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jié)
韓沉唇角上翹,因為是在旅館前臺附近打電話,不時有人經(jīng)過,他面上仍是一副不茍言笑的神情,說:“好啊,你去找我奶,她知道該拿什么?!?/br> “知道了,我這邊要忙了,先掛了啊?!?/br> 韓沉本以為她要掛電話了,他沒動,想讓她先掛電話。 聽筒仍在他耳邊,透過聽筒,他能聽到診所那邊細碎雜亂的聲音。那種聲音莫名地給他一種生機勃勃又心安的感覺。 就在這時,羅裳對著聽筒“啵”了一聲。 韓沉猝不及防聽出來羅裳在隔空親他,臉頃刻間紅了。他咬著嘴唇戰(zhàn)術(shù)性低頭抹嘴唇,以免讓人看出端倪來。 “傻樣,掛了啊?!睂γ?zhèn)鱽砹_裳的聲音,這次她真把電話掛了。 羅裳已經(jīng)得到了石院長的通知,因為檢查的事比較急,所以審核小組那幾位專家都決定今天下午過來,大概一點左右。 下午一點二十,羅裳午休完,已經(jīng)給兩位患者看完了病。 這時棉門簾被人掀開,方遠率先走進來,跟羅裳說:“專家組的人到了,就在門口。” 羅裳便站了起來,隨著方遠出去接人。 這次來了四位專家,除了郭老,另外三個人羅裳都沒見過。至于小組內(nèi)的另一位專家和程釗明,他們兩個都沒來。 有郭老在這兒,羅裳自然不會托大,她笑著把人迎進診室,一邊走一邊跟他們說:“我診所有點小,里面挺擠的,幾位一會兒進去了可能要跟患者擠一擠。” “沒事沒事,咱們什么環(huán)境沒待過,擠點怕什么?”郭老親眼見過羅裳醫(yī)術(shù),心里對這年輕女孩沒有半分輕視,所以他跟羅裳說話很有耐心。 其他幾個人年紀都不小了,都是體面人,雖然對羅裳進組的事有疑慮,在暗中猜測她是不是跟某個大人物有關(guān)系,但不該說的話他們都不會亂說。 他們的想法羅裳自然猜得到,但她什么都不說。在簡單介紹過后,羅裳讓方遠給他們安排好坐的地方,就重新回到辦公桌前,跟桌對面的患者說:“大姨,咱們繼續(xù)吧,你哪里不舒服?” “我渾身難受,哪都難受,也找過大夫,他說我是肝郁氣滯,給我開了藥。可我吃完感覺更難受了?!?/br> 說話間,患者把病歷放到羅裳面前。 羅裳翻開病歷,瞧了一眼,面色不變,心里卻在暗暗嘆氣。原因很簡單,這個方子開得不好。 羅裳把病歷放到一邊,暫時沒提那個藥方的事,診脈后問道:“平時眼睛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睡眠呢?” “眼睛經(jīng)常難受,干澀,有時候還有點疼。睡眠不好,心里亂糟糟的,老想事?!?/br> “我稍一活動,心就慌,心跳得也快,呯呯呯地,又累又煩?!碧岬阶约荷砩系牟。心昱司蜎唤^,看樣子真沒少受折磨。 羅裳低頭把處方箋拿過來,已經(jīng)準備寫藥方了。 其實這個女人不說,她也能判斷對方服藥后會是現(xiàn)在這樣的狀況。 這時那患者問道:“大夫,我這是怎么了?到底哪個地方不對?” 羅裳暫時停下筆,告訴她:“你血少,假設(shè)別人有一瓶血的話,你只有半瓶。血少則心神無依托之處,所以會心慌心煩睡眠差,稍一活動也會心跳加劇。” “血對身體有濡潤作用,血少了,肝經(jīng)失養(yǎng),就會有肝郁的現(xiàn)象,肝主目,所以你眼睛會不舒服?!?/br> 患者聽得不是很明白,但她提煉出了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她血少。 “哦哦,難怪,我說我哪兒都不舒服呢?!?/br> 羅裳繼續(xù)往下寫,寫完藥方后,又跟她說:“血少其實就是血虛,血虛之人,多少也會影響到氣。所以你會有乏力感,因為氣也少了嘛。” 患者沒再往下問,她想著只要羅裳開的藥方有效,那大夫就算什么都不告訴她都行。 她挺擅長換位思考的,知道羅裳每天要給很有多人看病,要是每個人都問一堆問題,大夫該多累啊。所以她對病情有所了解后,就不再多話。 郭老在不遠處坐著,羅裳剛才跟患者交代的話他自然聽得明白。 她說的話不長,但這段簡短的話就足以說明,她的理論基礎(chǔ)比較扎實,有自己獨到的想法,不會輕易被其他大夫的思路所影響。 只是不知道,患者之前服用的藥方都寫了什么藥,羅裳又是怎么開方的。 于是他站了起來,和氣地走到羅裳旁邊,說:“小羅,這病歷和你開的方子能不能給我瞧瞧?” 羅裳馬上遞過去,“當然沒問題,隨便看?!?/br> 這幫人的本意是來考證她的水平,羅裳便由得他們?nèi)ァ?/br> 另外三位專家也順勢過來,齊教授就在這三個人之中。 頭天傍晚張富祥去找過他,所以他知道,羅裳確實有真本事,不是浪得虛名之人。所以他今天過來,純屬是來看熱鬧的。 幾個人先看了之前那本病歷上的藥方,看完后,誰也沒有發(fā)表意見,郭老則好奇地問羅裳:“小羅,你覺得這個藥方開得怎么樣?” 羅裳并不想當眾點評其他人開的藥方,但這時候再推搪也沒什么意思。她就道:“理氣的藥太多了,木香30克,枳實30克,還有其他藥,大多數(shù)也是理氣的。但是補血的藥僅有一點,補氣藥全無?!?/br> “那個大夫不是說患者是肝郁氣滯嗎?開理氣藥有什么問題?”郭老故意要刨根問底,另外幾個老專家也很好奇,想聽聽羅裳到底是怎么樣的。 按有些大夫的想法,這個理氣藥多的方子似乎是對的,疏肝理氣嘛,哪里不對了? 幾個老頭擺明了要讓羅裳給個答案,羅裳只好說:“患者根源在于血虛,血少了再怎么理氣也無濟于事。補足氣血才是正事?!?/br> “在補氣血之時,適當加點理氣藥可以,但不宜加這么多,這樣反而傷身體。” “血虛氣虛的癥狀沒有得到改變,反而會嚴重,所以她會有動輒心跳劇烈,且心慌心煩眠差加重的情況,主要原因都在于這個血虛的情況加重了,血更少則神更缺少依托之處吧。” 幾個老頭聽了她這番說法,就已知道,她是真有點子?xùn)|西的。這個道理他們這些經(jīng)驗豐富的人了解,但普通大夫就未必能理解到這一點了。 這時,一位老大夫拿過羅裳開的方子看了看,隨后他認真地問道:“那你這個方子也沒有多少補血藥???” 羅裳比較客氣,但她沒有半分退縮的意思,面對質(zhì)疑,仍然保持著平和的態(tài)度,坦然說道:“補脾胃也可以起到補氣血的作用?;颊咂⑽腹δ苤灰玫交謴?fù)和改善,能好好吃飯,氣血就會慢慢充盈起來的?!?/br> 這回沒人再提問了,幾個老頭沒再問,心里其實已經(jīng)默認了羅裳這個說法。 這說明羅裳看病比較靈活,不死板。一個年輕姑娘能達到這種程度,挺難得的。 有兩位老大夫原本對羅裳有些成見,這時看法卻已在悄悄改變。 沒過多久,門簾再次被人掀開,對門的大海叔和幾個街坊抬著擔(dān)架沖了進來。 “快,羅大夫,老朱突發(fā)心梗了,現(xiàn)在送醫(yī)院怕來不及,你看看還能有救嗎?” 看著擔(dān)架上昏迷不醒的老者,幾個老大夫都很吃驚。現(xiàn)在他們都很少接診這種突發(fā)心梗的急病患者了,這種情況一般都會被送到大醫(yī)院急診科。 羅裳,她能行嗎? 郭老沒吱聲,因為他看到羅裳已站了起來,走到那患者身邊時,羅裳手上已拿了一根三棱針。 “都往后讓讓,別堵著,要不空氣不流通?!狈竭h有經(jīng)驗,馬上擔(dān)任起了現(xiàn)場指揮,擋住想要上前的患者的家屬們。 幾位老大夫也自覺靠后,以免影響到羅裳急救。 方遠說話時,羅裳一手已將患者一只手撈過來,把手時,患者的五根和指已被包在她裳中。 隨后她手上的三棱針快速在這幾根尖端刺入,幾位老專家自然看得出來,她這是在扎十宣。 她這個動作實在是太快了,又快又準。 兩只手在短短的一分鐘內(nèi)就被她扎遍了。這么快的速度會讓患者醒過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扎完十宣后羅裳又扎了幾針,沒過多久,病人竟然真的有了蘇醒的跡象。 “還要送醫(yī)院急救嗎?”羅裳征求家屬的意見。 那家屬卻說:“現(xiàn)在搬動怕出事,要不你再給開點藥吧?!?/br> “行,稍等一下。”羅裳居然答應(yīng)了。 第119章 專家 歡迎進組 為了應(yīng)付這種突發(fā)狀況, 羅裳這里有煉制好的丸藥和成藥,主要是怕現(xiàn)熬藥來不及。 在江少華和家屬協(xié)助下,患者順利地吃了羅裳給的急救藥。羅裳又給開了個拿回家用的藥方, 囑咐患者兒子:“這副藥拿回去先吃兩三天。吃完了來復(fù)診,中間要是有事,盡快來診所。我不在的話, 崔大夫就會過來坐診?!?/br> 她開藥方很快, 不需要停下來思索, 幾分鐘就處置完畢。她寫字時也沒避著人,所以郭老等人不用特意拿過去看,略掃了幾眼, 就看明白了她開的方子。 幾個人互相對視一眼, 郭老擺了擺手:“先去坐著,老在這兒站著也不好?!?/br> 羅裳笑著說:“我這診所有點小, 人一多了就挪不開?!?/br> 一位老大夫連忙說:“不小了,挺好挺好?!?/br> 幾個大夫才坐回去不到十分鐘, 棉門簾就被一個人掀開,最先進來的是個高大的中年人, 他嗓門大, 聲音宏亮,一進來就跟羅裳說:“羅大夫, 我?guī)野趾臀掖缶藖韽?fù)查, 另外還帶了人過來。” 他的聲音剛落,就攙著一個七十來歲的老人走了進來。 老人長得比較胖,走得很慢, 嘴角還有點歪斜,走路時半邊身子使不上力, 所以得由人攙著。 室內(nèi)沒空位了,一個年輕人連忙站起來讓座。 羅裳抬頭瞧了一眼,認出這老人和他兒子。爺倆住的離山河路不遠,不是第一次來了。他父親也患過腦梗,半年前出院,留下了后遺癥,半邊身體不靈活,嘴歪舌強,還經(jīng)常無緣無故發(fā)笑。 老人進門時就呵呵笑出聲,像沒有休止符一樣,一笑就停不下來。 幾個老大夫聽著他的笑聲,就知道他這是心臟有病,這種笑不是患者自己想控制就能控制的。 “大舅,小心點,別絆著了。 ”中年人剛把自己父親安頓好,又掀開棉簾子走出去,到走廊上把另一個老頭扶了進來。 眾人一看,好家伙,新進來的老頭也是一身病啊。老爺子走路邁不開腿,雙腳踩在地上像打飄一樣。更特別的是,他走路時手直在抖。 郭老與同來的人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幾絲驚訝。這時候他們都看出來了,羅裳一定是名聲在外,所以這些得了大病的人也敢來找她。 肯定是有很多人曾在這里治好了大病,傳開了,就會帶來更多的患者,因為這種親身經(jīng)歷就是最好的宣傳,比一般的廣告強多了。 方遠看到這邊的情況,另外給加了幾把椅子。 羅裳見到另一個病人還沒進來,就跟那中年人說:“趙叔,還有人在外邊?。坑貌挥梅竭h幫你?” 中年人連忙說:“不用,他還在車上。家里人都忙,咱們幾家住得近,我今天借了個板車,把他們仨全都帶來了。我去接他就行?!?/br> 話雖這么說,方遠還是主動跟他走到門口,把板車上另一位病人給扶了進來。 羅裳忙碌中抬頭瞧了一眼,見這第三個病人與先前兩個老頭年齡相仿,都七十左右的樣子。 但這個人的病與前兩個人都不一樣,他體型消瘦臉上無rou,顯得眼睛很大。進門時這老頭走了幾步路,就好像很累,需要張口喘氣,喘氣時肩膀還要往上抬一抬。 對于幾位老大夫來說,一看就知道這老人肺有問題,到了張口抬肩的程度,就不只是肺的問題了,已經(jīng)累及到腎,是很明顯的腎不納氣。 老人穿的比較厚,所以他們暫時看不出這個人上半身的體型,但根據(jù)經(jīng)驗,他們也能猜出來,這個老者上半身胸廓應(yīng)該是膨出的。 診所里一下子來了三個重病號,全都是多臟器出問題的疾病,沒一個好治的。 最關(guān)鍵的是,這些人還不是同一個科室的,也就只有厲害的全科大夫能對付這么多病情各異的重病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