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那你說怎么辦?事情發(fā)展到今天,在座各位可都擔著事兒呢!頭頂上的天可是不明朗的,我把話撂這兒,只要這件事捅出去,不管最后結(jié)果怎么樣,這項懷疑,就能讓我們背上萬世罵名,我老匡老了,我遭不?。∥移迌豪闲「獠蛔。 ?/br> 所有人都沉默了,聶玉敏站起來。 “那就推到年紀小的身上吧!” 王教授幾乎是同時,跟著站起來。 “我這個老師,為人師表,把徒弟帶進機械局,就想好會有這一天,你們都別cao心了,我老王這把年紀活夠了,孑然一身,也沒什么牽掛?!?/br> 第318章 八零過得更好19 聶玉濤不敢說話。 聶玉敏看向王教授。 “事情不是非要鬧到這個地步不可,不就是錢,時間,上頭問責嗎?扛一扛,先瞞住,重新起爐灶,從框架開始做!” 一開始這套機器設備是從核心開始做,測量才會顯得這么重要。 眾人沉默半晌,也都贊同聶玉敏的話,能瞞一天是一天,指不定等到大功即將告成的時候才暴露,或者更晚,到時候可以以功抵過呢! 想到這,又想起最近的斗爭,眾人心頭沉重。 “也行,就按小敏說的來,咱們手上的活兒停一下,所有人,發(fā)動自己身邊所有關系,去盡可能搜集一切市面上有的測量工具,包括各工廠單位?!?/br> 聶玉敏還有個想法。 “老師,各位師傅,我想趁著這個機會,推動成立一個國家測繪器具檢測中心?!?/br> “我不同意,自己屁股上的屎還沒擦干凈,就要cao心別的事兒,看把你閑的?!?/br> 老厲這話說的讓所有人都皺眉,但是話糙理不糙,大家正一腦門官司呢,躲躲閃閃還來不及,哪有心思管那些! 不過事實證明聶玉敏的社會責任心是很有必要的。 經(jīng)過一周準備,各方人馬搜集來的測量器具匯集機械局辦公室,大家將各自找來的工具往桌子上倒。 動手對比之前,賀總工突發(fā)奇想,對著他親自邀請過來的聶玉濤。 “小聶,你都看看,憑你的經(jīng)驗,光卷尺這一類,精準的有幾個?” 七八個卷尺,包養(yǎng)不一,外觀磨損情況也各不相同,放到聶玉濤面前。 聶玉濤干一行鉆一行,剛開始接觸測量的時候,走哪兒都帶著尺,什么都要測一測,后來就是什么都要目測,之后掏出尺子量量,對自己的評測差距有個數(shù)。 之后誤差越來越小,這些年下來,眼睛堪比火炬。 加上善于鉆研,這才得以從萬千廠工中脫穎而出,直接從鎮(zhèn)上一躍到省城。 “我沒讀過大學,學識有限,也沒見識過什么大世面,參加工作十幾年就在廠里跟機器打交道,既然賀總工有要求,我就獻丑了,算是為各位前輩拋磚引玉,要是有什么不對的地方,還請諸位前輩多包涵。” 說著先上手將所有卷尺全部抽出,放在一起互相之間進行比較。 這一比不要緊,抽出七個卷尺,愣是得出五種尺度標準。 這些年各地生產(chǎn)經(jīng)營,都是各自負責,機械總局過問的很少,維修維護和測量檢核,都是地方自行解決,愣是沒發(fā)現(xiàn)這個缺陷。 聶玉敏又提出那個設想。 “秦始皇尚且知道統(tǒng)一度量衡,如今這種情況,我們明明地大物博,卻各自為專,往后需要一根螺絲都要自行生產(chǎn),因為其他地方單位生產(chǎn)的根本不可信,不可靠,不能用,這統(tǒng)一還有什么意義?” 性子最急躁的趙工壓根不想管這些事兒,他只想把機械圖變現(xiàn),在退休之前,功勛章上增加一筆,好彌補那十年的缺憾,為兒女前程鋪路。 要知道做的越多,錯的越容易多,他已經(jīng)沒有多少時間試錯了。 這個想法無可厚非,這也是年輕人和上年紀人做事的差別。 聶玉敏還想爭一爭。 “我堅持我的看法,不設立專門機構(gòu),從上而下統(tǒng)一管理,獨立團結(jié)就是空話,就工業(yè)發(fā)展方面,是極大的絆腳石和阻礙?!?/br> 趙工擺擺手。 “我年紀大了,也堅持我自己的看法,小聶,我知道你的用心出發(fā)點都是好的,我是奔著你這張圖紙的前景和嚴密性來的,咱們還是先做完一項,再做另一項吧!” 聶玉敏看向別的工程師,大多數(shù)人都不吭聲,王教授倒是力挺自己學生,就倆人同意也沒用??! “我把話放這,不統(tǒng)一尺寸標準,這臺設備生產(chǎn)過程中,這樣的問題不會少,到時候難度不比成立測繪測量器具檢驗中心低多少?!?/br> 聶玉敏說完,起身出了辦公室。 聶玉濤還算沉得住氣,在辦公室又待了小半個鐘頭,等大家都心平氣和,又湊在一起說了些別的,到賀總工宣布散會,聶玉濤才緊皺眉頭出來。 他要是在小妹出門就起身追出去,這間辦公室的話題只有小妹,而且大多數(shù)都是抨擊批評小妹的。 人在氣頭上,什么決定都能做出來,萬一幾人商量給自家小妹穿小鞋,那就麻煩了。 這不,都給陪好了,一盒香煙散出去一半,最生氣的那會兒過去,也就好了,年輕人就是干勁大,沖勁兒大,大家不都是年輕時候過來的么! 到了聶玉敏的辦公室,聶玉濤敲敲門走進去。 “在忙什么?” 聶玉敏已經(jīng)心平氣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