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許都風波詭譎起
書迷正在閱讀:貴妃娘娘擺爛后,冷厲君王低頭哄、穿到七零:炮灰女配的致富經(jīng)、穿成假千金后靠種田發(fā)家致富、直播之古玩鑒定手札、艾娃和侍官(abo)、[1v1]小土狗被警察撿到后、塑造(女權(quán)覺醒 性創(chuàng)傷治療)、請不要捉弄奴隸的我-第二章、頂級暴徒(法案之后)、掌心茸花(1V2 強制 偽骨)
卻說劉表予黃祖錢糧若干,以供給黃祖應對曹軍、江東軍,糧草方至,徐盛等已經(jīng)退軍,黃祖忙發(fā)書與劉表報功,言說殺敗江東軍并箭殺江東軍大將一名。 劉表聞說如此,先是大喜,后又暗罵黃祖謊報軍情謀取錢糧,自此更喜蔡夫人,常納蔡夫人之言。 卻說甘寧欲謀戰(zhàn)船,因此分外關(guān)注江夏之事,派王齊引數(shù)面善之人入江夏之內(nèi)打聽,欲知黃祖經(jīng)常在何處,戰(zhàn)船又在何處。 王齊得了命令去了,此人頭腦靈活,善使金帛之物開路,因此得以探知消息,留數(shù)人于江夏城內(nèi),自去回報甘寧。 王齊報道:“屬下探得,江夏布防與吾等在時相同,大小戰(zhàn)船除非戰(zhàn)時,否則只有平日巡行時用,平日里皆鎖在夏口船塢之中?!?/br> 甘寧皺眉,夏口平日里有五千人駐防,黃祖在時,駐軍更是達一萬五千之眾,他雖有軍八千,然可用者不過三千,余者五千遠遠算不上精兵,以兩千人偷襲夏口,若敗,則死無葬身之地也! 甘寧咬了咬牙,“集結(jié)平日里吾看好的那些兵士,言說夜里吾請他們吃酒!” “諾!”王齊應聲去了。 待到夜間,甘寧聚兩千余人,其中本部人馬約四百多,新募所得一千六百余,甘寧使眾人滿酒,共飲一碗,“主公無戰(zhàn)船,吾欲為主公取之,諸君可愿隨吾?” 眾人皆稱可,甘寧又道:“若此事敗,吾等皆死無葬身之地,諸君如有不愿者,可速去,吾權(quán)作未見!” 無一人動,甘寧大喜,“諸君有此心性,何愁大事不成!”與眾人暢飲。 第二日,甘寧探聽完畢,黃祖已回江夏,夏口守軍三千人,守將乃是張虎。 甘寧聚兵,發(fā)兩千余明晃晃的尖刀,人皆著皮甲,待到夜間無光之事,兩千人上了數(shù)十小船,往夏口飄了過去。 時夜間無月,眾人口中皆咬木棍,把利刃藏嚴實,悄悄的往夏口摸來。 時夏口戰(zhàn)事方休,黃祖清查夏口周圍三十里并無敵軍,是故守將張虎松懈,只放出數(shù)十小船巡邏。 甘寧探得清楚,每至一處,眾人襲殺,得輕舟衣甲,甘寧扮作黃祖軍,使無衣甲者在外埋伏,自引三百余人往船塢來。 時巡邏軍士見船歸,開水寨之門,放眾人進去,連個暗號也不曾問,甘寧心中大喜,此天助我也!暗暗得進了船塢,內(nèi)有把守者百人,甘寧早暗令眾人持刃在手,眾人圍上去一陣砍殺,只傷了十數(shù)人,便將船塢清理干凈。 清點數(shù)目,大船不過一支,小船倒有百艘,原來黃祖見江東軍退,不欲與張虎數(shù)多輜重,將大船都運回江夏。 甘寧放出信號,埋伏之人具皆殺出,張虎忙引軍來戰(zhàn),正欲使人上船追襲,甘寧已派眾人將船駛出,張虎被兩面夾擊,寨門直接被撞爛,只好龜縮不出,兩千余軍馬窩在寨中不敢輕動。 甘寧大勝而歸,點齊軍將,傷了數(shù)十人,折了十數(shù)人,甘寧安撫妥當,歸水寨慶祝。 甘寧歸寨,發(fā)書與曹昂,言說戰(zhàn)船已得,請曹昂尋大匠制戰(zhàn)船。 時曹昂正于徐州處理政務,本想著待甘寧歸來再回許都,卻得甘寧書,心下大喜,忙遣人去許都請馬鈞。 時糜竺已歸,言說已取其妹,再三拜謝曹昂。 時青鹽制作之法雖送往許都,然曹cao所轄,僅徐州之地靠海,因此青鹽產(chǎn)出,依舊是徐州之事,只每月送幾車金帛于曹cao庫中即可。 卻說曹昂無事,思及曹丕所養(yǎng)私軍一事,問及陳登。 陳登早有探得,遂報道:“為首者名喚何儀,其麾下一千精軍具皆能殺敢戰(zhàn)之士,袁譚曾派三千軍剿之,未有所得,反未其殺數(shù)百士卒?!?/br> 曹昂道:“元龍可聽過何儀之名?” 陳登道:“未之有也。” 遂罷此事,曹昂欲待甘寧歸來,將此事交與甘寧。 不幾日,馬鈞至,曹昂遂發(fā)書與甘寧,令其歸,先制大船。 馬鈞不善制船,然有荊州大船之船圖,又有荊州戰(zhàn)船為樣本,因此馬鈞頗有信心。 卻說世家之人,聞說白馬書院立,藏四座,每座皆有十數(shù)丈高,不由得心驚,使人前去查探,發(fā)現(xiàn)并非蒙騙之舉,乃是確確實實得書,不由得心慌。 世家之所以能做官為吏,憑借得就是經(jīng)年積累的知識財富,能一代代的傳給子孫,甚至在子孫的努力之下,這筆財富會越來越厚。 如今曹昂立了書院,經(jīng)史子集,古籍秘本應有盡有,若為他人所得,豈非破家之痛? 以是眾世家皆聚族而議。 荀氏亦有所議論,初時恐慌,荀安撫道:“今吾族人,有大公子所立之書院,有此良善之機,不取書而讀之,明悟先賢,反懼而自恐,豈非愚蠢乎?” 族中有人道:“有書千卷固然是好,然此非吾荀氏之藏也,日后吾等世家為官,豈不要與寒門之子相爭?” 荀攸斥道:“汝等眾人不思進取,反要依托家族為官做吏,若汝才學足可任一地之長官,豈有不用汝乎?” 眾皆諾諾而退。 荀氏中有心明眼亮者,然諸多大族心中卻不是這等想法。 人皆言,“曹cao用才不論德行,只用其能,如此已使吾等后代多人不能為官,各處大權(quán)均握曹cao親信之手,吾等不敢逆之,亦不能逆之,今曹昂又立書院,天下寒門必感其恩德,為其收攏人心,日后若又為其所用,吾等何日方能掌權(quán)?此消彼長,日后吾等世家與寒門何異?” 眾世家皆此想法也。 時眾多大族私下通信,欲共謀書院,一時間暗流涌動。 曹昂將書院守衛(wèi)交與曹cao,曹cao將此事交予許攸,自烏巢戰(zhàn)前,許攸降曹,之后未有多謀,曹cao念舊情封一閑散職位與他,許攸聞說書院之事尚有空缺,遂自請命,一者此乃搏清名之職,二者數(shù)千卷書,哪一個文士能不心癢? 曹cao想多時,未有合適人選,遂將此事交予許攸,使侯成為副,引千軍護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