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書迷正在閱讀:[火影同人] 開在木葉的水蘭花、[歷史同人] 我與政哥同母異父、[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xiàn)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jìn)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cè)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yè)聯(lián)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
但很快他們就明白了。 只一晃眼,周身的環(huán)境便變化成剛才他們在天幕中所看到的樣子。 大人們驚愕不已,不敢亂動,但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孩只知道有好吃的東西,紛紛伸手。 他們不知道畏懼,眼睛里只能看著紅彤彤油乎乎的五花rou,晶瑩剔透的糖葫蘆和聞著奶香味,又香又甜的蛋糕。 “娘,娘,好好吃啊。” 有接受事物快的人立刻便回過神來,這是天幕讓他們隨便吃的意思。 有人一手一個雞腿,左右開弓,大快朵頤。 有的剛還在饑餓中,現(xiàn)在什么都顧不上,悶頭扒著白米飯。 有的不愁吃穿,只好奇的品嘗沒見過的食物。 有的則跪在地上,感謝上天的賜福。 今夜,所有的世界,沒有人受饑寒之苦。 幾人吃完飯之后便一直惦記著兜里還沒花出去的一百五十塊錢——這可是限時的,要是不花出去,那不得虧死。 劉徹都為自己而感覺到心酸,他什么時候過過這苦日子。 接著又催促著徐雪筠帶他們在商場里逛一逛,什么叫吃完飯還要休息,吃飯難道是個很累人的活計嗎? 徐雪筠癱在椅子上不想動,為了不讓這幾位大哥覺得虧本,她剛才可真是猛猛塞食物吃了超過他平時一頓半的分量,而且因為周邊沒什么好玩的地方,所以她上周才剛來逛過商場。 “你們想買衣服還是什么?” 衣服? 五人紛紛搖頭,他們并不缺衣服穿,這么寶貴的錢也不能拿來買衣服。 但他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為何剛才上來的一路看過來的鋪子里,衣物的料子大多是棉?” 麻呢? 棉花在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據(jù)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但真正開始范圍種植還是在宋末元初,并且也只是小范圍種植,并且在宋元之前的棉其實是綿,和現(xiàn)在的棉花相比,木棉可以用來填充衣物或頭枕,但卻不能進(jìn)行紡織,御寒能力也會更差。 在此之前,棉花多產(chǎn)于新疆一帶,很少會有漢人不辭萬里跑到遙遠(yuǎn)的新疆,只為帶些棉花回來。 那人們用什么御寒呢,答案則是麻和皮毛。 但麻的御寒能力太低,皮毛又太過昂貴,所以在古代,御寒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 徐雪筠想說什么,但又閉上了嘴。 幾人疑惑地看著他,不解其意。 “我說錯了你們又要笑我。”徐雪筠還沒有忘記剛才的事情。 朱元璋嘖了一聲。 還挺記仇。 但他對這個問題本就十分想要知道答案,因為他一直在尋找皮毛的替代品,所以站起身來,一本正經(jīng)的給徐雪筠行了個拱手禮:“是咱錯了,咱剛才嗓門太大了,現(xiàn)在給您賠個不是,您大人有大量,就原諒咱吧?!?/br> 但天可憐見的,誰笑她了,這不誹謗嗎。 不過現(xiàn)在可沒人敢反駁徐雪筠的話,都等著她給答疑解惑呢。 他一本正經(jīng)行的禮看在徐雪筠的眼里卻是他故意開玩笑,哼了一聲,也沒揪著不放,揉了揉肚子,想著要從哪談起:“要說棉花的推廣,得和兩個人有關(guān)?!?/br> “第一個是宋朝末年的黃道婆,第二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br> 被眾人行注目禮的朱元璋:“???” 這里面還有他的事? * 徐雪筠對正經(jīng)的歷史知道的不詳盡,也就知道些自己感興趣的,比如自己喜歡的吃食是什么時候推廣的,冰嬉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但這個很少有人知道的棉花的歷史她還真的清楚,因為她小的時候家里曾經(jīng)考慮過自己承包棉花基地,控制成本,只不過后來又放棄了。 但當(dāng)時跟著家長東跑西跑的她卻也知道了不少東西。 “在宋朝以前,中國土地上所說的棉幾乎都是木棉,那種棉并不適合紡織,所以棉布也就只有在進(jìn)貢的時候會出現(xiàn)。” “我們現(xiàn)在所種植的棉花是從印度和阿拉伯傳過來的?!毙煅拚f著說著還感嘆一聲,“這兩個地方的好東西還真不少,好多吃的穿的都是從那傳過來的?!?/br> 幾人默默的把印度和阿拉伯這兩個名字給記住,繼續(xù)聽徐雪筠的講解。 “宋朝,棉花幾乎是同時從海陸兩個方向傳了過來,不過一開始是作為觀賞花卉種植的,我也忘了過了多久了,反正是過了很久才有人發(fā)現(xiàn)它可以用來紡布,于是在南方沿海一帶開始有人進(jìn)行紡織。” “黃道婆就是其中的一員,但她卻不是為了自己紡織,她出身于貧苦農(nóng)民家庭,十二三歲就被賣去當(dāng)了童養(yǎng)媳,不僅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還要紡布到深夜?!毙煅拊谟讜r看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就為她惋惜過,現(xiàn)在再讀來還是替她難過,“要是現(xiàn)代她這么勤勞,不說發(fā)大財也一定能過上很好的生活。” 但她沒有,她還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 “后來黃道婆遭受公婆、丈夫又一頓毒打后,被關(guān)在柴房里,不準(zhǔn)吃飯和睡覺,她終于下定決心,逃離這里?!睅兹瞬聹y,應(yīng)該就是這次逃離,才讓黃道婆成為了推廣棉花的兩位重要人物之一。 果然,徐雪筠下一句便說道:“也是這次逃離,讓她碰到了善良熱情的黎族人民。” 當(dāng)時黃道婆躲在漁船上,隨船到了海南,在宋朝末年,人們對女性的欺壓已經(jīng)十分嚴(yán)重,一個孤身前來的女性在哪里的日子都不會好過,可黎族人民卻十分同情黃道婆的遭遇,接納了她,并且還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她紡織技術(shù)。