若有必要,條件充分了再建就好。京城的軍校為主,河曲路的軍校位于邊疆,以培養(yǎng)騎兵為主。兩座軍校,配合五十萬左右禁軍,應(yīng)該就夠了?!?/br>
    其實除了這兩處軍校,杜中宵倒是想在南方或者沿海再設(shè)一所軍校,培養(yǎng)水軍為主。不過自己一直沒有發(fā)展過海軍,現(xiàn)在說起來太過突兀。還是等以后,條件合適了再提不遲。

    收復(fù)西域,滅亡黨項,大敗契丹之后,宋朝疆域大大向北拓展,需要大量騎兵。現(xiàn)在的宋朝也不缺馬,需要一所專長于培養(yǎng)騎兵的軍校。以前杜中宵在河曲路的時候,武都軍校培養(yǎng)各種軍官,以后會慢慢改變。有了京城軍校,大部分軍官還是由這里培養(yǎng)得好。

    隨著禁軍整訓,增加了大量官員,指揮權(quán)被分割,實際上軍隊指揮官的權(quán)力受到限制,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可以帶軍隊造反。不過,皇帝怎么考慮,可難說得很。軍隊的布置,必然會在京城有大規(guī)模的機動兵團。所謂內(nèi)外相制,這一點只怕不會改變。

    第116章 都堂議事

    進了都堂,與中書的諸位宰執(zhí)見禮,各人落座。

    文彥博道:“京城新得大同府來的消息,耶律宗愿已經(jīng)獻城,收復(fù)大同府。到現(xiàn)在,燕云地區(qū)土地已經(jīng)盡復(fù),大宋一統(tǒng)宇內(nèi)。接下來如何,需要我們仔細商議。這幾年對外戰(zhàn)事不斷,朝廷花錢太多,有些撐不住了。幽州之戰(zhàn),已經(jīng)賣了一年的債券,接下來的一年要還本付息啊?!?/br>
    其實杜中宵記憶中的國家債券,沒有這么麻煩。從來都是一年比一年的債券多,發(fā)新債還舊債,只要政權(quán)穩(wěn)定,根本不需要考慮還債券的問題。不過這是新生事務(wù),朝廷還真當是一回事情。這些年的財政狀總良好,朝廷不希望欠債。如果入不敷出問題巨大,他們就想著賴賬了。

    田況道:“幽州和云州,山前山后,本是連成一體?,F(xiàn)在盡取兩地,夾在兩州之間的奉圣州朝廷必取。如若不然,奉圣州可以威脅兩地,時間長了,契丹實力恢復(fù),又成大患。我與杜太尉商量過,現(xiàn)在天下有禁軍七十五萬,契丹大敗,當行裁撤。保留四十萬到五十萬之數(shù)為宜。裁撤禁軍,不是一天就可以做完的。在此之前,可以用兵于奉圣州。一邊打仗,一邊裁軍?!?/br>
    杜中宵道:“裁軍有許多種辦法,一是直接裁掉某些軍號,二一個就是各軍裁減人數(shù)。除了少數(shù)幾支精銳之外,大多數(shù)軍,平時不滿員。比如一般的軍,保留三萬人,就能裁不少人。”

    韓琦點頭:“這個辦法好?,F(xiàn)在各軍,有大量的炮兵、騎兵等,不適合裁減。而里面的步兵,比較容易補充。只要留下骨干,到了戰(zhàn)時,迅速補人就是?!?/br>
    杜中宵點了點頭:“不錯。所以此次裁軍,不必大張旗鼓,讓軍中人心惶惶。我們招兵的時候,普通士卒,都有服役的期限,一般是五年。到了現(xiàn)在,許多人的役期到了,只要不招新兵,人數(shù)自然慢慢就減少下去。時間長了,人數(shù)裁夠,再慢慢恢復(fù)招兵就是?!?/br>
    文彥博等人商量一下,都覺得這樣最好。要是在大勝之后,迅速裁減軍隊,難免軍心不穩(wěn)。這樣用自然退役的辦法,不損害軍隊利益,就和緩許多。

    韓琦道:“進攻奉圣州要用哪些軍隊?現(xiàn)在契丹兵力不多,不必集中大軍。”

    杜中宵道:“幽州一戰(zhàn)后,劉幾五萬人駐幽州,張岊五萬人駐平州,防契丹和女真各部。馬懷德五萬人駐大名府,駐河北路。賈逵五萬人,由幽州去攻儒州,與王凱、和斌一起攻奉圣州。其余各軍,暫且全部撤回京城來。重立軍校,各軍整訓后,再分駐各地?!?/br>
    宋庠沉吟道:“十萬人攻奉圣州是不是少了些?幽州一戰(zhàn),可是五十余萬大軍?!?/br>
    杜中宵道:“幽州一戰(zhàn)后,契丹已經(jīng)沒有多少軍隊了。耶律宗愿獻城之后,現(xiàn)在契丹能不能組織起十萬軍隊來,很成問題?,F(xiàn)在對外用兵,一二十萬人已經(jīng)是大軍,不必再像以前那樣聚集兵馬?!?/br>
    韓琦點頭:“不錯。耶律洪基被俘,到現(xiàn)在,契丹都沒有立新主,國內(nèi)一團亂麻。我們出兵,攻城掠地,實際并不困難。東京道女真人作亂,攻占了許多州府,契丹人都無力鎮(zhèn)壓?!?/br>
    杜中宵道:“女真人吸收了渤海人后,也是大族,不可大意。等到占領(lǐng)中京道后,要聚集大軍前去征討。東京道地方廣大,又多耕地,可以供養(yǎng)數(shù)萬之軍。一有不慎,被他們發(fā)展起來,又是大患?!?/br>
    文彥博道:“女真人茹毛飲血之輩,吃飽也是艱難,不必懼他們?!?/br>
    杜中宵搖了搖頭:“相公,歷朝歷代,都是在強盛的時候,不關(guān)注邊疆異族。結(jié)果時間長了,他們慢慢聚成一團,就成了大勢力。以前不征討異族,是地理過于遙遠,雖然用兵并不多,但運糧就難了。我們現(xiàn)在有了火車,運糧容易,就不要犯前朝的錯誤了。凡不服王化者,不可令其東征西討而成大患。”

    文彥博點了點頭:“太尉說得也有道理。這是后話,現(xiàn)在先放在一邊吧。”

    杜中宵道:“凡撤回京城的禁軍,除了上四軍外,都開始裁軍。等到占領(lǐng)奉圣州后,其他各軍也要裁減人數(shù)。七十余萬禁軍,朝廷雖然供養(yǎng)得起,卻沒必要了。”

    韓琦皺了皺眉:“上四軍也不必齊裝滿員。他們常駐京師,并無強敵,只要留住炮兵、騎兵和軍中骨干即可。到了用時,再被入兵員不遲?!?/br>
    杜中宵笑道:“上四軍的事情,還是要看圣上如何說,我們不好做主。天下兵馬,總要有一些軍隊歸于殿前,我們臣僚不必干涉過多?!?/br>
    文彥博本要出聲反對,仔細想一想,杜中宵說的也有道理。作為皇帝,不管是真管也好,還是假管也罷,總要直接插手軍事。便如以前,軍中凡是指揮使以上,都要皇帝親自任命,便是如此?,F(xiàn)在軍隊中士卒的征募,軍官的升遷,都有了制度,但不能把皇權(quán)影響徹底排除。

    韓琦道:“到大同府的雁門關(guān),山路崎嶇,不好通行。龐籍曾派人去查探過,修不了鐵路。占了大同府之后,若是鐵路修不到那里,終究不妥?,F(xiàn)在看來,還是要從勝州起,一路修到大同。這一路多是山路,雖然不險峻,難度卻是不小。而且一路上人口稀少,并不容易?!?/br>
    杜中宵想了想,道:“如此一來,勝州就成了天下大城,不是以前可比。不管是對西域,還是去塞外,還是去大同府,都走那里,非同小可。”

    文彥博點頭:“我們商量過,到大同府的鐵路一修通,勝州就是天下要地,非是重臣,不能鎮(zhèn)守那里。不過也沒有別的辦法,要穿過陰山、燕山,只有勝州合適?!?/br>
    對于后世來說,過陰山、燕山并不難,路線不同,只是花錢多少而已。這個時代不同,技術(shù)條件根本不支持難道過大的交通。幽州向北過燕山鐵路很難,只能從西邊繞行。鐵路可以修到幽州附近,但翻山必須靠其他交通工具。而沒有鐵路,要控制廣闊的北方草原,可就難得多了。

    占領(lǐng)奉圣州后,鐵路從陰山、燕山交接處北上,有了據(jù)點,宋朝才會出動大軍,占領(lǐng)草原。而后利用路,連接各個要地控制。只有如此,才能徹底斷絕北方草原對中原的威脅。

    杜中宵開拓河曲路已經(jīng)多年,現(xiàn)在那里發(fā)展起來,已經(jīng)成了要地。不管是西域,還是塞北,外地的貨商都在那里聚集,而后沿鐵路到京城。再把鐵路修到大同府,連接幽燕地區(qū),那里的地位就更加重要。

    以前在河曲路任職的時候,杜中宵曾經(jīng)想過,對外的鐵路路線。最后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的重要交通接點就是勝州,很難有其他更合適的地方。而且勝州周圍,有黃河水灌溉,糧食相對充足,是建立大城市的合適地方?,F(xiàn)在看來,也確實如此。

    有了鐵路,交通格局跟沒有鐵路的時候,肯定不一樣。全國各大地區(qū),必然有自己的交通樞鈕。便如開封府,道路四通八達,就是中原的交通樞鈕。

    勝州便是如此。最早修到西域的鐵路,由于河西走廊在黨項手中,選擇了走黑水城,勝州成了西域各國入中原的大門。打敗了契丹,由于燕山現(xiàn)在難以翻越,還是要從那里翻山。兩條鐵路連接起來,勝州成了東西交通的樞鈕之地。

    想了想,杜中宵道:“若是從勝州修鐵路,以后必有大軍駐于那里。不管哪里出事,都可以從那里發(fā)兵,沿鐵路迅速出發(fā)。這個道理,跟京城駐大軍是一樣的。京城駐一二十萬大軍,不只是內(nèi)外相制,而且因為交通便利,出發(fā)方便?!?/br>
    眾人一起點頭。有了鐵路之后,以前看起來有些傻的內(nèi)外相制,京城駐重兵,突然就成了非常好的政策。不管是哪里有戰(zhàn)事,京城禁軍都可以快速趕到。

    韓琦道:“不過,從勝州向各處修鐵路,由于那里人口稀少,修路工人哪里來?”

    杜中宵笑道:“這有何難?幽州一戰(zhàn),俘虜?shù)钠醯と私f,全部派去修鐵路就是了。這事情以前在河曲的時候,已經(jīng)做過。只要幾萬軍隊看著,再補入舊的修路人員,用他們做苦力好了。”

    韓琦道:“這也是個辦法。反正幾十萬契丹俘虜,放是不能放的,養(yǎng)著徒費糧食。用他們修路,不用征調(diào)民夫,省許多功夫?!?/br>
    杜中宵道:“說起契丹俘虜,我倒是有個想法。從耶律洪基,到現(xiàn)在獻城的耶律宗愿,實際他們都不情不愿。幽州一戰(zhàn),俘獲的契丹戰(zhàn)俘中,許多都是高官顯貴,一時不好處理。不如這樣,專門建一處牢城營,把不遵朝命的關(guān)在里面。做上幾年活,且看看他們會如何。到時放出來,自己有辦法吃飯,不必一直由朝廷養(yǎng)著。兩軍交戰(zhàn),殺俘不祥??刹粴⒎?,總要想個辦法出來,不能由朝廷白養(yǎng)?!?/br>
    第117章 牢城營

    耶律宗愿下了火車,看著人頭攢動的車站,嘆了口氣:“都說開封府是天下第一繁華地,今日見了果然如此。這般熱鬧,天下間哪里還有?”

    耶律仙童道:“大王從大同府帶了家財來,在開封府做個富家翁,也可安渡余生??蓱z我們,家產(chǎn)都在中京,身上沒多少余財,以后日子還不知道怎么過?!?/br>
    聽了這話,耶律宗愿心中暗喜,裝作漫不經(jīng)意地轉(zhuǎn)過頭去。

    一路上跟押著自己等人的郝質(zhì)談話,耶律宗愿已經(jīng)知道,沒有立功,契丹人到了這里,只能靠著自己生活。耶律仁先還好,以前是南京留守,有些家財在身邊。耶律仙童等人可就慘了,隨軍出征,怎么可能帶太多錢財?以后在開封府這花花世界,說不定還是自己過得好些。

    出了車站,郝質(zhì)道:“天色還早,我這便帶你們?nèi)懈?,見杜太尉?,F(xiàn)在你們這些人,都是杜太尉在管。跟你們說一聲,莫在作死,不然出了事,莫要怪自己的命苦!”

    耶律仙童等人忙道不敢。

    出了車站,進了開封城,幾個契丹人左看右看,都覺得看不足。這些年,開封的工業(yè)以展起來,以前繁華了不知道多少。以前的開封城,就是天下第一繁華之地,現(xiàn)在更加流光溢彩。這些契丹人雖然是王公貴族,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草原大漠。看過最繁華的地方,就是析當府、大同府這些地方。那里怎么能跟開封府相比?他們進開封府,便如土包子進城一般。

    到了樞密院外,郝質(zhì)派人通報,才知道杜中宵進崇政殿議事,還沒有回來。便帶著幾人,到了一邊的客廳里坐等。士卒上了茶來,幾個人閑談。

    耶律宗愿道:“已經(jīng)到了開封府,也不知道以后會如何?”

    郝質(zhì)道:“幽州一戰(zhàn)中帶到開封來的契丹官員,大多都安排了住處。樞密院言,一部分人,若是忠誠可用,還是會安排官職的。若是實無惡跡,官府又不用的,可以在開封府居住,一如尋常百姓般。有錢的就做個富貴員外,實在沒錢的,朝廷也會幫著找事情做。”

    耶律仙童嘆道:“幽州是前線,縱然家中有錢,怎么會帶在身上?大部分人,只怕要在開封府過苦日子。便如我,家中家財不少,僮仆成群,可哪有錢帶在身上?”

    蕭虛烈道:“我又何嘗不是如此?不過,此一戰(zhàn)后能留得性命,就是大幸事,也不能想太多?!?/br>
    郝質(zhì)看著幾人,笑道:“此次你們到大同府,勸得耶律宗愿獻城,這是件大功勞。朝廷是有功必賞的,你們不必憂心。雖然不能大富大貴,總還是小康人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