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韓人張良,倉海君!
蘆葦?shù)貎?nèi),依稀有條木舟,??吭趦?nèi)。能看到有藍色的人影跳了出來,后續(xù)還跟著個高大的壯漢。頭戴盔甲,身穿銅鎧,背后還有著柄鐵椎。鐵椎其實就是鐵錘,錘子頭有平有尖。 二人動作很快,眨眼間的功夫便已來至一處高坡。藍衣青年頭戴木冠,模樣清秀,略顯削瘦。并且還有這股孤傲的氣質(zhì),看起來是個文弱書生,但腰間還佩戴著寶劍。而他便是張良,張子房。 張良借助灌木的掩護,遙遙的看向遠處空地的秦國大營。密密麻麻的大軍在四周駐守,遮天蔽日的玄鳥旗幟隨風狂舞。他手里能用的人并不多,只有倉海君一人。 倉海君濃眉大眼,身高九尺多。體型極其魁梧,光著膀子,渾身都是肌rou,胸前還有撮濃郁的胸毛。倉海君同樣也是名墨者,這柄大鐵錘算是張良耗盡家財為其打造而成的,威力驚人。 “先生?!?/br> “吾等只有兩人,不可莽撞。待得機會合適,吾等再動手!” 張良望著天子車架,恨得是牙癢癢。他張氏五世相韓,但韓最終被秦國所滅。當時張良尚且年幼,望著輝煌的新鄭城化作廢墟,張良以天地起誓,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必定要重建韓邦! 事實證明,后續(xù)張良的確是做到了。楚漢爭霸時期,他扶持橫陽君成為韓王,自己當了司徒??上Ш罄m(xù)張良投靠劉邦激怒了項羽,于是乎便把韓王成罷免,說他沒有軍功,就讓他當了個侯爺。后來到了彭城又覺得不行,便把韓王成給殺了。 他弟弟死了也沒安葬,而是積攢下錢財。后來機緣巧合下結(jié)識黃庭堅,便加入隱靈教,憑借著他的才能和天賦,慢慢成為外放靈子。只可惜,因為某人的出現(xiàn),讓他的計劃是徹底功虧一簣。這些年來張良奔波各地,只為了反秦,結(jié)識不少反秦義士。 張良在隱靈教中鉆研素書兵法,同時結(jié)識不少墨者,結(jié)是反秦義士。按照他所見,秦王好大喜功,大興土木。秦法嚴苛,更令百萬降卒為奴,難見親眷。秦國就如空中樓閣,早晚都會坍塌! 到那個時候,他便能揭竿而起,集合反秦義士共同抗秦,再復韓邦。本來一切都如他所想,但隨著白稷的出現(xiàn),秦國的頹勢戛然而止。各地反秦呼聲越來越低,便是黃庭堅都毅然決然的率領(lǐng)墨家入秦,諸多百家大賢高士紛紛入秦,形勢徹底扭轉(zhuǎn)。 而今秦國輕薄賦,興工賈,諸多黔首皆能有事可做。接著大力普及新型農(nóng)具,曲轅犁耬車木碓……一樣樣農(nóng)器普及開來,令諸多黔首受禮。本來很多黔首還很痛恨秦國,現(xiàn)在卻都已平復下來。 對黔首來說,其實沒什么影響。就說之前戰(zhàn)國時期,各國打的是昏天暗地。城池今天歸趙國,明天可能就成燕國的。真要恨的話,他們恨誰去?現(xiàn)在成了秦人,衣食無憂,還能攢下不少錢糧。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連帶著他們這些苦哈哈的子嗣都有機會入學,和勛貴之后享受到同樣的待遇。 試問一句,他們?yōu)楹我俜辞兀?/br> 就算復國又能如何,莫非他們能做的比秦國更好? 都是過來人,也沒必要再自欺欺人。難以放下昔日仇恨的,大部分皆是類似于張良這樣的勛貴。秦始皇稱帝后,便將他們悉數(shù)貶為庶人,再也不復昔日光景。本來享受著奢華的好日子,現(xiàn)在卻成了庶人,他們自然是極其不服氣。 得知趙高飲鴆而死后,張良便來至邯鄲求見趙成。一番cao作后,讓趙成心中的恨意徹底爆發(fā)開來。張良本來想的是利用趙成,而后再聯(lián)系各地反秦義士。然后再暗中鑄造兵刃,最好再找匈奴換取戎馬,等待良機。 沒想到趙成比他還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直接聯(lián)合匈奴。張良本來只想利用匈奴,卻沒料到趙成會這么干,匈奴壯大后對他們也不是好事。不過趙成已經(jīng)伏法,他也懶得再去管。趙成沒刺殺得手,那是他蠢笨無能,天胡的牌都能被春天,他可不會如此。 張良仔細策劃過,確信博浪沙是秦始皇的必經(jīng)之地后,便開始查探地形。他在此地已等候數(shù)日,觀察許久,一直想著該如何對付他們。據(jù)張良所看,唯一的機會便是等車架行駛,令倉海君奇襲。以鐵椎砸向天子車架,秦始皇便是銅皮鐵骨也只有殞命的份兒! 至于白稷,他根本沒往心里去。他只相信自己,至于那些無稽之談,張良從不信。黃庭堅受到蠱惑,還揚言白稷認識墨家祖師,活了五百年,精通百家之才。 活了五百年? 呵! 若真有此能人異士,又怎會在秦國一統(tǒng)天下后才出現(xiàn)?擺明了就是泰山遭逢大雨,令秦始皇有損面子,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統(tǒng)治,故意拉出來個人。反正不管別人怎么說,張良就是這么認為的,異常偏執(zhí)。見黃庭堅要入秦后,張良便直接跑路了。 不光是他,還有不少墨者愿意追隨于他。他們都和秦國有著血海深仇,加入隱靈教就是為了反秦,無法接受黃庭堅的做法。 “若你真有本事,便讓吾見識番!” 張良負手而立,久久不愿離去。機會只有一次,他絕不能錯過。他的后路都已解決,包括假的驗傳和名字。 …… 三日后。 車架緩緩出行,張良和倉海君躲藏在隱蔽之地。這里是秦始皇的必經(jīng)之路,待得車架來此便直接動手。此刻即便是張良,都激動的有些發(fā)抖。他并非是害怕,只是大仇即將得報,讓他感到了期待! 隨著玄鳥衛(wèi)玄鳥衛(wèi)先行而過,中間的便是天子車架。六匹純黑的駿馬緩緩而走,還有著力士驅(qū)馬。 嗯?! 不對勁! 張良露出抹不解,秦始皇素來謹慎。每次出行必定會置副車,有數(shù)輛天子車架,無人知曉其究竟會選擇哪輛馬車。所以張良這次也是在賭,畢竟萬一砸中了呢?可現(xiàn)在卻只有一輛天子車架,頓時讓張良起了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