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騙了康熙在線閱讀 - 第500節(jié)

第500節(jié)

    雪域的拉藏汗政權,稱呼康熙為“文殊皇帝”。

    蒙古人稱呼康熙為“恩赫阿木古朗汗”,稱呼順治帝為“額耶爾札薩克汗”。

    恩赫阿木古朗汗,在蒙語里,乃是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里“康熙皇帝”的意譯。

    當然了,蒙古人對康熙那可是又愛又恨。

    畢竟,大草原上的黃金家族,其最后的嫡系血脈,就斷絕于康熙之手。

    黃金氏族,又作“黃金家族”,指成吉思汗的家族,即乞顏孛兒只斤氏,蒙語稱“阿勒壇·兀魯黑”。

    “阿勒壇”意為“金”,“兀魯黑”意為“子孫”、“后裔”。

    元朝滅亡之后,黃金家族僅指達延汗的子孫們,也就是察哈爾蒙古諸部的王爺們。

    但是,察哈爾蒙古里邊,最正宗的達延汗血脈,已經被腹黑的康熙給斬草除根,殺得一個不剩了。

    第三代察哈爾親王布爾尼,和他的弟弟羅布藏起兵謀反,被康熙鎮(zhèn)壓之后,順帶著把他們兩個的親爹阿布鼐也給坑死了。

    這三個人都死了之后,蒙古察哈爾部再無公認的黃金家族大汗之血脈也!

    玉柱的建議,簡單實用。

    整個千叟宴的場合,全都搭建起蒙古大帳,彼此相連。

    這么做的好處,非常明顯。

    大家只要多穿御寒的衣物,即使冷也十分有限了,絕不至于凍死人。

    如此喜慶的萬壽節(jié),若是有老叟身子骨弱,給凍死了,那就太過于掃興了?。?/br>
    而且,讓蒙古諸部出帳篷等物資,僅僅是臨時借用而已,用完了,再還給他們嘛,并無勞民傷財之怨。

    在大清,凡是老皇帝格外關注的事情,必定會雷厲風行的執(zhí)行得很徹底

    結果,使者派出之后,不到一天,就有蒙古的王公送帳篷來了。

    區(qū)區(qū)三日而已,足以容納兩千人的碩大帳篷,便在蒙古人的獻媚之中,搭建完成了。

    老皇帝在玉柱的陪同之下,繞著帳篷區(qū)轉了一整圈,回來就吩咐了。

    “叫張廷玉。”

    張廷玉就在隔壁,很快就到了。

    “衡臣,擬旨……”

    張廷玉跪到小幾子前,提筆在手,根據(jù)老皇帝的口述,筆走龍蛇開始草擬旨意。

    只是,當張廷玉再次聽見那個異常熟悉名字之時,心里一陣無語,怎么又是玉柱呢?

    當初是既生瑜,何生亮?

    如今啊,顯然是既生玔卿,何生衡臣?

    說來也巧,每次老皇帝下旨意給玉柱,都是張衡臣擬的旨。

    不夸張的說,關于玉柱的旨意,張衡臣都快寫吐了呀!

    第534章 少冢宰

    “內閣奉上諭,著玉柱遷為吏部左侍郎,欽此!”

    此前,玉柱由戶部左侍郎轉任兵部左侍郎,現(xiàn)在又成了吏部左侍郎。

    吏部左侍郎,六部諸侍郎之首也。

    吏部,管著官帽子的天下第一部,玉柱自然是不陌生的。

    總之一句話,吏部左侍郎,尤其是滿員的左侍郎,頗有實權,影響力極大!

    官職輪轉過了三個部,這也就意味著,玉柱已經撈足了,由侍郎晉升為尚書所需要的資歷。

    按照晉升的邏輯,玉柱接下來,最有可能被提拔為禮部尚書。

    照康熙朝的規(guī)矩,禮部的滿、漢兩位尚書,例兼翰林院的滿、漢掌院學士。

    翰林院乃是國家儲才之地,里頭坐滿了飽學之士,滿人出任的掌院學士,大多也就是掛名罷了。

    但是,玉柱就不同了,他是滿人里唯一的合榜狀元郎。他若是擔任了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必有實權。

    玉柱的阿瑪慶泰,就曾擔任過吏部左侍郎。

    現(xiàn)任吏部滿尚書,是由禮部尚書轉任的富察·富寧安。

    富寧安,已故武英殿大學士阿蘭泰之子。

    清初時期,滿洲八大姓之一的富察氏,指的就是,滿洲鑲藍旗下的富寧安家族,即賽因訥殷富察氏。

    馬齊他們這一支的沙濟富察氏,到了乾隆朝,靠著孝賢皇后的提攜,才全面崛起于朝堂之上。

    百度百科的人物關系里,居然把富寧安的父親,寫成了米思翰。

    此大謬也!

    玉柱進宮謝了恩后,就派吳江去富寧安的府上,遞上了打算過去拜會的名帖。

    在官場上,若是下級上任前,不去主動拜會上級,反而是不懂規(guī)矩的官場另類了。

    不料,富寧安的大管家卻說,老爺最近比較忙,沒空見玉柱,就把吳江給打發(fā)了。

    周荃得知后,不由微微一笑,說:“東翁,門下早就聽說過,富寧安自視甚高,瞧不上嘴上無毛之輩。”

    這話就很刻薄了。

    玉柱心里有數(shù),周荃的父親在世的時候,和富寧安有過節(jié),自然不可能說富尚書的好話了。

    “我已經盡到了下級的禮儀,他見或不見我,對我有何影響?”玉柱的心胸一向寬廣,知之為不知,方為真知也。

    說白了,玉柱還是太年輕了,讓富寧安看不順眼了。

    就算是老皇帝,也不可能獲得所有滿洲旗人的支持,更何況是玉柱呢?

    不遭人忌恨的,幾乎都是庸才!

    庸才們的特點,也異常之鮮明。他們從來不怪自己沒本事,從來不反省自己的從不主動貼近上司,而只會怨恨上司不給機會。

    既想被提拔重用,又不樂意為五斗米而折腰,那就只能躺平了,等著挨社會的狠錘吧。

    圣駕回京之后,玉柱還是老規(guī)矩,先進宮陪著老皇帝拉伸右手的筋骨,在一起用早膳。

    等老皇帝起駕去參加御門聽政之后,玉柱再去吏部報到,并正式上任。

    吏部衙門,就在東長安門的南邊,北邊是宗人府,靠南是戶部。

    正好,玉柱兼著宗人府的右宗人之職。他要去宗人府那邊辦公,出吏部大門左拐,只走幾步路,就可以到地兒了。

    玉柱的官轎,剛落在吏部衙門口,就見守門的差役們全都矮下身子,扎千行禮。

    “叩請柱爺大安!”

    “罷了!”玉柱邁著四方步,踱進了大清朝權勢最盛的一座衙門。

    五品筆貼式文德納,懷里抱著一只錦匣,匣內裝的是玉柱專用的文房四寶。

    已經升為二管事的吳江,手里提著一只錦盒,盒內裝的是玉柱慣用的茶具。

    同為二管事的吳盛,則提著紅漆的點心盒子,里邊裝的都是待客用的器具、茶皿、瓜子、點心、果子蜜餞等物。

    玉柱剛在公事廳里坐定,連茶都沒喝上一口,部內直屬于他的部下們,就都來拜山門了。

    文選司的八位郎中和六位員外郎,一個不落的都到齊了,全都畢恭畢敬的等候玉柱的接見。

    按大清會典的規(guī)矩,吏部文選司設郎中八人,員外郎設六人。

    在八個郎中里邊,宗室一人、滿官四人、蒙古一人、漢臣二人。

    在六個員外郎之中,滿漢各三人,沒有蒙古的名額。

    玉柱是吏部的滿員左侍郎,照例直接管轄文選司,比吏部的漢尚書更有實權。

    吏部的文選司,管著整個大清的官員之考察和晉升等工作。

    不夸張的說,在文選司里,哪怕是個小小的員外郎,比戶部之外的其余四部侍郎,還要威風得多。

    文選司,具體負責考察和推薦官員的提拔名單,職權極重,利益極大。

    部下們都怕怠慢了玉柱,將來會被穿上小鞋,從而丟掉利益異常巨大的金缺。

    在大清的官場上,官員的職務肥瘦,向來有金缺、銀缺、銅缺和鐵缺之分。

    吏部文選司的司官職務,絕對屬于頂兒尖的頭等金缺,一旦被整了下臺,損失必定異常之慘重。

    原本,玉柱來上任,應該帶上師爺周荃。

    只可惜,周荃的父親,曾是廢太子安插在吏部文選司里的自己人。

    受廢太子的牽連,周荃的父親死得慘不忍睹。

    由于這一層瓜葛,玉柱就帶了文德納來上任。

    文德納原本只是個九品筆貼式而已,因沒有任何靠山,前途一片灰暗。

    這人吶,就是要跟對人,站到正確的隊伍里來,才能飛黃騰達。

    自從文德納死心踏地的跟著玉柱之后,幾乎年年升官。

    短短的八年間,文德納就由九品之微末小吏,晉升為正五品筆貼式了。

    文德納升官之迅速,用坐火箭來形容,絕無夸張之意。

    大清的筆貼式很多,但是,吏部左侍郎玉柱的專用筆貼式,卻僅有文德納一人而已。

    套句現(xiàn)代語言,五品筆貼式文德納,柱爺之大秘也!

    玉柱又不是官場上的菜瓜,他自然是懂規(guī)矩的。

    豈有先接見部下,而后見頂頭上司之理。

    所以,文德納就出來,拱了羅圈揖,十分客氣的說:“諸位仁兄,我家少冢宰說了,要先去拜見冢宰大人。實在是對不住了,請諸位明兒個早上再來吧?”

    “嗻。”這是滿洲和蒙古的官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